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富妻盈门-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往是从天黑到天明,谢向晚都无法得到真正的休息。
  长期失眠,外加头疼,她的身子仿佛霜打的花儿般迅速的凋零,若不是这些年调理得好,她的身体底子棒,再加上她心智坚强,估计早就被击垮了。
  饶是如此,谢向晚的气色看起来也非常差,仿若缠绵病榻多年的病人,多年养下来的一点儿肉肉,也被病痛折磨掉了,现在的谢向晚,看起来就像一张纸美人,风一吹便能散了。
  轻轻按着抽疼的太阳穴,谢向晚柔声细气的问着:“大嫂,你身子真的没事儿?”
  周氏是几天前诊出有孕的,那时刚刚办完老祖宗的丧事,谢家上下都疲累不堪。当家主母周氏更是直接累晕过去,请了程老太医诊脉,才发现,周氏竟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
  只是谢家一直大事小情不断,周氏也没留意,丝毫没有发觉。
  偶尔感到疲累和精神不济,她也只当是累得,并没有往怀孕一事上想。
  至于两个月的月信不至,周氏也没放在心上,她有些宫寒,一直有月信不调的毛病。
  嫁入谢家后,一直细心调理,奈何她要主持中馈。事务繁杂,月信还是有些紊乱。
  周氏难掩心疼的看着谢向晚,“我很好,腹中的胎儿也很好。而且程老也答应跟咱们一起上路,有他在,我和孩子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倒是你,妙善,你的气色越来越不好了,要不,你别跟着回益州了,先留下来好好调理一番?待病情稳定了,再来寻我们也不迟啊!”
  见到向来红润健康的小胖脸上瘦的只剩下骨头和一张皮,周氏就难过不已。她很担心。谢向晚的身体根本就撑不过路上的辛劳。
  谢向晚浅浅一笑,依然明亮、好看的桃花眼弯弯的,“大嫂放心,我的身子也很好。”
  “……”周氏无语,脸比纸还苍白。身子比竹竿儿还细,说话更是有气无力的,这、这也叫好。
  周氏鼻头微酸,她喜欢过去那个珠圆玉润、贵气逼人的谢向晚,而不是现在这个病病殃殃的病西施。
  看到周氏红了眼圈,谢向晚心头一暖,低声道:“大嫂。我真的没事儿。我气色看起来不好,主要是昨天又做噩梦了。呵呵,一晚上没睡好,气色自然很差。其实我已经好几天都没做梦了,你回想下,我昨天的气色是不是很不错?”
  周氏拿帕子按了按眼角。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自从怀了孕,她也变得爱哭起来。
  抽搭了下鼻子,她想了想,道:“唔。这倒也是,我记得你上次做梦是在九天前,第二天的气色也很不好。”
  正如谢向晚所说,谢向晚头疼的间隔确实延长了,可看到她如此模样,家人还是不放心啊。
  挺着大肚子的谢穆青前来送别的时候,再一次的提出:“妙善,要不你留下来吧,跟我做个伴,待我做完月子,咱们再一起回益州?好不好?”
  谢向晚却不接这个话茬,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包裹,送到谢穆青怀里:“姑母,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养生方子,其中有专门针对产后调理的,你看看,若是可用就试一试。另外,这里面还有调理所需的一些药材。”
  “……妙善~”这孩子,总是体贴、懂事的让人心疼。
  谢穆青眼中闪着泪光,伸手接过那包裹,道:“你、你别只顾着旁人,也关心下自己吧。我、我还要你帮我一起照看孩子呢。”千万别在路上出事呀。
  谢向晚缓缓点头,“姑母放心,我定会乖乖的在竹林等着姑丈和您,哦,还有小表弟。呵呵,我可是给小表弟准备了许多玩具。到时候咱们一起陪他玩。”
  而那些玩具的创意,有不少是从梦里学到的。
  谢向晚不得不承认,每次入迷梦,虽然痛苦了些,却也不是全无好处呀。
  “好了,娘子,妙善是个有成算的孩子,她既然说没事,那就会没事。”
  王承见不得自己娘子落泪,忙温言劝着。可总也劝不住,他便扭头看向谢向晚,“妙善啊,我们也好几年没回无名山了,那里的竹屋定也荒废了,你去了后,旁的可以不管,那竹屋却要给我收拾妥当了——”
  话还没说完,谢穆青便止住了泪,两只眼睛立起来,轻斥道:“妙善还病着呢,你就指使她做活,你这样也是做长辈的?!”
  王承见娘子终于不哭了,故意干笑两声,“呵呵,我这不是相信妙善的能力嘛。”
  虽然病了,可谢向晚的脑子却依然灵光。王承从宝贝徒弟那儿得知,谢家能下定决心让谢向荣丁忧、举家暂回益州,全都是谢向晚的功劳。
  “呸!”
  谢穆青啐了他一口,而后对谢向晚道:“别听你姑父浑说,去了蜀郡还是在益州带着。无名山那边到底偏远了些,吃食、医药什么的也不便宜,你还是在城里静养为好。记住,什么都比不上你的身子重要,知道吗?!”
  谢向晚用力点头,“是,儿遵命!”
  一番话逗得谢穆青终于开了脸,与王承一起将谢家一行人送到了城门口。
  城门外的官道上,王承夫妇被再三劝着驻了足,两人默默的目送马车队缓缓驶入官道,慢慢化作一个个黑点儿,直至消失不见。
  ……
  谢家大小主人共七口,有两个孕妇,为了方便照顾,临出发前。谢嘉树又仿着自己那辆专车造了两辆。
  这样一家人便分三辆马车,打头的是谢向荣夫妇,中间是谢向晚和谢向安兄妹,而谢嘉树、袁氏和谢向意则坐在最后一辆马车上。
  当然。这个最后也不是真正的最后,三辆马车前后都跟着不少人,前头是家丁和从镖局雇来的镖师开道,后面则是一辆辆装满行李箱笼以及各色食材的货车。
  随行的仆从则被分别安置在那些货车上。
  此次谢家举家回益州,名义上是守孝,实则是避祸。为了保险起见,谢嘉树几乎将能拿得动的家底儿全都拿上了。当然家里的现银他也带了几车厢,更多的则分成了几份儿,悄悄的埋在了京郊的几处庄子里。
  那些庄子有几间房是特别定制的,当初就是为了藏银子。每间房外面看起来普通,地下则被打通了,四周皆是厚重的青石垒就,最里面用巴掌厚的铁板铸成,而门锁也是一个精巧的机关。除了当家人,谁也打不开。
  所以,就是有人猜到谢家庄园里埋了银子,也轻易挖不到,就算找到了确切的埋银房间,他们也打不开一道又一道的机关。
  据说这银库还是当年秉德公设计的,安全得很。
  谢嘉树曾经偷偷做过实验。不用祖传的法子,确实打不开,哪怕是用炸药,也只能炸开最外面的那层青石壁,至于最里层的铁板屋,也只是留下一道道黑火痕迹。却不受什么重大的损伤。
  那样的银库一共有三十来处,扬州十处,京城、燕州、益州以及其它地方还有二十处,每一处至少藏银一百万两。
  另外还有银票若干。
  由此可见,谢家的富贵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
  袁氏眯着眼睛。默默的打量着专注煮水烹茶的谢嘉树,心说话,此次出行,谢家一共动用了二十六辆马车,除开她们坐的三辆,以及给管家和镖师们准备的三辆马车,其它的二十辆皆是货车。
  而那些货车里,有十三辆装着各色箱笼和食材,剩下的几辆车厢包裹的严严实实。
  袁氏瞄了几眼也不曾看清楚,不过她推断,那里面装着的应该是现银。
  袁氏算了算,那样的大木箱应该一箱能装一千两左右的现银,而一个车厢里大约可以放十七八口大箱子,那么七辆大马车里估计能装一百万两银子。
  一百万两银子,放在普通盐商身上,绝对是个不小的家底了。
  可谢家不同,谢家是江南第一盐商,且世代都是盐商,八十多年积攒下来,家里的现银没有两千万两也有一千万两,而绝不可能是可怜兮兮的一百万两。
  谢嘉树做出举家迁徙的姿态,还故意将一车车的银子弄出来,他这是想演戏给谁看?
  袁氏唇角勾勒出一抹冷笑,过去她太蠢了,总被人左右,盛阳也好,谢嘉树也罢,都把她当傻子一样。
  可现在不同了,为了孩子,为了她自己,她也不能再这么下去。
  谢嘉树不给她交底,不信任她,那她就要一步步的取得谢嘉树的信任,真正成为他看重的妻子,比当年的大洪氏还要被看重。
  只有这样,她才能谋得谢家的产业,唔,就算不能全拿到手,好歹也要拿到一半。
  袁氏在谋划着什么,坐在她前面车厢的谢向晚也在考虑着什么。
  “阿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头又疼了?”
  坐在宽敞的车厢里,谢向安看烦了窗外的景致,转身坐好后,抬眼就看到了蹙着眉头的姐姐,他忙关切的问道。
  谢向晚回过神儿来,笑着摇摇头,“不是,早上还有些疼,现在已经好多了。对了,阿安,最近没有收到你陆大哥的信吗?”
  不想让弟弟担心,谢向晚索性换了个话题。
  果然,一听到陆离的名字,谢向安的注意力顿时被转移,他苦着一张脸,道:“没有,陆大哥已经有半个月没有给我写信了。上次他说,家里又开始逼他娶亲,太夫人和夫人甚至把人家小姐接到了府里,陆大哥无法,只好又躲到了秦淮河……”
  谢向晚见谢向安说得可怜,也跟着感叹,“唉,陆二少爷真可怜。”竟被嫡亲祖母和亲生母亲逼迫、算计至此,心中的悲哀可想而知啊。
  谢向安道:“可不是吗,唉,陆大哥还说了,如果家里继续坚持他娶表小姐,他就再次离家。对了,陆大哥说他想去北地游历……”
  谢向晚微微蹙眉,心道:北地?北地可不太平啊。
  圣人病危,皇太孙即位,几位成年皇子定然不服,其中最难缠的便是北地的燕王,而陆离此时去北地,很可能有危险呀。
  不过,现在她也顾不上旁人了,家里有袁氏那个危险人物,自己又总头疼,谢向晚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快调理好身子,至少不要总被梦境迷惑。
  她不知道的是,她这场梦做得非常长,直到三年后,她才彻底摆脱……
    
  第045章 及笄礼一
  
  承徽元年,二月。
  寒冷的冬季渐渐远去,春日的脚步临近,北地的天气开始回暖。燕州,哦不,现在已经改名为顺天,也开始迎来了新一年的春天。
  顺天内城靠近皇城的一条胡同里,有一栋门脸看似平常的宅院,红漆大门上的匾额写着“进士及第”四个大字。唔,是个读书人啊,那也没什么,在顺天,慢说是读书人了,就是勋贵宗室也是一抓一大把呢。
  可若仔细一看,便会发现宅院的不寻常。
  因为这明明是个普通民居,却身处权贵聚集的内城,更是紧靠皇城,简直就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宅院啊。
  这么好的位置,就是住个王公贵族也使得,可不知为何,竟住这个没有半分品阶的平头百姓。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栋宅院门脸不显眼,占地却极广,只这一家就占了整整三分之二条街,内里更是亭台楼阁,甚至还围住了大半个山林。
  而与它紧邻的邻居更了不得,乃是本朝赫赫有名的常乐侯陈家。
  这常乐侯可是世袭罔替的侯爵,据说第一代常乐侯是太祖的本家族弟,虽然出了五服,血缘关系极远,但自幼与太祖长大。
  后来太祖造反,哦不,是起义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