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之炮灰小娇妻-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塬不解,“建那么多做什么?咱们也住不下那么多。”
  在江塬看来,店铺是因为还能开店,但是普通房子却是没必要的。
  林苏解释道:“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以后肯定很多人需要房屋居住,咱们可以多建造几间,以后靠着收租都能那个挣钱,你说是不是?”
  江塬想了想,笑着应道:“是,我媳妇说什么都是。”
  “那你要不要买?”
  “买!只要你说的,我都相信。”
  在江塬看来,这钱有余的,媳妇说可以钱生钱,那就听她的,反正现在家里也不是没有钱。
  而在林苏看来,一个男人能为自己做到这个程度,可见这个男人有多爱你,才会放肆让你这么去做。
  有时候她会问江塬:“万一我给你出的主意有问题,咱们这钱投进去都亏了怎么办?”
  江塬眼睛都没眨,笑着说道:“那大不了就亏了吧,你男人会挣钱,做什么都能养着你,不累着你。”
  林苏心里只满满的感动。
  紧接着,江塬又来一句,“当然,你要愿意拿你的奶茶店养我,我也没意见。”
  江塬这一句完全是皮,林苏哭笑不得,大手一挥,“行,那到时候小姐姐我,就养着你,你跟着我,我吃什么你吃什么?”
  “好啊!”
  两人买了奶茶店的一个房子,另外有一家不卖,只能租。
  而有了前面奶茶店的经验,林苏这两个奶茶店开的轻松,就连名字,林苏都不带想的,直接挥手一来,就说叫爱塬奶茶店。
  第一家奶茶店的时候,林苏并没有怎么想名字,江塬说叫江林奶茶店,林苏当时想着取了两人的姓氏,挺好的,也没想那么多,反正店铺名字只是个被人称呼的名字。
  不过这后面两家,林苏就想换个名字了。
  江塬听说要叫爱塬,刚听的时候,以为是个什么奇怪的名字,再想的时候,发现这不是他的名字吗?爱塬那就不是林苏在表达爱他吗?顿时心里就乐了。
  不过他又觉得,“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高调了?让人看见多不好?”
  林苏却反问道:“有什么不好?取这个名字你不高兴吗?正好能表达我对你的喜欢啊?”
  江塬是挺喜欢的,但是还是觉得有点高调过头了,“要不,叫苏塬奶茶店,或者塬苏奶茶店好了,正好咱们两人的名字。”
  林苏一听这名字,皱了皱眉,“没有爱塬好听呀,爱塬奶茶店,朗朗上口。”
  所以,林苏是注定要这么高调的对她表达爱意了。
  江塬虽然觉得高调,但是自家媳妇真改这名字,这心里还是高兴的,这说明自家媳妇对他的爱。
  有前头奶茶店的经验,两家爱塬奶茶店开业的时候,比前面轻松。
  林苏依旧是一个店铺招收两个人,一男一女,干活不累。
  人是从她同学朋友间找来的,年轻干活也积极。
  她把两家奶茶店分成一号店和二号店。
  一号奶茶店开业的时候,正赶上周末,林苏身为老板娘也去捧场了,因为奶茶的名头也打出了一些,所以还是不少人前来选购。
  二号奶茶店的时候,林苏忙,就没有过来,只让江芳过来看看,之后江芳给她汇报说,店铺的生意依旧红火。
  这样三家奶茶店,因为夏天的来临,以正常增加递进的方式不停的增加各种年纪的新客户。
  奶茶不贵,加上味道不错,解渴,特别是那些来逛街到一半口渴的人,正好可以买来喝一喝。
  不过半个月,林苏去店铺查账的时候却发现,这奶茶店的利润是真的高,一天奶茶店的收入刨除成本的利润就有几百,甚至有一天是将近破千的。
  当然,能有那么大的收入,背后的努力功不可没,可别看这奶茶店看店的只有两人,但是背后制作奶茶的工序,她却经过江塬的帮忙请了好些人来的,都是分开工作,准备原料,否则,谁来提供那么大量的奶茶。
  林苏这边在挣钱,江塬的绸布店也是每天生意都好的要爆棚。
  毕竟价格便宜了,这一个个的,都爱来买,就算的卡布不是现在夏天穿的,但是适合买了做好冷点的时候穿。
  虽然后面的卡布不能每天都好几万,但是还是连续了好长时间,之后就算跌回来,也一天有过万的。
  因为江塬准备的布料数量大,供货足,光是绸布店不到一个月的生意,就挣了几十万了。
  这对于后世来说,一个月几十万都是很高的收入了,更别提现在还是低收入的年代。
  而江塬将成本留下来之后,利润直接交给了自家媳妇保管。
  林苏一般是将钱存到银行的,这个年代,银行基本都是很空的,就算谁家有钱,都是自己手里攥着,就不爱放进银行生钱,对他们来说,银行不稳定,加上要存要取,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年代能在银行存钱的人都是心大的。
  “另外,我还留了一些钱,咱们去买四合院的。”江塬给林苏解释道。
  知道媳妇喜欢四合院,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喜欢,不过既然想要,那他就给她买。
  林苏一听,还有其他钱呢。
  她问道:“这绸布店现在生意还这么好吗?”
  绸布店的收入,林苏从来不爱问,毕竟江塬赚的钱都是在她手上的,问不问都是一样。倒是她喜欢跟江塬说奶茶店的收入,江塬偶尔听听,还能提供个意见什么的。
  江塬点点头,“还是很好的,咱们的货还有,这批布,还能给咱们挣钱。”
  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他们的生意在其他人的帮忙宣传下,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而且买的卡布的人有时候看到别的布料,也会想要入手,增加了全店的总收入。
  当然,随着他的店铺挣钱,别的店铺也开始降价模仿了。
  很多人的的卡布都不是从工厂进货过来,所以价格比较昂贵一些,不过还是有些人有自己的渠道,找到纺织厂,然后拿到白色的卡布,只要他们也送去印染厂这么一印染,和他就没什么区别了,客流量也会随之减少。
  不过庆幸的是,他们是第一个卖这样低价的卡布的,所以赚的还是挺多的,就算以后客流量少了,那也还是比以前刚开始的时候好的。
  江塬是这么想着的,所以想去给媳妇再买个四合院,让她开心开心。
  可就他们夫妻俩准备前往四合院,和约好的房主谈关于四合院的事情,有人把江塬举报了,投机办的人直接到跟前抓了人,说他这是典型的“投机倒把”行为。


第125章 
  谁也没有想到; 会出了这个事情,江塬被带走的时候,林苏就在旁边,看着自己的男人就这么被投机办的人带走。
  林苏想跟上去; 对方说不许妨碍他们办公。
  绸布店直接被投机办的人封锁; 在没有处理好这事情之前; 不允许开店。
  很快,绸布店被封锁江塬被抓的消息; 很快就传出去了,那些跟他们一样开绸布店的; 一个个拍手叫好,在他们看来; 江塬就是在扰乱经济,大家的卡布都是卖六块多; 要三寸布票,你倒好; 搞什么自己印染,弄了四块多,还不要布票。那不是让我们没生意做吗
  有些人知道江塬不在家之后; 他们家只有姑嫂两个人; 甚至有绸布店老板家的媳妇儿媳妇之类的,跑到林苏江芳面前得意,说他们投机倒把,说江塬被抓的好; “就该把你们这些典型的投机倒把抓起来。”
  林苏这人平时看着可爱软糯,那些人自以为好欺负。
  可当这些人开口之后,林苏却毫不犹豫的反击回去,“别以为我不知道,有些人面上见不得别人好,说我们投机倒把,可暗地里,也偷偷的弄了白色的的卡布去印染厂染呢,明明成本那么低,可是卖给顾客的价格,却是翻了又翻的,这故意比成本涨高那么多,我看,你们才是投机倒把吧又或者挂羊头卖狗肉,表面卖的是这个价,实际上又换了一个价。”
  那人被林苏的话噎的顿时不敢说话了。
  这同行就是冤家,既然是冤家,就算林苏不怎么管江塬绸布店的事情,但是也多少了解过附近的绸布店是什么样的
  她这人就这样,做什么事情都爱知己知彼,总觉得了解的透彻一点,方便她挣钱。
  眼前的人其实也联系了工厂,进了白色的的卡布,然后送到印染厂去印染。
  他们印染出来的绸布,表面上,说是卖六块多钱,要三寸布,可其实,暗地里,熟客都按照低价格卖出去,只是不让人知道而已。
  “我看谁才是真正的投机倒把。”
  林苏突然这么点出来,那人脸色一片红一片白,最后丢下一句,“反正你们这是要完了。”
  江芳气的大骂“你们才要完了呢,现在国家经济在发展,我哥这是正常的。”
  “那我倒要看看,谁笑到最后的”
  江芳生气极了,想说点什么,却被林苏拦住,“不用和这种垃圾争长短,江塬会没事的。”
  她写了那么多年底文,大概也知道,八十年代开始,国家经济开始发展,江塬这样子根本就不算什么投机倒把,不过是将成本降低,为民众省钱而已。
  不仅如此,因为他们低价卖了的卡布给老百姓,很多人听说江塬被举报“投机倒把”被抓了,一个个跑去投机办闹,说这根本不是投机倒把,人家店家压那么低的利润让他们买更多的商品,这明明是在造福大众,根本就不是搞破坏经济。
  甚至有些人慕名而来,准备去江塬绸布店买布料的,听说江塬被抓了,更是气的大闹投机办。
  连着好几天,投机办都有人在他们门口闹,说他们这样做明明是不对的,人家为他们省钱,应该是值得提倡的,现在民众收入那么低,绸布店便宜,不是能让他们穿上更多暖和的衣服,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因为这事情闹的有点大,而上面刚好在最近宣布了取消统筹统购的政策,国家定调“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商品经济的”,也就是说,江塬这么做,不过是在搞商品经济,是国家允许的,并不是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的含义是故意囤积积压货品,然后垄断市场,再提高价格,这才是投机倒把,不可取的。
  而江塬这种行为,属于是为民众谋福利的,价格低了,民众也买的起,幸福指数也在上升。
  所以江塬回来的时候,是被投机办的领导送回来的,还拎了不少东西过来,感谢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付出。
  一下子,江塬从“投机倒把”的坏行为,变成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典型,是国家鼓励以及提倡的。
  江塬从地狱升上了天堂,有人欢喜有人就愁了,特别是那些绸布店,因为没有同样的货源和人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江塬的绸布店赚钱。
  还别说,因为出了这个事情,江塬的店铺反而比之前更好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人跑来他家买布,毕竟是树了好的典型,人多也不奇怪。
  一下子,江塬的店铺一天的收入比原来的收入还要来的好,这会,轮到别人家眼红了,一个个好不容易找了点关系,拿了点白色的卡布去印染厂印染,结果江塬这边出事之后,又得到了上头的表扬,一个个工厂都愿意和江塬合作,签订大单子。
  等到六七月份的时候,江塬已经和多家工厂合作,绸布店也连开了两家,在城东城西两个不同方向,这样其他顾客也能多个地方选购,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