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朝好丈夫(邹邹)-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庄丁都分散在山中几十个田庄里。这个庄子只能分出三十名人手,斯通奴反倒常年住在这个田庄里负责守备,此地又离北山道最近,所以他手上马上能调动的虾夷战士更多一些。
    “如果守备亭里的情势危险,你们就向驻马寺里逃,东边角门的守门寺奴是我安排的,会让你们避进去的——”
    她送着姬墨到了厅门。暗暗向他叮嘱了几句。让他把事情办完后和到驻马寺会合,在他点头领命后她又提醒着,
    “墨兰在十二号亭里。你就说是我的话,让她马上也准备回坊里去,不要让季大雷那傻胖子陪着她冒险——”
    姬墨虽然对生蕃们的攻击有些忧心,现在听到她直言季大雷是个傻胖子。不由就是一笑。
    小蕊娘的哥哥季大雷,在坊中也是小小的名人。他为了李墨兰。和万根生打架不下几十回。最让人瞠目的是,他居然还为了李墨兰恨上了季二郎,有天喝得醉醺醺,跑到季家小院里。脱得赤…条条的非要和季辰龙打上一架。
    没料到他运气不好,那天季辰龙和季辰虎都不在,却正撞上了大娘子。
    她当然是一顿臭骂。把他赶出院子去。
    从此,坊里就订下了“五岁以上男子不许在坊里不穿衣服行走”的坊规。季大雷光着屁…股从季家小院里被赶出来的笑话,一举成为全坊坊民饭后最大的谈资。
    姬墨觉得季大雷也算有几分能力,但就连他却也不能不在心中奇怪:
    怎么以季蕊娘这样心思细腻,走一步看三步的乖巧妹妹,居然公有一个季大雷那样号称坊中三害之一的哥哥?
    “大娘子放心,他如今在亭子里,无事的时候也开始学习大宋阵图,应该不至于和以前一样喝酒混闹了。”
    姬墨绕着弯为季大雷说了一句好话,拱手一礼,转身到门外去召集庄丁。
    季青辰这时候哪里有心思去想季大雷是不是改邪归正,重新长了脑子,她回到厅内,顺手取了一领披风披上,想起姬墨那残缺了两根手指的左手,转身疾步而出,唤住了他。
    “姬墨。”
    “是,大娘子。”
    他眼带诧异,回头走近,她叮嘱他一句小心为上,在这扶桑内乱的要紧时刻,坊里尽量不要再有伤员,死的那就更不行。
    万一敌人太多,他们望风而逃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姬墨当然是笑而不语。
    他因为从小在巫祝身边长大,对于女坊主婆婆妈妈,不太理解男人的血性和面子并不觉得奇怪,至于他还看到宋地传来的史书里,写着上万上十万人的沙场对战,他相信女坊主心里应该明白,他们在那样的战场上更是有进无退,唯死而已。
    不远处,斯通奴召集了一百名善战虾夷男子后,走了过来。
    火把下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了季青辰一眼,又看着姬墨,突地问道:
    “你和我妹妹的事,还没有告诉她?”
    季青辰微微一惊,询问的眼光看向了姬墨,姬墨向来沉稳,此时他听斯通奴提起妹妹阿伊奴和他之间的婚事,倒也没有脸红,反倒是有些为难。
    姬墨看向她的眼神里带着恳求,并没有马上开口解释,只是道:
    “本想国使大人回去之后,再向大娘子禀告……”
    季青辰也不是没听说过姬墨和斯通奴的妹妹阿伊奴时常有些来往,但听着斯通奴刚才说话的口气,这绝不是普通的来往,见他为难,她便也插入道:
    “你先去吧,我还有事和头人说。”
    姬墨带着庄丁和虾夷战士们匆匆离去,斯通奴抱胸站在木架搭起的厅门前,身影被火把压得又宽又扁,他的个子高了她足足一个半的头,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看到她刚才取披风时重新提在手上弩机和短刀,他问道:
    “你还有什么事?不是说要歇息?”
    按照虾夷人对勇士的尊重习惯,他并也没有要越过姬墨,直接和她这样的“唐坊部落女头人”提起他妹妹的意思。
    “我马上要去驻马寺,姬头目要去北山道,秦庄头管理的是庄子里的田产,今晚的守备还需要头人你多多费心了——”
    听她这样说话,斯通奴皱起了眉头,显然不赞同她现在上山。
    但他在这庄子里客不客,主不主的,有些话并不方便多说,他从唇角扯出一抹诡异的笑容,道:
    “这庄子里只余下的十几个庄丁,就凭他们,能保护你去驻马寺?”
    “他们虽然不及虾夷部族里的勇士,那也是因为他们对在山林不熟悉罢了,否则不论是比力气或是比武器,他们难道都不如头人的部民?”
    她不由得失笑,击掌唤来了劳氏。
    劳氏向她禀告,小蕊娘已经上床睡觉了,有庄子里的媳妇在一边陪伴,她便也放了心,把手上弩机和短刀交给劳氏。
    她低语几声,让劳氏为她准备上山的行装,
    斯通奴在一边冷眼旁观,看着她确实是准备马上去驻马寺的样子,知道她有急事。
    果然,她召来了余下十几个庄丁,但斯通奴没料到的是,她并没有让他们随行,反倒吩咐他们时刻小心,准备出庄去接应山下来人。
    “坊里会派人上山,接我回去,你们别听漏了他们的传哨,万一他们被生蕃追赶,别忘了去接应他们进庄。”
    (未完待续m。)(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蹊跷叶子的红包打赏。

  ☆、070 男女追逐

季青辰知道,如小蕊娘所言,三郎如果在坊中听到她遇险的哨声,一定会派许家兄弟领着坊丁上山来接她。
    不是许老大就是许老四。
    虽然她平常在坊中,并不是没有想过拉拢三郎身边的死硬心腹,但对这两兄弟的态度却向来是能不接触就尽量不接触。
    她没有忘记,三年前三郎大发雷霆要去宰了悔婚的王世强,却被她一力阻止。
    当时无处出气的季辰虎也不知是听了谁家的嘴碎疯话,居然头一回摆出了“我虽然是你的弟弟,但我是男人我是一家之主”的嘴脸,慎重和她说起了新婚事。
    她那时,根本来不及为悔婚而伤心。
    因为她对四明王氏的忍耐,必定会引发坊民们的误解。
    只要悔婚的消息传开,坊中认为她软弱可欺不堪为坊主的议论会喧嚣直上,所以她不介意听一听季辰虎的意见,用新婚事转移一下坊民的注意。
    反正他能提出的成婚人选,总不可能超出她的意料之外。
    按季辰虎的意思,有他在,她这姐姐完全不需要嫁到大宋那老远的地方,万一被人欺负他根本来不及替她出头,到时候她哭都没地哭去。
    但如果她嫁给许家老大,或者在许家六兄弟里随便挑一个做丈夫,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季辰虎可以打包票,谁要敢在娶了她之后多叫她看了一个脸色,说了一句让她不高兴的话,他就能替她出头,揍得那小子他不成人样,从此在她面前只敢跪着不敢站着!。
    而且。他娶了许淑卿,她嫁给许家一个兄弟,两家就是亲上加亲,热热闹闹,不管将来日子过得怎么样,吃的是最丰美的羊腿猪头还是仅仅填饱肚子的鱼干海带,只要手足亲人都在眼前。互相不用担心隔着大海不知生死。就是好日子了……
    季辰虎认定,宋人并不可信。
    王世强就是明证。
    所以,她那天看着三郎慎重其事的脸。并没有马上反驳,而在她正琢磨着这门婚事能不能引起坊民们注意,当时站在季辰虎身后的许家老大已经脸色煞白,找了个借口转头出门。
    果然在她的意料之中。
    她接着就听说。许老大离开季家后直奔汪婆子家里,催她说媒。第二天就要娶他在坊里的老相…好过门。
    天知道,许老大在坊里坊外养着的相…好女人少不了五六个,因为这些女人没一个闹着要成婚,所以坊里也管不了。他那左拥右抱的日子过得是万分滋润,开坊三四年一直没成亲的意思。
    现在被季辰虎提出的季许联姻一吓,他马上就良心发现。终于想起了老相…好才是他绝不能辜负的心头肉。
    季辰虎问起时,他也是一脸浪子回头的感慨:
    老相好打从十四岁起。跟了他快十年,不娶进家里来不是个男人。
    有了大哥做榜样,许家兄弟们一面眼馋娶了坊主的各种好处,商量着到底让哪个兄弟来当“驸马”,他们也从季辰虎对王世强的各种怒骂中,忧心地拼凑出一条接一条不给姐夫留活路的“季家家规”:
    比如娶了他阿姐后,家里钱当然是老婆管着,家里事是老婆说了算,不许对老婆摆脸色,不许对老婆高声说话,老婆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婆说东不能说西,老婆说跪着不能站着,更不要提什么外面的相好,马上要统统断了关系……
    那是他季辰虎才能干的事。
    他姐姐嫁给王世强他没办法插一句嘴,才会被那悔婚的小子踩到他头上来,活生生打了他的脸,但嫁到坊里他还管不了吗?
    在她并不表态,似乎是对这类“家规”的默认中,许家六兄弟个个都是鸡飞狗跳在坊中四处说亲。
    三郎完全不打算让“姐夫”借机上位,插手坊中事务,这门婚事就是给阿姐找个听话老公让她开开心心过日子的意图,谁都已经看明白了。
    坊中流言四起,再也没人关注四明王氏悔婚的事情,就连已经娶了老婆的许老五,他老婆冯娘子肚子里还怀着胎,都哭哭滴滴央着许淑卿到她面前递私话儿:
    他们夫妻也是打小的情份,成婚半年十分恩爱,求大娘子看在她肚里孩儿的份上,和三郎求求情,不要生生折散了他们……
    因为南坊里始终留传着由宗主指定男女奴口婚配的传统,就算她用汪婆子这样的媒婆制度来取代,也仅是顺势而为把这种权利转移到了唐坊手上,以求潜移默化地改变这种习惯。
    汪婆子身为季辰虎的养母,当然有利于南坊坊民们接受这样的改变,却同样也使季辰虎依旧拥有这样的权威。
    两者相冲突的时候,她无法改变季辰虎就是南坊山大王,他要是突然不同意许老五的婚事,南坊坊民大半都会默默接受的现状,包括这位哭泣着的冯娘子。
    许家兄弟里只有许老五一个人算得上是性情温和,婚前没有在大街上捧过相…好,成婚后没有打过老婆。
    他也是六兄弟里唯一一个擅长坊中内务的街正,平常和北坊里的坊民相处也不错,季辰虎把眼光落到许老五身上,并不是没有原因。
    毕竟,他也要顾忌季二郎对这桩婚事的意思。
    虽然他并不认为,季二郎和他是真正一家人。
    因为季辰龙和宋商走得太近了。
    近得让人怀疑他究竟是不是中土遗民的后代,他穿宋服看宋书,用宋纸书宋墨,这倒也罢了,宋人的衣裳用具是不错,更何况坊主也是如此;
    他托人从明州买来了书院里印刷的科举试题集,试着写写策论其实和别人也无关;三郎季辰虎也时不时会托人从大宋走私一些他能看懂的兵书军阵图;
    但他要仿照宋人的制度,让南北坊里的街正管事们全都参加最严格的宋文考试,然后才能上任,却是让南坊里几乎所有坊民都视之如敌。
    南坊坊民的识字程度远不如北坊。
    坊里有流言说是他根本不是坊主的亲堂弟。而是东海上常见的漂流人,是海上海难事故后漂流到扶桑的宋人小子。
    所以季二郎不能做坊主。
    尽管季辰虎和他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