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物以稀为贵(阿白)-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玉瞪他一眼,“只怕什么?我还怕她不成?”停顿半秒,抛开眼去瞧周君臣离开的方向,眼中眸色一黯,道:“她总念叨着周储君如何如何好,让朕好好向他学习,如今朕亲临周国来向周储君讨教,不正遂了她的心愿吗?”
  小君王喜怒不定,朱代怕继续说下去会惹得君王勃然大怒,不敢再劝,只得连连称是。
  司马玉舒舒筋骨,往后一仰,用脚踢了踢瘦竹竿孔文的腿肘子,笑道:“去,将那个鸿胪寺少卿喊来,朕要出去游玩一番。”
  苗少卿入殿,听完司马玉的要求后,不敢擅自应下,只说明日面圣之后另行安排。司马玉自觉无趣,只得在行宫暂作歇息。待第二日进宫与周官人会面,司马玉当即提出希望能游望京一览风土人情。
  周君父子俩自动忽视那日越君打晕学子替考的闹剧,装作不知情。难道真把人往官府送么?挑出来太伤面子。
  官人看向太子,意思是让他作陪。太子不太乐意。
  越君虽已登基,然朝政未定,虽有越相相护,然司马南根基深厚,党羽众多,孰胜孰劣,还未可知。
  思及此,太子不免又想到燕国之事。越国与燕国形势颇为相似。之所以迟迟不肯与魏国互通铁盐之贸,就是因为燕国历来与大周互通铁盐,而燕国新君登位,大局未定,需等使臣回朝,方能一探究竟。国家相交,当以利益为先。于燕于魏如此,越国素无利益往来,讨好小越君并无利可图。
  更重要的是,那日听徐二娘子的话语,小越君如今是越发放荡不羁,竟敢当街调戏姑娘。而且,还是他东宫的小姑娘。实在令人不悦。
  君子喜怒不外露,心中虽不情愿,但面子上的功夫却要做足。司马玉倒也爽快,直说不用麻烦,有鸿胪寺少卿作陪即可。
  虽是如此,头几日,太子秉承待客之礼,与司马玉一起游山。
  司马玉以百家论书为由头,与太子辩学,没说几句便败下阵来。司马玉不服,另起劳作地理之言,以《天工开物》中乃粒谈稻,一句“周国多宜稻”,问太子可知“稻灾为几灾”。
  贵族之人,多养尊处优,念孔子儒学之道,周储君虽为雅君,文采斐然名动天下,然百姓生计之事,未必知晓。
  太子答得甚是顺畅:“稻者,六灾也。早稻秋初收,谷暑入土,土脉烧东南风暖,苗穗则坏,此为一。稻种之时,水浮数寸,谷未沉堆积一隅,此为二灾。生秧后,防雀聚食,此为三灾。秧沉脚未定,遇阴雨绵延,折损者必半,此为四灾。南风熏热,函内生虫,此五灾也。最后一灾,即为暮夜鬼火游烧。”
  司马玉一怔,拜礼:“周储君体恤民情之心,由此可窥一二,朕敬佩之。”不服不服他不服!
  太子回礼:“越君抬举。”终究还是个小孩子,脑子虽然聪明,却不及他的十分之一。
  此后一时无话。
  待回了行宫,关起门,司马玉摔杯,气鼓鼓:“朕身量不如他,学识不如他,如何追赶!”
  孔文瞧他这样,心想许是国君出游受了打击,这个“他”定是指的周储君了。忙地上前抚慰:“陛下年幼,身量已是寻常人之倍,待年长些,定能与周储君齐头。陛下览百书,如今国子监已无人能教,不过是阅历上稍逊周储君,不必担忧。”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陛下你可长点心吧,才十岁小孩,你跟人家比什么比!乖乖等着长大吧!
  司马玉想想觉得也是,摸摸脑袋,端着一张白嫩的俊脸,自言自语:“周储君年长朕八岁有余,不过高那么一点而已,朕每年长个三四寸,不出三年,定能过比他。”
  孔文心里一算,哎呦要真照这么长下去,长到十八陛下你不得冲顶破门啊。这话当然没敢说,赔笑称是。
  陪了三四日,太子不怎么往行宫跑了,司马玉也不太乐意他过来。毕竟,时刻面对着一个自己比不过的人,是件非常压抑的事。
  太子虽未前来,但基本的礼数需得尽到。鸿胪寺少卿急急赶来,带来了太子的问候,表明今日由他暂替太子陪客。
  司马玉正好想去外面游玩,思及那日考试的事,问苗少卿:“前几日你们这举办的那个书赛头名,是哪个学堂的学子?”
  苗少卿一头雾水,越君问这个作甚?恭敬答:“乃幼学经仪堂学子。”
  司马玉哦一声,随即甩甩袖子,从椅子上蹦起来,晃悠悠地往门外走。
  “朕正好想领略一下周国的学子风骨,今日便去参观经仪堂。”
  苗少卿一愣,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连忙跟上去。
  经仪堂。
  自那日比赛之后,徐冉便开始专心温习功课,希望能在七月底的会年期中考中考出好名次。
  拿着太子专门为她编写的辅导书,徐冉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为了能够随时随地拿着学神的辅导书看,她特意换了书封面。三本书走到哪带到哪,基本不离身。
  这天上完策论,今日谈及旧朝百姓各司其职子承父业以及今时民众以考为先凡事职前必先取侍考资格,其二者间的优劣。
  课上讨论得热火朝天。
  幼学策论讲究溯古论今,多百姓时务之事,谈天阔海,鲜议论国家大事。待高学之后,再具体考察学子时政献计的本领。徐冉恶补了各种百科百书,每日关注时兴之事,聊起策论基本没问题,有时候还会因为观点新颖而受到刘夫子的赞赏。
  今日内容不多,刘夫子布置完堂外题之后,令大家自行温习功课。
  忽地学堂外有人来喊,叫了徐冉的名字,说吕夫子有事请她前去。
  徐冉跟着去了耳房,刚到门边还没进去,便见门口一堆大汉排排站,特别有气势。
  往里一探,耳房里面也站满了人。
  吕夫子从人群后面露出脸来,招手示意徐冉过去:“徐班使,过来一下。”
  到了跟前,旁边赫然而立一人,正是那日的司马玉。
  此时司马玉嬉皮笑脸地伸手来拉她手,徐冉一惊,问:“你怎么在这?”要不要去报官?
  司马玉继续努力拉小手,徐冉连忙躲到吕夫子身后去。
  
  吕夫子解释道:“徐班使,这是从越国来的外使,想要领略大周学堂风采,听说你是上次书赛头名,并想请你作陪,一游经仪堂。”指的是孔文,而非司马玉。
  原来是找她做导游。徐冉狐疑地看了看司马玉,又扫了扫孔文,想起那日司马玉在街上对孔文颐指气使的态度,越发觉得可疑。
  领了人往外走,下意识与司马玉保持距离,哪想到司马玉偏偏要黏过来,不知从哪里采了花,捧一束送到她跟前:“小娘子花容月貌,多看一眼便叫人心神荡漾无法自持。”
  好羞耻的台词。徐冉没理他,接过花随手转送给孔文,“欢迎使臣来周!”
  孔文拿了花,看了看司马玉。司马玉脸上没什么变化。
  还好还好,陛下追起姑娘来时,脾气最好不过。
  本着完成导游任务的宗旨,徐冉加快脚步往前,一边走一边介绍学堂各处风景。
  走到一半,司马玉突然停下脚步捂住胸口。
  徐冉一吓,不是吧有心脏病?忙地就要找大夫。
  司马玉拦住她,深情款款道:“我这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你亲亲我,我便好了。”
  说完就将左边脸凑上去。
  孔文听得胆战心惊,陛下在行宫之人调戏周国宫人也就算了,到了外面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调戏学子,等回朝后他一定要向孟大人狠狠告上一状!
  徐冉看向孔文,使臣你不管管你家孩子吗?
  孔文不敢管,装作没看见。
  徐冉叹一声,让他将眼睛闭上。
  这熊孩子,要不是使臣在跟前,真想好好教训他一顿。
  司马玉兴高采烈地将眼睛闭上。好开心,小娘子终于被他的魅力所折服了!
  此时他们站在广场上,课间休息有不少学子路过。
  徐冉瞧见一张熟面孔,急忙挥手召他过来。
  李信到了跟前,正要打招呼,刚没来得及开口说话,便见徐冉端着一张无辜脸轻声求他:“行行好,替我亲他一下。”
  李信一听,那还得了!竟然有人敢非礼他的表嫂!挥拳就要打,周围无数大汉横眉相对,李信怂了。
  既然打不过,那就只好牺牲一下色相了。
  将今日出使的人牢牢记在心上,想着回去定要跟他爹告状,犹豫间将头伸了过去。
  快速一口亲。
  司马玉喜滋滋的,虽然闭眼时间太长,但终是得到了小娘子的香吻!睁开眼一瞧,嗳,怎么多了个人?
  浓眉大眼,胖嘟嘟的,若是没看错,这小胖子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嫌弃?
  旁边人哪里敢说,陛下方才亲你的是个男人而非姑娘。纷纷选择闭嘴。
  孔文看向徐冉,心想这小娘子有胆识,头一回见用男人来敷衍他家陛下的。哎,算起来是他家国君理亏,怨不得人家姑娘来这招。
  孔文见司马玉心情愉悦,也就没敢说出事实。
  徐冉朝李信眨眨眼,谢谢他的牺牲。此时上课大钟已撞响三声,李信满心复杂地回了学堂。
  佳人作陪,司马玉觉得甚是舒畅,逛完一圈,问:“小娘子可曾许过人家?”
  徐冉不情愿答他这问题,默了声不说话。说许了吧,有泄露秘密之嫌。说没许吧,又怕这小子缠上来。
  司马玉笑得暧昧,“小娘子,女人再厉害,也是要找个夫君嫁人的。要不这样,等我长大些,来娶你可好?”
  徐冉面无表情,学太子平常的冷酷脸。
  想她可是一心想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怎么会在情情爱爱上耽误时间呢。嫁人这种事,暂时还没有提上她的行程表。小屁孩事真多,以为自己是居委会大妈吗!
  徐冉在徐老爷那边恶补了越国国情以及八卦。开口道:“越相孟公栋梁之才,堪有不世之功,乃女子向往之楷模。此等治世之才尚且未出嫁,想我一幼学学子,谈何姻缘?”
  这话回得妙。既捧了越国女相,又打了司马玉的脸。你们越国人人敬仰的丞相都未曾出嫁,干嘛跑到她们周国来大放厥词。
  司马玉抿抿嘴。那女人不嫁是因为她嫁不出去!要是有人肯娶她,她肯定分分钟就嫁了的!
  微怔了片刻,回过神笑道:“好一张娇嫩的利嘴。”
  导游任务顺利完成,徐冉迫不及待地往学堂赶。司马玉留不住她,又不好挑明身份,只得一个劲地跳起来喊:“小娘子你等着我啊,千万别急着嫁人!”
  
  徐冉呸两声,等你个大头鬼!
  等回了行宫,作为殿前伴读,孔文认为自己有必要提醒国君要注意形象。就白日之事发表感言,小心翼翼地劝告:“陛下,您不能碰见一个姑娘就嚷着要娶她,这样不好,有失国体。”
  司马玉不以为然:“那就全部都娶了,以前的皇帝都能三宫六院的,待我成年后,也要照旧例开后宫多娶几个。”
  孔文低头不敢言,心中腹诽:若真是如此,只怕越相会将您打残的。
  这边行宫君臣探讨重开后宫六院的可行性,那厢李信回府同李国舅相说今日使臣访经仪堂一事。
  
  他漱口好几遍,这才勉强觉得好受了些。思及第一次亲吻人,竟然亲了个男人,李信表示他这回牺牲可大了!
  李国舅拿银票安慰自家儿子。
  虽然外人不知道徐二娘子的身份,但使臣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