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1981-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傻眼了,要我唱个流行歌曲还将就,唱啥二人转,那不是丢人现眼吗。

    “别吵!”关键时刻还是队长叔有办法,一声大嗓门立刻把大家伙儿的躁动声也压了下去,“你们还要不要看自家娃儿表演了。”

    下头的乡亲们嘿嘿直笑,不再起哄,不过底下还是免不了相互说话,场面闹哄哄的。

    我朝小吴老师道:“没啥,娃儿们一上来,保管安静。”要不,这小娃儿回家了,还不跟家里头造反呐。

    果然,小吴老师宣布第一个节目开始时,下头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台上,再没有一个人说话。

    经过我的指导,这一次表演不再是纯粹的讲故事,而是掺和了唱歌、舞蹈、甚至二人转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大杂烩。不过俺们乡下地方,不就图个热闹,越是闹腾大伙儿就越喜欢。要是真弄个什么文绉绉的戏码往台上一站,估计没俩人爱看。

    有合唱的,有歌伴舞的,也有表演二人转的,虽然都很稚嫩,用专业的角度来看甚至可能有些可笑,可是每一个孩子都全身心地投入了表演中,认真而专注。台下的观众也是最好最热情的观众,不管是唱跑了调的,忘了词的,抑或是把舞跳得跟群魔乱舞似的,大家伙儿都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热浪一浪接过一浪,整个学校都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中。

    为了使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我还让小吴老师不断地把台下的乡亲们叫上台来。大伙儿倒也不怯场,说唱就唱,说跳就跳,那架势,比专业演员不差呀。

    最受欢迎的是队长叔和队长婶唱的二人转,大嗓门一亮,全场顿时一片喝彩,“正月里探小妹啊,正月正,西厢下院崔莺莺,红娘传书信哪,妹啊,爱上小张生啊 依儿呀儿吆……”队长叔和队长婶边唱边跳,底下乡亲们的巴掌都快拍断了。

    要不怎么说咱东北乡亲就是多才多艺呢,这随便挑一个上台,那也是能说会道能唱能跳,比专业演员不会差呀。

    联欢会比我所预料得还要热闹,到后头,就连隔壁村里的乡亲也闻讯过来看热闹,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六点,直到天都全黑了,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散场。这次联欢会的成功让大伙儿倍受鼓励,从此元旦联欢也成了我们陈家庄的一次常规活动,大伙儿一提及此事,那可真是兴致勃勃,连说一俩小时也不带喘口气儿的。

    元旦后不久,学校就放了假,之后便是新年。

    我们的合同赶在1983年来临之前正式签订,尔后资金也逐步落实到位。除了我那九千块钱外,剩下的全是刘江一个人想的办法,刘江爸爸出了三千,刘老爷子添了一千,剩下的两千块当中有一大半是刘江自己的积蓄,剩下的则是刘队长和小岚硬塞过来的。

    对此我和刘江都十分感动,他们俩小口子才结婚没多久,攒点积蓄不容易,这么不问一句话就把钱拿出来,不说钱多钱少,单是这一份心就已经沉甸甸的了。

    我们要在陈家庄建野菜厂的事情传开,最高兴的莫过于队长叔,整个公社二十多个大队,这还是头一份儿。队长叔去公社开完会回来,脸皮直放光,腰杆儿也倍儿直。

    陈家庄的乡亲们也纷纷支持,83年一开春,大伙儿就投入了火热的建设当中。到三月初,野菜厂的厂房就已经基本建设完成。

    过了三月,山里的野菜都纷纷冒了出来。大队的乡亲们第一次对采摘野菜有了这么大的兴趣,不过为了防止大伙儿过度采摘导致影响生态平衡,我特意让队长叔叮嘱大伙儿悠着点儿,要不把野菜给采绝了,咱们对不起子孙后代。

    三月下旬,野菜厂开工,五月就开始陆续将成品运往省城,之后再出口到日本。说起来,我们这个厂子正经开工也不过两个来月,不过创下的收益却是让我和刘江都傻了眼。虽说晓得这东西赚钱,可没料到居然有这么赚钱,这两个月下来不仅立刻回了本儿,而且俩人还成了万元户,险些没被队长叔硬拉着去县城里接受表彰。

    大队里的乡亲们也都乐开了花,修厂房的时候大伙儿做工得了工钱,三四月又采野菜卖了钱,厂里开工那会儿还雇了不少青壮劳力做临时工又得了不少。这一通下来,就已经有光棍开始蠢蠢欲动着计划娶媳妇儿了。

    二十六

    进入83年以后,一切似乎都顺利起来。我们的野菜厂走上正轨后,刘江又继续投身于其他的行业,做得有声有色。陈家庄也渐渐发展起来,之后没多久就修了路,拉了电话。83年下半年严打,小明远的舅舅因盗窃罪被关进了监狱,被判了十年。虽说这样有些不道德,可我心里头的确是送了一口气。

    陈家庄小学也越办越大,从幼儿园到六年级都十分齐备,也陆续调了好几个老师过来,于是我这个代客老师就算功成身退了,不过之后大家伙儿还是习惯性的叫我慧慧老师。

    再往后,队里陆续有人买了电视机,娶媳妇的彩礼钱也大大地提高了。以前队里的小伙子娶个媳妇也就是几身新衣服并二十块彩礼,现在张口就是三十六条腿起码。当然,随着陈家庄的发展,再也没有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的事儿,倒是来了不少上门女婿,咱们这小庄子也越来越热闹起来。

    我产生离开的想法是在1988年的上半年。

    这个时候小明远已经上了六年级,他比寻常孩子早上一年学,成绩很好,如我所期望那般长成了一个正直诚实、英俊斯文的少年郎。

    头发修得短短的,脸上总是干干净净地带着笑容,幼时的大圆眼睛开始拉长,眼尾有了上扬的弧度,看人的时候很认真,一眨眼,就有水墨画一般的线条。

    这个好看的小祸害,现在班上就有女孩子为了他抢座位打架,再过个几年,不晓得还祸害多少女孩子,反正俺们队里的大妈大婶们被他迷得晕乎乎的,张口闭口都是我家娃儿乖,以后会有大出息,就等着以后孝顺我吧……

    那一回大家又说起这事儿,结果来娘家窜门的桂花嫂子笑着道:“可别说,慧慧现在看起来哪里像明远姑姑,这不跟当初刚来咱们陈家庄的时候一样么,一点儿也没变,就说是明远姐姐大家也会信呐。”

    大伙儿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又连连感叹说我这城里姑娘就是会保养,这都六七年了,模样一点也没变,还笑着打趣说我到底吃了啥,非让我交代。

    我的心噗通噗通地一直跳,脸上强自挤出笑容,心里头却十分不安。

    没有谁比我更清楚,这一切并非我保养的缘故,不管是七年,甚至是十七年,我还会是现在的样子。不会老去,不会改变,所变换的,不过是我的心境。

    我现在对外号称的年纪是二十九岁,三十岁以前的女人还能说自己保养得当,可再过七年,我还能用这样的借口吗?近四十岁的女人有着二十出头的外貌,历久不变,到时候不说别人怎么说闲话,就连我自己都会不敢出门。于是,这么多年一来,我第一次生出了要离开陈家庄的想法。

    我不确定还得在这个世界待多久,明远才十一岁,虽说现在的他又聪明又正直,可他到底还小,人生观还没有形成,甚至连叛逆期都还没有到,他对我又太过依赖,我不敢保证如果有一天我忽然消失了他会变成什么样。

    一下午的情绪都很低落,明远一回家就发现了,主动去厨房做了饭,等我发现的时候饭菜都熟了。男孩子真的很奇怪,要么就完全不会做饭,要么就非常有天分,明远显然是后者,不管我做什么东西,只要他看一眼就无师自通。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他还会自告奋勇地来厨房帮忙,自然也赢得众人的交口称赞。

    早上他出门上学的时候我们俩小小地吵了一架,起因是上个礼拜我感冒的事儿。我的身体一向还算不错,大病不犯,但小毛病也不断,隔三差五老感冒。明远非说是我锻炼得太少了,大早上就要拖着我出门跑步,我怎么会肯,反对一阵无效,最后抱着被子发了火,他这才气呼呼地一个人走了,连早饭都没吃——不过我起床后发现床头柜上的饼干盒子空了。

    所以,虽说大伙儿老表扬他,可我觉得他完全没有小时候可爱了。现在的明远,就是个啰啰嗦嗦的,爱管闲事的小老头——虽然我不敢在他面前这么说。

    吃晚饭的时候,我把想离开的事儿跟明远提了提,他猛地抬起头来看着我,眼睛里满是疑惑,“怎么忽然要走,这里,这里不是很好吗?镇上也有中学,大河他们不都在镇上中学念书吗?”

    我当然不能说因为我怕别人把我当成怪物,虽然他以后也会慢慢发现这一点,只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说辞,不外乎城里的中学师资更好,中学有多重要之类……明远皱着眉头看我,过了一会儿,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点点头,继续埋头吃饭,“都听姑姑的。”他这么回答。

    顺利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还有一大堆的理由没有说呢。

    既然准备去城里,那就得早早准备。县城离陈家庄太近,等于没搬,当然要排除,剩下的问题是到底去H市,还是去省会S市。去S市当然有好处,最起码有刘江在,找学校和找房子都有人帮忙。可问题是,我不是特意要躲着他们的吗。

    后来仔细一想,就算我们真躲去了H市,也不可能完全不见刘江的面。虽说我不管公司的事,可每个月刘江都会回来跟我“汇报”。他现在是我们陈家庄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而我算是投资人之一。其实他完全可以抛开我一个人单干的,却偏偏没有。有时候我会觉得他是不是对我有某种特殊的感情,可他从来不说,我也就只能当做不知道。

    最后还是定了S市。

    乡下孩子要去城里念书不容易,单是学校就不好找。刘江打听到省城一中每年都会在全省范围内额外招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过要通过加试,竞争非常激烈。每年应试的考生有好几百,最后招录的不过三十个人。

    可除了这个途径,我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刘江倒是能找人帮忙,可我实在不想每件事都麻烦他,最后还是决定让明远去考一中。

    明远在班上的成绩虽然一直遥遥领先,可我们陈家庄小学才多少人,所学的东西也都局限于课本。幸好这几年我没少给他补课,大部头的小说看了不知多少本,还会说基本的英语,我觉得,他还是很有能力跟城里的孩子们竞争一下的。

    我跟明远说了这事儿,生怕他有压力,还使劲儿安慰他道:“没事儿啊,咱就去试试,考不上再说。反正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当去玩儿。”

    明远特别奇怪地看着我,十分不解,“姑姑,为什么不好好考?”

    “啊?”

    “姑姑不希望我考中吗?”

    怎么会?可我不是担心他压力大么。那我们亲子教育的书上不是说要给孩子减负吗,这娃儿还这么小,万一被压坏了咋办。可看我们家娃儿这反应,他好像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似乎——还嫌压力不够似的。

    “好好考。”我面无表情地摸了摸明远的小脑袋瓜子,说。

    明远皱起眉头,“姑姑,别老摸我脑袋,我不是小孩子了。”话虽这么说,可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