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算不出流年-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嘉自却嘿了一声:“颜子真,你的大姐姐情结还真浓厚,做卓谦的姐姐不过瘾?”
    子真抛开思绪,和平常一样地笑:“当姐姐多好,可以教之导之,喝之骂之,驱之使之,弟弟妹妹们无不肃立敬听。”她一边伸手蹬脚,一边得意洋洋。
    卓嘉自冷眼看她自得其乐地表演,淡淡道:“难道我记错了我女儿的出生日期?什么时候金牛座变成狮子座了?”
    子真顿时一颓,望向父亲:“爸爸!”
    颜海生忙安慰说:“冰淇淋来了。”
    狮子座:最具有权威感与支配能力的星座。
    正又气又乐不亦乐乎,子真接到了音希的电话,半晌之后,她扣上手机,想了半天,才走到厨房门口,说:“妈妈。”
    卓嘉自座上汤煲,回头,子真说:“音希的奶奶病重,她明天回家。妈妈,我有点想去探望一下,会不会不合适?”
    卓嘉自看着女儿犹豫的神色,心中叹了口气,不知道她最近怎么了,眼里经常会有一丝犹豫。她也不是不知道,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事,不可能全部告诉自己,但子真,子真却还是非常亲近自己,基本可以说得上毫无隐瞒。
    她对外婆的感情……,她摇摇头,海生说得对,自小而大,母亲对子真的疼爱呵护是真的,虽然关于母亲遗嘱里委托子真做的这件事,她是十万分不解和疑惑,但是,她不想再伤害子真的感情。
    卓嘉自沉吟了一下,才说:“你过年前去了他们家,他们对你都很好,现在老人病重,又是……你外婆的好友,去探望也是应该的。不过,别再麻烦人家,住酒店比较好。”
    颜子真点点头,也许是卓嘉自的错觉,她发现女儿眼中的犹豫并没有消失。

☆、第34章 二十七

《二月初一》连载第六期。
    1941年底。
    炮火在远处隐隐响起的时候,整座城就已经乱成一团。灯光烛火摇晃下翻箱倒柜,杂乱纷呈,大街小巷到处是小孩子的哭叫声,大人的呼喝声,奔跑声,呼儿唤女声,叫爹唤娘声……
    陆雁农六年前与父亲决裂后,更将原来用嫁妆换来的城东小药堂连同三年营利一并全数还给了父亲,自己在城南另开了四月药堂,取自于药王孙思邈的生日,全家居于药堂后面的宅子里。此际药堂和宅子里也是一片混乱。
    日本人打过来了。
    全国各地都已经是炮火连天,如今,战火终于延绵至此,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柳源陆雁农虽有心理准备,也架不住事发突然,整座城如同煎沸了的汤药,渣滓搅浮,汤水半灰半白,喧哗滚烫,令人心惊。日本人破城的结果报刊上有、口耳相传有,凡有战火,平民百姓只有奔逃。
    幸亏这些日子柳母因身体微恙,被接了来城里治病吃药,此时陆雁农一边叫起八岁的女儿,一边给才一岁的儿子穿衣,柳母与柳源一起慌乱收拾什物,拿去后院放在马车上,几床被子铺在车板上,每人的衣物收拾一些,糕点饼食胡乱包好扔在一旁,还未来得及再拿些东西,门外已经脚步忙乱奔走,炮火声枪声渐渐听得清晰,陆雁农匆忙在床头匣子里抓些钱放在怀里,抱着儿子,叫了女儿往后院奔去。
    柳源已牵出马架上马车,柳家的马车是为了陆雁农去乡村出诊而改良过的,比普通马车窄短上许多,虽然这样稳当性缺了些,但只要马儿驯良,这种马车在村道上更加方便。此时马车上除了被子,还放了一只不大的浴桶,衣物和食物都放在桶里,女儿缩身坐在里面,柳母坐在车上,就只剩下少许空地。
    陆雁农当机立断,说:“柳源,你牵着马,我也走路。”她抱着儿子,当先去开了院门。却听身后柳母大声说:“把孩子给我。”陆雁农犹豫一下,回身把怀中的儿子交给婆母,柳母接过来紧紧抱住,用力对她说:“你放心。”
    柳源牵着马车,顺着大股人流往南奔逃。人群中也有不少驴车马车,柳家的马车同它们比起来,便显得轻便多了。
    人群在黑暗中默不作声地南行,纷纷往偏僻山野里而去。有人奔跑,有人快步行走,有人疲惫落后,身旁人流穿梭不停,柳源一手牵马,一手拉住陆雁农的手,随着人群越过一座又一座小城,一个又一个小村庄,伴着身后时而的枪炮声,往深山里走去。
    省城。
    炮火渐渐逼近。
    康家因早有了准备,金银细软全都收拾好,除了每个人身上带着一些,其余的由周家的军队一同运往西南。此时康家整个大堂和各个屋里全部扔满了杂物,佣人们有的已经自行离去,空荡荡一片。
    康老爷牵着康敬业的手,孙姨娘跟在身后,三人下了楼,康老爷仰头叫:“锦言,快下来!”
    二楼史氏的房间里,康锦言已经哭得神志不清。就在昨天晚上,史氏吞金自尽,临终前强撑着对女儿说:“我和你们一起逃,怕是牵累了你,锦言,你一定要答应我,好好活下去。无论如何要活着。”康锦言再也不能相信,她用尽全力去爱护着的母亲,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最后的爱,她跪在母亲床前,看着母亲极其痛苦却坚持的要求,哭着点了点头,史氏挤出一丝笑:“人无信则不立。”
    送往医院的途中,史氏断了气。
    而火车不等人,今天他们就要走了,连史氏的丧事都来不及亲自办理。只有连夜送去火化场,如今一捧骨灰孤零零寄在火化场。
    昨日尚是柔声细语的母亲,只隔一夜便再也不得见。康锦言只觉得天地茫茫万念俱灰。
    康老爷见康锦言没有回答,放下康敬业的手,飞快上楼,进房一把拉住康锦言:“火车不等人,锦言,快走。”
    康锦言也不反抗,只昏昏沉沉地随着父亲下楼、上汽车,车如疾箭,往火车站飞驰。
    火车站却是人海人山。
    这趟火车往西南走,有达官贵人,也有贩夫走卒,拼尽了性命也要挤上去,逃难,只要逃到西南,才得以喘息,那边才有重军把守,否则,这里也迟早是荒城火炉,在日本人的脚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不知何时便送了性命。
    虽然周家派了几个军人来,但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把康家四人送上火车,康锦言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哭喊震天的人们,他们不停地往还没来得及关上的车窗里爬,而车内也已经人叠人,觉得人命犹如蝼蚁,茫茫然如隔了世般。
    火车终于艰难地开动,一片人海追着火车跑,跑着跑着终于再也跟不上,只看见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树。
    康锦言转过眼,看到父亲、康敬业、孙姨娘都很是狼狈,知道自己也好不到哪里,这趟火车并没有包厢,走道上满满的都是人,父亲安慰他们:“好了,没事了,我们到了西南就没事了。”又叹息:“早知道早点走,可是路上也不太平,总觉得留在家里兴许更好。唉。”
    康锦言垂下眼。
    路上的确极不太平,康老爷的话才说了没几个时辰,前面便是大乱,原来是前方火车轨道被炸断了,挤得人上叠人的火车车厢顿时乱成一团,恰好另一条轨道上不知为何停了辆同样的火车,大家纷纷从窗口和车门连跳带蹦地下车,奔向停在另外轨道上的火车。
    他们的车窗也被打开,一个接一个的人跳出去,康老爷无奈地抱紧儿子,紧紧盯着这些人,康锦言昨夜一夜未睡,又伤心过度,混混沌沌间只觉得被人用力一推,到了过道里,过道里的人群正疯狂地挤着踩着往车门拥,她身不由己走过几排座位,想抓住椅背,可是被人流裹挟着,人人在叫在吼,在冲在撞,混乱不堪,他们的座位离车门又近,她终于被人流带下了火车。
    人群并没有能挤上那辆火车,当那辆火车扬长而去时,身后原来的火车汽笛长鸣,反向启动。
    人群哭爹骂娘,散乱着两个方向奔跑叫喊,最后也只能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两辆火车交错离开。
    然后人群开始奔逃,康锦言只犹豫了一下便马上跟着人流走,她清楚,如果不顺着人群走而孤身走散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她沉默着跟上人群,在乌鸦鸦的人群中淹没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着。到了这步境地,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她记得答应过母亲,无论如何要活下去。活下去,就能找到她笑起来眼弯弯的未婚夫。
    周家比康家早两天走,周默曾要求她跟他一起走,她说不行,她得陪着母亲。周默忧愁担心地说:“锦言,你一定要紧紧跟着伯父,千万不要离开他半步。如果……如果万一,”他咬着唇,“如果万一失散,你记着,要跟着人群,实在没办法了,往失散的地方附近的山村里走,我一定会找到你。”
    活下去。一定要活下去。
    这已经是最难的事情。
    仓促的逃难中本来各人都带了些干粮,她在挤得透不过气的人群中也死死地护住了放在胸口的干粮,却还是被挤掉了大部分,一路上,大家如蝗虫过境,康锦言只能十分节省地吃自己的干粮。
    她数着天明天暗,数着过了几天,到最后也实在数不清了,而人群也越来越散了,他们有的自行离去,有的走了别的路,康锦言茫然地跟着最大股的人群走,干粮终于吃光了,她跟大伙儿一起爬到地里胡乱去刨残留的小地瓜、蕃茄藤等各种东西。
    她却没有想到,最大股的人群目标也最大,当炮火再次袭来时,大家终于在残肢血腥中四散奔走。
    康锦言不停地奔跑,她已经不记得多久没吃东西,不记得跑了多久,跌倒了又起来,累了就躲起来歇一阵。她要活下去,她一定要活下去,她不会死在日本鬼子的炮火下!她不要!她才十六岁!
    连月亮都不见了,路黑得象鬼一样,周围纷乱的脚步声好象都听不见了,康锦言仍然在奔跑,其实已经是极慢地奔跑了,她已经看不见也听不见,最后,一脚踏空,自高高的桥梁上摔了下去,扑鼻而来的唯一的感觉是冰冷,冰冷刺骨,然后窒息,失去知觉。

☆、第35章 二十八

康锦言醒过来的时候,看到一双眼睛,澄清分明,淡淡的,带着一丝关切。
    再醒一醒神,眼睛的主人已经转过头去,低声跟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什么,康锦言只看到她秀美的脸容带着说不出的疏爽清朗之气,入耳的声音无比动听。
    她看到自己躺在一间泥砖垒成的屋子里,屋子简陋得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子。
    她知道,自己得救了。
    她感觉到手腕上搭上几根手指,随后五脏六腑里透出来的疲倦袭上来,她又闭上眼,安心地睡了过去。
    再醒过来的时候,天色明亮,那双澄清眼睛的主人仍在身侧,见她醒来,又替她搭了脉,随后去了外屋,端来一碗薄粥。
    她扶她坐起,温声说:“一定要吃点东西。我喂你。”
    她睁大眼,看着这女子,她看到她的目光,微微一笑,淡淡的眼神中露出安慰之意,一勺温温的薄米粥递到她的唇边。
    康锦言张嘴吃下,一路上再艰难苦楚都昂然咬牙不流泪,不知为何,这女子眼神中淡淡的安慰竟让她觉得温暖无比,眼中浮上了泪花。
    妈妈,她听到自己在心里喊。
    那女子放下勺子,略低一低头,装作没看到她的泪花,温和地说:“这里是赣东山里的小山村,很偏僻。我叫陆雁农,也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