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难以与为教育服务的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相区分,如我们同样也可以把“学习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宽泛地定义为“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第二,非宽泛定义,即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探索”。在非宽泛定义中,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观点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他在《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还存在吗?》(1969)一文中说:“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它关心的是学校学习和保持的性质、条件、结果和评价诸问题。因此,在我看来,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有意义学习与保持的理论,以及认知、发展、情感、人格和社会等一切重要变量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能为教师、课程设计者、程序设计者、程序教学专家、教育技术学专家、学校心理学家或指导顾问、教育管理人员或整个社会操纵的变量的影响。”时过20多年,这一段话被加拿大1992年出版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以醒目的字体放在书的正文之前。Winzer; M。& Grigg  (1992)。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anadian classroom。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同意奥苏伯尔的观点。他在其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可以确定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运用。”(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非宽泛定义中的第二种观点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的全过程。这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N。L。Gage)为代表。他虽然认为“心理学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是对与我们如何教和学有关的那些思想和行为的研究”,但他在编写自己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时,却明显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来安排教材的。他说自己的书是“根据教学过程模型加以组织的。该模型始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接着介绍有关学习动机的观点,然后讨论教学方法、练习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以教学评价过程告终”。(Gage,   N。L。 & Berliner,   C。 (1988).  Educational Psychology.Preface。)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一提法的好处有两点。第一,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为教育中包括师生的双向活动,不仅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第二,我们这里提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便于明确区分教育心理学与学科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与教的一般心理学规律,而学科心理学研究各种学科学与教的特殊规律。
中国台湾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其编撰的《张氏心理学辞典》中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采取了其他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情境中,以教师与学生间交感互动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除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之外,旨在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张春兴著:《张氏心理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张春兴的观点是与我们的观点一致的,因为张氏讲的师生交感互动的行为也就是我们讲的学生学的行为和教师教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如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下两方面:
关于学方面的研究
广义的学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以及其他各行各业在职培训中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在学的研究方面担负如下任务:
第一,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教育家常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但从学习心理学的视角看,人的发展并不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因为发展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个因素是人的生长和成熟;另一个因素是学习。所以严格地说,教育的目标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笼统的所谓“发展”。
一般地说,学习的结果是人性的变化。人性的变化,从其涉及的范围或领域而言,有认识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性格方面的;从程度而言,有暂时的和相对稳定的,有能保留终身的;从方向而言,有积极向上的和向善的,有消极不良的和向恶的;从心理测量角度看,有内潜的,不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有外显的,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教育心理学应从上述不同方面,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为教育目标的确定提供心理学依据。例如,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背范文。假定两名学生都按教师要求背出了范文,从外显的行为看,这两名学生的学习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两名学生中一名不仅能背诵课文,而且能深刻理解课文,另一名学生只能机械背诵,而不能理解,那么这两种学习结果的性质显然是不同的。前者能持久保持,后者极易遗忘。而且上述学习结果的差异很可能导致不同后果。前者因学习效果良好而导致乐学,后者因学习效果不佳而导致厌学。
第二,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对于复杂的现象,人们最初只能笼统地研究。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总是要分门别类地研究。医学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人们对疾病了解很少,医学对疾病只作一些笼统的描述。随着医学发展,分门别类的研究越来越细化和深入。分门别类研究的结果使医生能对不同的疾病开出不同的处方。
学习也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哲学心理学和早期的科学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是笼统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才开始意识到学习结果有不同的类型。心理学对学习结果作分类研究就像医学对疾病作分类研究,找到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特殊学习规律,以便为不同类型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具体的教学措施。
第三,阐明学习的过程。任何结果必须有其相应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既要阐明学习的一般过程,也要阐明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特殊学习过程。前面已经提到,孔子曾提出学习过程包括“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这是学习过程的一般描述,不能解释如小学三年级学生如何学习“分数”这个数概念的特殊学习过程。因此,教育心理学应在学习结果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揭示不同类型学习结果得以出现的特殊过程,为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学习过程的发生依赖适当的学习条件。学习条件,有学习者自身的,也有学习者自身之外的,前者被称为内部条件,后者被称为外部条件。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一定的内外条件怎样影响学习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因为教学只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适当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一旦教育心理学分门别类地阐明不同类型的学习过程发生的内外条件,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便有了科学依据。
关于教方面的研究
这里所说的教主要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作用过程。有人把教学过程比作旅行。旅行总是从起点出发,经过一段路程到达目的地。教学也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能力开始,经过师生相互作用,最后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的起点和终点状态之间存在知识、能力或情感态度方面的空缺。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完成如下任务,引导学生弥补这些空缺。
(1)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2)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
(3)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作出适当反应;
(4)对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和纠正;
(5)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诊断和评估,必要时给予补救教学;
(6)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便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交流。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学观点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例如,教师应如何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用什么媒体向学生呈现教材更有效?对学生反应的反馈可以是部分的或完全的,也可以是即时的或延时的。针对不同任务,哪种反馈更有效?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时,如何根据学生的外在表现准确地推测学生的内在能力和品德的变化?合作学习一定优于个体学习吗?在什么条件下需要合作学习?在什么条件下宜于个人独立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上述种种有关教的问题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回答。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但它不是普通心理学原理的简单应用,也不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差异心理学等几门与教育有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简单组合。正如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教育心理学必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它必须与母系学科不断地联系,不断受其影响。它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的伙伴,而不是作为一个有依赖性的、完全派生的孩子。”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体系和内容范围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材或教科书具有密切联系,但又并非一致。一门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围是由这门学科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为该学科编写的教材总是要反映该学科的重要研究结果及其新近发展状况。教材的稳定性可以反映学科的成熟程度。为了对我们1997年版教材重新修订,我们查阅了新近国内外出版的30多种教育心理学教材,发现因作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理解的不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在体系与内容的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差异才能反映不同版本的教材特色。但通过比较,我们也能发现这些教材的共性。所有的教材,不论其体系如何安排、内容多少以及使用对象如何不同,总是可以分成三大块。第一大块是学习者的心理,其中包括发展心理和差异心理;第二大块是学习心理及其应用,其中包括认知与行为观和人本主义观;第三大块是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此外,大多数书以绪论章开头,而教学结果的测量评价殿后。
 
 表11   1995年~2001年10种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内容概况
 研究课题
涉及章数
教科书本数
绪论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儿童青少年心理差异
学习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与管理
文化差异
教师心理
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学科教学心理
其他
14
14
16
59
 9
23
 2
 2
14
 5
2
 10
7
9
 10
8
9
1
2
7
2
2
 
表11统计了自1995年至2001年10种有代表性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其中国内出版的5种,国外出版的5种。由表11的数据可见,教育心理学论述的课题相对集中于发展心理(平均每种1。4章)、差异心理(平均每种1。6章)、学习心理及其运用(平均每种5。9章)、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部分(平均每种2。3章)。国外和国内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内容的主要差别表现在绪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