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得知这个消息,当场大骂王守仁不厚道,居然不等他到达金陵就打败了宁王。
随后,朱厚照就命前来报信的那三名信使立即返回金陵,让他们告诉王守仁,一定要等到他亲自到达金陵,跟朱宸濠打上一仗才行。
那三名信使哭笑不得,却也不敢抗旨,便立即不辞辛劳的又返回了金陵。
朱厚照又急命大军急行军,誓要赶到金陵与宁王打上一仗。
不过,朱厚照是注定失望了。因为,还没到中午时分,宁王就终于做出了决定,向王守仁投降了。宁王的中午饭,就是在南京外守备厅吃的。
宁王虽然投降了,可善后的事情却一大堆。王守仁将宁王软禁在外守备厅之中,便派出各路军队进行善后事宜了。
宁王的大营被当做了俘虏看管营。留守大营的那些叛军,都被缴械看管了起来。
同时,王守仁也派出一些文武官员,携带宁王的亲笔书信,前往叛军已经占领的那些城池,收降叛军。
收降很顺利。其实,早在宁王投降以前,这些城池的叛军就已经得知宁王在金陵城下失利,大营被金陵守军包围的消息了。
原先驻扎在安庆城以西的窦铭钰和魏成德部兵马,为了抢功,在还没得到王守仁的命令之时,就断然发兵包围了安庆城。安庆城守军主动投降。
再收复安庆之后,窦铭钰和魏成德才得到王守仁的命令,让他们包围安庆,逼降守军。若进展顺利,便继续依法炮制,逼降下一个城池的叛军。
窦铭钰和魏成德所部立即行动,很快又下一城。待宁王投降之后,金陵的官员到达了被叛军占领的其余城池。他们手持朱宸濠的书信,又有窦铭钰和魏成德所部大军震慑,很容易就让驻守这些城池的叛军投降了。
这些事情,却不是在一天之内完成的。而是足足用了三天时间。具体细节就不做赘述了。
回过头来,继续说朱厚照的大军。
朱厚照紧赶慢赶,在宁王投降的当天傍晚时分终于赶到了金陵。
王守仁、谷大用二人带领金陵的文武官员出城迎接朱厚照。本来,金陵的官员还以为他们打了个大胜仗,朱厚照定会大大夸奖他们一番。却不想,朱厚照一现身后,就指着王守仁的鼻子大骂,责怪王守仁抗旨,没有等到他老人家到达金陵后再结束战事。
金陵的官员对朱厚照的这番举动全都被搞得哭笑不得了。
王守仁对此的解释是,臣得到皇上的旨意时,宁王已然决定投降了。臣总不能不接受宁王的投降,非得跟他再打一仗吧。
朱厚照也知道自己过分了,也便不再骂王守仁了。
不过,等朱厚照见到了宁王之后,却把一肚子邪火又发到了宁王头上。先是大骂宁王不识好歹,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居然想着起兵造反。宁王对此只能一个劲的赔罪。
可很快,朱厚照就改变了语气,居然笑嘻嘻的对宁王说,既然你都已经造反了,怎么能轻易投降呢,也太没我大明宗室子孙的骨气了。不如,朕这便释放了你,让你重整兵马,朕亲自与你过过招如何?
朱宸濠被朱厚照这突如其来的一出弄得惊诧莫名了。王守仁和华太师等官员,大惊之下也死劝朱厚照,切莫再生战事,让生灵涂炭了。
朱厚照无奈,也只能认可了平叛之战已然结束的事实。
宁王从起兵造反,到兵败投降,仅仅用了四十三天的时间。这简直就是一出闹剧。更加可笑的是,朱厚照这位皇帝,居然封自己为大将军,私自带兵前往金陵平叛,却白白跑了一趟。朱厚照这位皇帝,也真是够奇葩的,历史上如此奇葩的皇帝,也就这么一位了。

☆、第416章 皇上驾到(下)

朱厚照抵达金陵时,已经是半下午时分了。等到金陵的官员迎接他入城,他又听王守仁和谷大用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下战事经过,再与已经成为阶下囚的宁王匆匆见了一面,这诸般事情做完,天色也就黑了。
朱厚照住进了金陵的皇宫当中,自有皇宫中的一班留守人员伺候。谷大用和张永自然跟随着朱厚照贴身伺候。
因为蒋谦已死,南京守备太监一职出现了空缺,谷大用只好暂时顶上了这一职位,负责南京皇宫的一切事务。
朱厚照一路行军急赶,也确实累坏了。到达金陵的当天晚上,他没有召见任何官员,美美的睡了一觉。
这些天金陵城一直戒严,城门紧闭。金陵城中的居民,也都人心惶惶的。昨晚,金陵城除了东门,其余三门都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城中的居民也都听到了动静。他们在紧张的同时,也暗暗祈祷守军能坚守住金陵。很多人都一夜没有睡好。
华太师的府中,秋香和兰芷若也是一夜未睡。她俩虽然不是金陵的官员,但对于昨夜爆发战斗的内情,却是一清二楚。相比起城中普通百姓,她俩倒是对守军的信心更足一些。
因为华观昨夜一夜未归,华老夫人也一直没睡觉,连带着华文、李氏和柳蝶衣也不敢睡下,他们三人,再加上秋香和兰芷若两人,就一直在堂屋中陪着华老夫人聊天。
直到天亮了,华老夫人才派出一名家丁,到外守备厅寻找华太师,顺便打探消息。
很快,派出去的家丁就回来了,向众人回报说,守军已经打退了围城的叛军,并把宁王的大营给包围了。
听闻这个消息,众人全都松了一口气。心防一松,倦意也便上来了。华老夫人连早餐也没吃,就去睡了。
余下的四人因为年轻,倦意倒不是很重,他们吃过早餐之后,才各自回房补觉了。
整整一上午,华观都没有回家。金陵城的城门也没打开。不过,城中的居民却大部分都已经知道,宁王的大营被守军包围了。毕竟,城中的居民,也有很多人的家人在衙门当差。王守仁为了安定人心,也没有封锁这个消息。一个人知道了,便有更多的人知道。
人们奔走相告,喜悦的谈论着宁王大营被守军包围的消息。一些很多天已经关门歇业的茶肆酒馆,也都打开了店门,重新营业。并且,生意还出奇的好。
中午时分,更加劲爆的消息传进了金陵城,宁王投降了!
这下,金陵城立刻炸了锅了。很多人跑向大街,欢呼庆祝胜利。也有很多人家在家门口燃起了鞭炮。整个金陵城,热闹的像过节一样。
到半下午时分,城中南北大街忽然涌来一队队官兵,将整条大街戒严了。人们见状,纷纷猜测,定是守军要押解宁王进城了。
但这个猜测却错了。宁王早已被押回城中了。为了照顾宁王的面子,王守仁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押解他入城,而是秘密押解的。毕竟,眼下朝廷还没给宁王定罪,他仍然是王爵之身。这也是照顾朝廷的体面。
南北大街之所以戒严,是因为朱厚照来了。战事刚刚结束,皇上就来了金陵。王守仁生怕城中还有叛军的余孽作祟,便没有公布皇上到达金陵的消息。朱厚照同样是秘密进城的。
一开始,朱厚照听了王守仁的提议,说是让他秘密进城,他还老大不乐意。打了胜仗,正是最风光的时刻,朱厚照这位少年皇帝自然想在金陵百姓面前露露脸。虽然,这场仗的胜利与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呃,要说一点关系也没有,却也不对,毕竟,王守仁这位主持战事的主帅,就是朱厚照下旨钦点的。
后来,还是谷大用劝说朱厚照,他才同意了秘密进城。
不过,皇帝来了金陵毕竟是大消息。总有口风不严密的官员,将此事泄露给了他们的妻妾子女,让这些家人帮着自己保守这个秘密。他们的妻妾子女,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更多的人得知,让更多的人帮着一起保密。一来二去之下,到天黑时,金陵城中军民的八卦话题,就由宁王的投降转变为了皇上到达金陵这个消息了。
消息传着传着,就走样了。有人说,皇上肯定是中午到的金陵,要不然,宁王怎么会在中午投降呢?定是皇上驾临,宁王害怕了,这才投降的。也有人说,皇上昨夜就来金陵了,昨晚的决战,就是皇上亲自指挥的。更有离谱的人说,其实皇上早就来金陵了,整场战事,都是皇上在暗中指挥的。
朱厚照暂时还不知道金陵城中传出的这些风言风语,要是他知道了,指定会乐坏了。
当天晚上,华观一直到亥时才回到家。一天一夜未睡,他老人家一脸倦容,脸上挂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整个人都像一下老了好几岁的样子。
与昨夜一样,华文、秋香、兰芷若、李氏、柳蝶衣五人,都在堂屋陪着华老夫人聊天,等候着华观回家。今晚,他们倒不担心战事了,而是兴奋的睡不着,想向华观打听战事的经过。
“我们赢了!”华观回家后,屁股刚落座,就轻飘飘的说出了四个字。他说话的语气虽然淡定,但脸上却难掩激动之色。
“我们早就知道我们赢了!要是等着你来告诉我们这个消息,雪都化了!”华老夫人白了华观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华观尴尬的一笑,用手摸了鼻子一下。
“城里都在传,皇上来金陵了。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啊?”华老夫人又问华观。
“呵呵,金陵城果然藏不住秘密啊!”华观轻声笑道。
“这么说,皇上真来金陵了?!”
华观点点头,说道:“半下午时分来的。这会儿,皇上怕是已经在宫里睡下了。唉,幸亏战事结束了,否则,皇上这一来,还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太师,那皇上有没问起我的事情?”兰芷若不安的问道。
华太师大有深意的看了兰芷若一眼,说道:“兰姑娘且安心,王守仁已经把你的功劳向皇上禀报了。”
“那……皇上有没有生气?”兰芷若更加不安了。
“放心吧,皇上只是稍稍沉默了一下,并没有生气。”华观答道。
这时,华老夫人忍不住插话了:“你们俩在打什么哑谜呢?兰姑娘在战事中还有功劳?既然是功劳,那皇上又为什么生气?”
“呵呵,夫人呢,此乃军机之事,老夫却不便告知了。”华太师打起了马虎眼。

☆、第417章 再见朱厚照(上)

朱厚照第二天起床挺早的。别看他一路急赶劳累,可毕竟是少年人的身体,美美睡了一觉,他便解除了行程带来的疲累,精神头也十足。倒是张永上了岁数,放松下来睡了一觉过后,身体反而更加难受了。以至于,还是谷大用叫醒的他。
朱厚照起得早,可金陵城的官员比他起得还早。虽然不是在北京,但既然皇上来了,官员们也不敢大意。即使朱厚照没有下过旨意,他们也都天不亮就来到了南京皇宫门口,像上朝一样,等候着朱厚照召见。
朱厚照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不敢马虎,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匆匆洗漱过后,便在张永和谷大用的服侍下,在南京皇宫的正殿召见金陵城的官员。实际上,这就等同于早朝了。南京皇宫自1421年永乐皇帝迁走之后,时隔近百年,又一次迎来了早朝。
今日前来觐见的官员很多,身居金陵的王公贵族、留都的各个朝廷衙门、再加上南直隶的地方官、应天府的官员、驻军武将、以及厂卫驻南京千户所的官员,凡五品以上官员,林林总总共计一百数十人。这个早朝,也有模有样的。
别看是临时召开的早朝,可君臣要商量的事情却全是大事。平叛战事刚刚结束,善后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朱厚照没来金陵,这些事自然有王守仁和谷大用主持,召集金陵城的官员们商议。可既然朱厚照这位皇帝已然来了,那就算走过场,这些事也得跟皇帝议一议了。
一件事一件事的搬出来商议,这个早朝竟开了将近一个上午。其实,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