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长安城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西军们原本就是一群精锐,再加上这次挑选的七千人当中,有一半儿以上都立过功勋,经历过大小勃律战役,作战经验丰富。

  说是士卒,其实更应该说是兵将;如果说普通的安西军人,可以以一当十,他们这个最起码一个人可以一当十五。

  这个时候,玄宗还在继续往巴蜀地区行进。

  七月二十八日,他到达成都,随从到达的官吏及六军将士只剩下了一千三百人;出发的时候有近三千人。


第416章 草人借箭

  至德元年五月,叛将令狐潮又率兵围攻雍丘。

  令狐潮和张巡两人曾经是好友,于是再次见面了之后,便在城下相互问候。

  令狐潮借机对张巡说:“唐王朝已经灭亡了,你还在坚守危城,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张巡怼了回去,说:“过去的你常常说自己忠义,现在却投靠安禄山为叛将,忠义何在”

  令狐潮被他说得惭愧难当,转身离去;他率兵在雍丘包围张巡,张巡坚守了四十余天,与朝廷的联系断绝。

  七月,令狐潮得知玄宗已逃往蜀中,就又写信招降张巡。

  张巡有六个大将,官职都是开府、特进,他们劝张巡说:“我们兵力弱小,难以抵御叛军,况且皇上的生死不得而知,不如投降。”

  张巡假装许诺。

  第二天,在堂上放置皇上的画像,率领将士朝拜,大家都泣不成声。

  然后张巡把六位部将带到前面,责备他们不忠不义,并杀了他们。

  从此军心更加坚定。

  已经艰难地支持了四十多天,雍丘城中的箭矢消耗殆尽。

  张巡就命令士卒用稻草扎成一千多草人,给他们穿上黑衣服,夜晚用绳子放到城下,令狐潮的军队争相S击。

  把那些稻草人S成了马蜂窝,这个时候,令狐潮才知道是草人。

  这样智取箭数十万支,之前说过,这个故事被写进了,就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有了足够的箭矢之后,张巡开始反击了。

  他从城中招募了五百名敢死之士,让他们夜袭敌营;他让那五百名敢死之士穿上一身黑衣,又用绳子把人放下城头。

  叛军大笑,觉得张巡是个傻缺;同样的套路,他们怎么可能会上两次当?

  他们压根儿没想到那些“草人”会对他们构成威胁,根本不加防备;于是用五百名敢死之士袭击叛军的大营,令狐潮的军队顿时大乱,烧掉营垒而逃。

  张巡率兵乘胜追击,一连追了十多里路才返回。

  令狐潮兵败,又气又恨,又增兵把雍丘紧紧包围。

  张巡让郎将雷万春在城头上与令狐潮对话,叛军乘机用弩机S雷万春,雷万春脸上被S中了六处,仍旧巍然挺立不动。

  令狐潮怀疑是木头人,就派兵去侦察,得知确实是雷万春,十分惊异,远远地对张巡喊话道:“刚才看见雷将军,才知道您的军令是多么森严了,然而这对于天道又能怎样呢?”

  张巡被他的厚脸皮无奈了,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你已丧尽人伦,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天道!”

  不久张巡又率兵出战,擒获叛将十四人,杀死一百余人;叛军乘夜而逃,收兵入保陈留,不敢再出来交战。

  但是,令狐潮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他不死心,他不认为自己打不过张巡,于是又集结了七千叛军进驻白沙涡。

  张巡得到了消息之后,夜间率兵突袭,大败叛军;他回军到桃陵的时候,又与四百余名叛军救兵相遇,全部将其俘虏。

  张巡把这些叛军按照区域分开,将其中的妫州、檀州兵以及胡人全部杀掉;荥阳、陈留的胁从兵都是被*无奈、强行征召来的,则予以遣散,令他们各归其业。

  那些胁从兵原本以为自己肯定会被杀掉,没想到居然放他们走、还派人送遣他们回家。

  他们又一次感觉,还是大唐比较好,纷纷表示不愿意回家,想要加入张巡的队伍,共同驱逐叛军。

  十天之间,民众脱离叛军来归附张巡的达一万余户。

  这时,河北地区的大多数州郡还在为唐朝而坚守着。

  常山太守王俌想要投向叛军,其他将领得知后大为愤怒,就借玩马球的机会,纵马踩死了他。

  当时信都太守乌承恩部下有三千朔方兵,常山诸将派使者宗仙运带领当地父老往信都,邀请乌承恩率兵来镇守常山。

  乌承恩不愿意去,就以没有诏命为由拒绝。

  宗仙运劝乌承恩说:“常山是战略要地,北控燕、蓟地区,南通河南、洛阳,并且有井陉关之险,占据这一要地就等于扼住了叛军的咽喉。

  “前不久,因为陛下向南去避难,李光弼大夫收兵退守晋阳,王太守暂时统领后军。

  “但是,王俌那个贪生怕死之徒居然想要举城投降叛贼。他违背民意,以至身首异处。

  “大将军您兵强马壮,军令严明,天下无敌,如果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移军常山,与李大夫遥相呼应,那么大功大勋,无人可比。”

  “可是,如果您犹豫不决,又不加防备,常山如果落入敌手,信都如何能够保全?”

  乌承恩不听,还催促他离开,一副“赶紧的,哪儿凉快儿哪儿待着去”的架势。

  宗仙运不死心,又说:“将军不听从我的劝告,一定是害怕兵力单薄的缘故。

  “现在民不聊生,都想报效国家,竞相聚结为兵,屯乡据村以自保,如果能够悬赏招集,用不了十天就可集兵十万;到时候,再与您部下的三千朔方兵相互参用,一定能够成就大事。

  “如果放弃驻守常山这样的要害之地,等同于拱手送给叛军;而您占据着信都这样四通八达无险可守的地方想要保全,那无异于倒持剑戟与敌交战,必定会失败。”

  乌承恩还是犹豫不决,正是因为他优柔寡断的性格,才导致后来叛军压境;这货居然率领全郡投降于史思明。

  七月底,颜真卿派使者把蜡丸密封表书送到灵武。

  李亨任命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仍为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又下赦书,也用蜡丸密封送达颜真卿。

  颜真卿把赦书颁下河北地区的郡州,同时又派人颁下河南与江、淮地区的各郡;因此各地才知道李亨已于灵武即帝位。

  大唐依旧是李家的大唐,为此,为国坚守抗击叛军的信心更加坚决了。

  与此同时,郭子仪亲率五万兵马从河北赶到灵武;灵武的军势开始强盛,人们才觉得大唐的复兴有了希望。

  八月初一,李亨任命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二人并为同平章事,其他所任的职务仍如旧。

  李光弼遂率领景城、河间兵五千奔赴太原。


第417章 民心向唐

  安史之乱开始之后,河东节度使王承业不理军务,玄宗派待御史崔众收缴了他的兵权,不久又派宦官杀了他;崔众曾经侮辱王承业,李光弼早就忿忿不平。

  这时,李亨下敕书命令崔众把兵权交给李光弼。

  而崔众见李光弼后,不作礼,也不按时交出兵权,李光弼很不高兴,就把他抓起来杀了。

  因此军中都十分畏惧李光弼。

  至德元年八月,北海太守贺兰进明派录事参军第五琦入蜀中奏事,第五琦对玄宗说:“现在正是国家用兵之机,财赋十分重要,而财赋大多出自江、淮地区,请求任命我一个职务,可以保证军用充足。”

  玄宗很高兴,即任命第五琦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

  八月初十,叛将李庭望率领蕃汉兵二万余人向东袭击宁陵与襄邑,夜里在雍丘城外三十里处宿营。

  张巡得知了消息之后,率领的三千名士卒袭击;叛军大败,死伤大半,李庭望收兵连夜而逃。

  灵武派出的使者到了蜀中,玄宗才知道李亨已经即位,高兴地说:“我儿子顺应天命人心,即皇帝位,我还有什么忧愁的呢!”

  八月十六日,玄宗下制书说:“从今以后改制敕为诰令,所上的表疏称太上皇。国家的军政大事都先听侯肃宗的处置,然后再奏报朕知即可。等收复京城后,朕就不再参预政事。”

  十八日,玄宗亲临殿前的台阶,命令韦见素、房管与崔涣奉送传国宝器与玉册往灵武传皇帝位。

  这时,叛军大掠长安。

  当初,玄宗每当聚会设宴时,先让太常雅乐的坐部和立部演奏,继后的是鼓吹曲、胡人乐。

  然后是教坊、京兆府长安与万年两县的散乐以及杂戏;又让作成山状的山车和旱船载着乐队来来往往演奏。

  宫中们有专门培养的贵女,她们主要练习歌舞;最基础的就是和。

  然后让一百匹舞马嘴里衔杯跳舞祝寿,还让犀牛和大象入场跳舞礼拜。

  安禄山曾经陪玄宗观看过,他一直很喜欢。

  攻克长安之后,就命令部下搜捕乐工,运送乐器、舞衣,驱赶舞马、犀牛和大象,全部到洛阳。

  安禄山在洛阳行宫的凝碧池里宴请他的臣子,盛奏各种乐曲;梨园弟子都是被胁迫来的,他们往欷哭泣。

  叛军们全都露着刀,斜着眼监视。

  乐工雷海清不胜悲痛,把乐器扔在地上,向西痛哭。

  安禄山大为愤怒,命令把雷海清捆在试马殿前,支解了他的身体。

  安禄山听说长安城陷时老百姓多趁乱盗窃府库中的财物,十分生气,他觉得那些财物都应该是他的。

  攻克长安后,他命令部下大肆搜索三天,连百姓的私有财物都被掠夺一空;又命令府县官审讯*供,一点财物都要穷追,并大肆搜捕。

  株连了无数无辜百姓们,以至于民不安生,更加思念大唐王朝。

  自从李亨离开了马嵬驿北上以后,民间都传言说太子已北上集兵要来收复长安。

  长安市民翘首盼望,有时人们在一起惊呼:“太子大军来了!”

  然后就全都跑散,市里为之一空。

  叛军如果看见北方扬起的沙尘,就会惊恐地想要逃走。

  京畿地区的有志之士常常杀掉叛军所任命的官吏,与官军遥相呼应。

  这些有志之士被镇压后,又会有新的人站出来;层出不穷,叛军无法制止。

  从京畿、州、坊州开始,一直到岐州、陇州都纷纷响应。

  这时长安城的西门以外都变成了战场,叛军兵力所能控制的地区,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越武功。

  江、淮地区的奏疏以及贡献的物资往蜀中和灵武,都从襄阳取道去上津,然后抵达扶风。

  道路畅通无阻,这都是薛景仙的功绩。

  九月一日,史思明率军攻陷赵郡,然后又包围了常山。

  坚持了十日之后,常山太守乌承恩带领全郡人民投降;常山城沦陷,拒不反叛的那些人全部被杀掉,被杀的有三千多人。

  常山沦陷之后,安禄山的西侵之路就更加顺畅了。

  这时,李亨想要让他的二儿子李倓担任兵马大元帅。

  建宁王李倓性格英豪果断,有雄才大略。

  他跟随自家老爹从马嵬驿北上时,兵力寡少,屡逢强盗;李倓就亲自挑选了一批骁勇善战之士,走在李亨的前后,浴血奋战保卫李亨。

  有时李亨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