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小田园-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那烟卷儿也是假的,是用报纸卷得大喇叭筒。
  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胡汉三自然要“丑化”一下。
  于是,有人飞快地跑回家,取了一瓶墨汁和毛笔过来。“老马”亲自动手,用毛笔给田伟民画了两撇小胡子,给孙大江的右脸颊上画了一颗黑痣。还嫌不过瘾,又给李志军也画了两撇胡子。
  这一画不当紧,坏蛋的形象立马生动起来。
  田伟民心里后悔万分,可已经加入进来了,想再罢演?没人肯答应。于是,就勉为其难地进入了角色。
  黎元元在一旁看得又好气又好笑。
  这都哪跟哪儿啊?
  可看到伟民哥哥先是一脸沮丧的样子,接着又振奋起精神投入到角色之中。尤其是后面,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重返柳溪镇,站在桥头上,说了那句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那坏蛋演得惟妙惟肖,不要太像哦。
  而那匹高头大马,自然是由人来扮演的。李志军就成了他的坐骑,把他驮在背上,一溜小跑地背着他。
  孙大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背着一杆木仓,做着狗腿子。
  而下面的一段,更为精彩。
  在拷打潘冬子的时候,小“胡汉三”别提有多兴奋了。
  他一边指挥着孙大江和李志军这两个狗腿子,把五花大绑的潘冬子押上来。然后,还亲自动手,假装挥舞着小皮鞭,“嘿呦嘿呦”地打个不停。
  当然,最后被潘冬子给杀掉了。
  这个故事也就演完了。
  看看快到中午了,一群孩子方才散去。
  田伟民带着元元,一溜小跑地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打水洗脸,可用肥皂打过来打过去,那两撇小胡子还是留下了浅浅的黑印子。
  这可怎么办?
  难看不说,还会被爸爸发现,搞不好还要被揍上一顿。
  见伟民哥哥发起愁来,黎元元捧着小脸,想出了一个主意。于是,笑嘻嘻地说道:“伟民哥哥,可以用米饭粒来擦一擦,这样就不会留下印子了。”
  “哦?米饭粒?”田伟民一听,赶紧跑到棚子里,去找剩饭。
  可早晨,田爸爸把昨晚剩下来的米饭,都做成了一锅泡饭,一家人全给吃到肚子里去了,哪里还有饭粒?
  他想了想,准备一会儿去食堂打饭。
  这一回,除了买十个玉米面馒头,再买一份米饭好了。如果爸爸问起来,就说是元元妹妹想吃米饭了。
  黎元元一听,自然乐意帮忙。
  至于这好吃的名声,早就在家里传遍了。
  现在再多这么一条,也没什么关系。
  田伟民对妹妹的这番“义举”,自然心存感激。
  心说,我家元元妹妹就是和别人家的小妹妹不一样。瞧瞧她,不哭也不闹,胆子又大,嘴巴还很严实,真是一个好妹妹。
  中午,买饭回来后,田伟民对着镜子用米饭粒一擦,墨汁印果然没了。
  “哈哈,这个办法很好用!”
  田伟民对元元妹妹也越加佩服。
  连队里,还有比小元元更聪明的女孩子吗?
  即便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乔蓬丽,也比不过元元妹妹吧?
  *
  这一天,连队里的职工们依然在忙着工作,开会学习。
  而王慧珍趁着午休时间,从柜子里找了一块白底红花布头,一折对半,用手工缝制了一只小书包。
  还在边上镶了一圈白色花边,在开口处装了三枚暗扣。
  最后,又找了一根红颜色的腰带,缀在了书包的两侧。这样,元元就可以背着小花书包去托儿所报到了。
  至于柜子里的那只花布袋,得帮元元保存好,那是她来时的信物,等她长大了,就交还给她。
  黎元元醒来后,看到枕头边上搁着一只小书包,里面还装了两本小人书撑着。她知道这是王妈妈特地给她做的花书包,花了整整两个午休时间才做好的。
  她爬起来,双手捧着小书包,细细地摸着针脚。
  王妈妈的手很巧,会纳鞋底子,会做针线活儿。看这书包边上的针脚,均匀细小而又结实,就像用缝纫机轧的,平平整整的。
  三个哥哥脚上穿的鞋子,都是王妈妈自己做的。
  一到开会,就带着针线活去。
  田爸爸批评她说,王妈妈不追求思想进步。王妈妈笑着回应道,把你们几个都照顾好了,就是最大的进步。
  黎元元记得爷爷奶奶那一代沪上知青,除了会轧衣服,在针线活上却不大行。
  这是因为城里有裁缝,家家户户不用自己动手来缝制衣服。而王妈妈这套手艺,十有八。九是在山东老家学会的。
  就像连队里的那些女职工们,很多人都会纳鞋底,做鞋梆子。家里的孩子和大人脚上穿的单鞋、棉鞋都是手工缝制的。
  还有的,甚至会绣花儿。
  偶然用碎布头,做一个小荷包,上面绣上几朵精致的花儿,别提有多好看了。
  而沪上女知青们,还有一道杀手锏。
  那就是织毛衣。
  连队里的劳保福利中,普通职工每季度有三双白线手套。而在车间里干活的,每月还能多发一双。
  那时的白线手套,织得很密,也很结实。
  如果爱惜一点,一双手套能戴很长时间。
  于是,就有人把积攒下来的白线手套,一双一双地拆掉,用颜料水浸泡,给白线上了颜色。然后,再给孩子织成小手套、小围脖、小帽子,还有装鸡蛋的小网兜。
  那时,代销点里的毛线供应量很少,还要凭票才能购买。而自己动手,就能省很多事。于是,连队里的其他女职工也跟着学起编织来。
  最简单的就是织网兜。
  在连队托儿所或小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脖子上挂着一只收着口的小网兜,里面装着一枚熟鸡蛋的小孩子。
  这是过生日时,家里给备的小礼物。
  即便物质匮乏,可过生日吃一枚鸡蛋却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家家户户都偷着养了几只母鸡,就是为了下蛋吃。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沪上男知青也会织毛衣。
  并且手速还很快,样式一点也不比女知青差。例如,田根宝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在家里跟着妈妈学的。
  家里人口多,妈妈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一有空就开始织毛衣。
  自小耳濡目染,也就跟着学会了。
  他的两件毛衣都是妈妈给织的,还特意邮寄过来的。
  而王慧珍,开始并不会打毛衣。
  她也是后来认识田根宝之后,在他手把手地教导下,才学会的。
  这些事情,是黎元元慢慢才了解到的。
  当时,唯有赞叹。
  在艰苦的年代里,大家丰衣足食的水平不要太高哦。
  黎元元一边想着,一边背起花书包。
  她跑到外间,对着大衣柜上的镜子照了照。
  还别说,王妈妈的手就是巧,这小花书包虽然是手工做的,可一点也不比买来的差。当然,现在即便是想买也没有卖的。
  这是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代,小孩子除了花书包,就是那种帆布的军用挎包,就像伟民哥哥的那种。
  不过,那都是上学之后才背的。
  现在去托儿所,背着花书包刚刚好。
  田伟民在外间听到动静,也跑了进来。
  看到妹妹的花书包,悄悄地撇了撇嘴。
  女娃娃就爱这个,哪里有军用挎包好看?不过,他嘴上并未说,而是笑嘻嘻地问道:“元元妹妹,你要去托儿所了吗?”
  “嗯,妈妈说下个星期就可以去上托儿所了。”黎元元脆生生地说道。
  田伟民听了,心里有些遗憾。
  元元妹妹去了托儿所,又变成自己一个人在家了。
  妹妹就不能过完暑假再去吗?
  还有十几天就开学了,就不能再等等吗?
  *
  在场部那边,也发生了几件事情。
  许干事从四营回来后,用了两天时间就整理好了各营部卫生院的调查资料,还专门去组织部向蔡大姐做了汇报。
  而蔡大姐十分满意。
  对各营部卫生院缺人的情况非常重视,要求他在三天内,从“下放人员”中再选出几名医生或护士来。
  她知道,这十多年来,团场接收的“下放人员”可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如果扒扒捡捡,总能淘出几个人才来。
  许干事接受了任务,立刻行动起来。
  他按照蔡大姐的吩咐,把团场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拟了一份名单,以备调剂。又调出一批旧档案,还真的从里面找到了几名医生。
  这些人,以前在大城市里行医多年,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或者犯了错误,被下放劳动后,大多进了连队。
  而连队里对这些医生也挺重视的。观察了几年后,都陆陆续续地进了连队卫生室,做起了卫生员。
  与下田劳动相比,做卫生员不要太轻松哦。
  并且,这个工作还受人尊重。
  试问,连队里谁家没个头疼脑热、磕磕碰碰的?
  一般小毛小病的,也用不着跑到门诊上,大多在连队里就能解决了。只有那些大病或者受伤严重的,才火急火燎去卫生院。
  许干事翻看着这些人的档案,暗自欣喜。
  他打算先考察一番,让场部卫生院的几名医生也帮着把把关。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先进门诊实习。
  这些人的工作一旦安排下去,那么营部卫生院缺人的情况就会有所缓解。这么一来,李秋媛的调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星期六这天下午,蔡大姐再次听取了许干事的工作汇报。
  之后,连连点头。
  准备下周就把这事给落实下去。
  临到最后,又补充了一句,“许干事,我看四营那边的卫生院,一直缺个院长,要不从场部这边选拨一位?”
  说着,翻了翻场部卫生院的人员名单,最后把视线落在了邓医生的头上。
  她停顿了片刻,望着许干事,一脸严肃地说道:“许干事,你把邓舒平同志的情况再核实一下,这位同志在卫生院里干了十多年,表现得还不错,如果没什么问题,组织上也要考虑一下,让邓舒平同志到更艰苦的地方去锻炼一下……”
  许干事一听这话,立马明白了蔡大姐的意思。
  这是打算提拔邓医生吗?
  以前,他并不认识邓医生。也就是那个小孤儿的事情,才与邓医生有了几次接触。他感觉邓医生不错,思想觉悟高,医术也好,是得提拔一下。
  于是,认真地点了点头,答应下周一之前就把邓医生的情况核实清楚。他想,以邓医生的业务水平,即便去营部当个院长也是绰绰有余吧?
  送走了许干事。
  蔡大姐坐在办公室里,长舒了口气。
  绕了这么一大圈子,这件事终于快办妥了。
  这么一来,心病也就能消除了。
  还有彩霞这孩子,得好好吃个教训。师部那边,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对这事,究竟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真让人着急。
  想着宝贝女儿的事,不由得叹了口气。
  儿大不由娘,怎么就操不完的心呢?
  *
  这几天,场部文工团正在做巡演前的准备。
  队员们都在排练室里,加紧排练。
  “邱彩霞,有你的电话!”值班室的小文书跑来通知。
  邱彩霞来到值班室,终于接到了某人打来的长途电话。
  电话里,那人说,这两天要来团场看她。
  挂了电话,她不禁高兴起来。
  一直以来,那人总是推说忙,避而不见。现在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