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旅]弃妇卷土重来-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血脉亲情隔不断,但村民都对若梅一家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
  装了那么久之后,林建国终于露出了他深沉外表下贪婪的本质。虽然没有露面,但他还是积极地出谋划策。阴谋败露后有些人嘴不严实,就把他给抖落出来了。
  若梅遗传了崔家人的杏眼,三双一模一样的眼睛盯着他,林建军有些哭笑不得。抱起小闺女摇了摇,他很干脆的说道,
  “亏本的麻烦事,我绝对不会干的。”
  一句话拍板,姥爷和舅舅也松了口气。很快两家把余钱拿了出来,又贷款一部分,在原面粉厂的丘陵上,一座新的面粉厂很快建成了。村民们眼红林家,但面粉厂薪水高,每个月还发十斤面粉的福利,报名干活的人还是争先恐后。
  同年,林建军和崔立华双双被评为县里的优秀企业家。比起前世,这个荣誉足足早了十五年。报纸上又进行了一番大肆报道,继做慈善后两人成为了有名的成功人士,福乐面粉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因为这事,实验小学特意给优秀企业家子弟一个名额,等到转过年来,舅舅家也县城里买了房子,表妹雯雯顺利进入了实验小学。
  有了目标和奔头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两家的生意如火如荼,滚雪球般的越做越大。林建军却始终坚持一分不少的缴税,然后每季度给孤儿院和敬老院送去米面,福乐面粉慈善又品质好的名声也一直保存了下来。
  时间匆匆,一眨眼若梅就到了五年级,摆在她前面的有两种选择。
  直升县验中学,还是考取市实验中学。
  这五年中,若梅的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而哥哥海峰,每次都以一分之差落榜,成为悲催的万年老二。去年哥哥升学时,也面临着如此选择。
  “我要留下来保护妹妹!”
  海峰的身量已经开始抽高,小小少年被父母教育了五年,性子坚强了许多,最重要的是现在他打心眼里疼*妹妹。
  出了考场,若梅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没半个月下来成绩,果然她又以全科满分的成绩,牢牢盘踞着班级第一的位置。而周鹏,同海峰一样继续着万年老二的“传奇”。
  “妞妞要报哪个学校?”
  林爸爸西装革履,放下手中的大哥大,宠溺的问着女儿。
  “我以为爸爸知道的。”
  若梅撅了撅嘴,一脸你怎么这么不懂我的表情。虽然五年级了,但她也就一米三高,剪着齐刘海乌黑的长发随意的扎起来、中间调皮的掉下几缕,怎么看怎么可*。
  “留在县里陪爸爸?爸爸就知道,妞妞最乖了!”
  “哼!”
  ┬┬﹏┬┬,“还是要去市里啊。”
  崔荷围着围裙,从厨房中走出来,“孩子们,吃饭啦。”
  一家人坐在饭桌旁,若梅被爸爸哀怨的看着。崔荷端来最后一盘菜,摘下围裙手套,点了下他的头。
  “都多大了,怎么了这是?”
  “妞妞要去市里念中学。”
  许是生活越来越顺遂,林建军似乎想要找回儿时遗失的快乐,这两年越来越*耍宝。过年的时候去李家拜年,他那动作引得李老爷子哄堂大笑。
  “妞妞都不理我了,是不是不喜欢爸爸了,所以才去市里上学。”
  声音拉回了若梅的胡思乱想,夹了一个肉丸子给爸爸,“爸爸现在那么忙,也没有什么空陪妞妞。再说,我想去找萱萱姐姐。”
  林建军西子捧心状,果然闺女更喜欢那个萱萱。还好萱萱不是个臭小子,他也稍稍放心。不过,也只是稍稍而已。
  “妹妹要去市实验中学?那爸爸妈妈,我也要转学。”
  林建军第一个赞成,爷俩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定要看好女儿(妹妹)。
  “好的,等会我打电话给你们老师说。当初海峰升学时,咱们就说好了,现在倒不是那么麻烦。”
  崔荷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孩子们都长大了啊,“吃饭吧,不然等会就凉了。”
  “哥哥最好了,我们去找萱萱姐,这次哥哥一定能考过她!”
  若梅扒了一口米饭,举起小拳头,给哥哥加油打气,心中却是深刻的对此事持保留态度。
  若梅选择去市里,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老师们还是有些遗憾,不过这个年代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很负责的。一一跟老师们告别,合影留念,若梅又着重感谢了一直教导自己古筝的周阿姨。
  告别四|人|帮时,她稀里哗啦的哭了一通。林爸爸为了安慰女儿,特意把工作交给了大舅哥,带着一家人去北戴河玩了一圈。
  活了两世,见惯了悲欢离合,若梅心绪平复的很快。京城离县里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周末他们随时可以见面,实在不用太过感伤。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总是短暂的,八月三十号,把行礼打包放上车,若梅和海峰踏上了新的求学旅途。
  作者有话要说:这就是我心中的若梅形象:
  ps:图片来自杂志,若有侵权请留言告知,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删除~

45第四十五章
  市里的中学是有宿舍的;但林建军哪舍得让闺女去住那拥挤狭小还是上下床的宿舍。多方打听确定宿舍没有单间后;好爸爸属性全面爆发;当下拍板要在京城买一处房子。
  “爸爸;我要住四合院!”
  林建军哪能不知道四合院的价值,闺女跟她说过了;二十年后能住上完整四合院的,全是天朝非富即贵的元老级人物。这几年面粉厂生意红火;他们家也有闲钱;既然闺女想要那咱就买!
  有钱能使鬼推磨,四合院的过户手续很快办完了。由于好爸爸属性加成,林建军联合崔荷压下了若梅的抗议;在房产证上填了她的名字。林爸爸格外给了一千块钱;那家人很就欢天喜地的快搬到了新买的西式住宅楼上。
  从北戴河散心回来后,林建军空前忙碌。利用着送面粉的空挡,他雇人把院子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崔立华偶然跟着一起过来,看这四合院像他们乡下的院子。在这喧嚣的都市中闹中取静,居住环境格外舒服。意动之下回去跟家人商量,于是舅舅一家干脆把若梅家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
  “小房东,咱们到新家咯。”
  五菱车停在胡同口,若梅被爸爸一手抱下来。姥姥妈妈和哥哥跟在身后,她和哥哥不住校总得有人照顾,妈妈本想花钱雇个保姆,但回娘家一说,就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姥爷和大舅当即拍板,让姥姥跟着来照顾他们。本来最有理由反对的舅妈王云,却是空前支持。原因无他,她嫁进来后一直没怀孕,直到查出不孕不育后,小姑子一直在帮她说话,甚至差点要妞妞跟着姓崔。就是因为这样,爹娘才下定决心抱养了雯雯。她王云可不是林家大哥那种白眼狼,现在小姑子忙不开她当然要帮忙。退一步讲,雯雯升四年级了,没两年也要上初中。娘现在先去四合院里住着,到时候他们搬过去也方便。
  一家五口四口支持,小家伙雯雯安静的不发表意见,四票支持一票弃权,崔荷的意愿不在众人考虑范围之内,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下来。
  离开学只有一天,姥姥也一块跟着来了。要不是面粉厂里忙不开,舅舅也会跟过来的。不过即使这样,他还是塞给若梅和海峰各一百块钱,然后亲自送他们上了车。
  大多数的家具衣裳早就搬过来了,黄历上说今天宜搬家,而且日子也合适,所以日子就选在了今天。踩在青石板路上,若梅的小皮靴发出哒哒的声音。两侧白灰墙壁上的琉璃瓦各式各样,上面雕刻的图案分外精致。
  若梅感慨着,不愧是京城,普通的旧式民居都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路过一个高大的黑色木门,胡同里的第二户人家就是若梅家。往胡同深处一瞧,第三户人家门口还散落着一些青砖,舅舅家的房子还在休整。
  从脖子上取下一串铜钥匙,若梅走上前把钥匙插到铜锁里。装修时爸爸本想换成那种安全系数高的,橡木皮里面实心钢铁的超级防盗门,但遭到了若梅的强烈反对。那个带轴的狮子铜锁一看就有些年头了,挂在门上怪好看的。
  “爸爸,这可是京城,是全国最安全的地方。再说,我喜欢那个漂亮的锁。妈妈你看那锁,与门上两个扣手呈一个人脸状,风水学上这是可以辟邪的。”
  听到辟邪崔荷眼睛亮了,若梅又趁机说老四合院存在了这么久,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摆设都有讲究,若是贸然破坏的话,不仅影响协调美观,还很有可能招来不好的东西。崔荷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最担心的就是女儿,万一有什么事东西冲撞了女儿可怎么办?
  听到这话她立刻乾纲独断,除却那些棚户等近年新加的东西拆除之外,四合院里的东西不可以随便动,一切按照老辈子的习惯修缮。
  所以现在,吱嘎一声红木门打开,穿过垂花门,展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院,正房前面种着两颗银杏树,看那高度也得长了三四百年了。这一片属于老城区,周围没什么高楼大厦,院门一关四周的清幽闲逸的环境,让若梅有种穿越的感觉。
  两世为人,这种感觉她还是第一次体会到。其余人顶多感觉新奇,但经历过后世,尝试过那种坐地铁都得踮着脚尖生活,若梅却是格外喜欢这种环境。从下车开始,她嘴角的弧度就没下去过。
  “妞妞喜欢么?”
  雕花木门上本来是糊纸的,重新装修后全都换上了玻璃。若梅被爸爸抱着进了西厢房,走过小厅掀开帘子里面才是卧室。看着眼前的房间,她惊讶的合不上嘴巴。八仙桌旁边四个圆凳,窗前是一张长条的红木书桌,房间的橱柜全是古色古香的风格,最重要的是摆在中间的那张黄花梨木拔步床。
  “爸爸,这是给我的?”
  林建军点点头,“妞妞不是一直想要这个?这张床听说是前朝的一个公主睡过的,妞妞就是咱们家的小公主。”
  若梅从爸爸怀中下来,走上前抚摸着床沿的牡丹花纹,雕工精致栩栩如生。她两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这么一张床,在县里的时候是搭了个架子简易的,现在这张床可是货真价实的古董拔步床啊。活生生的古董摆在她面前,她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喜悦中。
  “谢谢爸爸妈妈,妞妞很喜欢,真的很喜欢!”
  若梅忍不住重复了两遍,爸爸妈妈竟然瞒得这么严实,先前她完全没有察觉到任何动静。小心翼翼的坐在床上,身子一下陷了下去。伸手一摸,她有些哭笑不得,床上加了个超级软的床垫。现代化的床垫,把她拉回了现实。这下她总算稍稍恢复了冷静,再打两下这间房子。
  “爸爸,这得花多少钱啊。”
  若梅嘟起嘴,“你和妈妈要好好攒钱,不要为我浪费钱。咱们县城家里什么都有,那张帐子床就不错啊。”
  虽然板着脸,但腮帮子鼓鼓的更是惹人喜*。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了其它人,就连站在后边的姥姥也笑出了声,“这年头大家都喜欢洋货,这些旧家具值不了几个钱。不过建军眼光不错,旧家具摆在老房子里才好看。”
  “有些地方还得问娘。”
  姥姥的话点醒了若梅,改革开放刺激了天朝的经济,也冲击着天朝人的精神世界。此时崇洋媚外已是初见雏形,再过十年这种情绪会愈演愈烈,外国人在天朝俨然成了特等公民。
  国计民生的大事,她现在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