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莱拉和珍妮特走进影院,就见演员们正站在位置上聊着天。见她们进来,纷纷过来跟她打招呼。
  罗伊恐怕是其中最尴尬的一个,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莱拉有没有消气,仍不敢走到她周围三尺范围之内。可惜他两人的位置非常近,中间就隔着一个露易丝,在露易丝还没进来的情况下,近得连对方的睫毛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坐到位置上,莱拉感觉到罗伊偷看自己的目光,脸色平淡地道:“怎么?几天没见就不认识我了?”
  “啊?没啊!”罗伊没想到她突然对自己说话,吓得一哆嗦的同时连忙否认:“我只是在看那边都坐了谁!”
  “是吗?”莱拉也没说信还是不信,扯了扯嘴角将视线放到大屏幕上,徒留罗伊在那里猜测她到底是信了还是没信。
  随着粉丝和得到入场卷的媒体进场,电影院中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备受瞩目的电影终于在一片兴奋中拉开了序幕。
  死神来了的开始就是一段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一群学生上了飞机,等待一场异国的旅行。男主角在察觉了各种异象后,心中升腾起不安的情绪。在这种不安下飞机起飞了,结果没多久就变成了空中一抹灿烂的火花。
  男主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皮肤被爆炸产生的火焰灼烧,窒息的感觉让他如同死去一般。他骤然醒来,才发现那原来只是一个梦,一个真实的让他心惊胆战的梦。
  但,真的是梦啊?
  各种和梦中一样的预兆出现在他的视线中,他的不安逐渐加大,哪怕周围的人察觉到他的异样过来安抚他时,也无法让他镇定下来。最终在一片混乱中他强行下了飞机,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好友,以及另外几个被混乱波及到的人。
  在所有人都认为年轻人是在没事找事时,飞机升空了,然后……和年轻人说的一样在空中爆炸。
  候机室里的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空中的焰火是那么刺眼,提醒着他们这不是眼花,不是幻觉,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
  他们不敢去想若是刚才没有离开飞机会怎样,他们只知道能够平安站在这里,完全是那个年轻人的功劳,他救了他们所有的人!只是他为什么会知道要发生这种惨剧?魔鬼?妖怪?还是其他什么不可思议的情况?


第172章 精妙绝伦

  剧情到此,电影院里的人全都发出“哦”的惊呼,短短时间内电影情节就进行了两次翻转。一次是男主从梦中醒来,打架才知道刚才那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画面只是他的一个梦而已。
  一次是飞机在空中真的爆炸了。在所有人都以为是那个年轻人危言耸听的时候,竟真的和梦中呈现的一样机毁人亡。
  在电影刚开始时,观众们还在对候机厅里播放的那首据说诅咒了约翰·丹佛的歌曲窃窃私语。而等剧情逐渐推进后,他们已经完全被电影的情节吸引,再没有精力去思索其他无关紧要的事。
  “这真是太有趣的开始了!”被电影情节深深吸引的影迷忍不住叫出声来。
  只看这个不同寻常的开始就已经值回了票价,哪怕后面是一坨粪便,他们也觉得来这一趟真是来的太对了。可后面会是粪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是莫兰导演的作品!她只会带来经典!
  一些混迹在影迷中间的影评人也在惊讶,他们同样看出开始这部分的精彩程度。不仅如此,他们更看出了这一段对于莱拉有着不同的意义,那就是这一段是由特效打造出来的!
  比起前两部电影,死神来了更加细致,也运用了更加出色的效果。只看刚才飞机爆炸的那几个镜头,就可以知道导演绝对是找了一家出色的特效公司。
  但不是花钱就能做出好电影,也不是做出好的特效画面就能提升电影的品质。怎么把钱用到该用的地方,怎么让特效画面和一般画面无瑕疵的衔接,怎么让观众还毫无知觉中把看到的东西当成真实发生的,那才是最体现导演能力的地方。
  而这一点,莱拉做的很好。
  “她进步的太快了!”一位影评人忍不住发出叹息。
  从粗糙的女巫布莱尔,到血腥的电锯惊魂saw,再到眼前的死神来了,每一部都能明显地看出她在进步。这种进步的速度简直不可思议,她似乎用作品向世人证明,天才和凡人之间有着一道深深的不可跨越的天堑。而她不折不扣是为电影而生的天才!
  所有人都认为精彩的开始意味着后面也会有精彩的后续,事实上他们猜对了,也猜错了,因为后面不只精彩,更可以用精妙绝伦来形容!
  因为一个梦逃过空难死劫的几个人,本以为自己幸运地逃脱了死神的怀抱,却没想到其实死神已经在渐渐接近。各种预兆,各种死亡,各种明明看不见却能感觉到死神正在接近的阴冷,让电影院中的观众看得大呼过瘾又紧张万分。
  当电影结束时,所有人站起来给予导演和剧组长达数分钟的掌声。
  “真是太棒了!”
  “我就知道莫兰导演不会让我失望。”
  “这样精彩的电影我要看三遍!”
  媒体和影评人都吃惊地看着激动的影迷们,一部恐怖片而已,据说成本只有1000多万,依然可以被列到低成本的范围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观众的喜欢呢?
  没错,剧情很棒,很精彩,也用了前所未有的叙事方法,尤其里面的一些设定更是精彩得可以被直接放入经典殿堂之中。一想到导演还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女孩,所有的惊讶就要再被翻上好几倍。
  但再怎么精彩也只是恐怖片而已,在很多自恃甚高的影评人眼中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影。有教育意义吗?能给人带来深思吗?连这些都做不到算什么电影?
  可观众不那么想,他们看到精彩的故事,从电影里得到满足,这就行了。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成功的首映式。
  电影结束后,莱拉和剧组成员还有众演员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也回答了不少粉丝的问题。这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当然还是约翰·丹佛以及他的歌。
  对此,莱拉早就已经把应对的话交代了出去,那就是无论对方说什么都要绝对否认那件事的真实性。
  诅咒什么的太搞笑了好吗?只是讲述空难的电影里用了一首歌就把原歌曲的歌手给唱死了,如果是真有这种诅咒的话,那以前空难的电影难道就没用配乐了?还有灾难片什么的,难道给异形的配乐歌手也被异形给吃掉了?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在一开始听到诅咒什么的传言时,剧组和演员们也当成笑话来看待。如果真遇到诅咒,他们这些在电影里死于死神之手的人才是被诅咒机率最高的好吧!
  本来他们真不相信那些报道,可被莱拉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一遍,他们反而开始感到毛骨悚然了。
  如果报道都是些不可信的东西,她为什么要一再吩咐否认这件事?配合着炒作不是更有利于票房吗?
  这么联想下,可能真有诅咒的念头就开始在剧组成员的脑子里打转了。
  于是在接受采访时,这些人里不太会隐藏情绪的就不免把担心显露出来。能跑出来做记者的个个都是人精似的人物,又怎么看不出他们的异样?
  为什么在动摇?肯定是知道了一些什么啊!
  大众对这类话题向来很感兴趣,自从话题爆出来已经一两个月了温度都还没有降下来多少,可见围绕着这件事还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那必须继续往深里挖啊!
  但占据了第二天娱乐版面的,更多还是对《死神来了》这部电影的评论。
  露易丝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档期,没有碰上什么厉害的对手,那艘沉默的大船也在狂赚了几个月后渐渐平稳下来。再加上围绕着死神展开的诅咒话题,使得各家媒体对它的关注也达到一个极高的地步。
  用了最大篇幅报道的自然是莫兰传媒集团下属的《娱乐家报》,在为未来老板造势上,他们绝对不会吝啬手中的能量。
  “一场源于未知的恐怖盛宴”——就是娱乐家报为死神撰写的点评文章。
  文章中说——“一个权威的研究证实,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排在第一位,紧接着是黑暗、鬼怪、疾病等等。可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为它们的无从知晓而被人恐惧着。
  我们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所以我们恐惧。我们不知道黑暗里藏着什么危险,不知道鬼怪是不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会对我们造成什么伤害,所以恐惧。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染上可怕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于是我们恐惧。”


第173章 一场源于未知的恐怖盛宴

  “在电影里,我们看不见死神,但又无时无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每一个死亡情节被安排的合情合理,可看过后又觉得毛骨悚然。
  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人类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可能是浴室的一根绳子,也可能是一根通电的电线,然后生命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消亡了。
  生命是伟大的,也是不堪一击的,看过电影之后,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自己是否珍惜了自己的生命。
  导演莫兰将前两部作品的精华融合在了一起,创造出如今登峰造极的新片。
  在死神里,我们可以看到和女巫布莱尔一样的未知恐怖。同样是看不到的藏身于暗处的“存在”,同样至始自终都没见到伤害了我们的是谁。可那种如影随形并且深达骨髓的恐惧被狠狠地揭露了出来。
  在死神里,我们又看到和saw的机关一样精妙绝伦的死亡创意,也感受到直接面对死亡时,那种无法逃脱的绝望和无力。”
  在夸完死神后,评论文章接着举了一个希区柯克曾说过的例子。
  希区柯克是影史上最伟大的悬疑惊悚导演,他的作品直到几十年后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
  他有一个很有趣的理论。说三个人在椅子上聊天,椅子下有一枚会在五分钟后爆炸的炸弹,怎么才能把这个故事讲的一波三折,更加精彩呢?
  第一种,在镜头里什么都不提,直接让炸弹爆开。这样一来在爆炸的瞬间会让观众感受到冲击。
  第二种,告诉观众椅子下藏着炸弹,三人继续聊天,然后炸弹爆炸。这是一种显然没有任何激情,最差的讲述方式。
  第三种,告诉观众椅子下有炸弹,然后浑然未觉的三人聊了三分钟准备要走,其中一人说不行,要再聊一会。一分钟后又有人提出离开,结果另外的人还说不行,还没有聊过瘾。
  这样一来,清楚知道炸弹还有一分钟就要爆炸的观众们就会被情节吸引。无论炸弹最后是否炸了,在等待的这一段时间内观众们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在了电影之中。
  这就是希区柯克著名的“炸弹理论”。
  娱乐家报的评论文章认为莱拉在拍摄时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死神来了》的关键不是人物各种新奇的死亡方式,而是死亡前的慢性折磨。在莫兰导演充满引导和暗示的悬念下,人物在日常的环境中,每一步都可能造成死亡。观众的心也紧跟着悬在高处,心惊肉跳地等待死亡的最终来临。
  死神里一共有四男三女,七个人物。电影里死的人不多,但营造出来的恐怖效果却是卓绝的。就因为导演用了特殊的手法将他们的死亡延长,让每一个人都死很长一段时间。在这种慢性的死亡时间中,观众享受到了恐怖带来兴奋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