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煮妇难为-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这才逃到辽东,想讨个生活。”

    老邹村长点点头:“倒是挺可怜的。只是咱们这个地方没有谁家富得多出几套房子可以租。倒是村里有那绝户的人家空出来的房子,收回了村子里一直没人管,你可以买下来自己收拾收拾。”

    尉迟一听这事儿也算不错,就随着那村长去看房子。一看不得了,完全跟自己老家的格局不一样。

    老家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两进、三进的宅子,方方正正的很是规矩。这里的居民却是东边一家这个样子,西面一家那个样子。格局来说就是一排的朝南正房。左边是马棚、鸡舍右边是厨房、仓库。有的人家条件好的,前后各有一个菜园子种菜也就可以了。

    尉迟看了一圈这个房子,除了有些脏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门口不远处一个死水沟了。那里垃圾、灰尘遍布,黑黑的脏水上面还有黑绿黑绿的植物散发着恶臭的味道。

    老邹村长见尉迟皱着眉毛看着那黑水沟。不大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水啊,原本是这户人家挖来铺院子的。你看这个院子这么平坦就能看出来了,一下雨这里就积水再后来就成了臭水沟了。附近的邻居啊,都图个方便把泔水啥的都倒进这里。”

    “要是我们住进来。想将这个臭水沟好好地收拾收拾,会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你看。若是住在这里,夏天味道实在是不好闻呢。”听懂尉迟话里的意思,老邹村长立即哈哈大笑道:“你看看,谁还会说这个闲话。大家早都嫌弃这个臭水沟了,只不过一直都没有人愿意收拾。你们愿意收拾,那可是为了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儿呢。”

    尉迟回复了董小漫,想请董小漫去看看再做决定。董小漫倒是十分的相信尉迟的样子,直接给了尉迟十两银子:“那房子虽说才二两,便宜得很但也要好好的收拾收拾才行。你先拿着过户起地契,然后再找人好好地收拾收拾那里的。一切都弄好了,请邻居们吃过酒咱们就搬过去。”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吃什么用什么都跟从前不一样。董小漫不能确保自己啥都明白,万一能从邻居的嘴巴里知晓一些可以用到的信息呢?

    再说了,这房子连地一共才花了二两银子董小漫觉得实在是便宜的很。

    尉迟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很富有,虽然很是不理解倒是听从了董小漫的谬论。给了老邹村长三两银子,请他再替自己找一些邻居一起收拾修葺房子。当然午饭自然是有人给做的,不敢说山珍海味却也敢说管够。

    老邹村长收下银子暗叹:到底是南面见过世面的人,这村里虽然说是自己说的算可好歹也有一个账册要给村子里的人以及长辈们交代的。尉迟给了三两银子,这不就是说二两记在账本上,一两进了自己家的腰包么?

    所以在收拾修葺房子的那几天,老邹村长是卯足了劲给他们张罗。中午跟晚上的饭就在村长家里吃,自然是村长媳妇儿给做,有肉有饭有鱼有蛋管饱。

    早就过了农忙的时候了,有好饭菜谁都愿意来再说也是给村长一个面子呢。

    很多年不住了,那房子的房顶早就不行了需要补房顶;常年不住,炕都塌了有需要重新垒炕;桌椅板凳修修补补;篱笆墙好好的修剪一番;院子里的杂草全都拔得干干净净;最终大家居然一起将那影响人们生活好几年的臭水沟给收拾干净了。

    房子修葺结束之后尉迟开了两桌请帮助自己的乡亲邻里过来吃喜,周围人都说这个董家实在是懂事的很。

    一起准备好了,尉迟这才去接董小漫母子回到二道湾镇。下了马车的董小漫扶着尔雅,站在院子里对着房子久久不说话。

    “怎么了?可是不喜欢?”尔雅轻声问道。

    “都到了这个份上,我能挑剔什么!再说人家尉迟做的实在是挑不出个错儿来,我只是想起了很多往事而已。”董小漫想到了当年刚来到这个世上,嫁给二郎的情景。

    扯下盖头迈出新房的时候,也是这样打量着张家老宅的。只可惜这才几年,物是人非回不到过去了。

    这个房子简单地很,正房三间带两个偏室而已。进了大门直接就能看见豁亮的大院子,不同于旁人家的是前院一根蔬菜都没有种。

    老邹村长也说过这户房子的原主人很是奇怪,就喜欢宽敞明亮所以院子全都用土垫高铺平很是阔亮。

    左边就是马厩,刚好董小漫一行人有两辆马车可以卸下来让马儿歇歇脚。马厩旁边是鸡舍,一样是空空荡荡干干净净的。

    右边连着正房面朝西的两间厢房原本是人家的厨房以及仓库。尉迟考虑到他们这些人虽然掩人耳目变成一家子可依然要守规矩的,所以私自做主将两间厢房改成了居室了。

    另外在西边挨着正房又盖了一个茅草棚子,搭起了一个茅草厨房出来。里头有两口大火灶,有案板有柜子甚至锅碗瓢盆全都备好了。

    正房一进门就是前厅,靠墙放着一张半旧的八仙桌并两把椅子。西屋是主卧,一个能躺下四个人的火炕,炕上有个半人高炕柜。地上有个一张不大的小桌子挨着一人高的衣柜,桌上摆着一套茶具。

    这间主卧跟前厅是打通的,唯一的隔断就是炕上有个多宝格子将空间隔开。

    另外一间倒是独立的,里头依然是一个小火炕、一个炕柜、一个立柜以及一张靠窗的桌子跟一把椅子。

    正房如此简谱那另外两个厢房就更不用说了,短短时间能在这个贫瘠的地方有这样的效果已经算是不错了。

    董小漫没什么可挑剔的,招呼尔雅将马车上的生活用品整理好准备开始生活了。

    时间紧迫这几天董小漫跟尔雅紧赶、慢赶勉强的做出来五床被褥。原来在马车上用的早就不行了,拆了被子取出棉花又买了一些皮毛赶制出五床。

    因为这个地方非常的寒冷,董小漫担心第一个冬天大家都会被冻病所以不敢怠慢。

    尔雅跟董小漫住在正房的西面,玮儿住在正房的东屋,两个厢房分别住着大马跟尉迟。

    这一户人家依旧冠上董姓氏,因为有了前面人的打听,这一次大家小心谨慎就连玮儿都知道他们需要撒谎才能掩人耳目。

    董小漫依旧叫董小漫,而尉迟却叫董萧而且他跟尔雅扮演一对夫妻。玮儿依旧是董小漫的孩子,大马就是他们家的远房亲戚。。。。

 正文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过才吃了十天的粗茶淡饭,许是因为缓和了心神,董小漫都开始忍不住郁闷了。

    开始是因为玮儿整天吵着饭菜油水小,菜式样子单调后来发展为吃不下那粗糙的高粱米饭。

    二郎这边的事情尉迟算是打探的清楚了,那边的犯人都是需要下矿去开金矿的。那时候的安全措施几乎等于没有,经常发生塌方事件。

    听从董小漫的指使,尉迟找到了那里的管事递上了三十两银子说是为远房亲戚跑腿的钱。那人得了银子自然痛快的给二郎安排了一个好的职位,伙夫也就是给所有的犯人做饭。

    那么多人需要吃饭只凭两三个人做饭,当然很累了。而且另外那些可以进伙房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所以这饭菜基本上就是二郎自己在做。

    做饭就做饭吧,好歹漫长的冬天是暖和的也没有生命危险。董小漫知道放长线钓大鱼的重要,给人家钱自然要小火慢炖悠着一些。

    一晃三伏天都过了,董小漫开始为了过冬储藏食物而发愁。这里的人家家户户种的粮食都是自给自足,完全没可能卖给他们。

    董小漫发挥了当年跟二郎刚分家时候的经验,指挥着尉迟、大马在杂草恒生的后菜园里除草。

    “现在这个时候,想在种菜是不大可能了只能重点萝卜、白菜、大葱、红薯这些乃冻的蔬菜了。我跟尔雅就到附近的山坡上采一些蘑菇、木耳啥的也好过冬吃。”

    玮儿整天粘着他娘,处处跟着恐怕娘亲在消失在眼前。几年的辽东生活让玮儿成为三个孩子里,孝顺到几乎变态的地步。当然这都是后话,采蘑菇的时候董小漫结识了几个农村妇女。

    那些女人对外来户很是好奇,知道是因为做生意太老实被赶出老家的都纷纷同情。见他们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还有人给董小漫一些自己家吃不了的蔬菜。

    用她们的话来说:“家里种的多吃不完,就算不给你剩下了也都是老黄瓜老茄子只能打籽儿了。”

    至于玮儿张罗的肉。董小漫已经不担心。这里虽然离海不远却也有山有水,有野鸡野鸭可以吃。

    这个时候可跟后世没得比,随便去一个山草垛里就能翻出来一窝的野鸭蛋来。炒着吃、摊着吃、煎荷包蛋吃随便吃。当然人家当地人可不稀罕这些玩意,一走一过连看都不看的玩意儿。

    后菜园子准备完,二郎的伙夫生活安排完董小漫又开始新的计划了。

    尉迟每天除上山砍柴、劈柴、挑水就剩下看家护院了。大马带着玮儿漫山遍野的瞎跑,每天都能带回两只野鸡野鸭野兔子还有不少鸡蛋鸭蛋回来。

    院子里铺着董小漫跟尔雅采回来的各种蘑菇,还有抠下来的大块大块肉嘟嘟的木耳。篱笆栅栏上有尉迟从海边渔夫那里弄回来的硕大的海鱼,抠下来的贝肉晒成一个个肉丁扑在干净的布上。

    董小漫那主卧跟前厅相连的地方,早就挂上漂亮的贝壳来装饰了。除了主食尚未准备好,似乎一切都在准备就绪。

    “娘。你在做什么?”玮儿见吃完了饭,董小漫仍然在厨房里忙碌着,洗干净的蔬菜一盆盆的摆着不知道再干什么。

    “我啊。六婶她们给我送来好多的菜,吃不完都老了。娘准备做点咸菜,腌起来留着冬天吃。”董小漫准备做的东西还真不少,酸黄瓜、蒜茄子、韭菜花、糖醋蒜、腌芹菜叶。

    这还是这两天准备做的咸菜,董小漫让尉迟去辽州城一口气买了好些个坛子、粗壮的小地缸还有两口跟平时吃水一样大小的大水缸。

    尉迟买缸的时候。说实话真是乐死那老板了,鲜少有人会去买那么多的缸啊。

    糖醋蒜这个东西其实本钱十分的高,因为挨家挨户谁家也不会一下子种那么多的大蒜。但是董小漫担心的是他们初来这个寒冷的地方,冬天多吃大蒜杀菌、抗寒是个好东西,所以一定要吃。

    好在大蒜的生长时间不长,有点土丢下点蒜瓣就能长出来。至于韭菜花。就是等到韭菜长得又粗又状开始开花的时候了。要等到这个韭菜花刚打花骨朵没开花,没有花籽,正式开放的时候。

    董小漫将所有的韭菜花都切了下来。就取花朵的部分。清水洗净,用盐水泡一会儿去去里头的水分然后晒干。

    晒干之后的韭菜花用菜刀给它剁碎,加入适量的盐稍微放一些姜末拌一下。然后将一大盆的韭菜花装进洗好干爽的地缸里。

    酸黄瓜跟蒜茄子都需要上锅将食材蒸熟,为了方便董小漫准备两口大锅一起上叉子蒸。

    现将黄瓜洗净切块,放入适量的盐、糖、醋、米醋及几片香叶腌一会儿。

    趁着这个功夫。董小漫以及尔雅赶紧将茄子洗干净去掉扎手的根叶。弄完这些,黄瓜也腌的差不多了。

    茄子、黄瓜都分别放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