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贵-莞迩-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凤麟这里打探不到任何消息的人们,就只好迂回行事,将主意打到了慕轻晚身上。

    回京的这几天,慕轻晚也听说了那个流言。

    虽然慕轻晚不知道这流言是何人放出的,更不知道为何有人会对侯府的事知道得这么清楚,但自从得知自己一家要回京,慕轻晚就已经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

    所以,当接到各府夫人那成打的帖子时。慕轻晚并没有多少惊讶。

    甲夫人办的迎春宴,乙夫人的生辰宴,丙夫人小女儿的及笄宴……

    等等等等,各种名目直瞧得慕轻晚眼花缭乱。

    慕轻晚本就喜静,而且明知道这些夫人的目的在于从自己身上探究流言的真伪,心里其实并不情愿去与这些夫人周旋。

    但无论如何,既然以后都将在京城里生活。这些人情往来也是不可避免的。慕轻晚也不可能将所有宴请都推了。

    知道那些夫人们宴请自己的目的,若是自己一直不露面,恐怕她们不会罢休。

    于是。慕轻晚只将那些帖子简单过滤了一番,便选择了去那位办生辰宴的夫人府上赴宴。

    那位梁夫人是礼部尚书于大人的儿媳,当然了,之所以选择去赴梁夫人的宴。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慕轻晚和这位梁夫人未嫁时乃是闺中密友。

    既然都是要去赴宴的。自然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对象。

    梁夫人的生辰宴定在三月初一。

    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这日一早,和煦的阳光便给清冷的大地带来暖意,人们纷纷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多彩的春裳。

    因为要去梁夫人那里赴宴,又是回京之后的第一次露面,慕轻晚自用过早膳便在丫鬟的服侍下开始梳妆打扮。

    去参加生辰宴自然不能穿得太素。是以慕轻晚选了件刻丝的大红遍地金褙子,头上斜插一支缠桂枝镶翡翠缀明珠流苏步摇。再点缀几支白玉钗。

    慕轻晚的容貌本就有种柔婉动人的美,这一打扮起来,不仅人显得精神了些,看上去更是比从前小了两三岁。

    凤止歌带着半夏与扶风来到了慕轻晚所住的荣禧堂时,慕轻晚正坐在镜子前查看身上装扮是否有不妥的地方。

    镜子是京里贵妇圈子里颇受欢迎的琉璃镜,与铜镜相比,这琉璃镜照出来的影像清楚了不少,慕轻晚正抬手抚了抚头上那支步摇,便从镜中看到了凤止歌三人的身影。

    “止歌,你来了。”慕轻晚回过头,面上笑容温婉柔和。

    凤止歌快步入内,与慕轻晚闲话了几句,便道明来意:“娘,梁夫人的生辰宴,女儿与您一起去。”

    贵妇圈子里之些宴会向来是小辈们露脸的场合,梁夫人送来的帖子当然也邀请了侯府的姑娘们,不过慕轻晚心疼凤止歌这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这才特意将她留在府里,准备独自赴宴。

    慕轻晚知道凤止歌平日里并不热衷参加这些宴会,是以听凤止歌主动要求与她一起去梁夫人的生辰宴,心中便浮上疑惑。

    “怎么突然想起要参加梁夫人的生辰宴了,你不是不喜欢吗?”慕轻晚问。

    凤止歌想到收到的消息,道:“娘,自从确认您会去,梁夫人这生辰宴就不再是简单的生辰宴了,可是有不少人都暗中盯着呢。”

    先前清平长公主入威远侯府为妾的流言传遍京城,有不少极重礼教的御史们就已经很是不满,若不是这流言的真伪得不到证实,恐怕这些御史早就参了凤麟一本了。

    公主为妾,又威逼正室。

    这样于礼不合的事若是真的闹出来了,必将在大武朝的世族间掀起轩然大波,一旦事态闹大,无论是皇室、赵幼君个人和威远侯府,都绝对讨不了好。

    梁夫人的公公乃是礼部尚书于明理,就同那些重规矩的老御史一样,于明理也同样坚决维护礼教。

    在这样的情况下,慕轻晚出现在梁夫人的生辰宴上,这些人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从慕轻晚口中打探消息,至少,就凤止歌已知的,原本并不在受邀之列的杨夫人,今天就会出席于府的这场生辰宴。

    杨夫人在湖州是见过赵幼君的,那时的赵幼君俨然一副侯府当家主母的作派,慕轻晚此前没见过杨夫人,若是一个不小心露出什么马脚,恐怕威远侯府上下都会因此而难以脱身。

    慕轻晚当年在闺阁中亦是受过这方面的教导的,凤止歌这样一说,她便大概想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在慕轻晚看来,女儿可比自己强多了。有女儿一起去这生辰宴,那自然是好的,当即就欣然点头应允。

    母女俩收拾妥当便着人准备好马车,一路出门往于府而去。

    于府和威远侯府都在城南,两府之间距离并不远,只隔了几条街,慕轻晚和凤止歌到达于府时也不过巳正。方下了马车被于府丫鬟领着往里走。便见一名中年妇人快步朝着她们走了过来。

    “阿晚,你可算是来了!”那妇人一把握住慕轻晚的手,语气中透着激动。

    来人正是梁夫人。

    梁夫人面容端庄。看起来比慕轻晚要大上一两岁,今日这生辰宴便是为她的四十生辰而办。

    也不知是不是于府家风严谨,即使生辰,梁夫人的衣饰穿戴都显得十分朴素。

    她梳了个常见的堕马髻。发间插着一支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簪,并一式四支烧蓝镶金发钗。手中戴了一串珊瑚手串,着一身细棉团花马面裙。

    “你说说你,一走就是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也不知道给我捎封信。这些年我可没少为你担心……”梁夫人一边拉着慕轻晚往里走,一边埋怨道。

    慕轻晚当初确实与梁夫人交好,听梁夫人这样一说。眼中便带了些惭愧之色,嘴里喃喃道。“秀姐姐,确实是我不对。”

    梁夫人闺名唤作明秀,又比慕轻晚年长,两人当初一直是以姐妹相称。

    听慕轻晚认错,梁夫人道:“算了,回来就好,也别说什么错不错的了,对了,这是你家千金?”

    一直到这时,梁夫人才总算是注意到了凤止歌。

    慕轻晚点头,然后把凤止歌介绍给梁夫人,“秀姐姐,这是小女止歌。”然后转向凤止歌,“止歌,这是你梁姨母。”

    凤止歌见状向梁夫人见了一礼,“姨母。”

    梁夫人可是听出了慕轻晚向她介绍凤止歌里话中隐隐的骄傲,当即便对凤止歌多出几分好感,忙将她扶起来,顺手将手中戴着的珊瑚手串退下,戴在了凤止歌的手上。

    “好好,有个这么乖巧的女儿,阿晚你也是个有福气的。”又见凤止歌准备将那手串取下来,梁夫人忙制止道,“这可是我这个作姨母的给的见面礼,莫不是嫌姨母这见面礼轻了?”

    听梁夫人如此说,凤止歌看了看慕轻晚,见她点头,才向梁夫人道了谢。

    几人这时已经入了于府内院,原本与慕轻晚叙着话的梁夫人在经过一片空阔的园子时,突然将左右侍候的人都遣了下去,然后面色严肃地看着慕轻晚。

    “阿晚,想必你也听说过那个关于清平长公主的流言了,流言里言之凿凿的说当年清平长公主谎称病逝,实际上却是入了威远侯府为妾,为此威远侯府不得不远迁湖州,更逼得你不得不退避三舍,可有此事?”梁夫人问道。

    慕轻晚一顿。

    早在来之前,她就知道这生辰宴上必定会有人问起这个问题,也早就已经想好要怎样应对了。

    可她却没想到,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会是她视为姐姐的梁夫人。

    但是,就如凤止歌在临行前嘱咐的那样,这件事,任何人来问,都只能否认。

    所以慕轻晚下一刻便回过神来,面上笑容不变,摇了摇头道:“绝无此事!在湖州时我家老爷就猜不透为何皇上会突然召我们一家回京,直到听到这传言之后,才知原来京城竟然有此等无稽之谈在流传。清平长公主当年可是太后的掌上明珠,若不是早逝,整个大武朝的男子几乎任她挑选,又怎么可能入侯府为妾?就算长公主真有这种念想,太后和皇上又怎么可能应允?秀姐姐,莫非皇上就是为此事召我们回京?”

    “皇上的心思自是没人能猜透……”梁夫人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然后深深看了慕轻晚一眼,“阿晚,既然没这回事便好,不过你要记住了,任何人问起这件事,你都只能给出方才的回答。”

    梁夫人话里的深意,慕轻晚只一瞬便领会过来。

    梁夫人分明是猜出了什么,却不仅不计较自己的隐瞒,还如此叮嘱于她。这让慕轻晚有些惭愧。

    “秀姐姐……”慕轻晚喃喃唤道。

    梁夫人却揭过这个话题,领着慕轻晚与凤止歌往设宴的花厅走去,“行了,咱们还是赶紧走吧,虽然今天我才是寿星,可在很多人眼里,你才是真正的主角。”

    慕轻晚闻言看了凤止歌一眼。梁夫人明里暗里提点了两次。恐怕今天这生辰宴不是那么容易脱身了。

    两人跟着梁夫人来到花厅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面容端庄,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夫人。这些夫人们围坐一团聊着家常,她们带来的娇俏可人的小姐们则三五成群的讨论着时下的热门话题,气氛可谓是非常热闹。

    而坐在花厅里最醒目位置上的,正是进京没多久的杨夫人。

    慕轻晚当年十几岁的年纪就成了威远侯夫人。在座的这些夫人们与她相熟的虽然并不多,但认识她的却是不少。

    所以。几乎是慕轻晚一跨进厅里,原本热闹非凡的花厅便顿时安静了下来。

    一个是流言的传播者,一个是流言中的受害者,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慕轻晚与杨夫人之间来回移动。想看看这两人之间是否有什么端倪。

    虽然凤止歌早就提醒过杨夫人也会到场,但慕轻晚此前并未见过杨夫人,是以看到杨夫人时仍下意识的一愣。

    凤止歌见状轻轻掐了掐慕轻晚的手心。

    慕轻晚蓦地回过神来。扬起笑容便向着杨夫人迎了上去,嘴里还熟稔地与杨夫人寒暄。“这不是杨夫人嘛,算起来咱们可有大半年不见了,当初杨夫人离开湖州进京时还道日后许是再难相见,没想到这就与夫人在京城相见了,可真是缘分。”

    杨夫人这些日子过得可不怎么好。

    当初想着要让赵幼君倒霉,所以进京之后,只要有机会,杨夫人就在各式宴会上宣传威远侯府以妾为妻之事。

    后来见这消息传得京城人尽皆知,杨夫人心里还挺得意,可谁能想到,后面会有威远侯府那以当家主母自居的妾真正身份是当年的清平长公主的流言出现呢?

    杨夫人当时可是一点也避讳的向人讲起威远侯府的事,所以第二个流言出现之后,人们惯性的将黑锅放在了她背上。

    这可就不得了了。

    自打“清平长公主”这几个字出现在街头巷尾,原先与杨夫人还算亲睦的那些夫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待她冷淡了起来,就算偶尔在公众场合碰上,也都是绕着她走,就像她身上沾了什么可怕的毒物般。

    在此之前杨夫人是不知道清平长公主这个人的,流言出现之后她才从旁人口中了解了一些。

    太后视若珍宝,当今皇上唯一的亲妹……

    越是了解,杨夫人就越是心惊。

    她看过真正的威远侯夫人的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