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探郎计-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好不容易寻着了与他最为亲近的血亲……献帝却是不能左右她的命运。
  眼睁睁地看着郭嘉一日日的朝着后宫而来,想起曹操的话,刘协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拒绝阻挠的余地。
  ——公主早已过了婚嫁的最好年龄,如今良胥难寻。所幸,军师祭酒郭嘉郭奉孝德才兼备,貌可比江东周郎……陛下怕是不知公主此前身在江东之事吧。
  她与那吴地都督周公瑾似乎暗生情愫,而且是情投意合。
  若是不早点斩断公主的这份心思,恐怕是免不了将来的种种伤心。
  在伏皇后的轻抚下,刘协一边回忆着这番话中带着的威胁之意,一边对妹妹陷在郭嘉与曹操的“美男计”中不知而感到自责和担忧。
  可是若是不遵从曹操的话,谁知道对方会不会以万年公主被周瑜迷惑,早已与江东一伙勾结,欲图谋朝廷为借口对她大下杀手呢。
  
  比起死,刘协只想选择让刘瑾良生。
  躺在面前的女人怀中,他知道他能信的便只有伏寿一人了。献帝心中的悲情涌满心头。
  长春①一色包裹着黑色大袍,远远看去,温柔安宁。伏皇后与献帝相拥而靠。
  
  
  刘协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郭嘉对刘瑾良到底有何看法,从他写给司马懿的书信上便可清楚的了解到。
  
  今日一大早,司马府上便收到了从许都而来的一封书信。张春华一见到风尘仆仆的信差出现在家门口,便知又是郭奉孝写给自家夫君的。她吩咐家奴将对方领至后院赏了一杯茶和一些银两便打发了去。
  张春华着了一身薄红,腰身纤细苗条,一步步得朝着在后园桃花纷舞中挑剑而立的男子轻踏走去。
  明艳的花瓣乘风飘飘,如同在天上跳舞的小美人儿一般令人喜欢。司马懿艾绿贴身,正站在其中抬头向上望去……人生不过一场浮华梦。但是人人都爱它。包括他自己。心中什么都明白,便没有迷茫和值得发的牢骚。
  他握着一支长剑的十指的力道恰好,不紧不慢的动作让其的美妙姿态更加动人了。
  “夫君。”待他收剑而停,轻轻站在一边的张春华娇美的声音将司马懿的心神唤了过来。“春华,站了多久了。”他明明知道她来了好一会儿,嘴上却是问了出来。
  “没。这是奉孝先生那里送来的信。”白皙美丽的一只玉手递上前去,轻盈的一个小卷竹简册便放在了对面人的掌中。张春华的脸蛋的被风吹有些微红,司马懿的眼中闪耀着一种喜悦的光芒。
  明明只有十七岁,本该是稚嫩的容颜上染上了为人妻的妩媚和丝丝成熟。张春华的媚眼不躲闪,直勾勾地迎上了对方的目光,嘴角是不变的轻笑弧度。
  “夫君,该看信了。”她想着这独一无二的男子便是她的夫郎,而不是别人的。心里除了甜蜜喜悦,还有属于小女儿家的羞涩感充斥着胸口,满满得占据了张春华的思想。
  
  司马懿便收回了紧紧锁在对方身上的眼神,在旁边的椅子上一坐,将那卷竹册放在了精致的黑漆木桌面上慢慢地摊开了它……暴露在空气中,他的十指下一笔笔得全是郭奉孝的字迹,好不叫人欣赏。
  ——“仲达亲启:我前些日子对你提过这已回到许都的公主吧。你怕是不知此女原先是在江东都督府上的。不仅如此,据侍女紫月之言,刘瑾良是被周瑜从半路上捡回来的……不过短短时间内,她便弄得人家的夫人小乔醋意大发,才被赶了出来。而且周瑜一代才貌双全的好儿郎却似乎也动了心。
  妖精是我最喜欢的了。
  虽此末路公主之前的生活皆无法可证,除了名字同左臂的印记外,她的一切都值得怀疑。但是这女人已经被许给嘉了。
  奕儿有人照顾了,主要是她年轻貌美……与你家春华小丫头相比也不逊色呢。多年未能有合适的女人,害得我幸苦了好些年,这下子好了。
  仲达明白我的心思吧。
  郭嘉书。”
  看到最后一句,司马懿的嘴角扬起了比以往更深刻的嘲讽来。他抬手合上了书信。站起身来,负手而立。张春华走近,司马懿一瞥,伸手便将她拉了过来。
  好一个郭嘉……不要白不要,这种想法该是多坏的男人啊。司马懿牵住了身侧人的那只好看的手,盯着她的脸望着好半天。
  万年公主能否抵挡住奉孝的魅力呢。虽说不管如何,她注定会成为对方的玩物。
  
  不一会儿,携着爱妻张春华,司马懿轻踏而去。
  
  此刻与郭嘉共乘一车的刘瑾良并不知道她在面前昏迷着,并与自己相吻至深的这人心目中到底有怎样的地位,她更加不了解自己一直以来非常喜欢的偶像司马懿如何看她。
  一个视她为值得置在膝下承欢的妖精,一个觉得她只有皮相,除了勾引男人外再无用处的女人。
  
  在这世上,对刘瑾良真心实意至始至终的人除了周瑜外,还有谁呢?
  且不说,周瑜到底与她有否男女之情,他待她是好的。不欺骗她,不算计她,不会在她身上索取什么东西……只可惜刘瑾良命中与周郎无缘。
  
  一切都在历史的齿轮中持续转动着,孙吴已经开始了练兵之行。这为日后的赤壁之战的大胜提供了军事基础。
  
  “周都督,天黑之前我们怕是要到不了宫亭湖了。”前往宫亭湖的途中,一将骑着马上前征求周瑜的意见。
  红袍披身,高高的身形跨在马背上,是说不出的气势和耀眼……周瑜面上淡淡的,对着来人答说,向前十里左右有条河,依河可扎营呆上一夜。
  据水而驻,有河流的地方草盛水足,对长途跋涉的马匹来说实乃地利。同时军士的饮水便也不成问题了。因此,这是江东兵士最好的野外扎营选择。②
  军队秩序严谨,统帅受人爱戴,才智双全……如此阵容临行之时,全城百姓排队来送别。有些人甚至因为不舍他们的都督而落泪,还有年轻的一代,包括十来岁的孩子望着渐渐远去的周瑜的挺拔之姿的背影,眼中闪烁着激动异常的明亮。
  他们都在相信,或者崇拜着周都督。
  不仅是百姓们,其他将士文臣也是带着非常大的信心和期待共同出城相送于他的。
  当然,这其中最不舍周瑜离开的人,莫过于远在庐江城的周母,以及眼睁睁地看着夫君越行越远的小乔夫人。
  
  “祖母,父亲来信了吗?”周循挪着小小的身子与弟弟周胤围坐在周母的膝前。见孩子满脸的笑,周母偷偷拭去眼泪,将手中的竹简放在了一边,一手搂过老大,一手搂起老小,将两个孙子都抱住了。她回答他们说,循儿胤儿的父亲想念他们了。于是周母拿出随信送来的几件孩童的小玩意递给了周循和周胤。
  孩子一见有得玩了,便要祖母放开,两人去了院子里玩耍。
  他们一出去,周母又拿出了儿子周瑜给她捎来的一株上百年的老山参……她苦笑,再珍贵的养生药材也不及骨肉陪在身侧。但是她也明白,自家儿子是个讲信义,胸怀天下的大才,若是留他在家,只会浪费了他一身的本事以及耽误了江东的前程。
  穿着素淡,气质高雅的周母牙色长衣下的那颗心里满是悲伤。
  而此时还守在都督府上的小乔,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是不舍地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原本美丽娇艳的容颜变得有些憔悴,迷人的双眸中含着泪水,红润的双唇也已经被她咬得染上了斑斑血迹,愈加鲜艳了起来……小乔不想叫夫君回来之时,见不着她。
  然而,庐江城的老宅里,还有渐渐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两个儿子在。作为妻子的,职责便不是要替夫君照顾好家中老小吗?小乔爱周瑜,爱这个家。
  于是她果断得决定将一切打理好,便回周宅侍奉婆婆,照顾周循周胤两兄弟。
  
  一个母亲的思子之心,一个女人的念夫之情,周瑜不是不知,也不是不在意,而是为了江东百姓,为了他与孙伯符的约定,他周公瑾必须守护这片土地,守护孙权到最后!
  
  此时在海昌县县官的府上,一名月白长衫的男子正坐在靠窗的书桌前阅读着一封信差刚刚送来的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上面娟秀清明的字迹是他最熟悉不过的了。
  ——“伯言哥哥亲启:
  不知何日才能与伯言哥哥再见,仁儿好想去海昌看你,可是二哥不许。哦,对了,公瑾哥哥也离开了城里,去了宫亭湖练兵。小乔夫人满脸泪痕的模样,才使我想起了那日你离去时,我的样子来。
  伯言哥哥,你还记得你曾经对仁儿说过的话吗?
  ‘仁儿,等我。’
  我会一直等你的。
  孙仁书。”
  将信收好,看信的人清秀白皙的脸庞上露出了隐隐约约的可疑红晕。他的嘴角不自觉的扬起了一抹浅笑。玉冠所束的长发有一缕被风儿透过大开着的窗户吹得飘扬了起来。
  此番情景任谁都能猜得到是一对热恋中分别了的男女之间的互诉衷肠。
  不过,他们从来便不是男女关系。
  一个是应募而来的幕僚,一个是主公的妹妹……陆逊陆伯言同孙仁,彼此心生爱慕,却从来没有提过一个“爱”字。
  孙仁在想陆逊,陆逊又怎会不想再见她一面呢?只是他身为海昌县县令,岂能轻易离城而去。陆逊知道,孙仁的话中并没有一丝的抱怨,反而是告诉他,她会一直等他下去。
  这样的深情,陆逊除了心中的欢喜外,还有担忧。
  
  “陆大人,该是用晚膳的时候了。”在门外,一个娇媚的女声传了进来。
  陆逊扶额在心中轻叹了一口气……眼中原本明亮的眸子中此刻多了一分黯淡。半晌后,他答了一声,便忍着头疼,将烦闷压了下来,整理好了表情,陆逊起身走去,打开门,踏出了屋子。
  
  纵使是三国乱世,儿女情长之事也是避免不了的。在一切都将由政治因素来决定的同时,人的私心小爱有时也能发挥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半路遭袭
  一架长长的华丽马车行驶在大路上,拉开车门……金纱帐垂落而下,珠帘紧贴其边。在帘帐外是一个小房间,桌椅摆设整齐,很是简洁的布置。而隔着帐帘向里面进来,却是另一番天地。
  紫檀小桌,上面放着一个小小香炉。
  造型特异,一仙老卧做石上,一手托着炉身,一手挑着碧笛,其脚下是青青草地……在仙人背后靠卧一只栩栩如生的白虎。轻烟缭绕,笛子的小孔中以及白虎身周正是香气四溢而出之处。
  玛瑙石雕制成的博山炉,深入而下是红通通的炭块,在上面放有银箔,在此基础上是苏合香置于此燃烧着。
  金丝被软香榻,帷幔和那枚枕头亦是淡黄色的。
  如此小巧精致的屋子看起来似乎是女儿家的闺房,然而,郭嘉正躺卧在此处,陷于昏沉不醒。靠凳子上坐着的婢女落园则守在一旁照看他。
  这是曹操的安排……
  朝里,撩起珠帘而看便是内屋了。其摆设装设和郭嘉居住的外屋是一模一样的。
  此刻在那里眯着眼,露草一身长裙,半屈着腿侧卧在榻上睡着了的人便是刘瑾良。
  
  午休片刻,除了照顾郭嘉的落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