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是部金融史-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学永远不可能真的成为自然科学,很多问题也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第一,我们确实不可能建立包含成千上万因素的模型;第二,就算我能编,估计您也没兴趣看。所以,我们只能顺着这本书的路子指手画脚一番。

首先,重申一个经济学的公理性假设:这个世界上资源是稀缺的;然后,强调一下,这不是假设,是现实。

这句话很学究,如果用直白的语言,大家就好理解了:钱不好赚。

所以,要赚钱。

人类所有的卑劣和高尚、血腥和阴谋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今天,大家觉得生活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好歹大家还有生活。这个世界的资源曾经更加稀缺,稀缺到不能维持大部分人生存,绝大部分人没有自己的生活。

工业革命之前,生命对普通人而言只有辛劳。活下去,才是最大的理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必须吃饭、必须活下去,不吃饭会死人的。遗憾的是,就是这个理想,也不易满足。所以,英国一个机器动力纺织技术就被称为“工业革命”,实在是因为,“穿”在当时还是一个很奢侈的目标。

摆脱这种生存困境,是人类当时的最高理想。

在西方,人们幻想王子钟情于灰姑娘,灰姑娘从此就过上童话般的生活;在中国,人们希望年轻人点状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无论是幻想还是希望,都不是什么好点子,概率基本都相当于彗星撞地球。既然绝大部分人都成不了公主或状元,那还是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吧。

西方人和东方人都必须选择自己的方式对抗自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东方,皇权;西方,分权。此后,东西方也就产生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甚至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现在,很多人认为皇权和分权,形同水火、势如冰炭!

不是这样的。

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皇权和分权,孰优孰劣,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答案。今天,更不是历史的大结局,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谁也不能说自己知道标准答案。

分权有时候确实优于皇权,只限于“工业革命”之后。

民族和国家之间是仇杀和血腥,很残酷。看完《2012》后,我明白,自然,更残酷。

战争好歹还得排兵布阵,就算是杀人也得费一番手脚,地震、海啸、哪怕是泥石流……,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杀人于无形,甚至让人类灭族。

面对外部挑战,皇权的优势很显然。

征发全国人民修筑万里长城,垒满了尸骨,却修筑了一道抵抗异族的屏障,直到明末清兵入关,山海关仍旧是最大的屏障……

水火无情,水在火前。一场洪水足以毁掉肥沃的农田、几代人的积累。要想挖河修堤,起码人得先够数。

谁也不知道放弃皇权后还能不能活下来,即使你选择分权,也会很快被邻居消灭,此时,选择皇权本身就是理性的。

皇权有皇权的害处,最大的害处就是缺乏竞争。

皇权社会如同一个金字塔,塔尖的人就是这个社会的上帝,没有任何竞争,可以用任何手段攫取资源;随着金字塔层级递减,权力逐步减弱,资源控制能力也逐步下降。

这种模式一定会使得皇权毫无制约,既然没有制约,那掠夺就必然毫无止境,于是他们的目标便会从增量转向存量。

一旦掠夺超出了金字塔底层的生存极限,便会爆发不可逆转的暴力——一反抗皇权,目标不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成为另一个皇权。

由此,东方社会开始周而复始的长循环:统治者从对抗挑战,逐步到掠夺资源,当然也就损害了产权、压制了个性,从而也就不可能发生基于个体发财梦想的“工业革命”。

可是,我们选择了皇权。

西欧,不是不想皇权,实在是皇权不起。

凯撒、戴里克先、克洛维,这些西欧统治者无一不想形成东方式专制,都想集中权力,但是,西欧民族变迁并无延续性。罗马征服雅典城邦、日耳曼入侵罗马、北欧海盗骚扰日耳曼人……,几乎每次民族征服都是毁灭性的,一场异族入侵,几代、几十代人积蓄的物质财富荡然一空。

不断毁灭,世俗权势不再具有连续性,西欧只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原始社会的平权状态,即,一个人不太可能超出其他人更多。

在平权条件下,西欧各地实力均衡。利益受损的一方很容易选择逃避,强势的一方,特别是微弱优势方必须让步。如果跟对方死磕,必然是自损实力,最终被人吞噬。所以,终整个古代历史,几次上十万人的战争,西欧总共不过雅典、罗马帝国这么几次。

无情的生存铁则,让西欧一直到11世纪都不敢以家庭对抗自然,唐宋小农围炉夜话的时候,欧洲还在海盗的侵扰下胆战心惊。城堡、领主成为小势力对抗外敌和自然的主要方式,落后的农业生产根本维持不了一只常备军,直到文艺复兴,欧洲文明始终没有恢复到雅典城邦时代的水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正是由于欧洲的落后,才使得它在生存经济期间走入了一条试错路径,每一个城堡都必须攫取更多资源,新制度、新体系的尝试是性命攸关的,再按老路走下去就灭族了。

地域封建割据框架恰好提供了试错途径,领主乃至王国之间不存在统一的王权,因此各地区可以独立进行经济试验。海运条件使得西北欧市场早熟,骑士思想随商业的扩张深入人心,公平、有偿交易、谈判等模式逐渐被反复尝试。

不公平、不谈判、不妥协,最终大家都得不到什么好处。于是,我们在西欧历史上看到了各种图景:民主的英国、专制的法国,自治的荷兰……

最终,西欧选择了分权。

与东方坚持集权路径一样,欧洲制度变迁同样也是理性的,也是在无数次试错之后换来的,牺牲了无数生命,耗费了无数财富。基督教使得整个西欧在民族文化上具备统一性,每个成功都有可能在整个欧洲传播。

最后的结果,英国出现了议会和普通法系,也因此率先出现了工业革命。此后,欧洲一跃跳过了家庭生产的界限,开始了工业组织与市场制度的变革,市场交易在多次试错中胜出,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成为人类摆脱生存经济恶性循环的关键。

一旦工业革命已经站稳脚跟,世俗权力就不可能再与其抗衡。人类记载文明数千年后,西欧终于即将率先走出维持生存的宿命。

第7章 新世界的呼唤(美国独立)

引言

对西欧人来说,美洲是一片新大陆,北美独立战争造就了一个崭新的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初期,美国中央银行两度被撤销,然而就是在一兴一废之间,美利坚合众国孕育出了金融之都——华尔街。纽约证券市场,从一诞生起就左右着美国经济的一呼一吸,金融市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真实的动因有这么伟大吗?

美国两度兴废央行,究竟是为了什么?

殖民地的货币

新大陆第一批钱是海盗带来的。

海盗抢钱,有难度;花钱,就更有难度。无论欧洲大陆还是东方中国,任何一个国度都不欢迎海盗,用抢来的钱,风险都很高。殖民地是个好地方,既没有政府,也没有人指责他们走私,当地人自己就杀人越货(尤其是大商人)。

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国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除了许诺,他们没有获得英国王室任何支持。

殖民者进入美洲大陆,仿佛被送回了2000年前。

最先进的印第安人不过刚有个把奴隶,即使如此,殖民者也远非传说中的战无不胜。他们不过就几杆破滑膛枪,还经常不响。殖民者对印第安人残暴,印第安人对殖民者下手也挺黑,基本上都是挖心活祭那一套。

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移民总结经验,想出了一个馊主意:用印第安人打击印第安人。当时,印第安人远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300多个部落本来就往死里打,加上移民调唆,确实死了不少人。

真正毁灭印第安人的,不是武力,而是欧洲人带来的天花,印第安人对此没有免疫能力,由此大批人死亡。

印第安人衰微,新大陆成了欧洲人的天下。

新大陆初期历史是欧洲各国移民史,前期以西班牙为主,后期以英法为主。来到新大陆的欧洲人,无论西班牙人、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在国内都是很有进取心的。流窜几个月,路费经常是倾家荡产(当然其中也包括一些逃犯),谁也不会抱着参观原始社会风貌的闲情逸致来新大陆。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你原来干什么我实在不清楚,在一个新环境里,社会层级变迁的可能性更大,大家籍贯不一,风俗难免有差异,所以,异端(另一个解释叫“创新”)也是可以接受的。

美国没有历史吗?

如果说个人历史,只有几十年,但美国历史是在欧洲移民史上建立起来的:“这是穷人最好的土地”(当然,仅对欧洲移民而言;对印第安土著来说,仍旧很残酷)。

新大陆第一批钱是海盗带来的。

海盗抢钱,有难度;花钱,就更有难度。无论欧洲大陆还是东方中国,任何一个国度都不欢迎海盗,用抢来的钱,风险都很高。殖民地是个好地方,既没有政府,也没有人指责他们走私,当地人自己就杀人越货(尤其是大商人)。

海盗的工作是抢劫,既然是抢劫,就不能只抢一种货币。新大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货币,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瑞典,甚至阿拉伯的货币在美洲大陆都能见到。各种货币以西班牙为最,当时的海盗头是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她最喜欢抢西班牙人。至于汇率,只能由海盗之间估摸着算,随着海盗洗钱数量增加,铸币开始成为殖民地的交换媒介。

殖民地税收就差钱

英国最大的税收进项恰恰就是贸易税。指望这帮商人听话交钱,那是相当不靠谱的,议会(商人)很快想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法对付总督。

以纸币,缴税收。

在殖民地,英国王室派出的头儿叫做“总督”。

总督,听着很拉风,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穷的职业,不但没有军队,而且没钱。收钱的话,要依靠地方自制组织——“议会”协调地方各项事务。

议会本来是服务于总督的民间组织,协调移民服从宗主国管理。17世纪末期随着移民商人新贵成长,他们逐步掌控了议会。说到底,新大陆和英国关系是一个利益分配方式和份额的问题,商人新贵肯定要维护自身利益,于是英王和总督的命令基本上都会走样。

作为宗主国,英国当然希望能在新大陆殖民地攫取利益。所以,税,还是要收的。

英国最大的税收进项恰恰就是贸易税。指望这帮商人听话交钱,那是相当不靠谱的,议会(商人)很快想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法对付总督。

以纸币,缴税收。

1690年马萨诸塞州设立银行,发行4万英镑的纸币,议会通过税收回收纸币。这样,可以不用铸币就能缴纳税收。18世纪20年代后,各州陆续仿照马萨诸塞发行纸币。

问题是,银行几乎都由商人控制,没有任何金银储备,纯属忽悠。

纸币流通情况并不好,海盗不要纸币,普通居民中大面额交易又很少。实际情况是,缴纳税收几乎是纸币的最大用途。

于是,纸币很快贬值:1726年一块西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