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大才子-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到不是李硕将人心想的太坏,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胰子可是他积累实力的法宝,若是就这样让有心之人学了去,那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尤其是在这种没有产权的年代里,任何一样东西都也可能被模仿,这也是为何数千年来,中国都没有几个像样的名牌,就是对这种产权的保护太过于粗糙了。

  不过中国的山寨技术倒是十分厉害,任何东西到了中国人手里,不出半年就会烂了街,而且质量绝不比正品差。

  李硕想了想道:“这些先不管,你这几天务必找些可靠的人来,以后胰子作坊就交给你了,人少没关系,重要的是可靠。无论是程家房家,若是他们想要安插人进作坊,务必在第一时间告诉我。”

  其实李硕倒不是特别担心秘方泄露,就算泄露出去,有牛家程家和房家在,也不会有人敢正大光明的制造胰子,除非是他活得不耐烦了。

  他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防着房家,以免他日后会被房家摆上一道。

  时日过的飞快,转眼便是十一月初一了,这也是李硕前世的生日。李硕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不过不是过生日,而是去进宫议事。

  来到太极殿门前,李硕连连打着哈欠,等待着早朝的开始,这是他第一次上早朝,一个熟人也没看到,倒也是省心,找了根柱子靠着,开始闭目养神。

  不知什么时候,牛进达忽然出现在了李硕身边,小声道:“你小子怎么也来了?”

  看见来了,李硕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无奈道:“我倒是不想来,谁让陛下一个月前就下旨了,说是商议东突厥之事。”

  闻言,牛进达有些微微色变道:“小子听好了,待会儿千万不要胡咧咧的显摆自己,这朝堂可不是自己的园子。”

  他可是知道李硕编瞎话的本事,生怕这小子一言不合便在大殿上胡扯起来。

  李硕心中一暖,咧嘴笑道:“小子还是个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国家大事,待会儿我一定少说多看多听。”

  不过少说怕是不可能的,既然李世民钦点了自己上朝,想来定不会是为了多看自己两眼吧。

  牛进达笑道:“昨日东突厥的使臣来了,想来是不愿朝贡,想要与我们大唐耍流氓了。”

  耍流氓?还有人比大唐的这些君臣们更流氓的人吗?李硕催之以鼻孔。

  正当二人小声议论时,忽听得远处太极宫的高处想起三声钟鸣之声,文武百官齐齐整理好衣襟走向殿内。

  李硕也急忙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胡乱的在官服上抹了一把,跟着进去。

  而后找了个最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前面的一些大臣正好将李硕挡了个严实。

  ps:今天很忙,估计两更了~~尽量三更~~月票与我同在


第124章:甘肃难民(第三章——)

  ,最快更新贞观大才子最新章节!

  不多时,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从大殿后走出,只是脸上的面色有些不好。整个人也显得有些憔悴。

  “参见陛下!”群臣急忙磕头行礼,李硕也只好跟着跪下。

  “众卿平身……”

  实际上相比于历朝历代,唐朝的早朝还是很实物的。

  从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一般都是李世民提出话题,群臣开始激烈讨论,最后由三省六部中书省一齐总结出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案,李世民大笔一挥,这件事情就定了。

  只是今日的朝堂却显得有些怪异,整个大殿的君臣没有一个人说话的,空气静的可怕。

  李世民环视了一周后,看着角落里缩着的李硕漏出一抹笑容。

  半睡半醒中,李硕浑身一颤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他娘的谁再说小爷坏话呢?

  一张脸左顾右盼了好久后正好对上了李世民那若有若无的笑容,李硕顿时一缩脖子,急忙将头低下。原本安稳的心变得七上八下。

  李世民现在大殿上笑言:“众爱卿可有事启奏?”

  话音刚落,只见长孙无忌从头排的队伍中站了出来,躬身低头道:“启禀陛下,臣有奏!”

  李世民漏出满意的微笑:“长孙爱卿有何事情,奏来。”

  “启禀陛下,臣前些日子忽然发现长城外冒出了许多难民,数量之多……臣便着人询问了一下,这才得知是甘肃发生了旱灾,百姓们实在没有粗食果腹,所以才来到了长安。”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硕有些疑惑的看着李世民。

  长安城外有灾民他是知道的,不止他知道,相信还有很多官员也是知道的。而且侯君集的事情,有一多半也是因为灾民的原因才得到李世民的宽恕。

  可为何到现在才提及此事?而且长孙无忌说,这些灾民是因为旱灾,才聚众长安的。

  甘肃距离长安也不过是一两月的脚程,为何这些难民到了入冬才来到长安?而且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竟然会全然不知?

  李世民冷笑一声:“旱灾?爱卿怕是弄错了吧,如今可是入冬了。况且……”

  说到这里,李世民眼中寒光迸出:“甘肃的旱灾朝廷早已下发了赈灾款粮,为何还有灾民要道长安来?”

  长孙无忌不卑不亢道:“确实是旱灾,而且据难民所说,他们之所以此时才来到长安,是因为甘肃节度使周杰带兵封锁了甘肃各个要道,严禁灾民出城。”

  李硕听在耳里,差点笑出了声。封锁难民出城?这种找死的事情都干的出来,还能当上甘肃节度使?若不是有人陷害,那就是这周杰脑子有泡了。

  “荒唐!”李世民勃然大怒,朝下的众人纷纷垂首扣地“陛下息怒……”

  “那赈灾的款项去哪儿了?这个周杰以为这样就可以将灾情遮掩过去吗?”李世民怒极反笑。

  朝堂上的众人也是纷纷看向房玄龄,若说是周杰因为私吞了赈灾款粮,所以才封锁消息,严禁百姓外出。别说李硕不信,只要是个当官的都不信。

  长孙无忌再次恭敬拜首:“这些臣就不清楚了,赈灾的款项是三省六部共同决议,由户部播发下去的。而且……”

  李世民冷道,显然是动了大气:“有什么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而且臣听说,户部侍郎周元枢和甘肃节度使周杰乃是宗亲。”

  众人纷纷侧目,李硕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一个颤颤巍巍的老者,现在第三排中间的位置,脸色愤怒的看着长孙无忌。

  随即,老者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激动道:“陛下明鉴,老臣虽与那周杰是宗亲,但老臣绝对没有与之同谋,而且赈灾的款项是由金吾卫押送但甘肃的,和臣没有半点关系啊。”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看了眼老者,吭声道:“传金吾卫指挥使秦怀玉。”

  听闻,李硕猛的抬头,猛将秦琼的儿子?那可要好好看看了。只可惜秦琼早已病逝,李硕很是遗憾,无缘与心目中的偶像见上一面。

  不多时,一个面色白净身材高挑的年轻将军,身着铠甲走了进来。

  “臣,秦怀玉叩见陛下。”

  李世民道:“怀玉免礼,父皇且问你,今年夏天甘肃的那批赈灾粮款,可是你派人互送的?途中可出过什么纰漏?”

  对于秦家,李世民是一百个放心的,而且秦怀玉还是他的女婿,断不会损害了自家的利息。

  秦怀玉想都未想直接道:“回父皇的话,这笔款项乃是儿臣亲自护送的,不曾出现纰漏。”

  “接受粮款的人,可是甘肃节度使周杰?”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是,还有甘肃知府关宝贵,二人皆在。”

  听着秦怀玉的叙述,周元枢顿时跪直了身子,看着长孙无忌冷哼一声。

  反观长孙无忌脸上依旧带着镇定自若的微笑,垂着手眼神微眯,不知在想着什么。

  此时李硕仿佛有些明白了,那个周杰估计只是个替死鬼罢了,长孙无忌的目的应该是面前的这个周元枢。

  可是这周元枢不过是个户部侍郎而已,就算有些实权,也不至于让长孙无忌费这么大的周张吧?

  正当他摸不着头脑时,长孙无忌开口了:“臣听说,前些日子有人往周家送了好几十箱子的金银珠宝,不知是谁如此富有,竟如此大的手笔。”

  周元枢听闻,整个人都颤抖了一下,顿时恼怒道:“你胡说,老夫从未见过什么所谓的大箱子和财宝。”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那不知周大人的夫人,上个月在凌水镇买下的三千亩水田钱从何来?”

  周元枢面色大变,有些重心不稳道:“那是我周家这些年的一些小生意,攒下的进项!”

  只是语气却没有刚刚那么坚定了。

  李世民冷眼看着周元枢,怒声道:“来人啊!将周元枢着去官服,先带到大理寺听候发落。立刻派人去甘肃宣纸,着甘肃指挥使周杰,甘肃知府关宝贵,过去来长安觐见。”

  一场没头没脑的朝会就这么无头无尾的结束了……李硕甚至都没来得及仔细推敲,便被人从中赶了出来。


第125章:突厥联姻

 
  站在太极宫门前,李硕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咯噔。

  此时房玄龄信步走了上来,李硕急忙见理道:“见过房相。”

  房玄龄随和笑笑:“你今日怎么也来了?”

  “陛下传了旨意让我今日上朝,只是却不知是何事?”李硕苦笑道。

  好端端的让自己上朝,结果却又没有表示,仿佛全然忘了自己这回事一般,李硕很是不解。

  房玄龄若有深意的看了李硕一眼道:“既然陛下亲自传召你上朝,那定是与你有事想说,贤侄不妨多等些,想来不过多时,陛下便会传召你的。”

  既然这种身在官场的老油条都如此说了,李硕也只好按耐住心中疑惑,踱步在宫门口也不急着离去。

  直到上朝的官员走的差不多后,上次给李硕传旨那位宦官,操着小碎步走开。

  “李大人还没有吗?陛下有旨宣您安仁殿觐见。”

  宦官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过,李世民单独召见李硕了,与之的语气也越来越恭敬。

  “有劳公公了,不知陛下有何事召见下官?”

  李硕很客气的拱拱手,从怀中掏出一块银饼,不留痕迹的塞进宦官的手里。

  宦官也不扭捏,直接收入怀中,笑到:“您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您不知道,那杂家就更不知了,不过看样子陛下脸色不是很好,大人说话时最好顺着点陛下。”

  能在李世民身边当差的宦官,哪一个不是眼高于顶,想要巴结他们的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这钱,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送的出去的。

  宦官看上的不是李硕送出的银饼,而是李世民对李硕的重视。

  李硕一如既往的随和一笑,跟着宦官来到了安仁殿。

  刚一进殿内,就听到李世民剧烈的咳嗽声,脸上带着不正常的红潮。

  “微臣叩见陛下。”

  李世民随意看了眼李硕,道:“近前来。”

  李硕愣了愣神,弓着身子上前了几部,又重新跪下。

  对于李世民今日反常的举动,李硕直到现在还是摸不清头脑。

  “侯君集的事情,可是你在背后出的主意?”李世民直盯着李硕,脸上看不出喜怒。

  想起房玄龄在宫门口那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李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