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97。第797章 需要政绩

谭新华原来在市里一家报社做记者,因为文章写得好,很能领会领导的意图,吹起牛皮来不露痕迹,很快,他被一位时任副市长看上,做了副市长的秘书。
    后来,副市长升任市长,谭新华也被派往该市驻京城办事处,做办事处主任,认识不少大大小小、各地的领导。做办事处主任后,经过一番精心运筹,他如愿以偿地来到南丰县,做了南丰县的XIAN长。
    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谭新华知道,自己在XIAN长这个位置上,再怎么努力,也都无法做出令南丰县干部和群众信服的成绩。自己花这些时间和精力去做事,不如和上面的人搞好关系,那样的话,升迁还更快一些。
    于是,谭新华充分利用他做京城驻京办主任时积累下的人脉关系,和上面的人搞好关系,每到逢年过节必定会去拜码头。在南丰县委书讠已升任到市里做副市长时,谭新华终于如愿以偿地做上县委书讠已。
    书讠已和XIAN长不同,书讠已是一把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如果他在任没有做出成绩的话,要想再升一步,比登天还难。因为,上面的领导,也会看你这个一把手到底有没有主政一方的能力。
    因此,现在谭新华最迫切的,就是政绩,就是要让上级领导看到,南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谭新华不是神仙,没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他和商界的联系,更是少得可怜,基本没有什么从商的朋友,想要找人帮忙都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谭新华终于想到一条创造政绩的“捷径”——成立产业转移园,把发达地方淘汰的产业,引进到南丰来。
    都说在华夏,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在一些发达地区,一开始发展经济时,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不管什么项目都上,结果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代价。
    比如,大力发展养猪业。养猪本来是一件好事,在华夏还有很多贫困家庭,一年到头都吃不了几次猪肉。可是,现代化的养猪,并不像传统的养猪模式那样,采取的是散养、家养模式,而是集中饲养、圈养,一个猪栏,密密麻麻的,全都是猪。
    养殖密度大,为了避免生病死亡,饲养者就三天两头给猪喂药,有病给猪喂药治病,没病给猪喂药防病。
    因此长期喂药,这种猪的粪便都是长期黑色的,无乱是尿液还是粪便,都奇臭无比。如此一来,猪场周边几公里,都扬着恶臭的味道。
    养猪业,是发达地区第一个被赶走的产业!因为市民的投诉实在太大,而且,当地官员经过养猪场密集的地方时,不但能闻到臭味,而且回去后,衣服上也都残留着那种难闻的味道,久久不能挥去。
    既然群众经常投诉,意见非常大,ZF部门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于是,那些养猪场被勒令停止发展。

  ☆、798。第798章 猪司令

待猪场的生猪卖完后,直接关停,不得再开。一时之间,发达地区的养殖业风声鹤唳,不少猪老板为了延续他们的养猪生意,只有另谋地方。
    可要去其他发达地区,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每个发达地区似乎订立攻守联盟,尽管他们那里的人也要吃猪肉,但却绝不允许养猪行业进入。
    没办法,哪怕是增加运输成本,猪老板也只好把养猪场设在欠发达地区。
    谭新华首先引进的,就是一个来自发达地区的养殖企业。这家企业进到南丰县时,当地的媒体还做了全方面的宣传报道,说这是一件“帮助农民致富,活跃地方经济”的大好事。
    养殖企业在其他地方吃了亏,那些投资的养殖场是无法搬家的,这让他们损失不小。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出现损失,养殖企业学聪明了,提出“公司+农户”的模式。
    即由公司提供猪苗、饲料和药物,还有技术指导,农户则自己建猪舍,自己出本钱养猪。生猪养大后,公司全部回购。而且,保证农户只赚不亏。
    生猪行情不好的时候,实行保护价收购,保证农户有利润。生猪行情好的时候,公司的收购价会比市场价低一些。有农户算过账,养一头猪,利润在一百元上下。
    如此一来,南丰县很多农户纷纷加入“公司+农户”这种养殖模式,开始为养殖企业养猪。
    一时之间,南丰处处可以看到兴建的养猪场。村头山脚,荒废空地,大大小小的养猪场似乎在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农民养猪的热情空前高涨,生猪养殖业,在南丰已经成为当地农民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谭新华去到市里开会时,有其他县市区的领导,甚至开玩笑地说,谭新华已经成了“猪司令”,手下的生猪无数。
    不管别人怎么议论,谭新华的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因为自从全县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养猪模式以来,他在县里的声望渐渐高了起来,最重要的是,市里的领导,特别是主管农业的市领导,好几次开会时都提到南丰县,说南丰县开创性地闯出一条道路,不但极大地改观了当地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再以种植水稻为主,在畜牧业方面,也有了可喜的探索,农民也因此受益。市里还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向南丰县学习,推广这种共赢的新模式。
    只是,像是有某种默契,无论是市领导,还是县里的相关部门,还是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于这种养殖生猪模式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全都闭口不谈。大家似乎都卯足劲,要促进南丰的生猪养殖业。
    徐紫蕙第一次来南丰后,也看到沿途零零星星的养猪场。回去后,她还专门让人调查过南丰县的生猪养殖业发展情况。另她感到万幸的是,也许是因为白龙镇实在太偏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农户大规模养殖生猪。只有靠近公路那里,有几户散户养猪生猪的农户。

  ☆、799。第799章 好话好听其实带刺

徐紫蕙因为当时没开办茶叶公司,也没有和镇里提起这事。现在,既然公司已经在注册当中,而且实际已经投入生产,长生都在炒着茶叶了呢!
    本来,这件事情,她是打算今天和邓一武说的,想不到,谭新华插队进来,刚好,今天就要和谭新华说说这件事。
    经过半天的了解,徐紫蕙已经摸清楚谭新华的性格,他是一个好大喜功、喜欢巴结上级的人。
    养殖企业可以实行“公司+农户”的模式,茶叶公司照样可以采取这种经营模式。茶园的所有权还是归农户所有,公司只是收购茶青。
    不同的茶青,不同的价格。用过化肥农药的茶青,则一律不收!
    一等茶青,由长生和他即将培养的徒弟,实行人工炒茶,专供京城中枢老领导那里,是“华夏一号”。二等茶青,则用机器来炒,为“华夏二号”,专门卖给那些喜欢装逼的单位和个人。
    在张军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一个叫“南丰人家”的山庄吃饭,这个山庄离县城也就几公里,但进到里面,却发现另有天地。
    楼台阁宇,蜿蜒的走廊,静静的水池上面,卧着睡莲。从木走廊里走过去,感觉整个人都置身大自然中,感觉远离尘世的喧嚣。
    看来,南丰的经济不发达,可有钱人还是挺懂得享受,能专门建造一个如此别致幽静的地方来吃饭。
    进到山庄的一个包间,才发现,包间精美的装修,比起县迎宾馆的一号房,也是不相上下,只是,这里是欧美风格装饰,没有那种王者霸气。也不知是经营者有意和一号房有所区别,还是无心之举。
    包间里有一张很大的茶几,十几个人围坐在茶几前喝茶,也不觉得拥挤。
    “谭书讠已,听说,现在南丰县的养猪业开展得蓬蓬勃勃的,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啊!”坐下后,徐紫蕙主动聊天南丰县的养猪业。
    “哈,徐总挺关心我们南丰县啊!这都被你知道,我还以为我们很低调呢,谁知这事连外省都知道了。”
    谭新华的脸上,挂着骄傲的笑容。被人当面夸奖,那是一件多么有面子的事。最重要的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和她说过南丰农民养猪的事。
    “我也是从网上的新闻那里看到的,南丰的农民,能遇到一个帮他们投贫致富的县委书讠已,真是他们的幸运啊!”
    “哪里,哪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人都知道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番薯。我这个新时代的人民公仆,能做点对农民有利的事,我感到很荣幸。”
    谭新华根本就听不出来,徐紫蕙说的话,那是话中有话,甚至带着刺。谭新华没想那么多,还以为徐紫蕙是真心实意称赞他。
    其实,谭新华也知道,像这样发展养殖业,是会污染环境的。当初提出在全县发展养殖业时,县环保局有良心的干部曾提出,现代养猪业是一个污染很严重的行业。

  ☆、800。第800章 斟酌斟酌

环保局的良心干部指出:全县大面积养猪,如果不做好防范措施,后果很严重,不但是臭气难闻这么简单,甚至,可能会影响饮用水。因为,养猪产生的粪便,渗入地表、河流,后果不敢想象。
    可是,这种关乎民计民生的大事,却是谭新华一人说了算。反正他的家人都不在南丰,他本人也不可能一辈子在南丰从政。只要现在有政绩,环境污染了,那是后来人的事。
    为解决养猪带来的污染问题,环境保护部门也曾提出过,凡新建养猪规模在一百头以上的养猪场,必须建立配套的化粪池或者沼气池,最好是建沼气池,可以充分利用生猪排泄的粪便形成沼气,用作照明或燃料。
    可经过相关部门的预算,如果每个养猪场都要建化粪池或沼气池的话,农民养猪的成本将大大增加,最先不答应的,就是那个刚刚引进到南丰的养殖公司:农民不接受,没有人养猪,是不是政府的干部来养?我们是政府招商投资请过来的企业,难道南丰就这么对待前来投资的企业吗?
    谭新华一直想着出政绩,也就在会上强调,要为前来南丰投资置业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不能给他们添乱,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要大力支持养殖企业的工作,让南丰的农民多养猪,养好猪。
    第一年,环境污染问题还没凸显,可第二年后,从整个南丰县乡镇干部到各村的乡亲,大家都对那些臭气熏天的养猪场怨气冲天。特别是有一些靠近池塘和河流的养猪场,因为污染问题太严重,池塘里和河里的水都黑了。
    因为民怨实在太大,县里后来不得不限制各乡镇养猪场的扩展,而且,已经建成的养猪场也规定要加建沼气池。可终归是雷声大雨水小,建一个沼气池要好几千块钱,很多农户都不舍得建。
    为了避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徐紫蕙还是先小人后君子,把丑话说在前头,既然谭新华听不懂自己话里的潜在意思,那就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谭书讠已,我们现在看中白龙镇的茶园,我在这里想当着谭书讠已和邓书讠已的面,提个要求,请两位领导斟酌斟酌。”
    “徐总太客气了,有什么话,尽管讲,你是省城来的顾客,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哪里还需要什么我们斟酌。”谭新华很爽快地回答。
    “我的要求是,自从我们在白龙镇投资茶叶公司后,不能开设新的养猪场。如果我们发现有新的养猪场开办,我们可以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