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八年前,一个男婴出生在诸君右侧的那个已成废墟的小院里。这个男孩子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刻苦,然而他家只是一户靠着在府城里面开小食铺谋生的小户人家,他的父母送他去开蒙已是支撑得颇为艰难,至于笔墨纸砚的消耗以及所需的书籍对于他们而言显然不是能够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男孩子会在开蒙之后回到家中帮忙,或是在店铺里做个伙计,时日久了没准还能成为账房、掌柜。若是运气好一些,得了衙门中人的看重,或许做个吏员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至于科场得意、独占鳌头之类的梦想,大概也只能去指望他的儿子或是孙子了。”

  在古代,读书并非只是有一位先生就够了,就像后世除了学费以外,还需要交纳书本费、器材费等费用,以及购买课外辅导书,甚至参加课外辅导班那般,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也同样需要笔墨纸砚,同样需要四书五经以及任何与科举有关的书籍,参加文人之间的聚会来增广知识和见闻,这些对于中产之家都是非常不轻的负担,更何况只是开小食铺的小户人家呢。

  “可是即便如此,他的父母在这个孩子开蒙后也没有选择让他放弃学业,而是将家中积蓄倾囊而出,甚至卖掉了祖上传下来的那两亩租种出去的薄田也要供他继续读书。”

  “所幸的是,为这个孩子开蒙的先生很是看重于这个孩子的刻苦和勤奋,本着为国惜才的原则,这位先生不仅将自家的书籍免费借给这个孩子,还帮他找了一份帮人抄书的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抄书赚钱贴补少许读书所需的开支,还可以借着抄书的机会免费去读那些平日里很难接触到的书籍。”

  “就这样,一连数年,这个孩子始终忙碌于读书和抄书。直到崇祯九年,这个孩子在书塾的先生的举荐下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并且在县试和府试连战连捷,顺利的得到了童生的功名。”

  “年仅十三岁的童生,虽说比起十二岁中举的那位杨阁老要逊色不少,但是也并不妨碍他被当时的府城士绅们赞为神童。”

  “只不过,无论是童生还是神童都不足以改变他家的处境,为了能够让他得以坚持下去,他的起早贪黑的劳作,不仅仅是家中的小食铺,他的父亲还另找了一份搬货的体力活,而他的母亲也拼命的给人家做女红,短短数年间一双眼睛就因为平日里节省灯油钱导致视力大为减退,甚至想要看清楚丈许的物事都很困难。”

  “三年后,那个孩子已经长成为少年郎,自觉得学业有成的少年决定去参加院试,不仅拿下了秀才的功名,甚至还是金华府的案首。到了崇祯十五年,三年前的举人已经十九岁了,这一年他参加了府城的乡试,并且一举考下了举人的功名。”

  “读书十余年,三次参加考试,三次考中功名,那时很少有人会怀疑这位年轻士人的考运,金榜题名,甚至是独占鳌头,或许就在三年后的那次会试和殿试。”

  读书、科举,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但是考中了举人,就意味着家族的命运将彻底被改变,因为中了举的读书人已经有资格享受大明王朝优待读书人的福利待遇,仅仅是投献的田土就足以让这么一个底层家庭一跃而成为能够影响底层政治生活的大户。而他的家族的命运因此而得到改变,他的父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对于绝大多数处于底层社会的百姓而言很是励志,不过也仅仅是因励志而感动而已。然而在场的一些府城的士绅却依稀的想到了什么,因为故事里的主人公在崇祯年间金华府城读书人的圈子中被很多人视之为能够和兰溪县的那位李仙侣比肩的才子,但是这个年轻的士人却在清军南下后很快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变得无声无息,直到……

  “三年后,应该是崇祯十八年,但是我们知道,这世上本就没有这一年,因为在之前的一年京师就被李闯攻陷,随后鞑子就进了关。”

  “崇祯十七年,鞑子入关,到了原本应该进行会试的第二年更是大举南下。南京陷落后,奴酋多尔衮下达剃发令,势要将我华夏数千年的衣冠文明尽毁,一时间,抗击鞑虏的斗争风起云涌,作为首当其冲的浙江更是如此,其中也有这位年轻的士人的身影。”

  “可是到了监国鲁元年,江上师溃,渡过钱塘江的鞑子横扫各路王师。及至金华府,督师大学士张国维和朱大典先后殉国,我金华府的府城更是遭受了长达三天的屠城,殉难者不计其数,这些人之中有这位士人的父母,有他的同窗,也有那位多年来一直帮助他的先生。”

  随着陈文的娓娓道来,会场上也开始传出了泣泪之声,悲伤的气氛也开始感染开来,他很清楚这些百姓已经随着这个故事联想到了这些年来的他们所遭受到的苦难。

  “鞑子的真夷不过数万丁,而我大明却拥有超过七千万丁,人口悬殊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便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说到这里,陈文便指着绑在架子上的马进宝厉声喝道:

  “可正是因为有大批马进宝这样的汉奸在辽东、在北方、在江南、甚至是在我浙江大地上为虎作伥,才导致了如今我大明十之八九的土地被鞑子占据,也正是这些跪在鞑子脚下的软骨头和鞑子一起残害了我们的父母妻儿、亲朋故旧,也正是他们将我等靠着辛勤劳作而获得美好生活的梦想毁却无遗!”

  “剐了马进宝!”

  “宰了这个狗汉奸!”

  “……”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文一语话毕,台下积蓄了良久的怒火肆意喷发出来,那些含着热泪怒吼着的百姓险些冲破了明军组成的防线,看着那份架势只怕是一旦冲上来就势必会将马进宝彻底撕成碎片。眼见于此,在场的军法官们便在陈文的示意下拿起了一个个铁皮喇叭开始指挥着镇抚兵们维持秩序,也好将流程继续进行下去。

  直到良久之后,迸发出的怒火在权利和威信之下稍微平息了一些。略微的嘈杂之中,陈文扬声喝道:“得上天庇佑,王师光复龙游县的同时,抓获了马进宝这个与鞑子一起在我们所在的府城进行了血腥屠城的帮凶。而今天,我等就要用这厮的血肉来祭奠这些年来因他而死良善百姓!”

第七十五章 复仇(下)


第七十六章 大局

  自监国鲁元年江上师溃而始,直到去年下半年陈文光复金华府,这片土地已经沦陷长达五年之久。

  这五年的时间里,满清的金华总兵马进宝从金华之屠开始,始终不移,或者说是乐此不疲的残害着本地的士绅百姓,可以说是金华府的死敌。而陈文在将其生擒后拉回此人为恶最甚的府城当众凌迟处死,在本地人士眼中一个英雄的认定自然少不了的。

  正因为如此,杀了马进宝不仅仅可以泄愤,对于眼下随着曹从龙组建团练使得金华府叛乱遍地的现状也势必将会造成更加有利于陈文的影响。

  只不过,对于行刑台上的凌迟之刑,出生在那个早已视其为野蛮的时代,陈文对于这种将肉一片片切下来的刑罚实在提不起太多兴趣。当然,这里面也不乏有着陈文对于马进宝这个汉奸所做下的累累恶行缺乏足够的切身感受的原因,如果换做是刚刚阴了他一手导致明军被迫放弃全胜之势的曹从龙的话,十有八九他还会饶有兴趣的再欣赏一会儿那厮在刑罚下的丑态。

  可是,现在曹从龙已经失踪了,根据这两日的调查,巡抚车驾出现的最后地点是府城的东市,显然是已经逃出城了。

  两千余人的抚标营未经一战就在心理攻势下全军覆没,手里没了兵卒,接下来曹从龙的逃亡路线无非是经台州、温州返回鲁监国寄居的行在——福建金门,要不就是北上义乌、东阳从那里逃出金华府,然后继续向北前往杭州。

  降清!

  逃回福建,大事未成,而且还把鲁监国集团最后的依仗得罪个彻底,曹从龙即便不死这辈子的仕途也是算是彻底完了;至于降清,这样的内斗狗到了满清那边或许还可以做官,但是这样的话,在当下的社会舆论中陈文就彻底处于不败之地了。到了那时,即便有人强行用“陈文攻击友军,将身为监军的曹从龙逼得降清”这样的屁股言论来污蔑他也不会有太多人相信。毕竟当下可是儒家稳坐钓鱼台,就连鞑子也要包一层儒家正统外皮的明末清初,而非是一言不合就逃亡他国借兵复仇的春秋战国。

  无论如何,曹从龙已经不足为惧了,而现在摆在陈文面前的关键还是如何将叛乱造成的影响和后遗症降到最低。

  行刑台上,针对马进宝的凌迟还在进行,从第四刀开始,会场上就开始有士绅百姓拿出银子抢购那些从马进宝身上片下来的肉。

  “食汝肉、寝汝皮”

  这在古人看来乃是表达和发泄仇恨最为正常的行为,二十二年前被凌迟处死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就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只不过,马进宝这个武夫却没有写下“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等诗句的文墨水平和机会,也就更没有可能得到“民族英雄”的美誉,谁让他现在已经混得里外不是人了呢。

  然而,此刻的陈文却没有那份功夫借着会场上的场景去联想崇祯三年时的那一幕,负责行刑的老师傅第一次休息的时候他就起身返回巡抚衙门,那里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尽快处理。

  此前陈文拿下汤溪县时,由于那里并非叛乱的中心,位置也比较偏僻,对于金华府的详情并不是很清楚。可是等到他收复了府城,从曹从龙遗留在巡抚衙门的那些情报和文件中很快就搞清楚了眼下的局势。

  汤溪和府城已经被收复,可是兰溪和武义这两县还在叛军的手里,永康县的情况现在还不甚明了,此外还出现了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缙云县被处州清军攻陷了。

  其实与其说是攻陷,不如说是当地原驻军被调回了府城,由于永康县大乱,叛军的守将在路上受阻导致了缙云县的不设防。缙云距离处州的府城实际上很近,恰逢衢州交战正酣,处州清军的留守部队在得知明军撤离后便大着胆子把缙云县的县治——那座没有城墙的五云镇占了下来,对满清那边也算是收复了失地。

  这个消息是明军拿下汤溪、渡过东阳江的第二天一早才传到巡抚衙门的,此前陈文在衢州不仅攻陷了龙游县,还将衢州府城包围了下来,而曹从龙的发动叛乱却导致了明军占领区的一座县城失陷,真不知道当时曹从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色。

  除此之外,北线明军的总兵官尹钺和驻守安华镇的游击将军林忠孝严词拒绝了曹从龙的招揽,就连义乌和浦江这两个县的文官、驻军也没有参加这场叛乱,倒是让陈文感到了一些安慰。然而东阳县的守将刘成却选择了附逆,联想到罗城岩白头军原本就是在此人的防区,这个家伙参与叛乱的时间很可能还要更早上一些。

  这个家伙不足为惧,只要他出现在东阳县驻军的面前,那些士卒就定然会放弃抵抗,这点信心陈文还是有的。

  但是曹从龙在这半月的时间将府城积蓄的粮草、军需中的大半都运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