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金琥见二人搂抱,红了脸,在自己的袖兜摸索,半晌才找到一张羊皮做的地图。
  一条大路,呈现丫字型,岔路口向左为西北,向右走是京都。
  若是这般,还能和姐夫一起同行一段距离,李金琥很欣喜,其实,他一点不想去高门大宅,还是留在北地自由,舒心。
  到京都面临太多,排挤,轻视,他想到自己的出身,难免有些自卑感。
  “小弟,你得想好,到京都以后,你或许短时间回不来。”
  阮家有族学,京都还有知名的各大书院,水平高于北地的麓山书院,若是被大儒看上,收为弟子,以后在科举上,能顺遂不少。
  “姐,我去。”
  李金琥垂眸,最后咬牙,坚定自己的想法。
  在北地,他始终活在大姐神医名号带来的光环中,到京都,重新开始,他要更努力的读书科考,早日成长起来,才能保护亲人。
  即便是前方荆棘丛生,他也不能退缩。
  “好。”
  李海棠摆摆手,小弟主意大,她这个做大姐的有失落感,但很快,被一种欣慰取代,有魄力是好事,畏畏缩缩的,难成大器。
  “夫君,咱们收拾一下,上山吧。”
  李海棠拉着萧陵川的手,他常年打猎,手上有一层粗粝的厚茧,摩擦着她细嫩的皮肤,痒痒的。
  闲来无事,她就很喜欢抓着他的手把玩,摸着摸着,得寸进尺,向胸肌进发。
  赵嬷嬷既然说要赶路,她不如就答应下来。
  李海棠转了转眼睛,马上有了主意,等分开到岔路,她就随着野人夫君到西北,不然不能在一起过年,还分开四个月,这么久,她怎么能受得了?
  前十来天,有赵嬷嬷和丫鬟照顾她,这些人,有点利用价值,等利用完毕,刚好甩掉。
  只是这样做,自家小弟一个人面对阮家各路人马,她终究是不放心。
  萧陵川到马车上拾掇买来的小物件,李金琥把她拉到屋檐下,小声地道,“姐,我猜,你会和我们上路,但是你不打算去京都,而是要和姐夫一起去西北,是不是?”
  “你怎么知道?”
  李海棠一惊,随后脱口而出,反应过来后,她给小弟一个爆栗子,怒道,“你小子竟然套话!”
  李金琥翻了个白眼,做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姐弟连心,自家大姐想什么,他咋可能不知道。
  就她和姐夫的黏糊劲儿,分开一天都不行,更别提四个月,估计之前,大姐一直想办法跟着,却又怕自己拖累行程,这不,阮家人自己送上门,成为她一大助力。
  “姐,你别担心我,我也不小了,不能总依靠你。”
  李金琥拍拍自己的胸脯,他没有什么能被威胁的地方,最多被阮府人排挤,说几句酸话。
  在麓山书院也是如此,他已经学会腹黑和隐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背地里找机会报复回去,他最喜欢看对方吃哑巴亏,说都说不出来的感觉,那才叫一个爽!李金琥看出来了,他大姐和姐夫分不开,既然如此,还不如就在一起粘着吧。


第434章 置产
  一个时辰之内,李海棠的想法变了又变,自从暗自打算,跟着自家野人夫君在一起,再不济,还能同行半个月,她有一种拨开云雾之感。
  计划哪有变化快,至于半个月以后,能不能跟着萧陵川一起去西北,还看她的身体情况,若是豆包不老实,那就另做安排。
  京都,对于她来说,是个陌生之地,李海棠心里稍微有点抵触。
  “什么,你要去京都?”
  张如意吐出糖葫芦中间的籽儿,用帕子抹嘴,以为自己听错了。
  虽然她离开京都多年,相信京都依然有她张大小姐的传说,那是她地盘,她混得最熟,至今还有几个狐朋狗友。
  “德月斋的蛋黄月饼,核桃酥,西街的芝麻条,寿全胡同的烤酥饼,老孙家腊羊肉,还有城北一条街的酒楼,让我想想……”
  张如意咽了咽口水,这些吃食寻常百姓吃不到,限量售卖,她想吃,都靠府上下人天不亮就去排队,她一点不吹嘘,比宫内御造的点心还好吃些。
  京都是个好地方,冬日里也没那么冷,只是偶尔才会落雪,高门大户的公子小姐们,附庸风雅,最爱取枝头的落雪煮茶,张如意不耐烦那一套,却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在京都,一点不无聊,三天两头有赏花会,茶会,晚上坐着画舫游船,尤其是每年的乞巧节,河边一盏一盏的灯笼和水灯,可好看呢!”
  不仅如此,京都百姓喜好听戏,那德全班的小桃红,火遍大齐,在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戴着桃花的崇拜者。
  阳春三月,有鲜花,桃花落地,还有绢花,偶尔在大姑娘小媳妇当中,还能看到辣眼睛的大叔和汉子,手里挥舞着一面大旗,支持小桃红。
  “提谁不好,非要提什么小桃红。”
  李海棠抿嘴不语,就是不接话,但愿二人江湖别再见,不然那人总是影响夫妻俩的关系和谐。
  “海棠,你到京都就知道,那里人都比北地会找乐子。”
  京都富庶,北地苦寒,百姓们过的不是一种日子,几乎是两个极端。
  张如意见李海棠不搭茬,自言自语说了一通,而后眼里露出怀念之色,一晃,时间真快,她有几年没回去了。
  “我和金琥的事,你也知道,我们要回阮家认亲。”
  李海棠拉着小弟李金琥,坐在张大小姐对面。不提她,小弟若是初到京都,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最好能有熟人照应。
  她心里权衡一下,阮家人还不如外人靠谱。
  李海棠听说,马碧荷的爹爹马老爷,在京都有铺子,生意做得尚可,她手里有一张马家给的令牌,遇见困难,能上门求助。
  “你们要回阮家?”
  张如意鼓了鼓脸,姐弟二人的身世,她知晓一些,阮家是京都高门,家风清正,却也有不好相与的,例如那个阮绵绵,就是她的死对头。
  “海棠,阮绵绵和你年岁相当,好像比你大一些,应该是你的表姐。”
  那人最是做作,心眼多,暗地里给人使绊子,她张大小姐,没少吃亏,却又寻不到阮绵绵的错处。
  姐弟俩在北地村里长大,身份上低了好几个层次,在高门大户,肯定被嘲笑,就连丫鬟婆子都惯会逢高踩低,看人下菜碟。
  “这个时候上路,过年能赶到京都吗?”
  张如意是个热心人,难免为李海棠担忧,她想跟着一起回京,又不能把婆婆一人留在鹿城过年,而且以卢二愣子的身体状况,还是在家休养比较好。
  “抄近路走,应该能到。”
  李海棠眸子暗了暗,凑到张如意耳边嘀嘀咕咕,说出自己的打算。
  “你……”
  张如意愣住,张大嘴巴,好半晌,才用手把自己的嘴合上,李金琥才十岁,当姐姐的就能把人送到京都,不管不顾,真是……
  她肚子里没有墨水,在脑海里搜索半天,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只好作罢。
  “当年离开京都,我娘留下的嫁妆几乎都变卖了,只在南郊,剩下一个小农庄。”
  张如意分析,阮家不会拿李金琥如何,但是免不了要受委屈。阮平之是个书生,人情世故上差些,而且男子粗心,不会想太多。
  李金琥万一受气,不想留在阮家,总得找个落脚地。
  其余就是张府,不过他爹刚被委派官职,府中争斗激烈,有心无力。
  “我一直有在京都置产的想法,将来小弟肯定不会留在北地,我们也要南下。”
  不过,京都随便一处田庄都要上万两银子,让小弟随身携带钱财,李海棠还是放心不下。
  她的想法是,给马家一笔钱,而后用令牌去马家在京都的铺子支领,为李金琥置办一处产业。
  此行到京都,陈二婶一家跟随,毕竟不是死契,财帛动人心,这年头反咬一口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她难免要考虑周全些。
  所以,银钱不能交给陈家人,李海棠深知,不要用钱财去考验人,变数太多。
  “海棠,你何必那么纠结,我那处陪嫁,可以转卖给你啊!”
  张如意拍了下巴掌,反正将来她也没想再回到京都生活,那处田庄,管理不到,留着没有大用处,还不如脱手,换点实实在在的银子。
  “在京都田庄也不是很好买,你留在手里,每年还有出产,干嘛要卖了?”
  李海棠摇头,寸土寸金,买块田地极不容易,她想不占张如意的便宜。
  “你要置产,我正好想脱手,咱们一拍即合啊!”
  张如意摇摇头,婆婆在北地住了大半辈子,将来也不想远行,而卢二愣子是孝子,几乎没有去京都生活的可能。
  而且,北地没什么不好,民风淳朴,总比京都那些装模作样的大家闺秀强。
  “那个田庄不大,只有一百亩水田,不过,庄子里有一大片的荷塘,夏日清凉,避暑最好,屋子也是头几年修缮的。”房契和地契都在张如意手中,随时可以过给李海棠,按照市价,不多不少,就值一万五千两银子。


第435章 成交
  “不行,那样,你亏大了!”
  李海棠连连摇头,张如意的提议,她很心动,但是,一万五千两,对于那处地段的田庄来说,算是个白菜价。
  京都南郊附近,遍地是官家的别院,随便一处都价值不菲。
  若是在北郊,百姓们扎根的地方,一万五千两,还算是公道价,她虽然没去过京都,在准备认亲之前,和阮平之了解过。
  一百亩的田庄,不算小了,而且田庄和买地不同,不能单纯的按照地价算银子。
  南郊的田庄,找中人,出高价都买不到,没人会变卖祖产,若有发卖的消息,几乎能炒出来一个超高的价钱。
  京都不缺有钱人,但是有钱人都想削尖了脑袋找门路,若是在官家庄子的周围置产,多和高门下人走动,兴许就能得贵人的青眼。
  “不亏不亏。”
  张如意连连摆手,钱财再重要,也比不得姐妹,李海棠对她帮助太多了,就算不要银子,拱手相让,她都舍得。
  张如意了解李海棠的为人,知晓她不愿意占人便宜,因此才说出一个合理的价钱。
  “如意,你别蒙我,在南郊,能用三万两买一处田庄,那运气好上天了,就这个价,挂出去,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被人买下。”
  如果能有落脚的地方,就当个后手,固然好,若是没有,李海棠再另外想法子。
  靠马家帮忙,南郊的田庄买不到,北郊却比较好下手。
  “海棠,我又不是白送你,你哪里是占便宜啊!”
  张如意哭笑不得,心里知道李海棠的性子,说不通,她跺跺脚道,“那就三万两,如何?”
  “你是真想卖?”
  三万两,还是她占便宜,李海棠眨眨眼,认真地看张如意。
  “真要卖。”
  张如意如小鸡啄米,她想在北地做点小生意,一直没想到好的产业。
  就在李海棠几人开铺子的时候,张如意忽然有了个想法。
  “北地战乱,下人便宜,我想多买点丫鬟婆子,小丫头也成。”
  买了之后,放在庄子上,统一培训,找那手巧的做活儿,而后,在李海棠手里接生意,让下人们做绢花等物,中间能赚一大笔钱。
  “不然,你们还要找人,开小作坊,不如就把这个活计给我,我养着匠人,给你们店铺供货,如何?”
  张如意左思右想,她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