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大家准备看笑话的时候,朝中突然接到消息,河中安抚使燕亲王赵柽奉诏募兵十万出援太原,惊得朝中上下人等目瞪口呆,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蹚浑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八章 得失

种师中救援太原失败,虽在意料之中,但是还是让赵柽十分难过。在得知皇帝哥哥准备再遣大军出援时,赵柽知道这是大宋最后一点可以调动的军马,而‘防秋’在即,以现在的形势,尝到了甜头的女真人必然会再次南下,一旦黄河防线失守,女真人就会二次兵临汴京城下,历史上大宋就是亡于此役。
赵柽思索再三决定出兵,他想到了出兵后的结果:一个是得到皇兄的垂青,兄弟联手抗击金军,中兴大宋;另一个就是显示自己的实力后,引起皇兄的‘重视’,最好的结局就是做个逍遥王爷,最有希望的去的地方就是北国城皇室集中营的一个农夫。
对于第一个结果赵柽心中明白,以自己皇兄的胸怀和气度,那就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奢望,基本上没有可能实现,但是他想试一试,为了自己的兄弟们,为了太原城,为了大宋百姓去试一试,希望上天有眼,能看到他的苦心!
六月初三,赵柽以河中路安抚使的名义下达募兵令,传檄各州府、屯军、蕃部弓箭手,征召义勇解救太原。命令一下,知灵州府许宏率先响应,亲自引兵一万前来。接着夏州知府王瑾、和州知府野利、宥州兵马钤辖周达钧、蕃部首领磊买、保吉阿宝、正川等皆领兵前来,十日间便以聚起十万兵马。
此后还有各屯戍堡寨的巡检各领弓箭手不断加入,开始还只是河中路,后来蔓延到与之相邻的河东路。这些人多是东南民乱逃入河东的流民,这几年经过积累发展皆以稳定。听说王爷募兵纷纷自带弓马赶来,又编成弓箭手八十指挥。义勇三十指挥,有近十万之众。
紧接着盛和堂带头捐出粮食六万石,钱二十万贯资军,这几年一个盐州就早就了河中无数大商,而边贸的发展也使商人们发了财,大家都感王爷之赐,纷纷捐粮捐款,共募集粮食五十万石,钱二百万贯。
汇集到王爷麾下的有王爷过去的旧部。曾随王爷西征的蕃兵,更多的是慕王爷忠义之名而来。但是人们发现王爷最为器重的原忠勇军副帅、现在的河中军屯使赵仁不但没有派一兵一卒,反而下令阻止转为军屯的忠勇军旧部前来助战,并将此事呈报给朝廷。
可赵仁不可能阻止所有的人,过去的好兄弟赵耻、赵智等人痛斥其忘恩负义后,领着龙将、虎将和狼将一旅、二旅和炮兵一旅,共一万五千人从驻地出走投奔王爷麾下,决心与王爷同生死共进退,他们的行为当然受到了众人的称赞。而纷纷大骂赵仁等人不义,赵柽听罢只能摇头苦笑,感叹人各有志。
自募兵令到现在聚集了二十万大军,大大超出了赵柽的意料。他没想到自己的人缘居然这么好,别人愁兵少,他愁得是人太多了。他还没有指挥这么多部队的经历。现在更麻烦的是如何调配这么多部队,这些人虽然训练有素。但是却互不统属,要想将这么多杂牌整编在一起。还能相互配合默契确实给他出了个难题!
如果说整合部队的事情还有解决的办法,但此时事情搞得轰轰烈烈想低调也不可能了,起初按照本意能来个两三万人捧场就行了,然后让赵仁以河中军屯使领军出征,自己当个配角,即抬举了赵仁,又隐藏了自己的实力。可现在事情发展已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只能委屈赵仁背黑锅了,自己索性轰轰烈烈的干一场了…
“王爷此次坚决亲领大军出援了吗?”杨时忧心忡忡地问道。
“此刻大军云集,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各军互不统属,本王不出面,无人能镇的住局面,以他人为将只能重蹈种老将军兵败的覆辙!”赵柽说道。
“唉,如此一来,败了还可保全,要是胜了王爷处境将更加艰难!”杨时叹口气道,他博览群书,当然知道皇家争斗的冷酷无情。
“龟山先生过虑了,王爷振臂一呼便有十数万大军聚于麾下,做的也是为国利民的正义之事,皇上理应封赏才对,怎么会怪罪王爷!”陈东摆摆手说道。
“少阳,你可知有功高震主之说,皇上数次下诏整顿和征集军队,千方百计地增加兵力,但应者寥寥军力实未能增加,看到王爷如此岂能放心?你做事太过孟浪了!”杨时看向陈东肃然道。
“龟山先生言重了,上次进京,我领太学生伏阙上书,皇上尽为采纳,诛杀、贬嫡了蔡京等恶贼,可见新皇是清明之君!”陈东不以为然地说道。
“少阳,你此次进京能带来太学诸人,确是件好事,可你却不知凶险。在你上书之时,宫中遣人数次欲刺杀于你,如不是王爷遣近卫暗中保护你早就命丧黄泉。而你当日上书,皇上命王濋、李邦彦调集重兵欲行镇压,只是局面已经失控,恐生民变才放过了你等,其中凶险你却不知。事后,耿南仲等人已拟定一份名单,予以斩杀以正当日逼宫之事,你陈东名列榜首,要不是王爷迅速安排你领人出京,只怕你…”杨时摇头苦笑道。
“你们表民意拥李纲为相,也是出于公心,但也让李纲背上了携众逼宫之名,现在其被圣上强命为河北宣抚使出援太原,看似倚重其实是贬其出京,而以其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领兵对抗女真人,结果不言自明,此次再败中原再无可战之兵,王爷此次冒然决定出兵也是为保全一个忠臣,为大宋留下最后一点希望!”周行己说道。
“两位先生是不是以偏概全了!”陈东辩解道,“此次上书除了朝中六贼,斩了乱国乱政的内侍,京城才得以不失,且大快人心,朝野上下皆欢喜鼓舞,即不算是有功于社稷,也不能言过吧?”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正是因为诛杀了六贼,你们也把天下的士人的脑袋放在了刀口上,也让王爷此战更为凶险!”杨时的言语激烈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九章 步步为营

北宋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立国的,因此对武将、军人掌权的危险有清醒的认识。再加上五代时期国家被将领所左右的历史经验,所以他立国之后非常重视对武人的限制,确立以以儒立国,重文抑武的国策,立誓言碑:优待文人士大夫,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者。
因而,宋代的官员主要来源于科举入仕的士人阶层,大批文彦学子通过这个途径,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追求,经过百年的强化,正如蔡襄所言: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辞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些士大夫与皇权相结合,共同维持着国家的政治运行,所以士大夫比任何时候都更能体现出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最高理想,可以说大宋王朝是士人们撑起了一片天,也造就了历史上‘宋是文人士子的天堂’的传说。
但正是因为士人们的命运也与皇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他们更加忠于皇室,积极上书言事,平判历史,参与政治,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即使是在仕途受挫,落魄失意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一如既往的关注着国事民情。这是时代环境所唤起的士人阶层欲忠君报国的思想体现,它反映出士大夫在掌握政权之后的一种心态,从追求个人的闻达向关心社会和阶层的群体利益的转换。
虽说看似和谐。可皇权和相权的争斗在百年中从未消失,皇权膨胀必然打压以相权为代表的士人集团为代价。士人集团。而相权的膨胀自然使皇权受限,引起皇族的不满。打压相权。两种权力就是在这种争斗和妥协中蹒跚前行,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而太祖所立誓言‘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便是保持这种平衡的纽带,双方斗的再狠,也不会伤害对方的生命…
“神宗朝,新旧两党相争,本只是义气和理念之争,但新党炮制‘乌台诗案’将旧党苏大学生打入大牢,开启了文字狱的先河;反之元祐更化之后。旧党执政,以牙还牙,罗织了‘车盖亭诗案’,把新党蔡确流放到了岭南,贬死于当地,但先皇依然遵循誓言不敢刑杀!”杨时说道。
“至前朝,朝纲已乱,太上皇收集花石纲,太学生邓肃献诗讽谏。宰相蔡京对先皇说:你不杀邓肃,恐怕浮言将祸乱天下。但先皇说其还是个重臣,只取消邓肃的学籍,放归田里。可见先皇还记得太祖誓碑。你陈东此次率开封军民在皇宫前伏阙示威,上书言事,宰相李邦彦以你们‘意在生变。不可不治’余将你等太学生逮捕处死,若不是王爷早有安排没有得逞。你便开了本朝斩杀言事者的恶例,此次你虽然死里逃生。但京中随你上书的数十位军民被当街斩杀!”周行己叹息道。
“仁宗朝,辽国犯界,一位转运使临阵脱逃遭到弹劾,朝议以与重处,仁宗皇帝也想杀之以儆效尤,可却被朝臣以太祖誓言劝阻。人人知其罪当斩,但仍劝皇上免其死罪,就是不想开斩杀士大夫的之例。此次你伏阙逼宫,要诛奸佞,圣上本就对他们心怀怨恨,借刀杀了王黼、梁师成等人,又开先河。”杨时愤懑地说道。
“龟山先生,王黼之流祸国殃民,杀之乃是快天下人心之事,难道也错了吗?”陈东说道,显然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少阳,你可知有其一,必有其二。这把刀可以杀奸佞,也可杀忠臣,李纲如出援失败,即使从沙场上逃得性命,也难逃这把刀!”杨时皱了皱眉说道。
“李大人忠心为国,天地可鉴,怎么能杀得?”陈东急忙说道。
“败军之将不该斩吗?你们要求诛杀童贯不就是因为他是个临阵脱逃的败军之将吗?童贯杀的,当然李纲也杀得!”杨时冷哼一声说道。
“啊…”陈东听罢冷汗如雨,讶然出声道,自己只是想为国除奸,没想到意气用事却连累了天下的士人和王爷,“王爷,属下一时冲动,却牵连到了王爷,真是该死!”他俯首施礼道。
“这事错在本王,知你是血性之人就不该在这个时候遣你回京,事已至此,懊悔已经没有意义,不过少阳还要记住这次教训,切不可再意气用事!”赵柽笑笑说道,他知道一个国家的进步需要有这些热血青年的推动,但是只凭一腔热血也是不行的,白白丢了性命更是可惜了这些日后的栋梁之才。
“属下明白了,此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陈东看着王爷淡然的神情说道,心中忽然明白了,以王爷的手段和背后的雄兵足以横扫大宋禁军登上宝座,而其胸怀和魄力也定能治理好国家,可他却忍而不发,看来不仅仅是不想落下弑君夺位的恶名,而且是不想在大宋开创这种侍武夺位流血政治的先例,打破大宋百多年最高权力和平交接的局面。
“王爷,此次出兵无论胜负,王爷都会再次陷入朝堂上的争斗之中,而我们在京中势力薄弱,形势凶险啊!”杨时不无担忧地说道。
“所以在出兵前希望先生上书弹劾本王,那样即使有什么意外也不会牵扯到诸位!”赵柽笑笑道,这两位也终于把自己当成了一家人。
“王爷说的哪里话,我们岂是朝秦暮楚的投机小人,我等愿与王爷共进退!”杨时有些愤懑的说道,好像王爷侮辱了他们的人格。
“我等愿与王爷共进退!”陈东和周行己起身施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0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