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苏拍了两下手,对上楼的丫鬟交代。
  她给李海棠倒了一杯桂圆茶,回道,“是药三分毒,说对身体没一点损害,那肯定是骗人的。”
  生子药方,会耗损妇人的元气,产子后,或许有几年无法受孕。
  所以,有人求药,流苏都会问一句。
  求子当然得付出一些代价,不然以为儿子是那么好生?
  流苏从小受尽委屈,她因哥哥被卖,所以,她本能的对男子厌恶。
  这些男子,生不出儿子,就会用各种办法,最后,遭罪的还是女子。
  “海棠,黑市里没什么东西,我在这里久了,就觉得很没意思。”
  流苏知晓李海棠是第一次来,以为她要寻什么宝贝,直接找她就行了,在店铺里买,还要交保护费。
  “我就是来看看,见见世面。”
  李海棠打消探究的念头,用透支身子捞偏门,非常不可取,可惜啊,这年头生不出孩子的妇人,都要被骂一句不下蛋的母鸡。
  “不如你多留几日,咱们探讨下医术。”
  流苏抓着李海棠的手,不让她离开。
  很多年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个志同道合的姐妹,关键是对她无所求,流苏就想把人留住。
  医毒不分家,流苏手里整人的东西相当多,痒痒粉,喷嚏粉,流泪粉,大笑粉,保准用上酸爽。
  “我们一行人商议好了,八月初五回程。”
  李海棠摊手,众人约定城门见,时间上不能更改。
  今夜子时后,月老寺开放,她和野人夫君去姻缘树祈福,顺便在山上观日出。
  安排满满登登,又意外遇见表哥阮平之,还得找机会相认。
  “也罢,我打算去永安一趟,若跟着你们同行,方面吗?”
  流苏盘算下,再有一个时辰黑市关闭,二人说不上几句话,不如寻个一起上路的机会。
  从黎城到永安,走陆路,约莫至少要十几日,尽够了。
  “那我是求之不得!”
  李海棠热情相邀,流苏专门研究古怪病症,或许能对蓝衣有点帮助。
  二人相见恨晚,时间有限,只能草草散场,流苏把人送到门口,又和李海棠约定了具体时辰。
  “妹子,你拿到药方了?”
  李海棠刚出门,阮平之赶忙迎来上,他等了有半个时辰,生怕出现小意外,再次鸡飞蛋打。
  在黎城停了一个月,他准备去边城找人,京都阮府上下都在等消息,他不好再耽搁下去。
  “并没有。”
  李海棠刚从流苏的绣楼出来,就见周围站了很多人。
  这些人被通知今日药方售完之后,并没有离开,虎视眈眈地盯着她。虽说,李海棠不怕这些人,不过被人盯上的感觉并不好,黑市禁止抢劫,万一出去碰见,就说不好了。


第274章 相认
  阮平之先是一愣,随后看到周围人不怀好意地目光,心中暗喜,看来,事成了。
  按照三人之前的约定,兵分两路,最后在天香楼汇合。
  马上要离开黎城,最让李海棠留恋的,只有黎城的海鲜。
  夫妻俩刚到天香楼没一会,阮平之随后进门,因在黑市看不到彼此的容貌,还得靠那块玉佩做为信物相认。
  “这里。”
  来过一次,李海棠和掌柜熟识,让人安排位于二层的雅间,关上门,有私密空间,适合谈事。
  “兄弟,妹子,阮某万分感谢。”
  阮平之看到门口挂着的玉佩,心里松口气。就在来的路上,他还在担心,这夫妻俩若是把药方拿走,转手买卖,就能换一大笔银钱,根本不必履行约定。
  起初,对方答应帮忙,他猜测,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坦诚,再者他出身不一般,肯定不是普通百姓能接触的人物。
  阮平之有点沾沾自喜,从黑市出来,他头脑清醒,逐渐冷静。他们只有口头上约定,彼此又没见过,就算人家拿走他的药,他也找不到地方说理。
  “真没想到你们能在。”
  萍水相逢,对方如此诚信,让阮平之悬着的一颗心落地,有些小感动。
  “我们当然在。”
  见到对方真容,李海棠差点流出眼泪,斯文俊秀,通身带着书卷气,要是只看脸,就是年轻些的阮氏,实在是太像了。
  天香楼上菜迅速,听闻是李神医来了,掌柜的招呼后厨,停下手上所有活计,为神医服务。
  也就是一刻多钟,各路海鲜端上桌,伙计介绍,还有最后一道铁锅炖鱼,时间要稍微久一些。
  “如此,麻烦了。”
  李海棠给伙计抓了一把铜板,亲自关上房门,这才转过身,对着阮平之道,“阮兄,或者应该称呼,表哥?”
  娘阮氏在世,几乎不提起娘家,她一个大家闺秀,最后隐居到村里,和那些粗犷的妇人一道,洗衣做饭,打理家务,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表哥?”
  阮平之重复一句,好半晌,才体味出话中含义,他一哆嗦,当即扔了茶盏,腾地站起身,瞪大眼睛道,“莫非……莫非你……”
  “就是你想的那样,所以赶巧了。”
  李海棠面色严肃,看上去一点不像是开玩笑,为证明自己不是凑上来攀高枝的,她解开脖颈上的挂绳,把玉佩摘了下来。
  阮氏临终前,留给原主认亲的信物,为怕磨损,李海棠重新换过红绳。
  上面有一个阮字,正是京都阮家嫡系才能有的玉佩,这不会错!
  “表妹,这……这……”
  阮平之仔细辨认玉佩,这真是让人太惊讶了,他到黎城为求子,误入黑市,想不到还能有奇遇。
  不过几个时辰而已,求得药方并且找到表妹,双喜临门。
  他过了端阳节,从京都一路北上,游山玩水,又不断参加诗会,在黎城耽搁的日子最长。
  阮平之本打算,若今日找不到人帮忙,他寻个商队,明日一早启程。
  农历十月,边城大雪纷飞,冰寒刺骨,他受不得严寒,还得赶在年前回京团圆,找人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两个月。
  “表妹,你为何来黎城,姑母可在?”
  表兄妹相认,有太多话要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阮平之只能抓住重点,先可重要的问。
  “娘亲已经走了一年了。”
  李海棠怅然,这一年里,光阴飞逝,她几乎感觉不到岁月的流逝,嗖地一下就过去了。
  阮平之没并有很惊讶,阮氏是高门千金,如何能适应农家生活?他临来之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姑母怕是会抑郁而终,不想,竟然一语成谶。
  气氛有瞬间的压抑,伙计敲门,送上最后一道菜,铁锅炖大鱼。
  在兄妹二人谈话的间隙,萧陵川已经剥好了几只虾,又用牙签去掉背上的腥线,放到自家娘子的碗里。
  此刻,正到了晚饭点上,楼下的客人呼朋引伴,满是谈笑声。
  “表哥,咱们边吃边聊。”
  李海棠招呼阮平之,用虾沾着天香粉末调出来的海鲜汁,连连称赞。
  阮平之见此,也开始下筷子。好不容易找到表妹,她已经成亲,还嫁了个没眼色的大块头。
  他好歹也是挂名大舅哥,竟然得不到对方敬酒。
  不过,肚子唱起空城计,阮平之不再计较细枝末节,频频下筷子,来安慰空空肚腹。
  天香楼的酒菜,不愧为黎城首屈一指,的确有过人之处。
  三人用膳,气氛比那晚和张如意夫妻要好,不知不觉地,李海棠胃口大开,吃下不少。
  酒足饭饱后,李海棠喝了一口茶水,这才说起多年的生活。
  她又不是原主,很多细节早已不记得,印象最深的,还是最近一年发生的。
  “我还有个亲弟弟,李金琥,现下,在鹿城的麓山书院读书。”
  说起这一年,虽说过的快,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
  她始终忘不了,被李家人软禁在小院,李家人的所作所为。
  李老太太要把她卖钱,全家人指望卖了她发家致富,要给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糟蹋。
  不仅如此,身边有隐藏的恶毒堂姐李秋菊,对着她设计陷害,让她做秦家的死契奴才。
  若非遇见野人夫君,李海棠足以想象自己的日子有多凄惨。
  “李家,真是欺人太甚!”
  读书人斯文,骂不出太难听的话,阮平之听闻后,气得身子发抖,面色涨红。
  他在京都享福,却不知道小表妹在北地过这般日子,李家竟然欺负他们阮家人,胆大包天!
  “李老太太不晓得娘亲的身份,所以才敢放肆。”
  李海棠沉思,就算猜到,阮氏这么多年无依无靠,李老太太也不会看在眼里吧?
  那人向来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
  “姑母又是何苦啊!”
  阮家虽然对方公布阮氏已经亡故,却不可能一点旧情不念,这么多年,也不见姑母低头。每逢年节,祖母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家里人都知道,祖母是想念她的女儿,却抹不开面子去找人。


第275章 阮家
  天色擦黑,雅间内外挂着一串红灯笼,把内室照得亮堂。
  残羹冷炙被撤下,伙计又殷勤地换上热水,他们东家对李神医为人敬仰,奉若上宾。
  “表哥,能和我说说京都的事吗?”
  李海棠用茶杯盖碰着杯壁,心事重重。在北地几个城,她是小有名气的神医,若到京都,没人知道她是谁。
  和知府后宅打交道,弯弯道已经不少了,如到京都高门,她很可能因为出身被人看不起。
  阮氏的愿望是让她认亲,而李海棠认亲并非没目的,她想为小弟金琥铺路。
  关键是看阮家人的态度,决定她的做法,如果对方轻视她,那么,她也没必要抱着人家的大腿不放,平白惹人嫌。
  “这些,姑母生前都没有提起过?”
  见李海棠一脸茫然,阮平之面皮动了动,作为晚辈,不好拿长辈的事情说嘴。他娘未出嫁之前,和姑母是手帕交,这些年,总在私下里提起。
  祖母脾气硬,就连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子软绵绵,见到祖母也是规规矩矩的。
  以前,阮家流传,姑母是和穷书生跑了,所以,为挽救府里的颜面,阮家对外宣称,人得了急病没了。
  阮氏出嫁前,是京都有名气的才女,突然亡故的消息,让不上青年才俊唉声叹气。
  十几年前,京都还闹过一阵子。
  那会儿,阮平之还没有什么记忆,而是多年以后,才听自家娘亲提起。
  至于表妹的亲爹是谁,相信她还一头雾水,既如此,对方早晚会找上门,不用他多嘴。
  而且,这个消息,只是在临出门的时候,祖母找他透漏一些,让他守口如瓶。
  “没有,我是想等小弟考上秀才,把人带到京都去。”
  李海棠摇摇头,阮氏的确没提起过,反正她接管身体,对此没有印象。
  “阮氏是京都望族,嫡系和旁支有几百口人。”
  祖父阮家老太爷,官拜刑部尚书,位高权重,而阮平之的爹爹,也是个正四品的官儿。
  京都尚书府,住着他们一家,他是嫡出,还有个亲妹子阮绵绵,剩下的,还有庶子庶女,那都可以忽略。
  “海棠,我爹爹是你的大舅,你还有一个小舅舅,下放到南边做了个知府,另外,还有一个嫁出去的小姨。”
  阮氏家和阮氏同辈的,两男两女,而阮氏排第二,未出嫁的时候,很受宠。
  “阮绵绵?”
  不是李海棠记性好,而是这个名字太有特色,她听小桃红提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