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富妻盈门-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向荣深以为然,想到宋家那位跟自家有些亲戚关系的小姐,不由得叹息道:“是啊,金华县主确实太过分了,花着宋家的钱,还要糟蹋宋家的小姐,宋表姑真是可怜。”
  好好一个富家千金,硬是被金华县主磋磨得成了个畏手畏脚、怯声怯气的小媳妇儿。
  谢向荣心里明白,这就是商贾人家的悲哀,哪怕再有钱,哪怕对方是接受了自家的资助才能生活,对方该瞧不起自家的时候还是会毫不留情的作践,更可悲的是,世人竟不觉得对方可耻,反而觉得是你存了‘非分之想’、被作践也是活该!
  谢向荣真心心疼妹子,所以,他绝不会让妹妹也陷入这样的境地。
  每每有人来提亲,谢向荣都会明里暗里的试探一番,好好调查对方人家的家风、教养。只有他这里合格了,才会告诉妹妹。
  可惜的是,过去四五个月了,竟是一个满足他标准的人家都没有。
  而楚幽,恰是唯一一个还算看得过眼的人,也是谢向荣曾经打过交道的人,所以,他才会巴巴的跑来跟妹妹商量。
  “妙善你放心,有我在,定不会让你受委屈!”
  谢向荣一字一顿的许下诺言。
  谢向晚绽开一抹笑颜,点头:“我就知道大哥大嫂心疼我,不过,这些事我并不急,好歹等父亲回来再说。”
  谢向晚心中却暗暗决定,明日定要人好好调查楚幽一番。
  倒不是她对这个求亲对象有了什么想法,而是觉得楚幽遣官媒来求亲,本身就很奇怪。
  谢向晚一向谨慎,她可不想给背地里算计谢家的人有可乘之机。
  ……
  半个月后,‘诸勋贵子弟被囚’一事总算有了转机——英国公三次进宫请缨,想亲自带兵去燕山平叛。
  圣人接连回绝了两次,直到最后一次,才许了英国公的请战折子,命他带领三万援军,择吉日出京赶赴北地边境。
  京城的人都知道,英国公为何会主动请缨,圣人心中更明白。
  是以,英国公准备出发的前一日,圣人便一道旨意下来,将关押在诏狱的英国公府的三爷放了出来。
  其它的十几家勋贵看到了希望,伸着脖子等圣人赦免自家孩子。
  可是等了又等,英国公的大军都出城了,圣人还是没发话。
  有门路广的人家,偷偷收买了圣人身边的内侍总管,询问圣人为何不‘一视同仁’。
  内侍总管轻嗤一声,没好气的冷笑:“呸?一视同仁?你们能一样吗?人家英国公为了给儿子赎罪,不顾旧伤复发,亲自上了战场。而你们呢,又与朝廷有何贡献?”
  消息传出来,众勋贵傻眼了:是呀,他们现在与朝廷、与圣人并没有什么功劳,又哪来的面子求圣人开恩?
  可自家孩子也不能总在大牢里关着吧?
  这世上总是不缺聪明人,金华县主先跳了出来,直接捧着二十万两银票去了宗人府,直说圣人迁都顺天,宫城、别宫什么的都需要修建,她身为宗室之女,理当为圣人解忧。
  宗人令陈复礼忙上报圣人,圣人没说什么,只是让总管收了银钱。
  次日,金华县主的长子便被放了出来。
  如此一来,大家都明白了,圣人心中还是有气呀,想要他老人家平息怒火,就要为朝廷(确切说是为皇帝)做贡献。
  上战场什么的,他们可能不成,但银子、呃,银子也有些短缺。
  不过,这个可以筹集。
  于是乎,刚刚平静没多久的京城,再一次因为银钱的事掀起了风波。
  而定国公府,也就银钱一事,再次开起了家庭会议,陆离这个苦逼的孩子,将又一次的面对‘被牺牲’的窘境……

  第069章 我要休妻
  
  “祖母,您可要救救世子爷啊,呜呜,昨儿妾身去看了世子爷,在那暗无天日的大牢里,世子爷已经被磋磨得没个样子了……”
  陆离刚刚踏进宁寿堂的院门,还没有走到廊庑下,便听到了一声尖利的哭嚎声。
  是大嫂小齐氏!
  倒不是说陆离对嫂子的声音有多熟悉,实在是自从陆元出事后,陆离便常在家里听到小齐氏的哭声。
  唉,这个女人,平日里一副温婉娴雅的模样,说话也是柔声细气的,陆离从来不知道,这样一个‘淑媛’,竟也能像市井泼妇那般哭嚎、打滚。
  呃,好吧,说‘打滚’有些刻薄了,可陆离实在看不上小齐氏匍匐在老夫人榻前又哭又求的模样,太假!
  没错,就是假!
  陆离眯了眯眼睛,他知道,今日老夫人命大家都过来,定又是一场鸿门宴。而被算计的对象,十有八九便是他陆离!
  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陆离一撩衣摆,大步往正堂走去。
  绕过屏风,来到罗汉床前,陆离站在当中,恭敬的行礼:“见过老夫人,父亲,母亲,大伯父,大伯母,三叔父,三婶母……”
  陆离逐一给在场的长辈问了好,心说话:啧,今天的阵仗不小呀,该来的都来了!
  是的,整个陆家三房,除了几个女孩子,所有的长辈和男丁竟悉数到场。
  因事关世子爷,算是陆家阖家的大事,老夫人发话了,不必拘泥什么俗礼,男男女女避讳什么的也暂时放在一边,全都聚集在了正堂里。
  老夫人端坐罗汉床上。陆延德和梅氏则分列罗汉床两侧,每人坐了个黄花梨官帽椅,在两人身侧还各有一个空位子。
  罗汉床前两溜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陆家大老爷陆延宏与其妻屈氏领着几个儿子儿媳坐在东侧一列,而三老爷陆延修和妻子袁氏则带着儿子儿媳坐在西侧一列。
  而小齐氏。则如陆离所猜测的那般,没有坐在梅氏身侧,而是匍匐在老夫人的脚踏上。
  至于陆离的‘妻子’许氏,是在场人最有体面的一位,直接坐在老夫人身边的鼓墩上,时不时的帮老夫人递茶、送帕子,端得是亲近已极。
  “起来吧。商量正事要紧,弄这些个虚礼做什么?”
  老夫人的语气不是很好。想也知道,她最宝贝的孙子被关进了大牢,虽然性命无碍,但却着实受了些委屈。
  方才小齐氏不是也说了吗,陆元被折腾的‘不成人样’了。
  老夫人不敢相信,她俊逸出色的孙儿会变成怎样憔悴不堪的模样。
  如果不尽快把人弄出来,好好一个人,就算不给他用刑,待在那样一个污秽阴暗的地方,也能熬出病来呢。
  不行。必须早些将阿元‘赎出来’,她可不想自己近三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陆离不在意的耸耸肩,来到陆延德身边的官帽椅上坐下。
  “祖母。祖母,求您快想个法子吧。跟世子爷一起关进去的人,已经有一半被放了出来。如果再拖下去,不止世子爷受苦,就连咱们府上也要丢面子呢。”
  小齐氏一手抱着老夫人的大腿,一手拿着帕子捂脸,继续呜咽的哀求着。
  她这话的意思也明白,如今圣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心思:他老人家对那些仓皇逃回来的勋贵子弟很是不爽,只是他们并没有实在的罪责。不好问罪,可他老人家也不想就这么痛痛快快的把人放出来。
  要么给朝廷做贡献。要么给圣人的内库捐钱,否则。那些人就老老实实的在牢里呆着吧。
  而且,为了督促勋贵们尽快行动,圣人还在‘赎金’上作了规定。
  金华县主是第一个领悟圣人心意的,给了她个优惠,只要了二十万两就把人放了出来。
  延恩伯也是个伶俐人,紧跟其后,再加上他们家一向识趣,圣人也给了自家人面子,意思意思的收了延恩伯三十万两。
  而第三家反应也快,东挪西凑的弄来四十万两银票,急匆匆的送到了内务府。
  第四家、第五家……如今已经有七个人被家人‘赎’了回去(英国公家的三爷不算),‘赎金’也已经涨到了八十万两,想第九个去赎自家孩子,那就要拿出至少九十万两银子。
  九十万两银子呀,那可不是九十两、九百两,而是足足九十万两。
  如此大的数额,慢说那些落魄勋贵了,就是似陆家这样还算兴盛的家族,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可若是不凑钱赎人,那陆家的面子也就彻底被人丢到地上任人践踏了——堂堂定国公府,竟为了些黄白之物,连自家的世子爷都不顾了,真真凉薄、小气啊。
  小齐氏说这话,无非就是把救自家夫君的事,上升到整个家族的脸面问题上,好让大家表态,尽快凑足银子赎人。
  在场就没有傻子,且大多数还是小齐氏的长辈,除了老夫人,根本就没人会给小齐氏留面子。
  “嘁~侄媳妇说得容易,救回来?咱们都想把世子救回来,可问题是,咱们陆家哪有这么多银钱?”
  大夫人屈氏率先开口,老夫人尚在,陆家没有分家,所以公中的钱也有他们大房一份,屈氏可没那么大方,拿出自己的财产去救旁人家的儿子。
  “大嫂说的是,虽说咱们陆家家大业大,可进项多,花销也多啊。去年迁都,咱们阖家跟随,办宅院、置田地、买铺子,哪一样不要钱?”
  三夫人袁氏也不客气,直接掰着手指算起了账:“更不用说还有各种花销……我虽不当家,可也知道柴米贵,倒是孙媳妇你,掌管着咱们陆家的中馈,咱们家内里是个什么情况。你比谁都清楚。这会子慢说是九十万两银子,就是九万两,估计也拿不出来吧。”
  袁氏拿帕子按了按鼻端。凉凉的说道:“就是前些日子帮齐家置办宅院,给世子爷走门路的银子。也不是从公中出的吧?!”
  而是人家梁氏从娘家带来的。
  偏世子跟老夫人一样,都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
  当初为了‘筹钱’,他们三房也跟着一起想办法,结果呢,有了银子,陆元那混小子就把三房撇开,将几十万两银子一口吞下。
  啧。也不怕吃得多给撑着了。
  好嘛,分银子的时候想不到咱们,现在要花银子赎人了,又想起咱们来了。
  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袁氏阴阳怪气的说着,最后还颇有深意的看了眼小齐氏,而后便不再说什么了。
  她这话提醒了在场的其它人,梅氏先开口:“是了,梁姨娘呢?事关世子爷,她身为阿元的妾室,理当过来听一听。”
  梅氏说话向来直白。她的意思也清楚,那就是既然要用钱了,为什么不把‘钱袋子’请来?
  梁氏的娘家是苏州的盐商。或许不如谢家那般豪富,但一两百万两银子,应该还是拿得出来的。
  小齐氏的哭声停了下,泪光婆娑中,她的眼神有些闪躲,低着头,小声道:“梁、梁氏小产了,这些日子正在静养——”
  许氏轻嗤一声,低不可闻的嘲讽了一句:“明明是自己害了人家的孩子。如今又哪有脸去求人家帮忙?”
  许氏自以为她的声音很低,可她恣意惯了。再压低嗓门也有限,所以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这句话。
  屈氏、袁氏以及小齐氏的几个妯娌纷纷看向她。眼神中满是苛责:你丫也太过分了吧,前头刚拿了人家妾室的银子去给娘家置办家业,丈夫更是用了人家的钱才能有机会建功立业,你却在后头死命的磋磨人家。
  大家都是女人,且都是一家之主母,内宅的那点子事儿,用脚趾头想也知道。
  什么‘小产’,什么‘静养’,分明就是小齐氏借机发作梁氏,生生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