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芍药站起来,很是激动,她是商女,家里有不少店铺,但是加一起,也没瑶华斋值钱。
  要知道,瑶华斋的位置靠近内城,只接待富贵人,再一个,旁边就是外海的铺子,铺子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一口价把铺子卖个十万两,轻轻松松的,还得有一群人打破头。
  这么好的位置,如此赚钱的买卖,杜夫人作为感谢,轻松出让,房契地契,名字都已经改好,就是不容反驳了。
  “一锤子买卖。”
  李海棠很清醒,对方用钱来买断这次的帮忙,钱货两讫,以后谁也不欠谁的。
  这年头,人情债难还,对于有钱人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既然陈氏如此想,李海棠也不会不识抬举,她收下,让对方放心就是了。
  京都真是她赚钱的风水宝地,从进京开始,财源滚滚,李海棠发觉自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至于瑶华斋,既然是主打胭脂水粉,继续保留就好,将来若是做不下去了,再考虑转行。
  众所周知,胭脂水粉暴利,谁也不嫌钱多啊!
  “芍药,还要麻烦你去杜家一趟。”
  李海棠想了想,此事陈氏找的方芍药,不想直接和她联系,或许是嫌她身份低,那她自己也没必要凑上去,人家大手笔,并不亏欠自己。
  “我懂你的意思。”
  方芍药点点头,随后说起李海棠的新铺子。
  这两日,李光禄的嫡母,她的婆婆要过寿。
  往年,都是在李家办,请个戏班子,吹拉弹唱,热闹热闹,可近日,几乎京都所有的戏班子开嗓,都和杨序案有关系。
  好歹是个寿宴,听死人太晦气,所以,她的妯娌来找她,希望找个有特色的地方,办两桌。
  她一琢磨,李海棠自助餐的铺子不错,距离家里不太远,又有各地特色。
  “你是说,想在铺子过寿?”
  李海棠摸摸下巴,可以是可以,但是她这铺子刚开没多久,最好是不能太耽误自家做生意。
  “我想好了,我们稍微晚一些来,就占用铺子的二层。”
  当初设计,李海棠在外,给二层专门加了楼梯,两层中间有一道门,彼此可做独立的空间。
  铺子太火爆,因而二楼暂时没做火锅,和一楼等同。
  如果方芍药的婆婆想过寿,把二楼独立出来,那是没问题的。
  “那就太好了!”
  方芍药很是欣喜,不然,不靠着二人相识的关系,她肯定预定不到座位。
  “你们铺子里的烤鸡翅,豆角,大虾,都太好吃了!”
  方芍药说着,咽了咽口水,她去过一次,每样吃了一点,出来几乎要扶墙。
  真没想到,韭菜,豆角,茄子,这些菜品都能烘烤,而且味道那么好,女儿糖包特别喜欢松软的蛋糕,每次都闹着吃。
  提到小娃,李海棠又头疼了。
  前两日,春梅家的村里,有个小娃玩弄虫子,被毒虫咬伤昏迷,还是靠着她配置的解毒丹,才保住性命。
  李海棠特别害怕,最近让于嬷嬷和白果轮流看守,就怕有半点疏忽。
  “唉,糖包把她哥的课业,丢到水盆里,她哥气的要离家出走。”
  提到家里的熊孩子,方芍药同样头疼,她每天要说个几遍,奈何说了也白说。
  糖包还小,不能打,只能讲道理,女儿要娇养,方芍药坚定信念,不厌其烦地,糖包答应的好好的,但是从来不听。
  女儿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事,开始撕掉书本,灌汤包就发火一次,但是想到小妹还小,只能忍下。
  “都说三岁看老,咱们不能因为娃小,就放任自流。”
  熊孩子该教育必须教育,做爹娘的总下不了决心,过度溺爱,养成一颗歪脖树,以后可拗不过来。
  “不晓得京都有没有能给小娃开蒙的先生,不如把豆包和糖包送过去?”
  李海棠想到现代的早教幼儿园,出个馊主意。
  前几日,她在写字,发现有个别简单的字,豆包竟然认识了,她也不晓得,自己什么时候教过。
  小包子过度聪慧,还不如早点识文断字。
  “有是有。”
  方芍药摸了摸下巴,有学堂,专门收三岁左右的小包子,可是豆包和糖包,也太小了吧?
  “先送去,若是不适应,再把人接回来。”到目前为止,除养羊,她还没给豆包找到事做,小包子闲着,就想摆弄虫子了。


第883章 来信
  农历八月下旬,李海棠终于收到来自边城的信。
  五福把信送来,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李海棠激动得抖了抖手,随后放信放在桌子上。
  “夫人,您怎么不拆呢?”
  五福端来一盘水果,疑惑地道。
  庄子上空荡荡地,于嬷嬷和白果陪着豆包去开蒙,要到下晌才回来。
  铺子太忙,翠娘带着大闺女和二闺女,住到铺子里,庄子上只剩下寥寥数人,这会儿正安静着。
  “是如意的信。”
  李海棠平复一下心情,恨不得马上拆开,而又担心自己看到的是不好的消息。
  作为张如意和卢元卿的见证人,她非常清楚好姐妹付出过多少,不仅仅是时间,钱,地位,还有一些别的,最后换来的是满腹怨怼。
  人在失去最重要的人,会受到点刺激,但是,卢元卿怎么不想想,张如意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他的骨肉!
  “五福,把信递给我吧。”
  李海棠一琢磨,她来京都这么久,一直等着张如意的回信,她有太多的话和好姐妹说。
  京都的高门夫人,果然如张如意所说,满肚子的算计,比方她帮杜若和,其实并不是为在杜家得到好处,而杜若和的娘陈氏,忙不迭地送上铺子,作为谢礼。对方在礼节上,肯定让人挑不出错,但陈氏不亲自上门感谢,而是委托方芍药,一则嫌弃她地位低,不屑相交,二来,其中有个见证人,就等于用银子还了人情,再见还
  是陌生人。
  李海棠觉得对方的小心思,还挺有意思,以她的身份,她能对杜家有所求?
  所谓的邀请上门做客,不过是场面话,为了面子上好看。
  如果陈氏没一点心眼,杜若和也不能因此给自己洗白。
  杜家没少请戏班子,这会儿,庄木一家和杨家人,全部打入天牢,这几日就要问斩,而杜家是含冤而又不折不挠的形象。庄木杀过不少人,因为一个案子,牵扯众多,以前官差抓的人,有的已经被处死,有了还在大牢,衙门放人,给一大笔补偿,那些真正有过冤屈的苦主,从周边而来,跪
  在杜家门口,不停地磕头。
  李海棠想低调,既然杜家愿意出风头,就随着他们好了。
  思及此,李海棠打开信,一共有十几页,厚厚的一大叠。
  因为怕下雨,淋湿了信纸晕染,张如意用炭笔所写,主要是她在北地的日常。
  “夫人,张……大小姐,说了啥?”
  五福不知道怎么称呼张如意,毕竟是和离的,称呼夫人,不太合适。
  离开北地有一阵子了,她渐渐地习惯京都的繁华,有钱人多,车水马龙,稍微能上得了台面的东西,卖出天价。
  对比起来,她还是想念家里,淳朴的北地。
  这会儿这是秋日,北地秋老虎旺,早晚寒凉,山上的野葡萄熟了。
  山鸡野兔肥美,还有她爹娘和大哥,不晓得过得是怎样的日子。
  “边城还算太平,蛮子遭受重创,偃旗息鼓,蛮子几乎全民信奉梅花教。”
  李海棠看信,张如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吐槽体,让她差点笑出声来。
  便宜大哥玉非翎混的不错啊,说好来信安排后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玉非翎忙着组建他的梅花教,信上虽说,大齐边城有不少百姓也变成了信徒,没事就聚集在一处。
  “海棠,你不晓得,我刚出了小月子,带着丫鬟到集市上买菜,被一个卖肉的老大娘拉住,神神秘秘地,劝我加入梅花教。”
  张如意把场景还原,活灵活现,李海棠闭上眼睛,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此场景。
  据说大娘拉着张如意进胡同,她以为被打劫,对方却送出梅花的香包和帕子。
  梅花教徒想要升级,就必须下去招揽人,让更多的人加入,高位能者居之,会得到不少的好处,等升级成舵主,堂主,每个月有固定的银子。
  鼠疫基本已经被消灭,天稍微一冷,老鼠也没那么疯狂了。
  蓝衣去了山上,偶尔才下来一趟,张如意就住在城中,和流苏小聚,一起品茶闲聊,顺便替阮平之带着他的儿子小五子。
  阮平之开了个学堂,每次忙里忙外,他自己不开火,都靠张如意这边的丫鬟婆子送吃食。
  两个人接触的多,熟悉了,彼此都觉得应该找个伴,张如意自己没法子自立门户,而阮平之也想找人带娃,二人年岁差距不大,又门当户对,准备简单地操办一下。
  “五福,今儿是什么日子了啊?”
  李海棠忙了几日,只记得过了农历八月二十。
  “回夫人,农历八月二十四。”
  五福见自家夫人激动,给她倒了一杯水,小声问,“怎么了?”
  “五福,今儿是大喜的日子。”
  李海棠当即从椅子上站起身,在桌边走一圈,笑眯眯地,信上说,农历八月二十四,黄道吉日,尤其宜嫁娶,月份和日子都是双数,好事成双。
  可惜,她不能在场祝福,但是礼物一定要补上。
  结拜的姐妹张如意嫁给表哥阮平之,那么问题来了。
  她是唤张如意表嫂,还是叫阮平之姐夫?
  这是一个问题。
  “夫人,不是吧?”
  五福瞪大眼睛,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竟然要拜堂成亲,这也太快了!
  “缘分就是来的这么突然。”
  李海棠说得言不由衷,而后又琢磨,用不用给张峥送信,说明一下。
  “五福,你说要送什么礼物呢?”
  李海棠想送点特别的东西,金银之物,二人都不缺,最好有点喜庆的寓意,或者有纪念意义,而且是比较难得的。
  “夫人,瑶华斋的胭脂水粉。”
  五福赶紧回道,她可记得瑶华斋的水粉,高端那几款,根本买不到,要有身份地位,还得有钱,京都的高门家的小姐疯抢。
  “你就惦记那几盒水粉,回头去铺子里,你随便挑选。”李海棠对手下人很是大方,瑶华斋的水粉,现在对她来说一点都不值钱,自己的东西,随随便便就送人了。


第884章 开除
  五福听闻,简直喜出望外,她要是用最高端的水粉,指不定能好看几分,这样将来就能为自己找个好人家。
  读书人最先淘汰,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做的都是什么事儿啊!
  杨序和庄木,合谋杀人,手底下十几条人命,骇人听闻,卢元卿,得到好处,娶个官家千金,从此生活无忧,关键时刻翻脸,把张如意骂得一文不值。
  书生只会吃软饭,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不如庄子的管事李短腿,虽然身体上有点小缺陷,但是有能力,不会让女人饿肚子。
  春梅在和李短腿定亲,从木头的钗环,换成金簪子的头面,整日脸上带着笑模样,而且听说,春梅家的弟弟,还通过关系到铺子上做工。
  张如意表示,成亲以后,暂时留在北地过日子,先不回京都了。
  二人的亲事,根本没通知阮家和张家,反正不会有人在乎他们如何。
  李海棠正高兴着,翠娘家的三丫头,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