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才子-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张尧的确是个很魄力的商人,在李硕还未有任何发迹的苗头时,就果断的将筹码压在了他的身上。

  显然,他押对了。不仅押对了,而且是万幸中的万幸。若是当时张尧铁了心与白家站到一边去,那如今的张尧早就被当作白家同党,被李世民喀嚓了脑袋。

  所以他这次来长安,一是与李硕商谈进一步的合作,二是由衷的表示感谢感谢。

  此时摆在李家大堂里的一大箱子铜板,就是张尧最好的感谢方式。

  “张元外大可不必如此客气啊,都是老乡嘛。”李硕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箱子。

  不过一句客套话,张尧也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是个商人,虽然商人重利,但该出的钱,一文也省不得。

  而且如今的李硕,可不是当初那个有名无实的读书人了。而是正儿八经的大唐四品官员,在他看来,一个四品官,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了,更加不敢怠慢丝毫。

  “您说笑了,小人就是一介商贾,那里称得上什么员外,李大人年少有为,实在是人中龙凤啊。”张尧恭敬的拱手道。

  见他如此,李硕也没有客气,着人将箱子搬进了库房。

  不仅仅是给自己送钱,这张尧是怕自己过河拆桥啊,如今白衣醉的名声,在洛阳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凌烟阁上的三幅对联,至今没有人对出。更是将白衣醉的名声推到了顶峰。

  对于那些士子来说,喝什么样的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名声。若是能够对出一副对联,得到一罐白衣醉,那将是一夜成名的最好途径。

  紧接着,李硕将几家的红利重新分配了一遍,毕竟这生意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了。

  当李硕将另外两个股东报出来后,张尧很自觉的将之前茶山的契约作废。李硕也没有亏待他,茶山仍旧是他的。但日后所有的产茶,必须全部供应给凌烟阁。只有同意了货源,才能将白衣醉的品牌做成大唐的独一份。

  牛家占了五成份子,李硕占三成,程家占两成。有牛家在前开道,程家在旁示威。李硕相信,只要不是脑子被门挤了,绝不会有人敢占便宜。

  再加上丈量土地时,被萧白衣争取来的那个小山包。土壤水分最适合种茶。只要有了茶农,那日后长安的茶叶供应,就会加大几分。

  张尧一听李硕要开茶山,眼前一亮,急忙自告奋勇。他手中可是有现成的茶农,而且多年经营茶山,很多经验也是别人所不及的。

  最后李硕拍板,李家的茶山由张尧代为打理,每年所产张尧占两成。百十来亩的茶山虽不多,但若是都制成了白衣醉,那也是一比不小的利润,张尧乐呵呵的将李硕从头到脚又夸了一遍。

  接下来便是找铺面,装修。在李硕挑起来的舆论还没有平散之前,将长安的凌烟阁开起来。那么舆论不仅不再是抹黑他的流言,反而成为他宣传的最好工具。

  发财大计交代完了,李硕也松了口气。这下终于可以安心给人家当苦力去了。

  **************

  翌日一早,天色刚蒙蒙亮,在萧白衣的夺命连环敲下,李硕不情愿的开了门。紧接着就是被催促着吃早饭,换官服……上班去。

  前世的李硕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不用上班,不用打卡,不用开会……可没想到活了两辈子,还是没有饶了给别人打工。

  看到门口马车上的刘老伯正幽怨的看着自己,李硕惊奇一声:“咦?什么时候出来的?”

  这程家的办事效率可以啊!说抓人就抓人,说放人就放人……看来以后再想坑程处默,恐怕没那么简单了。

  马车出了陵平水村,一路上快马加鞭,直奔位于东郊的骊山而去,多半个时辰便到了骊山的外围。

  再往内马车就进不去了,李硕整了整衣冠,将一路无话的刘老伯打发走。独自向着骊山走去。

  能将自己的后花园改成作坊,看来李世民征伐天下的雄心,一点儿也没消减。而且除了作坊,远远望去南面的山坡上还建有一排房子,想来就是自己日后办公的地方了。

  李硕一个慢悠悠的走着,呼吸着纯正的氧气,倍感舒畅。待到他靠近了围场,便听到一声叱呵,数十只闪着寒光的剪头从周围的草垛中冒出头来。李硕面色大面。

  还未轮到他开口解释,便听得前方跑来一人,连声阻止。

  “住手!这位便是陛下亲封的督造使,李硕李大人。还不快些退下。”来人正是许延族,许敬宗。

  “许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李硕有些脸黑。

  “李大人莫气,这些都是金吾卫中的将士,负责守卫火药作坊的。只因您刚刚没有及时表明身份,所以他们有些误会。”

  “哦……那既然不让进,我就回去了,正好我也还没吃饱。”李硕转身就走,可刚踏出没两步,便被人大力的拽了回去。

  许敬宗幽怨的看着李硕:“大人莫闹……您是这作坊的一把手,怎会不让您进去,许多同僚们可都在等着您下达工作呢,咱们还是快走把。”

  话音刚落,草垛后面站出了十几个身背箭矢的汉子,对着李硕恭敬一拜,又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看来应该是准我进去了……那我还能出去吗?”李硕猛地反应过来,别是至让进不让出吧?那他宁愿被扔到曲江池喂王八。

  许敬宗哭笑不得:“您是这火药作坊的督造使,他们岂敢不让您出去呢。不过其他人若是要出去,那就要麻烦点了。必须得到您的许可或是下官的手书才可。”

  其他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是其他人喽,看来李世民的防范还没有做到令他反感的地步,否则,他不敢保证,会乖乖的带着骊山给他造震天雷。

  “陛下说过,余者进出皆须循规矩,但李监正可例外。”

  许敬宗找来两匹马,二人策马前行,一路上遇到不少暗哨、伏兵。李硕也学者许敬宗的样子,将身上的腰牌逃出来一路举着奔向火药作坊。

  只要让他们认识了自己,以后再来,估计也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来到作坊的正门,门楣上干干净净,没挂任何招牌,两扇乌黑的涂了新漆的大门紧闭。

  二人刚下马,大门便吱呀一声打开,领头一人穿着深绿色官服,后面跟着几名官吏和几十个工匠,分两排恭立,让出中间的通道,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领头的人李硕不认识,不过看其面貌俊朗,神色凌凌。应该不会是个棒槌。估计也是个老江湖了。

  “拜见督造使——”

  一瞬间,李硕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官呢,这种被人施礼的感觉,来的多了,怕是就戒不掉了……


第九十六章:牛掰下属

  当然,被人奉迎的感觉是好,可是这奉承背后又有多少艰难险阻?高官厚禄的确很吸引人,可这其中的荣光也不是白给的,多少人为了这些,赌上了身家性命,更甚着失去了挚友亲朋。

  李硕很识时务,这些对他来说,有也好无也罢。千百年来的历史告诉他,官不是那么好当的。若不是没得选,他又岂会将自己置身到这永无回头路的朝堂之上。

  看着眼前齐崭崭的人群,李硕扭头问许敬宗:“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见李硕对自己态度随和,许敬宗受宠若惊,急忙正了正身子,对着李硕恭敬道:“回禀大人,这些人都是陛下指派给您的工匠,还有文吏……”

  说完又指着前方为首的一人道“这位便是下官之前向您提到过的另一位副督造使,李义府李大人,曾在幽州任县令。”

  一个幽州县令怎么跑回来给自己做副手了?难道长安城就没有一个可以胜任的官员了吗?李硕先是疑惑,随即瞪大了眼睛!

  李义府……一代佞臣李义府……

  看着眼前不苟言笑的李义府,李硕皱了皱眉,心中巨浪翻腾。这都是写什么人啊!

  李义府,许敬宗……大唐的两个大佞臣一下子全成了自己的下属,这是个要命的活计啊……弄不好哪天就让这两个人给弄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来到唐朝小半年了,李硕从一开始的轻视,到现在的重视。这些古人可真的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愚昧。

  能名垂史册的佞臣,哪一个会是省油的灯。一个许敬宗就已让他头疼不已,这又来个李义府,那可是个比许敬宗还要能折腾的神人啊。

  众人行礼毕后,李义府笑呵呵地上前道:“恭喜李大人上任,日后还是请李大人多多提携才是……”

  看似笑着说话,可那张老脸上的褶子却一动未动,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义府对这个新来的上司,并不买账。

  这句话令李素李硕心声警惕,一上来就与自己如此敌意,若不是李义府傻了,那边是他有所依仗。

  他不相信李义府傻了,却也想不出来这李义府背后之人有多大的实力,能让这个李义府如此轻视自己。

  此时以许敬宗为首的一干官吏和工匠们,皆若有意味的看着李素。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火还没烧起来,就被自己的下属冷了一脸。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在他们看来,如果李硕不立下威的话,那这队伍以后可就不好带了……

  李硕也明白他们的意思,若是这个时候不抖出点官威来。那这些人日后岂会甘心服他。李义府一点脸面也为李硕留,也是算到了这一点,等着他发飙呢。

  “好说,好说,日后若有机会在下一定向陛下多多举荐一下李大人,行了,都散了吧!”李硕老气横秋的拍了拍李义府的肩膀,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爷爷鼓励孙子好好学习一般。

  众人愕然,就这样?随后对李硕感到了失望,到底还是年纪轻啊,怕是连这话中的意味都没听出来。不然又怎么说出这样的话?看来这个督造使,也是徒有其表。

  李义府脸色发青,轻蔑的哼了一声,拂袖而去。众人也纷纷该干啥干啥去了,心中对这个上司,大多都有了种不以为然的感觉。

  然而……旁边站了好久的许敬宗,却依然恭敬的立于李硕身后,面色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许大人还有事吗?”李硕笑着道。

  许敬宗苦笑,先是拱了拱手后,道:“难道督造使没有听出来,刚刚李大人的话外之意吗?”

  李硕楞了一下,重新打量了一下许敬宗后,笑着道:“是吗?照你这么说,那李大人话中还有别的意思?”

  别人或许小瞧了李硕,但是他却从未小看过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自从李硕来到长安,身上的话题就没有断过,整个长安城这些日子的谈论,全都是围绕着这个毛头小子。

  程家,牛家与之较好,甚至听说就连晋王与萧氏,都与其有些渊源,萧家的萧白衣更是住在了李家。

  他不相信李硕是一个拎不清的毛头小子,若真是这样,又岂会和这么多的大族贵勋扯上关系?他一定不是眼前看到这幅样子。

  见到李硕似笑非笑的脸,许敬宗心中一阵,改口道:“估计是下官多想了……李大人待人随和,又岂会有别的意思。”

  这才是聪明人……能够准确的捕捉到他人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从而决断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一种。永远都是笑脸迎人,在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