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农家喜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娘,我们可不可以借你们的车坐上一坐?我娘实在是走不动了。”

    沈氏回头看去,见这姑娘身上穿着一件早已洗的看不出是啥颜色的棉袄,下面系着一条勉强能认出是樱色的裙子,不过也早已经破败不堪。她看起来年岁尚小,脸上露出一副切切的表情。

    这姑娘搀扶着一个老妇,老妇看起来得有六七十岁了,正扶着一棵大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儿。

    沈氏见她们着实是可怜,车上又还有很大一块空儿,便道:“上来吧。”

    那姑娘大喜,口中道了一声“谢谢大娘”,便将那老妇搀上了车。

    “你也上来吧,姑娘。”沈氏见那姑娘并没上车,便让道。

    那姑娘微微一笑,说道:“没事儿,大娘,我走着就行。”

    “横竖车上还有地方,你也上来吧。”沈氏又道。

    那姑娘瞅了瞅车上,见果然还有不少空儿,便又道了声谢,上了牛车。

    沈氏瞅瞅她们母女,见此时那老妇已经歇息过来了,于是问道:“大姐,你们是啥地方人啊?”

    “章店的,我们是章店那边的人。”那老妇笑道,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

    “哎呦,可真是巧”,沈氏笑道,“我们是刘家庄的,正好咱可以同路。”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七十九章 有意

    沈氏这段日子以来,一直记挂着给刘景林说媳妇的事儿,因此只要是见着差不多年纪的姑娘,都会留意一番。因此见着眼前的这姑娘,便也多看了几眼。

    “大姐,你家闺女今年多大了,可说了婆婆家?”沈氏向那妇人问道。

    那姑娘听到沈氏竟然说起了亲事,有些羞涩地低下头,只看着自己的脚尖。

    “哎呦,大妹妹,我家杏儿今年才十四,还没及笄呢,上哪定亲去?”那妇人爽朗笑道。

    沈氏“哦”了一声,又看了那个叫杏儿的姑娘几眼,心里却道:“着实不像,看她这么懂事的样子,怎么着也像是有十五六了。”

    不过她随即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杏儿姑娘一看就是出身贫寒之家,想必担了不少事儿。

    “看起来是个好姑娘。”沈氏又道。

    杏儿娘闻言,叹息一声:“也不怕你笑话,可不是我夸大,我家闺女那可真是个百里挑一的。她爹死得早,哥哥——”

    杏儿娘说到这里,突然顿了顿,随后又道“哥哥早些年又出了点事儿,我老婆子也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家里的事儿啊,可全落在了这闺女身上。”

    沈氏见杏儿娘说着,声音竟微微哽咽了起来,想必这些年的日子,过的定是十分艰难的。

    一个尚未及笄的弱女子,就要扛起整个家的重担,着实是难为了她。

    就连沈氏,也不禁有些心疼。

    再细看这杏儿姑娘,长得也算是标志。圆脸盘,皮肤白皙,鼻头挺翘,一双大眼睛闪着灵动的光,颇像景林小时候的眼睛。

    如此一来,沈氏心中便留了意,寻思着等回家之后,找个靠得住的媒婆,去章店和这家人说道说道,多给上一些彩礼,看看能不能把这姑娘娶回家。

    这姑娘,沈氏乍一看就不讨厌,又听她娘这么一说,心中更是肯定了杏儿是个勤劳能干,孝顺善良的好姑娘。这样的人,可不正好能够好好儿地照顾景林吗?

    沈氏打定了主意,又和杏儿娘闲话起来。

    “杏儿哥哥多大了,可娶了媳妇?”沈氏又问道。

    提起这事儿,杏儿娘叹了口气,说道:“还没呢,要不哪里能如此委屈了这丫头。”杏儿娘看着闺女,满脸的怜惜。

    “大妹妹”,她突然凑近沈氏,压低声音说道,“我也不瞒你说,我家儿啊,今年都二十五了,长得倒是不孬,就是腿脚上不大利索,家里又穷,所以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大妹妹,麻烦你四处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咱也不挑那些多好的,只要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就行。”

    沈氏都还没说起亲事,这杏儿娘竟先说起来了。但是沈氏仍口中应道:“好嘞,我帮你留意着就是了。”

    二人说着话儿,不知不觉便到了刘家庄的村头。沈氏下了车,让刘景民继续赶着车将这母女二人送回家去。

    那妇人忙摆手称:“不能了,一路上就怪麻烦大妹妹的,哪能让送回家去啊?横竖不远了,走着就到了。”

    说完拉着杏儿就走了。

    沈氏见她一直推辞,也便作罢,又上了牛车,回了家。

    回家之后,她还没来得及吃饭,就急匆匆地又出去了。

    刚走到门口,见刘景民正在卸车,便道:“别卸了,再出去一趟。”

    沈氏这回有了上次的经验,前几天打听了不少人,才打听出一个像样的媒婆。说来也巧,这媒婆不是别地儿的,正是章店的。

    这媒婆姓辛,人称辛婆子,虽说也是巧舌如簧,但是却从不颠倒是非黑白,因此,她的口碑算是还不错的。

    打听好了地方,沈氏直接去了这辛婆子的家。

    因为事先也没知会过,这辛婆子此时并不在家。沈氏无法,只好坐在她家门前的大石上等着。

    好在没等多大一会儿,这辛婆子便回来了。

    听他们说了来意,这辛婆子脸上闪过几丝不痛快。

    沈氏见状,心中又没底了,别再这回又遇到啥状况。

    她正疑惑着,就听那辛婆子道:“这杏儿姑娘倒是极好的,等到她及笄之后,多给上点彩礼,想来应该是没问题。只是她那哥哥——”

    说到这儿,辛婆子也停住了。

    “她哥哥咋了?”沈氏忙问道。

    辛婆子压低声音,凑近沈氏的耳朵道:“杏儿的哥哥王吉祥啊,曾将当过马贼。”

    “啊?”沈氏惊道,看杏儿母女都是老实憨厚之人啊,何以家里的儿子就是个马贼呢?

    辛婆子叹息一声,又接着道:“想起来也是可怜,那年杏儿爹刚死,家里被掏的一干二净。杏儿娘身子不好,杏儿又年幼,这吉祥不得已,才去当了马贼。后来不知咋整的,又回来了,只是腿瘸了一只。”

    沈氏听辛婆子道了个大概,也算是了解了一些,但是,姑娘还是好姑娘,她一定要给景林娶回家。

    “吉祥自打回来之后啊,就不大见人,腿脚不方便,地里的活儿自然是干不好。也幸好他家没地了,要不还真没人干。”辛婆子又慨叹道。

    “咋就没地了呢?”沈氏又问道。这土地可非同小可,像是庄稼人的命一样,不到万不得已,决计不可能交出了土地。

    辛婆子说道:“左右他家又没人干活,要着也没用。因此便将二亩田地租了出去,每年只收上五成的租子,来维持娘仨的日常生活。”

    “这吉祥腿瘸了也就瘸了,只是还当过马贼,他老娘倒是托我托了好几回了,只是好端端人家的姑娘,谁也不愿嫁给这样一个人不是?”

    沈氏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所以他才快三十了,还没说上媳妇。

    “要说这杏儿啊,可当真是个好姑娘,就是还没及笄,这要是及笄了啊,保准上门求亲的人都能把门槛给踩烂了。”辛婆子又将杏儿夸了一番。

    刚刚沈氏一来,说是想让她办事儿,啥事儿都还没说,就先给了一把钱,可见是个家底殷实,出手阔绰的。杏儿要是寻了这样的人家,说不定也是一份造化。因此,辛婆子倒是很想促成这桩亲事。

    “是啊,我也是这么说的。”沈氏笑道,“我是真的相中了这杏儿姑娘,想让她给我做儿媳妇哩。”

    辛婆子答应着:“哎,哎,我知道了。只是,咱娘们儿说句实话,你家孩子是个啥情况,这个我得去看看的,咱可不能干那为了银钱就说瞎话的事。”

    “哎,行,你只管去看,看看就知道了。除了眼睛暂时还没好利索,其余的都好的不得了。”沈氏说道。

    辛婆子一听不太对劲,忙问道:“啥?眼睛不利索?这是咋回事?”

    “没啥大事儿,就是小时候得了病,不小心把眼睛给烧了。这不前几天刚刚找了个好大夫给看了,说是还能治好,我这不高兴嘛,就想赶着给他找媳妇。”沈氏向那辛婆子说道。

    刘景林的眼睛目前当然还没有看大夫,只是沈氏可管不了这么多了,先把媳妇娶回家再说。

    “哎,行,等我啥时候得了闲,去看上一看,然后再和杏儿娘说说去。毕竟人家姑娘现在还没及笄,太张扬了也不好。”辛婆子拍着沈氏的手说道。

    沈氏哪能说“不”,当即便答应了,又道:“我家景林有手艺啊,一年能挣上百八十两的银子呢。”

    “是吗?”辛婆子一脸惊讶,一年赚上百八十两的银子,那一家人可不是好几年吃喝不愁了?杏儿能嫁到这样的人家,也当真是福气,说不定还能缓和缓和吉祥的事儿。

    沈氏忙答应了一声:“是啊,所以我才敢说,这姑娘到了我们家之后啊,那绝对是过得舒坦。”

    “哎,那好,那我心里就有底儿了。”那辛婆子笑道。

    事情算是商量的差不多了,沈氏观那杏儿家的情形,只怕是差到不能再差了。到时候送彩礼的时候多送上一些,想必就没有啥大问题了。

    沈氏临走之前又好好儿地嘱托了辛婆子一番,这才上了牛车,回了刘家庄。

    沈氏经过庄头的时候,莲子正在鱼塘那边给刘景仁搭把手盖房子。因为不是要盖啥大房子,因此便没请人来帮忙,只是刘景仁趁着空闲的时候,过来忙上一段日子。这都快一个月过去了,房子也总算是建的七七八八了。只等着里里外外地再粉饰一遍,便可以住人了。

    开了春之后,正是养鱼的好时候。到那时,买上一些鱼苗子,撒入鱼塘里,顶多到秋天,便可以捞鱼去卖了。

    这池塘的水是现成的,看起来十分干净,并不需要更换。

    只是这喂鱼的饵料,倒是十分讲究的,一时半会儿,莲子还真想不出啥好法子来。

    她当初想过在鱼塘周围植桑树,到时候将鱼塘四周垫高一些,植上一圈的桑树,春天里喂些蚕,既可以增加了一份收入,又可以给塘里的鱼提供饵料。

    这个方法,以前是经常听说的。但是莲子多是和草木庄稼打交道,关于这个模式,并没有亲自体验过,因此暂时还不太确定能不能成。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八十章 当丫鬟

    寒冬腊月,虽然没有呼啸的北风,但是天气干冷干冷的,坐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都觉得冷。

    此时正值晌午,路上行人不多,本就寂静的刘家庄,此时显得更为寂静。只有袅袅上升的炊烟,显出几分活力。

    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走来三个穿着打扮富贵的妇人。

    其中两个看起来四十上下,头上挽着元宝髻,簪着素银的簪子,身上穿着赭色缎子袄儿,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个看起来不像是妇人的妇人。

    说她不像是妇人,因她看起来只不过十四五的年纪,却已经挽了妇人的发髻。身上穿着紫色绣缠枝牡丹的对襟袄儿,外面罩着一个大红色半旧大毛斗篷。她身量矮小,或许是穿得多的缘故,远远看上去,显得有些臃肿。

    伴随着这妇人的走动,头上簪的溜金腊梅报春步摇一摇一摆,一直摆到了沈氏家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