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陷大明:秋香点伯虎-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柳蝶衣收笔,杨秀伦立刻凑到她面前,观看柳蝶衣写的上联。
“江河浩渺浪淘沙,淘不尽千古风月。妙!妙啊!”杨秀伦念出了柳蝶衣写的上联,大声赞叹。
随即,他就招呼了一名小厮上前,拿起了柳蝶衣写下的上联,先是对着秋香和评委展示了一下,又对着台下观众展示。
评委们也对柳蝶衣的这句上联大赞,观众之中,有些附庸风雅的人,已经在摇头晃脑的复述柳蝶衣的上联了。
秋香一见柳蝶衣写下的上联,脑袋顿时大了一圈。我了个去,要不要这么难呀?这个柳蝶衣的才情,的确不容小看呀,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呢。
柳蝶衣的上联,乍看之下似乎不难对出下联。可细一究,这上联却是暗含机关的。句子的上半句,全是相同的偏旁。要对出工整的下联,那么下联的上半句用字,也必须全是同一偏旁。何况,这句上联的意境和词句,也是不错的。
更为难得的是,柳蝶衣的毛笔字,写的也极见功力。娟秀、工整的正楷字,看着很舒服。
秋香未穿越之前,只是艺校毕业生,还是非文学专业的,对于吟诗作对,她只了解个大概,并不擅长。一见柳蝶衣的下联,她稍加思索,就决定不浪费脑细胞了。
“我对不出下联,认输!”秋香很干脆的说道。
柳蝶衣脸上露出了得胜的笑容。
台下的唐伯虎和祝枝山,以及坐在画舫中休息室的朱厚照等人,都不免为秋香叹息了。
台上的秋香却毫不为意,一脸从容的问杨秀伦:“是不是该轮到我出上联了?”
杨秀伦笑着点点头:“秋香姑娘请。”
秋香走到书案后面,刚一拿起毛笔就犯难了。这玩意,姐不会用啊。要是用它写字,就算我出的上联再好,一展示,我的字迹也定会被人嘲笑。
想了一会儿,秋香有了主意,忽然放下毛笔,拿起桌上一张宣纸,撕下了一小片,又将撕下的这一小片宣纸卷成了一个小纸卷。
试了试纸卷的软硬度,秋香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她就将纸卷蘸上墨汁,在纸上写了起来。
秋香放弃毛笔,反而用纸卷写字,这让众人都大惑不解。
只有孟香雪,猜出了大概:莫非,这丫头的毛笔字不行,用纸卷却能写出好看的字迹?
秋香写了一会儿,放下了纸卷。
“成了!”
杨秀伦一听,立刻凑到秋香的书案前,可等到看清了秋香所写的上联,脸上立刻露出了奇怪的表情。那表情,既像笑,又像哭,又带有几分惊讶和不解,实在说不出的怪异。
“秋香姑娘,你确定这就是你出的上联?”杨秀伦问道。
“对呀,这就是我出的上联。”
“不打算改了?”
“不改了。”
杨秀伦无奈,只得令人拿起秋香写的上联,向众人展示。
除了杨秀伦,最先看到秋香下联的是柳蝶衣,她一见秋香写下的字迹,惊得一双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我要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这算哪门子上联?”柳蝶衣很失态的大喊。
“噗!”评委席上,陆珩刚喝了一口茶水,一听柳蝶衣念出秋香写的上联,顿时把还没咽下去的茶水全喷了出来。
坐的离舞台较近的观众,听清秋香写的上联后,也都一脸奇怪的表情了。
秋香的上联的确恶搞了一些,但不可否认,她用纸卷写下的字迹,还是能拿得出手的。虽然不及柳蝶衣写的好看,但也勉强上得了台面。只是,这似乎掩盖不了她写的上联极没水平的现实。
这哪是对联嘛,分明就是市井间小民侃大山时随口说出的句子。
可秋香却一脸从容,很不知耻的对柳蝶衣说道:“这就是我出的上联,虽然词句不如柳姑娘的优美有意境,但你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句子。既然是句子,那就可以称作上联,就请柳姑娘对出下联吧。”
“你……我……我拒绝对这种无聊的上联。”柳蝶衣脸色很难看的说道。
秋香微微一笑:“我也承认,我这句上联很没水准。不过,我要提醒柳姑娘,你如果不对出下联,那就是认输了。”
“我……”柳蝶衣张了张嘴,又立刻闭上,凝眉思索了起来。
秋香好整以暇的看着柳蝶衣。嘿嘿,柳姑娘诶,姐这叫乱拳打死老师傅,你的阳春白雪,未必能对得上我的下里巴人啊。
秋香没有猜错,柳蝶衣习惯了舞弄高雅的文字,乍遇上秋香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俗言俗语文句,一时之间,她还真的想不出合适的对句。
杨秀伦紧张的望着柳蝶衣,在暗暗数数。二十息的时间,也就是一分钟左右。
可就是这一分钟的时间,对柳蝶衣来说,却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
“柳姑娘,时间到了。”杨秀伦很不忍的通知了柳蝶衣。
“算了,我认输便是。”柳蝶衣咬牙说道。此时的她,一脸的委屈,那模样,很让人怜惜。
可就算柳蝶衣再会装模作样博同情,也终究改变不了事实。对联比赛,平局!

☆、第131章 桃花庵歌

任谁都没想到,秋香出的那句乡间俚语一般的上联,竟让上一届金陵城的花魁大赛的状元柳蝶衣束手无策,很意外的没有对出下联。无论是评委们,还是观众们,都大跌眼镜。
然而事实就发生在眼皮子底下,不相信也得相信啊。
台下的读书人可不少,他们仔细一琢磨,秋香出的这句上联,还真就不好对。这就等于玩惯了高科技的人,你让他一下回归到原始社会,自然一时转不过弯来了。
既然对对联的环节打成了平手,那么就只得以作诗比输赢了。
杨秀伦刚宣布开始作诗的比赛,柳蝶衣立刻发问:“如果秋香再随口胡诌,写出诗不像诗,词不像词的粗俗之文,该当如何?”
“呵呵,柳姑娘无需担心。杨某已经说了,二位姑娘所作的诗,究竟谁更胜一筹,由大家评判。相信台下这么多人,终究是识货的。”
柳蝶衣想了想,点头道:“台下有众多的举人和秀才,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我自然不会质疑了。”
“那咱们这便开始作诗吧,有请华太师出题。”杨秀伦又道。
秋香一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还要依题目作诗?这个难度不小啊!要是华老头出的题目太偏了,我一时之间,去哪里搜刮窃取诗句?
别人自然不知道也不会去理会秋香此刻的心思。华观站了起来,手捋胡须道:“那就请二位姑娘以这秦淮河畔的风光,各自作诗一首吧。”
杨秀伦点点头,又问秋香和柳蝶衣:“二位姑娘可听清华太师出的题目了?”
“已然听清。”柳蝶衣含笑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秋香也点了点头。
“那便请二位姑娘开始吧。”
柳蝶衣和秋香各据书案之后,都凝眉酝酿了起来。人家柳蝶衣是真的在思索诗句,而秋香,却是在回忆她所记住的诗词中,有无切题之诗。既要是从未出现在这个时代之前的,还要切合秦淮河畔的风光,这让秋香犯难了。
而那边,柳蝶衣盯着秦淮河畔思索了一会儿,已经提起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秋香更加着急了,眼神不由的在观众中巡视起来。她此举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人在无助之时,下意识的举动,似乎观众们就能帮到她似的。
忽然,秋香的目光停留在了唐伯虎身上,而此时,唐伯虎也正一脸忧色的望着秋香。
咦,唐伯虎!对了,唐伯虎可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好像一声也写了不少诗词,就用他的诗了。
可是再一想,秋香不禁泄气了。她能记住的唐伯虎的诗词,就只有一首《桃花庵歌》,这还是当年她看《唐伯虎点秋香》那部电影时得知。当时,电影中的唐伯虎只吟了这首诗其中的四句。后来,还是认识安华之后,秋香(邱香香)才知道,原来这首诗不止四句。也因为自己很喜欢这首诗,她便全文记了下来。
桃花庵好像是在苏州吧,这里却是金陵的秦淮河,如果用《桃花庵歌》的话,显然不切题呀!
秋香一筹莫展,又望向了柳蝶衣。恰在此时,柳蝶衣停笔了。显然,她的诗作已经完成。
柳蝶衣也朝秋香这边看了过来,见秋香还一字未写,柳蝶衣得意的笑了。
“秋香姑娘,柳姑娘的诗作已经完成了,你可要快一点了。”杨秀伦好心提醒秋香。
不管了,就用《桃花庵歌》了,管它切不切题,总比交白卷强。
秋香一咬牙,拿起之前写对联时用的纸卷,就要往纸上着墨。可随即,她又一下停住。
等等!《桃花庵歌》既然是唐伯虎的诗,那现在又没问世呢?如果已经问世,那我再用这首诗交卷,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秋香又一琢磨,《桃花庵歌》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隐士情怀,而此时的唐伯虎,却刚刚中了乡试的头名举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绝对不会有隐士情怀的。这么说,《桃花庵歌》也绝对还没有问世。
嗯,赌一把!
秋香拿定了主意,在纸上写了起来。她写字的速度很快,让人一看就知道,她已经打好了腹稿。
柳蝶衣一见秋香如此,禁不住皱起了眉头。
很快,秋香停下了笔。“搞定!”
花棚中的唐伯虎,见秋香写完了诗作,终于松了一口气。
杨秀伦立刻命人拿起柳蝶衣和秋香的诗作展示。
“清风镜水草如烟,叶舞蝶飞秦淮边,一带妆楼临水盖,户户粉影照婵娟。”杨秀伦盯着柳蝶衣的诗作,大声吟诵,“好诗啊!柳姑娘大才!”
“杨先生谬赞了!”柳蝶衣很谦虚的对着杨秀伦福身一礼。
场上的评委,听清了杨秀伦念的诗句,都赞许的频频点头。台下的观众,靠近画舫的那些人,也为柳蝶衣的诗作大声喝彩。休息室中的朱厚照,听了杨秀伦的念诵后,小声说道:“这位柳姑娘也的确是才女,朕现在很为秋香姐担心了。”
杨秀伦又走到秋香的诗作面前,只一打眼,还为看清具体的诗句,他就惊声说道:“秋香姑娘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了一首长诗!”
秋香谦虚的一笑。柳蝶衣一听杨秀伦的话,也立刻望向秋香的诗作。一丝惊色,从她脸上一掠而过。
杨秀伦念起了秋香的诗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念完了诗,杨秀伦久久不语。
就在秋香等的焦躁之时,杨秀伦忽然对着秋香一拜:“杨某虽然只是个秀才,但向来自视甚高,尤其对诗词一道颇为自得。如今见了秋香姑娘的大作,方知以前的杨某实在是夜郎自大了。请姑娘受我一拜!”
杨秀伦这一表态,令秋香受惊不小。难道,我过关了!
惊喜之下,她竟忘了避开杨秀伦的拜礼,直直受了一拜。
评委席上,华观默默地将秋香写的《桃花庵歌》念诵了一遍,叹道:“老夫真的看走眼了,这位秋香姑娘小小年纪,竟能写出如此有深意的大作,唉,枉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对世情的参悟,竟不如一介小女子看得透。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荣华富贵皆浮云啊!看来,老夫是该致仕,享受下耕作之安了。”
杨秀伦对着秋香一拜,也足以显出,秋香的诗作,在柳蝶衣之上了。
柳蝶衣不安起来。评委席上的孟香雪,也着急了,她仔细品味了一下秋香的诗作,忽然站起来说道:“老身有个疑问,要问秋香姑娘。”
秋香一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