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农家喜事-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心中思量一番,心中冷笑一声。

    当初她家分家的时候,虽然分得了一个破房子,但是那二亩三级地当年却是撂荒的,并没有庄稼可收。

    而大房这边,虽说没给房子,但是有粮食,并且分得的地还是二级地,地力比三级地强了不少。

    这么一算,还是她家吃亏。

    然而,如今她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的,何必还要在乎那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去寻长辈的衅。

    杨氏又在心中冷笑一声,看他们以后的日子咋过。她当年好歹还有自己的嫁妆,李氏的嫁妆极少,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虽然比她家分家的时候占了点便宜,但是日子哪是那么容易过的?

    李氏还想要锅碗瓢盆、桌子凳子等过日子的家什,沈氏自然是不让,二人便又吵了起来。一个喊着让长辈们做主,另一个则搬出二房当年分家时候的事儿。

    沈氏这回也学聪明了,处处比照着当初刘景仁分家时候的做法。但是这让莲子感觉意外的是,这种厚脸皮的事儿,她还真敢摆在面儿上说。

    当初她家分家的时候,差不多完全是净身出户,虽然杨氏确实也没要啥东西,但是欺负人也不带这么欺负的。如今,沈氏还想将这招用在李氏身上,但是,李氏是啥样的人,大家都知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相商,李氏又争取到了一口大锅,两个凳子和两副碗筷。至于她说的家里唯一的那头老牛,那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最后经过村长刘保良拍板,这事儿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

    老爷子又说了些分家不分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还要和睦相处之类的不得不说,但又很难实现的废话,这才让大家都散了。

    杨氏和刘景仁张罗着送走了这满屋子的人,回头见李氏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收拾东西了。沈氏则一边数落刘景民和李氏,一边死死地盯着,生怕她多拿了一丁点儿东西。

    饶是如此,杨氏仍是看到李氏趁沈氏嘱咐杏儿去休息的空儿,抓了好几把盐在兜里。

    杏儿此时倒是不哭了,但是两只眼睛肿的跟个核桃似的。面上也无光,一副十分疲累的样子。

    “三婶儿,你快去睡觉吧,仔细熬夜多了对孩子不好。”谷子在一边劝道。

    莲子家四个姐妹中,数谷子和杏儿的关系最为要好。她俩年纪相差不了几岁,且谷子做的一手好绣活,时常过来教女红不怎么好的杏儿。这一来二去的,感情自然渐渐地深了起来。

    “走吧,不休息好,仔细又不舒服了。”刘景林起身,向杏儿这边走来。

    杏儿见他过来了,抿了抿唇,也不再犹豫,忙起身去搀扶着他,向自己屋里走去。

    莲子唇边溢出一抹笑,这小三婶对三叔一直都是很有心。三叔失明多年,对家里的构造早已一清二楚,就算看不见,就算没有人扶着,只要没人乱放东西,他都能在家里如正常人一般行走。但是自从杏儿嫁过来之后,似乎是完全不知道这一点一样,形影不离地跟着他。杨氏这回也放下了心,又瞅了眼那边叮叮当当从锅台上撬锅的李氏,道:“没事儿了,咱都回家吧,明儿还得早起呢。”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三章 惊心

    李氏和刘景民搬到了一个本家兄弟的空房子里,刚开始没有粮食,借遍了亲戚之后,李氏少不得将自己这些年来存下的私房钱拿了出来去买粮食。只是如此一来,骂刘景民更是凶猛,骂他窝囊废,不能挣钱,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自己当初就是猪油蒙了心,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嫁给他。

    他们过得如何,莲子一家人自然不必去理会,除了需要的时候,拿来取笑逗乐。

    李氏和刘景民还没分出去之前,杏儿没少受她的气,但是杏儿又是个实在的,并没有向沈氏告状,只是受着罢了,顶多和刘景林说说。

    自从她分出去单过之后,杏儿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家里没有整日让人糟心的人,男人又是个体贴的,婆母也疼她,这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服了。她现在才相信,当初出嫁的时候,她娘说她嫁过来之后肯定不会过得差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莲子姐妹也时常来看她,陪她说话,做针线啥的。只是怀着身孕容易犯困,再加上杏儿本就年纪小,身量不足,所以精神头儿也只能维持一小会儿。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秋收的时节,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变得忙碌起来。

    对于农家来说,春种秋收自然是最忙的时节,莲子家虽然今年找了人来帮忙秋收,不用再自己下地干活了,但是杨氏和刘景仁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没活儿也得找活儿干。夫妻俩只是让四个姑娘在家里准备些饭食,他们就忙别的事去了。

    对于学子来说,这个季节也是十分重要。几个月前刚刚考过府试的三人,都在为马上到来的院试做着最后的努力。

    如果通过了最后的院试,也就意味着完完全全地通过了童生考试,考中了秀才,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还可以每月从官府里领米粮。

    莲子自然是不会在家里闲着,况且此时还有另一件大事,也是喜事,鱼塘那边,也丰收了。

    春天投进去的鱼苗,经过一个夏天的迅速生长,有的已经长成莲子手臂那么长,就连最小的,也足有半斤沉。

    鱼塘岸边的桑树,此时也已经长的有一人高。再过段时间,把树枝都砍了,只留下粗壮的根,等到明年春天,会更加茂盛地生长。到时候,就可以买蚕种养蚕了。

    刘景仁闲着的时候,砍了些树木做成一条木船,又削了根长竹竿,这样就可以撑着船下到水塘里捞鱼了。

    收获的鱼,自然是全部供给了“福聚来”。当初协助酒楼重新开业的时候,就已经协商好了,以后对于食材,会优先选择莲子家供应的。

    只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厚积薄发,“福聚来”早已成为这苍山镇上最大最高档的酒楼,每日宾客盈门,食材的消耗非常之大。虽然说莲子家的鱼塘产量颇丰,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福聚来”的需求。如此一来,董掌柜少不得又得找其他的供货商。

    莲子时常在想,或许可以再买块水塘,扩大一下养殖面积。但是她也明白其中的艰难,买地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是买水塘了。哪里会有大片的水塘卖给她?

    秋收虽说繁忙,但是顶多忙上大半个月,也就过去了。

    新买的二十亩良田,果然不负莲子的期望,收获颇丰。

    当粮食都入了仓,只等着被换成银钱之后,莲子一家才稍稍松了口气。

    “她爹,你去抓两只公鸡,咱今晚杀了吃。”杨氏向刘景仁道。

    春天抱出的小鸡仔,喂了大半年,如今已经长成二三斤,正是肉质肥美的时候,不杀了吃都可惜。

    刘景仁当即进了鸡网里去抓鸡,杨氏则刷了大锅,开始烧热水。

    栗子听说要杀鸡,忙好奇地跑过来观看,一边给刘景仁帮忙递东西。

    先放了血,又用滚水烫了,拔了毛,清了内脏,刘景仁利索地收拾好了两只鸡,又帮着杨氏在案板上剁了。

    这时候的鸡肉好吃,也不用加其他的东西又是煮又是炖的,只需和青辣椒一炒,那味儿就足以香半条巷子。

    两只肥鸡,足足炒了半个大锅,莲子一家是铁定吃不完的。因此杨氏盛出一盘,让谷子给刘平安夫妻俩送去。这段日子以来,也确实是累着了他们。

    恰好莲子想去鱼塘那边看看塘里的鱼咋样了,还需不需要再多添饲料,便端着盘子自己去了那边。

    天色已经朦胧起来,蒙上了一层稀薄的黑影。莲子一心想着鱼塘的鱼,心无旁骛的,不知不觉地便到了刘平安夫妇俩住的小屋。

    “婶婶”,莲子在门口喊了一声。

    刘平安的媳妇听出是莲子的声音,忙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半个棒子面饼子,看来正在吃着饭。

    “婶婶吃饭啊,可巧我家杀了鸡,我娘让我给叔叔婶婶送一些来吃。”莲子说着,将手中的盘子举起,递到刘平安媳妇面前。

    刘平安媳妇这许久以来,已经和杨氏十分熟识了,算是比较了解她的为人,知她是个直爽的性子,便也不多推辞,从莲子手中接过盛着满满一盘鸡肉的盘子,笑道:“哎,回去跟你娘说,婶婶谢谢她了。”

    莲子笑着答应了,也没多留,只让她赶紧进去继续吃饭。

    她自己则围着鱼塘转了一圈,又下到沿上,引出鱼来看上一看。

    只是天色越来越黑,看的并不是十分清楚。莲子心想,要不还是等明儿过来再好好地看上一看。

    打定主意,莲子便要回家去。

    来的时候,杨氏嘱咐她快点回去吃鸡肉,此时才想了起来,莲子便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今儿正是月底,弯弯的月亮虽然挂在天空中,但是投不下多少光芒,四周仍然是黑乎乎的。虽然不能说是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是看东西也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个轮廓。

    莲子一直是个比较大胆的人,以前也常走夜路,并没有怕过。

    但是,此时,她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感觉后面像是有人在跟着自己。

    但是回头看去,只有风吹动竹林晃出婆娑的纤影,并没看到什么人。

    莲子心道可能自己是幻听了,当下便也不作他想,继续往前走。

    只是没走几步,她又停下了脚步,猛地回头看去。

    这一回,莲子十分确定,是真的有人在后面跟着她。因为她刚刚转头的瞬间,看到一个黑影,倏忽闪进了竹林。

    “谁?”莲子试探地喊了一声,但是无人应答。

    在家里,此时一家人正坐在桌边,杨氏拿着一把黄铜大勺子,搅着盆里的糊糊。

    “娘,能吃了吧?”栗子眼睛看着桌上那盘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鸡肉问道。

    杨氏闻言往门外看了看,竟还不见莲子的影子。

    “这孩子,又干啥去了?说了让她送去就回来的。”杨氏似乎是在自言自语,用大勺子给每个碗里都舀上了糊糊。

    “娘”。栗子又喊了一声。

    杨氏看看她,见她小嘴微撅的样子,不禁扑哧一下,点点她额头道:“吃啊,又没人绑着你的手不让你吃。”

    栗子闻言大喜,连筷子都没拿,直接下手从盘子里抓起一块鸡肉,放嘴里大嚼了起来。

    刘景仁和杨氏见状都呵呵笑了起来。

    “整日家也没缺了你肉吃啊,咋还恁没出息呢!”杨氏笑道,但是同时,不免又有些担心起未归的莲子来。

    莲子此时有些慌了心神,即使她这会儿啥都不怕,但是怎奈自己真的只是个九岁的小女娃。手不能抗肩不能挑的,更别提打架了。

    她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着“淡定”。既然打是打不赢的,那就只能跑了。

    好在这个位置离家并不是很远,如果跑起来的话,顶多跑上个一百来步,到时候大声喊,家里人就能够听到。

    路边种着竹林,只有一条小道通向自己家,竹林也蔓延到自己家门前,是以苏可言和莲子常常约在这竹林中见面。既清净,又雅致。

    “谁啊?”莲子又喊了一句,声音微微发颤,但是仍然没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