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富妻盈门-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般一说,在场的女孩子并没有嘲笑,反而觉得她坦荡、豁达。
  好吧。就算这诗不是谢向晚所做,可也是一首惊艳的好诗,足以流传后世呢。
  换个角度讲,这也间接证明了人家谢向晚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呀。
  谢向晚在众人称赞的目光中,红着脸颊,将莲花座托盘放入溪中,任由它漂流而下。
  坐在第二位次的是方令仪,她从托盘里拿起一个酒盅,喝了一小口。赞道:“好一个葡萄美酒,味道果不一般。”
  喝完酒。方令仪想都没想就颂道:“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某作者文采太渣,袁枚大大,只有委屈您啦。)
  谢向晚等几个女孩细细咀嚼了一番,纷纷抚掌赞道:“好,好诗,仪姐姐不愧为京中第一才女。”
  许是生平收获的盛赞太多了,方令仪并没有露出什么异样的神情,笑着冲众人点了点头,权作致谢。
  而后,托盘顺流而下,来到陈佩玉面前。
  陈佩玉很干脆,直接笑道:“我也不善吟诗,今日姐妹们兴致好,我不能扫了大家的兴,不如这样,我画一幅桃花图吧。”
  “那就更好了,呵呵,早就听闻锵锵善丹青,今儿我们可要一饱眼福咯。”
  方令仪和谢向晚齐齐抚掌,其它的女孩子们也都纷纷拍着凭几表示赞同。
  陈佩玉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一旁已经有两个小丫鬟抬着个矮几走了过来,几上放着笔墨纸砚以及七八种颜色的画料并笔洗等物。
  众人瞧了,不禁再次暗中点头:瞧谢家丫鬟的行事,竟颇有几分大家世仆的做派呢,而这谢家真真不像个粗鄙盐商呢。
  莲花托盘再次在溪水中缓缓飘荡,下一个是精灵古怪的袁晴,她也光棍,笑嘻嘻的喝完了葡萄酒,一扬下巴,“嘿嘿,我也不善吟诗,不如这样,我唱诵一曲‘桃夭’吧。”
  大伙儿不禁晒笑。
  袁晴浑不在意,清了清嗓子,用欢快的语调吟唱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袁晴的嗓子清脆,唱出的曲调也新鲜,显是新谱的曲子,如果这谱曲的是她自己,那也是极出色的才华呢。
  坐在不远处的袁曦,袁晴的小堂妹,忙帮堂姐扬名,“嘻嘻,这可是我堂姐亲自谱写的曲子呢,诸位姐姐帮忙评判一番,可好?”
  “好,曲调欢快,旧词新唱,阿晴亦是个才女呢。”方令仪先开口评价,听她的语气,显是很喜欢袁晴的谱曲。
  “是呀,早就听人说阿晴妹妹善曲乐,今日一瞧,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曹家十一小姐曹景芳毫不掩饰的称赞着,手指轻轻扣着凭几,听那频率与袁晴的曲调有些相似,应该是在回味新曲。
  “可不是,晴姐姐的这曲‘桃夭’,曲调明快,又不乏婉转柔美,实在是难得的佳作呢。”
  陆穆笑得眉眼弯弯,曲水宴上众人欢乐的气氛感染了,让她暂时忘了自家姐姐的丢脸事儿,而是开开心心的融入到宴会中去。
  “呵呵,姐妹们谬赞了!”
  嘴里说着谦虚的话,袁晴脸上的得意却是遮都遮不住。众人瞧了。又是咯咯一阵轻笑。
  说笑声中,莲花托盘继续在溪水中漫游,每每停到一位闺秀面前。那位闺秀或是吟诗、或是写字、或是颂词,气氛很是和乐融洽。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待那托盘从上流飘至下流的时候,已经过了近半个时辰。
  而一群小贵女们玩得也很是尽兴。
  陈佩玉的桃花图已经画好了,两个谢家的丫鬟一人一边,将画纸展示给众人看。
  众人纷纷离座,站到近前仔细欣赏。
  只见那画纸上粉色的花朵一簇簇的傲立枝头,花朵间还有蜂戏蝶舞,隔着画纸,一股浓郁的春天气息迎面扑来。大家赞口不绝。
  陈佩玉含笑听着,与方令仪一样,并没有露出太异样的表情,唯有翘起的唇角表明她此时的心情很不错。
  方令仪一边评说着,一边不着痕迹的观察四周。
  她发现,谢家的丫鬟们不但训练有素,而且还有几个颇有些才学。
  没错,就是才学。
  因为方令仪亲眼看到,溪水两岸的山石边坐着三四个俏丽的丫鬟,她们不是侍奉酒水、果品的。而是在伏案写着什么。
  方令仪视力极好,扫了眼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丫鬟,发现那人在记录贵女们吟诵的诗句。
  谢家的丫鬟竟都识字?方令仪不禁诧异。毕竟这年头识字率不高,就是一些普通官宦家的小姐也未必识文断字。
  可谢家的眼睛不但识字,写出的字居然还不赖,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颇有些章法。
  方令仪敢确定,能写到如此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偏这几人竟是谢家的丫鬟,且瞧谢向晚的模样,这几人并不是她的贴身侍女。
  这怎能不让方令仪感到意外?
  目光落在谢向晚明媚的面容上。方令仪再一次的确定:谢向晚绝非凡人啊。
  陆穆围着那桃花图看了一会,忽的想起一事。悄悄退出人群,左右转头私下里寻找。
  她倒没有方令仪那样的观察力。发现谢家丫鬟的不同,她只是在寻找自家那个惹祸的姐姐。
  其实,方才陆穆就察觉到不对劲了,因为方才曲水流觞的时候,每位前来的贵女都展示了才艺,唯一没有动静的就是陆昭。
  这不科学。
  陆穆深知庶姐的脾性,陆昭并不是个安分的人。
  即便刚刚谢向晚给了她好大的没脸,陆昭也不会轻易放弃。相反的,一旦让她抓到时机,她便会变本加厉的报复回来。
  可刚才莲花托盘转道陆昭面前时,她竟中规中矩的念了首宋时苏轼的桃花诗,顺顺当当的放过次节。
  很不寻常啊。
  这会儿大家一起来观画,陆昭更是没了踪影,陆穆的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儿,唯恐她的好姐姐再出什么丑。
  陆穆在寻找陆昭,陆昭却立在不远处的山石后,满面寒霜的等着眼前的小丫鬟:“好个没规矩的贱婢,我是你们府上的贵客,你不知道吗?竟敢这般对我?”
  小丫鬟有点儿呆呆的,听到陆昭的怒骂,也不害怕,而是乖乖的应声,“是,陆大小姐训诫的是。但我们小姐交代了,让我好好‘伺候’您,婢子蠢笨,只知道要听主人的吩咐。陆大小姐,您千万别生气……那啥,您不是要去更衣吗?婢子服侍您去!”
  陆昭怒极,“我才不用你伺候,快把我的丫鬟们叫来,我、我要她们服侍!”
  该死的谢向晚,竟敢软禁她,不但将自己的丫鬟趁机调走了,还派来这么个蠢笨呆傻的丫鬟盯着她。
  方才曲水流觞的时候,陆昭原想着借着作诗的当儿好好羞辱谢家一番,不想身边的这个蠢丫头竟然威胁她,说自己若是敢说些大煞风景的话,那死丫头就把自己推到溪水里去!
  陆昭那时根本不信这蠢丫头有这个胆子,正欲开口,却发觉那死丫头的手正放着她的腰间。
  陆昭顿时惊怒交加,抬头的时候,眼角的余光无意间扫到了高坐溪头的谢向晚,正好看到谢向晚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
  陆昭忽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勃颈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直到那时。陆昭才确定,那蠢丫头没有说谎,如果自己真的说了什么破坏气氛的话。她,哦不。更确切的说是谢向晚,真敢把自己推到溪水里。
  陆昭低头看了看这溪水,清澈见底,但水却有些深,掉进去虽不至于淹死人,但肯定让她浑身湿透。
  之前已经丢了一回人,陆昭可不想再在诸位闺秀面前彻底丢脸。
  她已经二十岁了,虽然是因为成宗、永昌帝接连的丧期而耽误了亲事。且似她这样未能出嫁的大龄贵女还有不少。可她终究不小了,又是个庶女,想要尽快找到如意郎君并不容易。
  这次陆昭厚着脸皮硬要跟着陆穆出来,为得就是在众贵女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要知道她们家中都有几个适龄的兄弟或是表兄弟,即便一个都没有,那也有相熟的人家。
  陆昭想过了,只要她表现好,给贵女们留下好印象,定能有所收获。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有可能在大家伙的注视中跌入溪水中。继而狼狈不堪的从水里爬出来。
  诚然,陆昭作为客人‘意外’落水,谢向晚这个主人难辞其咎。可最终丢人现眼的却是她陆昭呀。
  衡量再三,陆昭还是忍下了胸中的那口恶气,随便念了首先贤的名诗,便顺利过了关。
  如今,曲水宴已经过去大半,陆昭以为能‘自由’了,不想那个蠢丫头竟然还跟着她。
  陆昭不是没试着撒泼,找个没人的角落甩巴掌什么的,偏这蠢丫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着瘦瘦小小的,力气却恁大。
  陆昭刚扬起手。手腕子就被那丫鬟给捏住了,她用力挣扎。却不能动摇分毫。
  陆昭险些气急败坏的大吼出声,不过脑中还残留的一丝理智提醒她,不能这么做。
  最后,陆昭只得乖乖的跟着大部队,任由身边缀着个一根筋的怪力丫鬟,直至宴会结束。
  谢向晚亲自将她们送到二门外,陆昭才得以看到自己的贴身丫鬟。
  “大姐,你、你——”
  马车里,陆穆看着陆昭黑漆漆的面庞,原想问她‘去哪儿’了,犹豫再三,还是改口道:“你没事吧?!”
  陆昭左手轻轻抚着右手手腕,那里原本白皙的腕子上有两个明显的青紫指印,心中再次将那蠢丫头和谢向晚轮番骂了一通,面儿上却还要装着无事的说:“我能有什么事?哼,我告诉你,我好得很!”
  陆穆定定的看了陆昭一会儿,忽的转过头,不再理她。
  陆昭没空跟妹妹斗嘴,此刻,她充满对谢向晚的恼恨,脑中更是开始琢磨,什么时候自家也办个宴会,而后请京中的贵女外加谢向晚前来。
  到时候,她定要让谢向晚在人前大大的丢一次丑,一解今日之恨。
  不过,老天很显然没有站在陆昭这一边,因为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家一直很繁忙。
  有银子开路,又有阎都督帮忙说项,陆元的差事终于定了下来——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从五品。
  接着,圣人又下旨,命新鲜出炉的陆指挥佥事跟随五军都督府右都督、靖难功臣威远侯钱茂申率领的大军,一起出征北疆。
  谋划了一个月的差事终于定了下来,陆延德和陆元都很高兴,老夫人和小齐氏也都动了起来,纷纷帮陆元准备行李。
  四月初八,乃是钦天监勘定的良辰吉日,圣人从五军都督府抽调的两路援军一同出发,赶赴北边平定鞑靼残部。
  两路援军一共五万人,其中权爵人家的子弟有十几人——大周兵强马壮,虽然经过三年靖难折损了些兵力,但国力强盛,绝非流浪草原的鞑靼残部所能抗衡的。所以,这次援军,根本就是镀金之旅。
  但凡有点门路的人家,都可劲儿的把家中的男丁往援军里塞。
  是以,待大军出城的时候,不知多少人家阖家出来相送,把几个城门堵得水泄不通。
  大军开拔后,京城也喧闹了好些时日,直至四月底,才渐渐平静下来。
  承徽帝也开始了各种新举措。各个衙门纷纷运转起来,扩建城门,迁徙移民以填充京城……顺天。这个曾经沉寂数十年的都城再次焕发了活力。
  在诸多忙碌中,谢家和成国公府的十几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