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才子-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的汉子不会打那些官腔,踟躇了一阵,裴行俭抱拳沉声道:“多谢将军,末将日后定当未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马上的李硕,微叹一声,道:“什么赴汤蹈火,这几年我们拼的命还不够多吗?是时候过几天安稳日子了……”

  而后,李硕恍然想到了什么,又道:“等太子大婚过后,你就不要在北衙六军供职了。过了这些日子,我就向陛下上书,让你去剑南道统兵。”

  后者立刻激动的拜谢一声,李硕一句话,等于就让他直接在军中又提升了好几个阶级。剑南道的指挥使,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衔。

  而后,裴行俭面色一凌,问道:“将军让我剑南道,莫非陛下有意对高句丽动兵了?”

  不是有意,而是已经决定了。李硕苦笑,既然君王下了命令,那作为臣子的就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将所有的准备做好。

  让裴行俭去剑南道练兵,让许敬宗在长安为他整肃官场。这早就是他计划好的事情。而他要做的则是在东征之前,尽可能的提高火药的纯度,制造出做够多的火药,帮李治巩固地位,扶直出属于他们二人的势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日子,与关陇集团有分庭抗礼之力。

  ……

  李治的大婚很隆重,可以说是整个长安城的头等大事。礼部的官员们早就忙疯了。

  待到李硕来到后,礼部尚书那个小老头,立刻一脸幽怨的看着他,直教李硕浑身哆嗦。说来也是,人家可都是给你打下手的,结果你这个主事人却忙活自己的婚礼去了。

  简单的巡视了一圈,李硕拿出自己的印章直接扣在了上呈的奏疏上。其实就算没有他,那些人也不敢偷懒。那可是储君啊,若是还敢怠慢,那就真是找死了。

  ……………………………

  翌日一早,李硕率领迎亲的队伍从东宫出发,一路过宣武门出皇宫。朱雀大街上早已被数不清的侍卫占满,绝对保证李治的安全。

  两千金吾卫分列前后,由裴行俭指挥开道。长安城里迎亲的喜乐轰轰阵阵不绝于耳。李治骑在马上,大红的礼花系于胸前,整个人显得格外帅气。李硕则是跟在身后,吐槽不已。

  这是成亲的?若是没有那红艳艳的礼花,他还以为这是准备打仗去了。就这架势,一人发两个震天雷,都能直捣突厥老巢了。

  第一站便是萧家,萧家的嫡出长女萧怜云,便是李治日后的太子正妃。在这种世家门阀认人自危的形势下。可以说萧家这是一朝风起,风光无限!萧宝源都将嘴咧到耳朵根子上了。

  接下来就是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和赵郡李氏。原本太子迎娶正妃,是不可与侧妃同时进行的。再者说,侧妃也不用这么劳师动众,

  只是碍于皇家与世家门阀已经降至冰点的关系,李硕还是建议,同一天娶亲为好。

  毕竟这几家也是大门阀,谁也想要个脸面。这样一来,虽然三家的女儿是侧妃,但这面子上可谓是给到家了。也很好的缓和了一下双方的关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了李治在前开路,等到明日轮到他时,就轻松多了。

  ……

  太子新婚,举国同庆。不过李硕却没有这个时间了。一直忙活到下午,便急匆匆的赶了回去。别人娶媳妇儿再重要,也没有自己娶媳妇重要不是。

  虽然李硕只是二品尚书,但这成婚的排场倒是一点也不比李治小。谁都知道,李硕如今的地位那可是今非昔比了。

  翌日一早,长安城门将开之际,李硕同样穿着大红礼袍。一干纨绔子弟由程处默领衔陪同李硕进宫迎亲。虽然李硕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娶妻心切,也懒得计较了。

  李家的五百府兵个个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的跟在身后,再往后便是数不清的聘礼队伍。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倒是将这场面撑的足足的。

  待到迎亲的花轿从李家抬出来的时候,所有人看呆了。见过八人抬的轿子,见过十六人抬的轿子。可这四十多人一起抬的轿子可真是前所未见。

  那大红的花轿上,缀满了各种闪光的石头。从轿杆到轿身,全部都雕刻着精致的花纹。其上的龙凤呈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而且……这个轿子上有两个座位,让人很是不解。四十多个轿夫全部身着红衫,各个身强力壮。抬起了轿子,跟在李硕身后。

  一路来到长安城下,所有人再次傻眼了。面前的一切震撼的他们五官都有些扭曲。


第352章:十里红妆(下)

  一由明德门直通朱雀大街的这条路上,全部都被鲜红的地毯铺满,一直延伸过金水桥,延伸到皇城门口。

  宽十米长望不到尽头的红毯上,每隔十米便有一株三米高的桃花树,其上的桃花艳丽芬芳,风吹而过,整个红毯上都落满了桃花。

  那些桃树的根部都被死死的钉在地上,沿途的各个路口都有重兵把手,看热闹的百姓们都只能堵在巷口垫脚张望。

  所有人都傻眼了,这得多大的手笔啊!虽然关中已经立春,可有很多桃树都还没有发芽,更别提桃花了。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弄来这么多开满桃花的桃树。天知道李硕废了多大人力物力。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竟然允许李硕这么做了。这更是让那些赶来道喜的朝臣震惊的无以复加。

  迎亲的队伍锣鼓喧天,李硕策马走在红毯上,身后跟着的一大票纨绔子弟,还有那些朝臣们,都很自觉得放满了脚步。轻轻的走在地毯上,好似生怕将地毯踩坏一般。

  本以为这场婚礼给他们带来的震惊已经到此为止了,可是让他们更加惊掉下巴的场面才刚刚开始。

  走过朱雀大街,跨过金水桥。那红毯依旧没有结束,而是笔直的延伸到了皇城里。李硕下马与众人步行而过,花轿进了皇宫,直通太极宫,停在了太极殿外的广场上。

  除了李硕一人外,其他人全部恭敬的跪在了红毯上。他们搞不明白,李世民这是怎么了?太极殿上娶公主,这是有多大的殊荣啊!

  不等众人猜测,太极殿的大门忽然洞开,李世民龙袍羽冠威严中带着霸气,徐徐走出。

  李硕急忙上前,跪道:“微臣李硕,觐见陛下!”

  “平身!”李世民面色庄重道,

  而后,一名宦官走上前来,举着手中的圣旨,呱唧呱唧的念了一大通,多是些礼教之言,李硕一个字都没听懂,不过那宦官到也伶俐,念完后,变向李硕使了个眼神,

  李硕急忙叩首:“谢主隆恩!”

  接下来便是李婉儿身着凤冠霞帔,一身娇艳似火的红裙,从太极殿内走出。长裙伏地拖出了一道耀眼的长虹。尽管那地毯也是红丝,却仍被眼前的这抹红妆惊艳,从而淡然失色。

  李硕上前拉起了李婉儿青葱玉脂的手,若不是他此刻已经激动万分,便不难发现,那大红的盖头下,那个娇媚的人儿留下了两滴晶莹的泪水。

  这一刻,所有的阴谋狡诈都被抛之脑后,所以的荣耀之功都抵不上面前的这抹嫣红。

  扶着李婉儿坐上了花轿,李硕再次叩拜,而后迎亲的队伍开始返程。

  …………

  只是这次出了朱雀大街后,却没走明德门。而是绕道永乐坊而去,一路上仍旧是红妆满地,桃花醉人。

  迎亲的队伍再次吹起震天的喜乐,在来到萧家门前后,红毯忽然不再延伸,而是拐进了萧家。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李硕这是想一日娶两妻啊!而后他们都蒙圈了,在心里默默呼喊,还能这么玩儿?

  怪不得那花轿上有两个位置,原来人家是准备连公主带萧白衣一起娶!而且让人更接受不了的是,这么荒唐的事情,李世民居然再次应允了?!

  此刻萧家门前早已站满了萧氏族人,萧宝源站在首位,看着李硕脸上挂满了笑意。就在李硕派人将萧白衣送回萧家的时候,萧宝源同样也是一种要疯了的表情。

  娶公主还敢这么玩儿,你真当李世民的心是海绵做的啊!可是当萧白衣拿出那封准婚的圣旨后,萧宝源沉默了,而后仰天长笑,差点没背过气来。

  先不说这是天大的殊荣,就说他萧家如今的地位,可以说是风光的不能再风光了。先是太子正妃,后是权臣之妻。

  而且若是按照实质意义来讲,萧白衣的这个李家正妻,甚至比太子正妃更有含金量。

  李硕的地位如今一升再升,待到李治继位,李硕便是从龙之臣,当朝巩固。甚至就连长孙无忌都抵不上李硕的地位。

  再加上李家庞大的关系网,与无可匹敌的财力。日后长安萧家在萧氏一族的地位绝对是说一不二。

  ……

  行至近前,李硕翻身下马,向着萧宝源深鞠一礼,可谓是给足了面子:“李硕拜见萧世伯。”

  萧宝源笑眯眯的上前,一把扶起李硕道:“好,好,好!”曾几何时,他从没想过,有一天萧家要靠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来提升地位。

  没过多久,萧白衣同样一身红妆,凤冠霞帔长裙伏地。李硕上前,牵起她的玉手,将萧白衣扶上花轿。

  当日正午,李家的宴席足足摆满了整个平水村。满长安的官员商贾全部到齐。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众文官纷纷前来祝贺,以程咬金为首的武将也接踵而至。

  宴席从正午开始,一只持续到深夜才结束。李硕摇着浑噩的脑袋,一步三晃的来到了后院。

  那两间原本静雅的木屋,此刻早就被妆点成了鲜艳的红色。李婉儿在左,萧白衣在右。

  可原本兴奋的李硕,此刻却做了难。这可咋办,先去哪个屋子?这是个致命的问题……

  踟躇良久,李硕计上心头,跑到萧白衣的门前,急声道:“白衣!不好了,婉儿晕倒了!”

  房中的萧白衣顿时一惊,小小的失落闪过后,急忙焦急的打开门,撩起头上的盖头,拉着李硕道:“快去看婉儿!”

  “好!”

  二人快步来到李婉儿的房间,推门走了进去,一进门,李硕立刻示意萧白衣小声,后者不明就里,只好照做。

  而后,李硕将萧白衣拉到床前,与李婉儿坐在一处,盖上了她的盖头。

  “两位娘子,天色不早了,安歇吧……”

  话音落下,李硕同时将两人头上的红盖头掀开。那一刻……所有的美丽在此时显得黯然失色。

  萧白衣的柔美,李婉儿的妖媚。在这一刻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便如那九天玄女落了凡尘。那种美,倾倒众生……


第353章:家国天下

  一贞观十九年,冬。

  长安城东的一处宅院里突起大火,火势滔天整整烧了一夜,然而满长安的朝臣仿若没看见一般,直到翌日上朝,都没有人敢发一言。

  然而今日有些不同的是,原本站在文官队列里的李硕,今日一改常态,竟然站在了武官的队列。

  站在首位的程咬金看向身边的李硕,小声道:“你小子,做的有些过火了吧?”说完还不忘看看金銮上李世民的表情。

  李硕双手负立,一言未发。然而脸上的阴霾却愈发严重,不难看出他此刻的心情,那是十分愤怒。

  群臣照例磕头拜首,李世民看了眼堂下的李硕,而后微笑道:“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