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择夫教子-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萱娘软软地靠在椅子上,垂下眼睑,又是一阵沉默,“那个秋月和小公主如今在哪里?”
    “她们也都死了,王妃与大将军死了之后,阿布部落的人立刻杀进达措,攻占了王宫,我们不敢再去达措,便投靠了王妃最信任的铁锤将军,铁锤将军在幸存的浑脱部人中是人数最多的,得知小公主活了下来,也没有为难我们,还派了人来保护小公主,可是他又将两个十岁的小王子接了回来,小王子的母亲都是被王妃整治死的,所以他们便将仇恨加诸到小公主身上,一天夜里闯进我们的帐蓬,直接将小公主摔死,秋月上前去阻止,也被他们乱刀砍死了,我和几个乳娘去找铁锤将军哭诉,谁知这蛮贼也翻脸不认人,直接将我们拉去了女奴营,我本是长安人,逃难的途中被人贩子施了迷药,带到高原上高价卖给吐蕃人做女奴,侥幸被王妃挑中做侍女才活了下来,这次也全赖各位爷将我从吐蕃人的女奴营中逃得一命,几位爷都是奴婢的再生父母,奴婢……”
    那侍女的话被滚到她面前一只铜手炉惊了回去,又听见有男人与女人在惊慌失措地喊叫着“夫人”,抬起头来一看,那位坐上首的夫人面若金纸,双手软软垂下,晕倒在椅子上,胸前洁白的衣襟上一片殷红的血迹。
    三年后的杜宅,当年的玉兰树苗已经长过墙头,成了李卓与敏两个小毛头每天都关注的地方,因为有鸟在上面做了一个窝,窝里挤着几只闭着眼睛,张着大嘴的雏鸟。
    “六少爷,五小姐,你们两别站太近,当心上面有鸟屎掉下来!”雪竹与三年前没有任何变化,仍旧是高高瘦瘦的中年美妇。
    李冰冰从帐房出来,看到李卓与李敏两个,也忍不住过来显示一下她这个五姐的存在感,“这鸟有什么好看的?你们两个今天有没有将《明月诗》背出来?当心母亲罚你们两个下午不许出去玩!”
    李敏忙脆声答道:“五姐姐,我早就会背了,哥哥还不会!”
    李卓立刻哭丧了脸,“我要等五哥哥回来才去背!”
    “等我做什么?等我回来你一样还是要背的!”崔念如今已经长到与杜萱娘一般高。而且正在变声期,活脱脱一只硕长公鸭子。
    李敏立刻腻了上去,“五哥哥,有没有给带糖葫芦?”
    “母亲说了,小孩子不能吃太多糖,五妹妹怎么又忘记了?五哥哥给你们两个带了好吃的芝麻酥,保证是你们从前都没吃过的!”

☆、三二九全家赴京

“五哥哥,我也要吃!”李卓听到有好吃的,立刻将背诗一事丢到了脑后,与李敏两个围着崔念打起了转。
    雪竹忙上前阻止,“五少爷,他们每人只能吃一小块,马上要吃午饭了。”
    “你放心吧,我们家这个规矩我是最清楚的,我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崔念拉着两个小毛头便去给杜萱娘请安。
    杜萱娘身上的黑色孀居服已经穿了三年,让她有一种未老先衰的感觉,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劝动她脱下这身让人光看着便无端丧气的衣服。
    看到崔念三个进屋来,杜萱娘放下手中的帐薄,微笑着说道:“你父亲的身子可好些了?”
    崔念叹口气说道:“母亲又不是不知道,我父亲那是给气的,一时半会儿哪能好得了?母亲,你说我父亲也算是个精明人,怎么就娶回那么两个姨娘?一个自私自利,让她管个家,她都能将郡守府里的一半银子进了她的腰包,另一个则是心狠手辣,为个管家之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杰哥儿的腿这辈子算是残了,父亲还指望他考个功名回来,好让他自立门户呢。”
    “考不了就考不了呗,你父亲有你一个人挣门楣就足够,你那庶弟又不是全废了,将来给他些田产铺子,也未偿过不去生活。最要紧的是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再多的后悔自责都已无济于事,偏你父亲到现在还想不开。”杜萱娘摇头道。
    “母亲,”崔念突然促狭地小声问道,“你当初不选我父亲,是不是因为他有两个讨厌的姨娘啊?”
    杜萱娘一愣,随即失笑,用手中的帐薄轻轻地敲了一下崔念的头。“怎么想起这一茬来?我若当初选的是你父亲,便没有你了,而且府里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姨娘之类的,母亲一定来一个灭一个,让你父亲再也不敢动那歪心思!”
    崔念也笑了,“那倒也是。不过怎么可能会没有我?说不定我就从你肚子里生出来了,与六弟一样成了你的亲生儿子!”
    “有这种可能,不过你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好使的脑袋瓜了,因为你生母可是书香世家出生,母亲只是个乡野村妇,生出来的孩子肯定不如你母亲生的聪明!”杜萱娘笑着继续与崔念闲扯。
    崔念的思绪却转到了另一件事情之上。“母亲,不如你将我可怜的父亲接手了吧,让他搬出郡守府,眼不见为净,随那两个妇人去闹去。”
    “接手?怎么个接手法?”
    “就是让我父亲入赘杜府。当我们几个的父亲啊!”
    杜萱娘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念,“是你父亲让你来跟我说这话的?”
    崔念双手直摇,“不是,不是,这是我刚才现想到的,求母亲不要将这话告诉我父亲,我父亲会打死我的,母亲,我去洗手等吃午饭了……。”
    崔念说错了话,心虚地溜走。雪竹从门外端了一盆热水进净房,出来时也笑着对杜萱娘说道:“夫人,其实五少爷的话你也可以考虑考虑,当然不一定非得是崔大人,还有你已经守满三年,也该除服了。”
    “有什么好考虑的?男人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后,还会有几个能真心善待别人孩子的?等卓儿与敏儿长大些再考虑这些不迟。还有这黑色衣服穿习惯后,我还真看不上别的颜色了。问题是下个月我们一家子去京城见皇后,再穿这个出去恐怕别人都不让我进门了。明日里你叫戚掌柜带些好料子过来,我们家也好久没做新衣服了。既然都要去,每人最少也得备下五套新式衣服,我们在乡下穿什么都无所谓,若到了京城还显得太寒酸,那可是丢我们家两个王妃的脸。”
    雪竹笑盈盈地答应下来,不再穿孀妇服,也算是一种放下吧。
    午餐分了两桌,几个小孩子由乳娘看着坐了矮小的几子,自己动手吃饭,杜萱娘,雪竹,苟春花,颜彦,季琳儿,李冰冰,崔念几个则围坐在一张大园桌旁。
    “谏之那事如今可有信了?”杜萱娘问,王谏之刚考中进士,岳父季广琛便来信将他召了去,允诺要将他安排进尚书省,唐朝的尚书省可是权力中心,一般人是进不去,杜萱娘当然乐见其成,当即让人送了一万两纹银的打点银子到季府。
    “还没听到准信,银子倒是花出去不少。”季琳儿的长女已经两岁,肚子里正怀着第二胎,如今管理着王家偌大的产业,已经隐隐有了当家主母的架势。
    “我们下个月就要进京,家里的事安排得怎么样了?”杜萱娘又问颜彦。
    “已经大致选定了要带去的人,马车新订制了五辆,旧马车也叫人修理加固了,只是要带些什么东西去京城还请母亲示下。”颜彦放下筷子说道。
    “你们几个是要在京城的幽州长住的,要带什么东西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和卓儿敏儿的东西不多,一辆马车就够了,对了,干辣椒,药材之类土产的多备些,我们这些乡下东西没准到了京城还是稀罕物呢。”
    张义,顾尚,呼儿韩因三年前平叛有功,呼儿韩封了从四品的明威将军,与获罪前的品位一样,张义则因为郭子仪卦了辅国大将军,他们这些部下水涨船高,封了从三品的归德将军,目前镇守南陵。
    顾尚是明经出身,骨子里到底还是文人,便向圣上求了恩典,直接外放到益州,继承父志做了益州刺史,其中当然也有担心‘鸟兽尽,良弓藏’的意思,不如自己知趣点,远离权力漩涡。
    于是杜萱娘又将顾尚一家子分了出去,因为李进将顾尚与顾青橙当自己的孩子,他虽然没有留下遗言说他的那些财产如何分配,但是杜萱娘还是将李进在蜀地的所有产业都给了顾尚,因蜀地是李家的发源地,所以李进个人名下的田产,铺子有一大半都在蜀地,剩下果州及其他地方的一小半田庄与生意,还有椅子山上半个山洞的金子,就留下给张义,李冰冰,崔念,李卓,李敏三个。
    为此陆掌柜很是不满,认为蜀地是李家的根据地,蜀地的东西应该传给李进唯一的儿子李卓才对,但是杜萱娘想的却是不让李卓与李家再有任何牵扯,李进为了李家半生奔波劳碌,却得不到半个好字,杜萱娘是绝对不会再让李卓重走他父亲的老路的。
    对于这一点,顾尚深深地了解,二话不说,便将那些东西接手了过去,当然也引起了蜀地的李家族人的不满,按他们的意思,李家的祖传的东西,怎能落在外姓手中?
    于是蜀地的李氏族人派了人来找杜萱娘与顾尚理论,说如果杜萱娘确实缺钱,他们愿意拿银子将那些祖产买过来,但是不能姓顾。
    顾尚父母当年的死亡也与李氏族人的内讧脱不了干系,所以顾尚对李家除了他母亲与四舅舅之外的任何人都没什么好感。顾尚找了个理由将那些人狠狠地整治了一番,这才让那些还想打李进主意的李氏族人消停下来。
    沈玲珑当然也带了儿子女儿及她的那些嫁妆随顾尚去了益州任上,将手中的生意鼓捣得有声有色,倒让杜萱娘感叹欣慰了一番,“从前我和你们的四舅舅都以为是看走了眼,给你们二哥哥娶了个只知道抹眼泪的娇贵小姐回来,没想到她的那些本事与手段倒是深藏不露,让我又少了一桩心事。”
    这回杜萱娘之所以答应已经成了太子妃的孙金铃的三番几次的邀请,也是想将两个孝顺的儿媳顺道送去儿子们身边。这三年来,杜萱娘之所以能顺利地从李进死亡的巨大打击中站起来,颜彦与季琳儿两个功不可没,在那凄惨的头一二年,杜萱娘几乎什么事也做不了,杜家那一大摊子事情便全部落到了当时什么都不懂的两个年轻媳妇头上,难得的是二人齐心协力地让这个家没有停摆,也磨练出了不少的本事。
    张义守边,没个十年八年难以回京,颜彦虽不能长期随军,但是每年去与张义相聚一段时间,或者张义回家探亲还是可以的,所以杜萱娘建议颜彦带着孩子去京城落云巷长住,因为京城居南陵只有一天路程,最要紧的是颜放一家也早就搬去了京城,有了颜放的照应,杜萱娘一万个放心。
    颜彦最先是因为杜萱娘而无法离开,最后却是放不下家中的铺子与生意,杜萱娘便对她说:“这些铺子哪用你看着?这些掌柜都是用熟的,难道你还怕他们卷了铺子里的银子跑了?每年有多少收益帐上都记着,你只管给掌柜们定个规矩,每年必须交多少银子,亏了的他们贴,多出的他们自己香,然后每年派人回来查一帐目便是。再者说,还有母亲帮你盯着,保证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颜彦这才豁然开悟,“难怪父亲常说我改不了小家子气!就算家里每年少得一些银子,可我自己也省了事,也省了心,又能与夫君团聚,这是多少银子都换不来的,彦儿谢谢母亲提醒。”

☆、三三零遗产

“你倒不是小家子气,而是做什么事都力求认真与完美,只是世上哪有那么多鱼和熊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