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小姐每天都在寻死-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桧柏不是古代人,肯定会吐槽,自己这是被喂了一嘴的狗粮。
  不过,桧柏不是,也就只能把突然冒起来的怪异想法,归结于早上吃太多,寻思着下次少吃点才是。
  “咳咳,走,我们去那边看看。”
  林瑾把披风上的带子给系好,眼瞅着快回去了,他可不能这么一副病恹恹的,棠棠看到,肯定会心疼和难过的。
  也不知道,等到我回去,棠棠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是先说教一番,还是……
  林瑾离开这么久,愈发的思念起顾棠来,在脑海里怀幻想着顾棠见到自己的样子,带着桧柏去看看城外百姓种植的作物。
  “林大人,您身体好些了吗?”
  “林大人,这是俺们地里种的南瓜,您带回去尝尝味。”
  “林大人,这是俺们地里的……”
  ……
  林瑾一去到田边,就被热情的百姓们给围住,送上自家新采摘的粮食,饶是林瑾努力拒绝了,手上还是免不了给塞了不少的时蔬,而桧柏更是被塞了满怀的食物和一小篮的鸡蛋。
  山河省这几个月,山河省的人是经历了灾情后的绝望,也经历了重建时的艰难却又满怀着希望,他们是见着从盛京城过来的各位大人为他们奔波劳碌,铲雪,重建房屋,分发粮食和稻种,辛苦万分的模样,早就把林瑾等人当成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青天大老爷。
  林大人带着他们建造了什么水力风车,还开垦了梯田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都是林大人的功劳。
  这些都是大家的好意,林瑾实在是拒绝不掉,只能够收下其中一小部分,并向大家表示谢意。
  “不用不用,要不是林大人您,俺们都还吃不饱,穿不暖的。”
  “都是自家的心意,不值得几个钱。”
  “是啊,是啊。”
  大家摆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脸上带着汗珠,破旧的衣襟上还沾染着泥巴和草屑,山河省重建,他们并不富裕,勉强温饱,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尽己所能,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他。
  林瑾提着用稻草捆起来的一小把青菜,看着这些因为劳作而晒得黑乎乎的一张张脸颊,一路走来,询问收成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山河省逐渐恢复了生机,相信这些百姓,在他离开后,肯定也能够过得很好。
  第二天,梨园戏台,一间包厢里。
  “你最近是怎么了?什么宴会也不参加,也不爱出来玩?”
  楼下的戏台上,戏还没开始,就座无虚席,包厢里只留了几个伺候的心腹,其他人全在门口守着,静书县主剥着橘子皮,递给顾棠一半,问道。
  “有什么好去的,都是老一套,没兴致。”
  顾棠懒洋洋地靠在身后的椅子上,接过静书县主给的橘子,吃了一瓣。
  “也是,”静书县主赞同地点点头,作为另外一名被邀请参加宴会的热门人选,她也是有些看腻了,“都不知道换些新花样,不是吟诗作对,就是看花投壶,着实无趣。”
  再加上,静书县主合离没多久,虽说带着两个孩子归家,但是几个月前,和郡王带着家丁、侍卫抬着嫁妆回去的时候,那一担担沉甸甸的嫁妆,可是让大部分的围观群众惊叹不已。
  正是这份嫁妆,让不少人起了贪念,每每静书县主去参加宴会的时候,明明她已经放话,说不会有再婚的打算,总会有个不知道从哪个旮旯角落里出来,听不懂人话的冒出来,左一句孩子也需要一个父亲,右一句独身一人过得会很辛苦,一幅为你好的模样,可把静书县主给恶心坏了。
  你自己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也敢在她面前这么叽叽歪歪的,一气之下,静书县主以不敬之罪,让那长舌妇长长教训,自打那时起,耳根子也得了清净,也不爱去那些个宴会,自己在家中带着孩子,陪伴父母,也乐得自在。
  “不碍事儿,这很快啊,宴会就会变得有趣起来。”
  顾棠别有深意地瞧了下面敲锣打鼓,正准备开始的梨园新戏。
  作者有话要说:  推文:点击我的专栏,即可找到哦
  无cp:《林二狗与系统斗智斗勇的日常(快穿)》
  男主角和自己系统433之间的相爱相杀的日常。
  预收文:《快穿之好丈夫》
  好丈夫人工智能,你值得拥有!感兴趣可以收藏一下哦


第59章 
  “是啊, 以后可有得瞧了。”
  静书县主开心地又吃了瓣儿橘子, 把目光投向一楼的戏台子上, 那儿, 正演着最新的剧目, 名为《薄情郎》。
  世间多痴情女子,薄情郎,
  在梨园这一新戏《薄情郎》上演后, 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戏曲里的一句话更是时常被提起, 尤其是无数的女子为戏曲里的潘莹莹流泪。
  在故事中,原本是富家千金的潘莹莹对英雄救美的陈铜一见钟情,下嫁到陈家, 结果那陈铜不仅是个徒有虚表的,还有了个青梅竹马,两个人早就暗通曲款,陈铜是看上了潘家的钱财,又各种献殷勤, 使计让潘莹莹嫁了进来,看潘莹莹生了个女儿, 成为外室的青梅竹马有了个儿子, 陈母就可劲儿的磋磨着潘莹莹。
  最后陈家更是想害死潘莹莹,被发现后,潘莹莹逃了出来,和陈铜合离, 陈铜把那外室带了回来,没有潘家暗中的帮衬,陈家落败,陈铜一蹶不振,最后那外室还卷走了陈铜所有钱财,临走前还告诉陈铜那孩子不是他的,活生生气死了陈铜。
  而离开了陈铜的潘莹莹则是靠着自己努力,靠着一手绣工,自立门户,养育着自己孩子,幸福美满的过完一生。
  以往的戏剧,不是讲述贫困的男主角进京赶考,金榜题名,迎娶公主,就是讲述女性在家养儿育女,忍受着婆母的刁难,遭受种种的困难,最后在眼泪中,得到夫君和婆母的尊重。
  似这种女子委曲求全,忍受心酸的剧目,是数不胜数,大家何曾见到过这么爽快,薄情郎最后受到惩罚的结局,一下子,女子们纷纷鼓掌叫好,大快人心。
  迎合了女子,自然亦会有些酸儒,见不得这样“离经叛道”的,在这《薄情郎》上映后,愈发受女子的欢迎,梨园的票供不应求,就有秀才写诗和文章,批判里面潘莹莹的行为,认为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温顺听话,任劳任怨。
  这样的言论一出,不关是女子,连其他有些读书人也给恶心到了,前朝早就灭亡了,怎么还念叨着这样的陈词滥调,朝廷都同意女子独立,能够成立女户,这样的想法,简直是愚昧,腐朽至极。
  这本是一些人的争论,然后我拉好友过来帮忙,他拉同窗过来,一个,两个,三个……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不少的人,对《薄情郎》中的事故进行争论。
  也是靠着这些人,替《薄情郎》免费宣传,其他没有听过的人都是很好奇,纷纷买了票,进了梨园,然后又哭又笑地出来,忍不住拉着其他人,一刷,二刷,久而久之,打开了口碑,梨园的新剧《薄情郎》,几乎整个盛京城的人知道了,而且火到连周边的城镇的人都产生好奇,过来想一探究竟。
  到后来,就连宫里的娘娘都略有耳闻,请了梨园的戏班去皇宫里唱戏,得到了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夸奖。
  连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都出声夸奖的戏目,大家自是要去瞧瞧,到底是什么样子。
  “今天你吃了吗?”
  这样大家见面时的打招呼,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今天你去梨园了吗?”
  又或者是,“你又什么门路,能弄到梨园的票?”
  这样对话,可见这《薄情郎》有多红火,让写本子的人,也是狠狠小赚了一笔。
  “主子,这是那边新送过来的红利。”
  和郡王府邸里,丫鬟抱着一个木匣子,放到桌子上。
  “好,以后都送到粥棚那边,让他们多买些粮食。”
  奶嬷嬷看了眼匣子里的银两,大致没有问题后,让人送到粥棚那边,这是静书县主在把本子送过去时就吩咐下来的命令,然后回到静书县主身边,拿着个小木锤子,轻轻敲打着静书县主腿脚上的穴位。
  正在一旁,趁着两个孩子都休憩,偷会儿懒,看本闲书的静书县主依靠在软塌上,伸着腿,让嬷嬷敲着,好不惬意,自在。
  “嬷嬷,你说郭家现在是不是已经气得快要吐血了?”
  静书县主看了半晌的书,困意渐起,用手遮着,打了个哈欠,眼眶里泛着因为困意而起的泪花,书也看不进去,索性就合上书,拉了块薄毯子盖在肚皮上,寻了个舒服地姿势躺好,闭着眼,懒洋洋地问道。
  “回主子,郭家人尽是些薄情寡义的小人,自然是气量狭小,说不得自己给自己气得生了病。”
  奶嬷嬷手上的动作不停,继续有技巧地敲打着静书县主腿上让人放松的穴位,想起自己上次出门恰巧见着的郭家人的模样,和以前相比,虽说称不上落败,但是很明显,过得并不如意,那辜负了县主的人身上穿着的衣裳早已过了时新,是去年流行的料子,上面早已褪了色。
  “那就好,”静书县主满意极了,声音愈发的慵懒起来,还带着些许的鼻音,郭家人过得不如意,她就觉得浑身舒畅,比吃人参都要来得畅快,云安果然是厉害,想出这么一招法子来气人,“云安人真好,这次可是出了好主意,让我出了这口恶气,下次可得好好答谢她……”
  静书县主自言自语着,渐渐的,声音也弱了下来,最后微不可闻,彻底进入了甜美的梦乡里,均匀的呼吸着。
  是啊,她以前也是觉得云安郡主性子太过离经叛道,蛮横无理,但是这半年跟着主子,这才发现,其实云安郡主人挺好的,还帮着她们县主做这些事情,帮着县主出气,以前那些个评价,定是那些人只是看了表面,并没有和郡主了解过,才过产生这样的误解。
  奶嬷嬷在心里赞同着静书县主的话,手上敲着的动作更加的轻巧,等到静书县主真正睡着后,就停了手上的动作,小心翼翼地站起身,让人把软塌边的窗户给关上,只留下一条缝隙通风后,就带着其他人去了外边等着,不吵到静书县主睡觉。
  还不知道自己被静书县主主仆二人发了好人卡的顾棠正待在家中,算完账目,空出手,兴致勃勃地数着送过来的红利钱,“十两,二十两,三十……”
  和自己辛辛苦苦,想尽办法,做尽功课赚取的钱财不同,顾棠现在手上的钱财是静书县主认为顾棠出了主意,合该占一份红利给的。
  原来,在休息了小半年,等到郭家人那边以为静书县主这边已经不在追究,稍微放松了警惕的时候,静书县主和顾棠早就商议好,事先稍微写下了事故大概,又托了个书生润色,修改下本子,一部爆红整个盛京城的《薄情郎》就此新鲜出炉,送到梨园的那边。
  作为编写这个故事的人,梨园收了剧本,每演一场戏赚取的钱财,是可以分几分红利出来,好留住这个优秀的编剧,而静书县主认为是顾棠提出的好建议,就主张分一份红利给顾棠,这才有了顾棠今日数钱的时间。
  故事是静书县主和顾棠一齐商量的,但是后来的找人润色,托人送到梨园不被发现等,都是静书县主出的人马,顾棠是什么都没有再操心,这样舒舒服服的赚钱,顾棠自然是开心。
  “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把这些都收好,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