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煮妇难为-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了吧,哼哼,我看你的位子也做不长了。

    “来人啊,把这个擅离职守的家伙给我押起来!”崔大人的一句话,犹如当头一棒彻底将钱四儿的想法给打散了。

    已经有太多的人证明,事发的时候张成武是在厨房的。而从厨房里找到的酒坛子,又是平日钱四儿经常喝的那个。加上钱四儿事先也说过要烧死张成武的话,种种迹象表明钱四儿的嫌疑很大。

    尉迟回到家中对董小漫说了经过,董小漫点点头:“罢了,他若是非要带个人也只能这样了。走一步算一步,咱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崔大人做戏自然是要做足才行,毕竟跑了一个犯人可是一件大事儿。徐明亲自领着人一路追寻也没找到,有人建议去张成武家瞧一瞧。

    徐明一想如果没人刚好也是给他们报个信,就率领一干兄弟一路朝董家院子走去。

    进了门赶巧董小漫等人正在家里忙活着做鱼丸,瞧见徐明领着一堆人进来。大家心知肚明却都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尔雅甚至上前笑道:“哎呦,怎么把徐家兄弟盼来了?正好我们家正准备汆鱼丸,做鱼丸汤喝呢。大家快进来坐,喝口热汤暖暖胃。”

    尉迟也笑呵呵的迎了出来,将几个人请进了正厅。徐明几个人仔细的将院子一一瞧过,果然没发现任何可疑的人物。

    再看董家人正实实在在的给他们煮汤喝,也没从他们的脸上发现什么可疑的神情。

    “今天这么晚了,你们可是从外头办公务回来?”尉迟假装好奇的问道,没有崔大人放话这些人自然不敢讲实话。

    见众人都看自己,徐明轻咳一声道:“我们是从外头办公务回来,刚好路过村子进你们家讨碗热水暖暖身子。你们也知道我们家那位,平时喜欢到处串门子的。”

    尉迟哈哈大笑,不在意道:“这有什么的,来我这里是你们看得起我。一会儿你们都在这吃好了饭,然后我套上爬犁送你们回去。这天寒地冻的,什么时候才能走回去咧。”

    二郎现如今是死了还是逃跑了,徐明也不知道哪有那个心情吃饭啊。连忙起身道:“喝了热汤暖和暖和身子就行了,咱们还有要事缠身可不敢吃饭的。”

    尉迟见状只得作罢,出门套上马爬犁让他们自己驾着走了。

    锁上门回到房间之后,尉迟这才低声对着董小漫道:“看来他们是来找线索的,咱们得暂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才好。”

    若说这个崔大人实在是会演戏,事情出了三天还没有对外公开。这确实是他办事不利,作为一把手难辞其咎的。当然他也不傻,已经找到了一个替死鬼,只等着一切顺理成章就够了。

    二郎以及天生一直在院子里呆着不出去,屋子里有酒有肉有米有面管够吃。

    董小漫担心多了一个逃跑的人,将来出城不大好办。而且这个时代坐牢的犯人可是有刺字的,只要官府查找身上带刺字的人想必也就找到了。

    将来要隐姓埋名的生活,自然不能让人知道二郎之前的身份的。如何掩盖刺字,董小漫已经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好办法,那就是刺青。

    董小漫记得上一世看电视剧,古装剧里经常有一些浪子身上有漂亮的纹身。

    当时董小漫还很诧异,中国古代就有纹身这么高级的东西了?之后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在古代早就有这种东西了。比如岳母刺字,那精忠报国是如何写上的?还有很多部落都会讲自己的图腾刺在身上,以求吉祥如意。

    幸好二郎是初次犯罪,刺青就在耳后。只要将耳后以及脖子地方绘成漂亮的图案,正好可以掩人耳目。

    二郎以及天生都在耳朵后面有一个纹身,根据当时刺字的样子自由发挥改变的。

    董小漫想着将来一起跟二郎逃亡,也许这个纹身正是他们的一个标志也说不定。

    所以忍着痛也让尔雅在自己的左手手腕处,刺了一个简单的蝴蝶。

    崔大人一直也没有消息放出来,董小漫等到自己的手腕稍微消肿了一些之后。让杏儿以及尔雅做了好些吃的,装作跟平时一样去四道沟看望恩人去了。

    尉迟像往常一样笑呵呵的站在门口,对着守卫人说道:“我又来啦,徐明兄弟也不说将爬犁还给我。”

    看着笑呵呵的尉迟,两个守卫的人相互看了一眼。眼睛稍微大的那个呲牙道:“兄弟,你真不知道呢?”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死了!?

    尉迟诧异问道:“知道啥呀?”

    那人刚要开口却听另一个人呵斥:“你瞎说什么呢?吃你东西得了,有事儿上头会说,就你嘴欠!”

    那眼睛大人这才讪讪闭上了嘴,尉迟装作一脸狐疑进了里面。见到崔大人依旧笑道:“大人,我来看我们家恩人来了。这天气太冷了,家里准备了好些吃还有两床被子,一个给大人你御寒一个给恩人换上。”

    崔大人对着亲信使了一个眼色,那人立马走了出去站门口放哨。

    “你们怎么回事?怎么还弄死了一个人?怎么还拐跑了一个犯人?”崔大人咬着牙小声训斥,显然是十分不悦了。

    “没有啊,就一个人。”尉迟演技越发精湛,见崔大人不信又问道:“怎么了?还有人跑了出来?”

    崔大人见尉迟真不知道,叹口气道:“恩是啊,有个犯人趁乱打死一个狱卒跑了。”

    尉迟点头道:“那上头可会怪你?”

    崔大人摇头:“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真成了废物了。放心吧,我已经通报给上头,现正到处搜呢。”

    尉迟蹙眉提醒道:“大人,这犯人若不是本地人也跑不到哪里去。没准早就被冻死深山里了,您大可抓来一个尸体充数。”

    崔大人深深地看了一眼尉迟,讥笑道:“这恐怕是你们原来想法子吧?”

    尉迟赶紧恭敬低下身子道:“大人,我们也是不得已。您放心,我们东家一定不会忘了大人这份恩情。”

    罢了罢了,这也是为我儿谋求一条出路。

    尉迟崔大人示意下开始嚎哭起来,甚至用蒜抹了抹眼睛眼泪就开始哗哗淌了出来。

    连滚带爬去了牢里,非要将‘恩公尸体’带走。就这样尉迟连哭带嚎拉着烧黑乎乎尸体走了,并且将裹了被子尸体拉回到了村里。

    当下董家就挂起了招魂幡,里里外外全是白色。灵堂就院子里,安静小村子里可以听见哀嚎声。

    有好事者前来打探看是谁死了,一问才知原来是他们守候恩公死了。

    徐明家前来吊唁,搂着尔雅哭道:“我们家那口子早就跟我说了,他让我不要告诉你们,怕你们太难过了。。。。”

    一旁人劝道:“算了吧,矿上本就不安全,生死有命。”

    徐明家恨声道:“要是被冻死、饿死也就不说了。你们可知道是谁干?哼,就是放火烧死。。。。”

    董小漫抹着泪哭道:“我知道,恩公尸首都是焦。大人也跟我们说了,我们服shi恩公到现也不枉费当年救命之恩了。”

    徐明家脱口而出道:“其实是因为。。。”话未说出口就感觉胳膊一阵刺痛,是六婶狠狠掐了一下她。

    见董小漫并没有异常反应,徐明家缓了缓轻声道:“人各有命,你们已经报恩了。”

    六婶趁着没人时候狠狠训斥道:“你是不是缺心眼?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知道么?”

    徐明家撇嘴道:“董家娘家平时待你我不薄,你为何不让我说呢?”

    六婶冷笑:“你早就知道,为何你家男人不让你过来嘴欠?”

    见徐明家没了气势,这才轻声劝道:“这人一没了,他们断然不会再呆这。你我都清楚,他们虽然是下人身份却比我们要尊贵几分。将来走了还能记得你我不成?山高水远,谁还记得谁好?倒是那钱四儿,一辈辈住这里,保不齐将来会出息成什么样?你想一辈子与人结怨不成?”

    见嫂子说理,徐明家也就讪讪不吭声了。

    二郎跟天生生上刺青需要一段时间养,董小漫手腕也是碰不得水。好说好了将“恩公”守灵,一共此呆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举家搬迁。

    董家人要离开消息一经传出,方圆几个村子都震动了。并不是因为董家人做人如何有威望,实是因为董家人给他们带来巨大财富。

    后来尉迟与大家解释,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人从辽州城过来收货。大家收入是可以保障,如果不信可以去城里打听是否有个人叫收购人参、鹿茸、皮草。

    董小漫再见到二郎时候,只见二郎一脸络腮胡脖子那里还隐隐有刺青图案。加上二郎人高马大,身子骨壮跟头牛一样,若是别人看着也吓人。

    而一旁天生也是人高马大,这家伙听尉迟说居然i上刺青这个东西。现头发剃一根不剩,胳膊上脖子上都是刺青,瞪着个牛眼看着也吓人。

    “怎么还将头发给弄没了?”古人不是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么?

    二郎搂着董小漫腰笑道:“头上都长虱子,不剃光了怎么弄?”

    董小漫抬眼看着二郎道:“你头发上就没有长虱子?”

    二郎哈哈大笑道:“我厨房还可以偷洗澡呢,要不身上痒厉害啊。”

    天生上下打量着董小漫,坏笑说道:“大哥,嫂子果然长得不错啊。”

    见天生那不怀好意表情,董小漫也打趣道:“还说你稀罕刺青呢,头发都没有了,干脆头上弄个漂亮刺青算了。”

    “啥?头上弄一个?”天生愣了一下,明显没想过这问题。

    “这有什么?你们改头换面难道还用从前面目示人?你干脆就用这个大光头,头上弄一个好看刺青。以后谁看见你都害怕,正好跟你气质十分般配。”听见董小漫这么一说,天生仰头哈哈大笑:“好,好,我看这个法子不错!”

    就这样董小漫、二郎、玮儿、天生、尉迟、尔雅、大马一行人离开了辽东。

    “咱们去哪?”天生后知后觉,都出发了两天才开口问道。

    “先去松江吧,我们先到江南再说。”二郎开口道。

    “江南?那就是你们老家?”天生想着,我好想记得你不是江南那边人啊。身上也没有江南人家那种细腻气质啊,怎么还就去江南了呢?

    “你说你兄弟哪?”二郎突然问了一句,天生脱口而出出道:“西北啊,那里可好了骑马打猎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董小漫想也不想否决道:“不行,那边政局不稳要打仗。”

    二郎笑着拍了拍董小漫肩膀:“都是人,不会有事。那边正因为政局不稳,但是两国贸易往来平凡。两国人之间也都熟悉,咱们去那边倒也是个不错方法。”

    董小漫想了想民族大融合地方确实也不错,首先民风开放接纳性强其次几个孩子可以自由发展。董小漫看来什么民族不民族,千年之后都是一个国家,大家都是中国人没什么叛国不叛国之说。

    她心里还想着两个儿子梦想,老大一心想当个可以决策千里军师,一个一心想当个武艺高强英雄。也许去了塞北,会是个好选择。

    想到这里,董小漫决定不再继续想,随着心愿走。想得越多,反倒是越麻烦。

    二郎成功被解救消息,董小漫没敢发出去。只是按照计划好,让玮儿给荣城各家写了一份家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