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制-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老板,这是我跟你提起的姚教授,姚教授,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罗继文罗老板,京城有名的古玩收藏家和鉴赏家。”
“吴老板这不是在骂我吗?谁敢在您面前自称收藏家和鉴赏家啊。”
“呵呵。”顽主对罗继文的恭维也很满意。“罗老板,要不我们换个地方谈谈?”
罗继文把李畅接过来,名义上是认路,实际上就为了这次会面。换个地方谈?换个地方李畅就进不去了,名不正言不顺的。罗继文也不想把李畅暴露出来,这是他的秘密武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暴露的。好在李畅似乎对扬名立万的事也不大感兴趣。
“这里也没有外人,老婆,你去把店门关了。就在这里吧,地方换来换去的也不安全。”
吴老板迟疑了一下,也答应了,虽然有点勉强:“那好吧。姚教授今天来就是为了那天提的那事,东西他带来了,我近水楼台,先看了看,东西不错,正儿八经的定官窑。姚教授,请你拿出来让罗老板掌掌眼。”
姚教授从POLO挎包里拿出一个硬纸盒,打开纸盒,里面胡乱赛着许多报纸,撕开报纸,捧出一个用绸布包裹着的东西,解开绸步,露出一个鸡头壶,奶玉色的茶壶上竖着一个鸡头。姚教授小心翼翼地捧起鸡头壶递给罗继文。
见姚教授如此谨慎,饶是见多识广的罗继文也搞得紧张起来。
李畅并不知道怎样去鉴定古玩,这里面的水太深,他一点皮毛都没有掌握,甚至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比如说刚才吴老板说的什么定官窑。
但是,又是一种奇怪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东西面世只有三年零四个月,如果说是直觉,这种直觉也太精准了。
罗继文仿佛有点上课的意味说道:“定窑属宋代民窑,窑址分布于今河北曲阳县一带,唐属定州,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鼎盛时期在北宋,至元代停止。”
李畅马上明白了,面前的这个有着一个鸡头的茶壶是西贝货。
罗继文拿着一个放大镜,翻来覆去地查看这个鸡头壶,半个小时之后,他基本上能判定这是真货。他双手捧着递还给姚教授。
“是真的。”
吴老板眼睛一亮,对姚教授说:“你看,我和罗老板两人都给你掌眼了,是真的,这下信了吧。你老爸给你留了个好东西啊,这玩艺起码值几……好几万。”
罗继文心里一动,知道吴老板也打上姚教授的主意了,拿给自己看,可能是还没有太大把握。
罗继文喜欢收藏,实际上做这行当的都喜欢收藏。家里也收藏了一些定窑瓷器,但没有一个比得上面前这个。从市面价值来看,起码能卖个二十万。吴老板随口就压低了行情,正是想买的意思。
两人都齐刷刷地看着姚教授。
姚教授也看出了两个人都有点心动的意思,站起身,从身手掏出一个信封,里面鼓鼓囊囊的,递给罗继文:“罗老板,谢谢你的鉴定,这是鉴定费五千元,请收下。”
“姚教授,请等一下。”吴老板连忙拦住姚教授。“不知道姚教授有没有出让的意思。”
“这个……”姚教授迟疑了一会,“我不喜欢收藏,这个东西搁在家里也是个废物。既然你们想买,价钱合适的话,我当然愿意卖了。不知你们愿意出价多少?”
吴老板心里一喜,又是一个菜鸟,借祖上余荫,有点好东西,这种人的钱不赚白不赚。价格嘛,他与罗继文的判断差不多,市面上能卖上二、三十万。如果十万以下能够拿下,利润至少就是百分之百。只是到了罗继文的地盘,应该让他也落点好处。
“这东西市面上明码标价,也就是六万。我出五万买,你看怎么样?先前的鉴定费也还给你。”
“市面价值六万,卖给你们才五万,我不是亏了一万吗?”姚教授很精明地问。
“姚教授,古玩这一行你有所不知,虽然标价六万,实际成交价肯定比这个低,其次,东西摆在柜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经常是有价无市,你能等上这么长时间吗?我们是做生意的,中间转道手,你也得让我们有点赚头吧。再说了,我们把鉴定费都还给你了,不还是相当于六万买下来得吗?”
姚教授手里紧紧抱着那个定官窑,好像面前这两个家伙要上来抢夺一样,没有说话。
“这个东西放在你那里,只是一个死物,还不如尽快换成现金,买股票,买基金,现在正是牛市,这不比放在家里白白地待几年强多了?”
吴老板见罗继文也有点心动难耐的样子,给他做了个手势,罗继文明白了,吴老板的意思是,二一添作五,一半一半,有钱大家一起赚。
罗继文正要点头,忽听得李畅在柜台那边咳嗽了一声,罗继文转过头去,见李畅微微地摇了摇头。
罗继文想起了自己那幅宋朝范宽的溪山行旅。这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罗继文马上把收下的五千鉴定费递给姚教授:“我突然想起这事还有点疑虑,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有点看不透,要是低估了你这件祖传宝物,就太对不起你了。这鉴定费还给你,要不,你再找一个行家掌掌眼?”
吴老板见罗继文突然做出这等举动,心里大惑不解,猛地朝他使眼色,见罗继文恍如未见,猛地站了起来,拉着罗继文的手就往外走。
两人来到店子外面,又走出了十几米,吴老板劈头就问:“老罗,你疯了,跟钱过不去吗?说好我们两家一人一半,都是兄弟,有钱大家赚。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要是真的买下它,才是跟钱过不去呢。”罗继文低声说:“这是赝品,不值钱的玩艺。你千万不要买。”
“噫,刚才你还说这是真的,现在怎么就改口了。你改口改得还真快。”
“老兄,我说的都是真的,先前是我看走眼了。千万不要买。”
吴老板脑子一转,眉头一皱,自以为猜透了罗继文的想法,立马火冒三丈:“老罗,你太不够意思了,这种小伎俩你也使得出来。你最早学艺,还是跟着我学的,你什么水平我不知道?我都看不出来的东西,你就能看出是假的?是不是想独吞啊?
我们兄弟一场,你抓钱抓到钱眼里去了。你要想独吞,明说,我成全你,我吴老六还不缺这点钱。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可是,你不该这样来阴的。我好心好意把生意引到这里来,你就是这么对待我的?行行,你不仁,我不义,今天这个东西我还非买了不可。我一个人买下它!”说罢,吴老板气冲冲地就往店子走去。
“吴老板,吴师兄,真的是假的,我不骗你。”罗继文忙拉住吴老板。
“好,你既然说是假的,你拿出证据来。我这双老眼还没有昏花。”
“证据我拿不出。”罗继文想李畅既然不愿出头,就不能把他卖了。可是,证据呢?还真拿不出来。细想一下,即使让李畅拿证据,可能也一样,他还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李畅对那幅宋朝范宽的溪山行旅的判断,使得罗继文不敢冒这个风险。
“拿不出来证据你还在这里罗嗦什么。”吴老板挣脱罗继文,转身朝店子走去。
“吴老板,那真的是赝品,你要是不信,到时吃亏可别怪我没说。”罗继文朝着吴老板的后背大声喊道。
吴老板冲进店子,罗继文的老婆见他气冲冲地进来,神色不愉,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姚教授正把东西往盒子里放。吴老板见状忙问:“怎么了?收起来干吗?这个价格不行吗?”
“我这是赝品,别到时骗了你。”姚教授没好气地说。
“他有眼无珠,别理他。他不想买,我一个人买下。这点钱我还是拿得出来。”吴老板气鼓鼓地说。
“不怕买个赝品回去?”姚教授斜眼瞥了他一下。
“哈哈,我吴老六还没有老眼昏花。你到潘家园问问,我吴老六什么时候走过眼!咱不在这里交易,到我那里去。这里看着憋气。”
罗继文苦笑着看着吴老板拉着姚教授离开了,推门进屋,老婆迎了上来:“老罗,你和吴老六说什么了?看把他气得。”
“没说什么,我告诉他这是赝品,他死活不信。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我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不信我也没办法。哼,活该他破财。”
罗继文看着李畅,心里想,但愿你的判断是对的,不然我这张老脸就全丢完了,以后还怎么在潘家园混下去?
李畅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句话都没有说,还引起这么大的乱子。无言。
罗继文还要留他下来吃晚饭,李畅晚上还要上班,就推辞了。
在送李畅回石景山的路上,罗继文问起了王绢,知道她的情况后,拍了拍李畅的肩说:“你叔叔在县里也算得上一个知名人士了,前几年二中校庆,我捐了五万。我看没有哪个大学生有我捐得多。大丈夫扬名立万,出人头地,不一定都在校园。”
第13节、下棋
李畅回到住处,已经快六点了,匆忙洗了个澡,换身衣服,就去了西部牛仔。
今天轮到朱珠做饭,见李畅进来,说道:“还没吃饭吧?洗个手先,我马上就好。”
“又去哪里潇洒了?”张艳从办公室冒出头来。
“张姐说笑话了,一个老乡带我去认认门,在他家坐了坐。”
正在这个时候赵基也进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一般情况下,他都赶到酒吧来吃晚饭。赵基打量了一下李畅:“哦,回来了?你在北京的朋友还不少嘛。听说你那个老乡开着宝马来接你,够牛的啊!”
“你怎么知道的?”李畅很惊讶。
“呵呵,我有内应。”赵基打开塑料袋,拿出一盒三元酸奶,递给朱珠。
“赵基,你太偏心了吧。怎么只有朱珠的?”张艳把遥控器扔下,坐到饭桌边。
“菜是她炒的,这是奖励。”赵基端起碗去盛饭。
“饭还是我煮的呢,你别吃!”张艳把电饭煲端到一边。
吃罢晚饭,把酒吧里收拾了一番。张艳忽然想起了什么,对李畅说:“你去看看轮班表,明天是你做饭,不能出去了。还有,晚上你要在酒吧值班了。”
“哦。你不是也值班吗?我睡哪里?”
“你来了,我就不值班了。办公室有行军床。”
想起明天就要做饭,李畅有点头疼,在家里都是老妈做饭,他最多只做过蛋炒饭。
朱珠看出了李畅的心思,抹桌子路过他身边的时候,低声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你给我打打下手就行。”
李畅的一颗心终于回到了肚子里,朱珠的菜做得不错,有她帮忙,何事不能搞定?
今天是周五,上人比较早,才八点多钟的时间,已经上了四五桌了。有一桌人在打扑克,学生模样,这桌最喧闹;一桌人在聊天,有点像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一桌年轻男女面对面,像一对恋人,正在下五子棋;一桌是两个中年男人,在下象棋。
李畅在家里的时候,没少看见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在街头下棋,围观者众。没想到有人跑到酒吧里花钱下棋。
“朱珠,那两个下棋的人经常来吗?”李畅朝下棋的两个中年男人努了努下巴。
“每到周五就过来了,风雨无阻。两个铁杆棋友。”
正好闲着无事,李畅在过道里巡视一番,到了两个棋友那里就停了下来。
看了一会,李畅发现两个人的棋艺水平还行,比罗军还要强一些。现在那个瘦削一点,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执黑,局势不大好,身材魁梧的男人已把红棋子力集中到对方的右路猛攻。
魁梧男人可能因为面临胜定的局面,心情比较好,发现李畅在观棋,笑问:“小兄弟也喜欢下棋?”
“瞎看看。”
“新来的?”
“昨天才上班。”
“怪不得以前没有见过你。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