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年往事-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听到教室外有人在呼叫:“校医!校医!”接着,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我心里马上感觉到是陈振芳出事了。她不会是被什么吓晕了吧?
  不久,下课铃响了。我们从教室出来,随着刚才远去那声音的方向看去,远远看,觉得像是葛老师和班长她们。我们就急忙跟着那帮人的方向走去,他们是往校医室方向去了。
  原来陈振芳刚才是在厕所晕倒了。
  等我们赶到校医室,陈振芳已经醒了。
  她说从教室出来,想出去走走,可正是上晚自习时间也不好在教室外走,她就去厕所蹲,蹲的时间有点长,她本来有低血糖,来了例假,突然站起来的时候,眼睛一黑,就昏过去了。
  我觉得陈振芳的话有点保留,便问:“那你为什么突然站起来呢?”
  她说:“我在厕所,突然听到了一阵歌声,那歌声很古怪,有点不对劲,觉得很害怕,我想跑,就站起来了,谁知道蹲久了,突然站起来眼睛发暗,头一晕,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终于,学校又恢复了晚上巡逻制度,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委员值班,每个班的班干都得一起来轮流值班。
  除了陈振芳的事情,最近也有人反映,半夜听到厕所里有男高音的歌声。还有人说看见有一只什么东西,白色的,从男厕所飞奔出来,往菜地鱼塘那边跑去。应该就是鬼吧?
  为了抓住这只鬼,学校领导带领值日巡逻队蹲了几个晚上,终于把那只“鬼”抓住了。
  原来他是那天晚上和秦新英一起被抓的男同学——秦新英的男朋友。学校有规定不准学生谈恋爱,本来他已经被劝退学了,但经过协调,最后还是保留下来,学校也不想放弃对他的教育把他推向社会。可他是真的爱秦新英,秦新英死了,他有点郁闷,有点心理不平衡,就想了这一出,在男厕所里唱歌吓女同学。半夜起来上厕所,碰上有女同学上厕所,就装神弄鬼。

  ☆、第二十九章《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这首歌——《在太行山上》,这首歌是我们高中班主任葛绣英老师教我们唱的,每当唱起这首气势磅薄的歌,我都觉得精神振奋,有时候会热泪盈眶,这首歌真正的激励过我,激励过我的整个高中年代。说起这首歌,还有过一些故事。
  我长得不起眼,家里穷,没钱讲究穿着打扮,但我在我们班里很得班主任葛老师的恩宠,葛老师平时不仅关心我的学习,还像母亲一样培养我,她说我胆子小,有意让我多锻炼,让我领读,还多次推荐我参加学校文艺演出。
  这一次元旦,我们学校又准备组织文艺演出,我们班有几个人参加,我是其中一个,当时我们上台表演的节目就是唱这首《在太行山上》。我们每天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小时的宝贵时间来排演。刚开始,我想到快要高考了,有点不情愿去参加唱,再加上我胆子小,上不了台面,我担心我走上台,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会晕。
  但每天练习一小时,唱多了这首歌,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感觉,领会到了这首歌的意境,找到了上台表演的勇气,甚至联想到了高考,都说高考是战场,唱了这首歌,我觉得自己就像要走上战场去的士兵,去厮杀,去抗争,把所有的困难都踩在脚下,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巅峰。
  经过艰苦的训练,我们终于演出成功了,获奖了。从此以后,我经常在心里唱这首歌。每当我神情厌倦,我便在心里唱这首歌,激发我的斗志或者振作我的精神。
  可是,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怎么有劲去冲锋,也得有粮草,首先填饱肚子才是。我们那时候是统一由学生拿米到学校去交给饭堂,再交一个星期2元钱的伙食费,可是,我家是重灾区,一直生活很困难,每个星期2块钱也很难拿得出来给我,这一段时间,我已经到了粮尽弹绝的时刻了,我不得不回家求援。
  我回到家,由于各种原因,反正家里就是没有钱了,不仅没有钱,米也没有。比这个问题更严重的是:村里乱成了一锅粥,准备出人命关天的问题;我们村与当地的田基村的矛盾激化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就因为他们村有人路过我们村的时候,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拌嘴,就激化了村和村的矛盾,他们说要回去跟村里人说,派全村人来“踏平”我们村,大人都以为是小孩之间的把戏,谁知道是来真的,竟然是他们的村长亲自来下“挑战书”:明天中午两点钟来“踏平”洛阳村,见老杀老,见幼杀幼,放火烧房子。
  我想回学校上学也回不了,路被封锁了,路口有田基村人把关,他们说得很嚣张:回来可以,不能出去,不放走一个洛阳村人,要杀光洛阳村人。这个时候,我们村的人也不给出去,说大家死就死在一起,私自出去的是逃兵。
  我观察到我们村根本就没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绪,相反,而是像抗日战争来临一样,大家同仇敌忾,到处充满了亢奋。
  我们村本来是一个大村,因为搬迁,分成了四个村各在一方。还有一个村是很早以前搬出去的,每年清明节的时候都一起去拜祖坟,这样一来,就一共有五个村,收到田基村人的挑战书,我们村便派人去这几个村通风报信了,可奇怪的是他们这几个村都同一口气,说:先回去吧,放心!只要他们敢踏入洛阳村一步,敢动我们的人一根毫毛,我们就出马,铲平他们村。
  复员军人十六哥给村里人临时培训,练习刺杀,在灯光球场下,全村男女青年拿着挑柴火的茅枪和扁担练刺杀,一排一排的,像极了军队军训,“杀!杀!杀!”杀声震天。
  令我惊讶的是在总动员会上,十六哥竟然教大家唱这首《在太行山上》,这时,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响起了悲壮的歌声,让每一个人热血沸腾:“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我第一次看见这种场面,觉得很惊奇,但并不惊慌。我预感这架是打不起来的,只不过想出一口气而已,毕竟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昨天还口口声声称兄道弟,今天说变就变,说打就打。既然说打就打,也能说化解就化解。大家都是农村人,光天化日之下,不会怎么样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应昨天的挑战书,今天,我们村这边也下了应战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田基村敢踏进洛阳村一步,就……”派人送去,“两国交战不杀来使”,在这时候竟然得到了运用,送挑战书的人,居然又能安全回来了。
  中午,有一个人从大门的另一边方向,走出了村子,往镇上去了,我知道那个人是去找镇委员会了。
  有的人只知道有人出去了,就说:“不是说同仇敌忾一起杀敌吗?是谁跑了?是害怕逃跑了吧?我们先把他杀了再说。”
  ……
  中午,太阳有点耀眼,12点了……
  1点了……
  2点!时间到!
  真的有一队队伍从那边开拔过来了,他们肩膀上扛着铁铲、锄头,有的人手里拿着菜刀,刀在烈日之下,时而发出白耀耀的光。他们一边抽烟一边聊天,懒洋洋、慢悠悠地往我们村方向散步过来,很休闲也很舒适,与其说是来打架,还不如说是来走亲戚,可惜不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这时,在村外放哨的人,望见了,马上跑回来报信,报信的人是荣贺五哥,他抱着他的小孩,一边跑一边叫:“来啦!来啦!来啦!……”他是想赶紧跑回来,把孩子安置好,然后,投入战斗吧?
  天啊天,大家汗毛倒立,觉得好像电影上日本鬼进村。那个“来啦!来啦!……”报信的声音比阿七哥死的时候那个报信的还阴,大家只觉得一阵阴潇潇的风从脑后勺吹过,不禁都倒抽一口凉气。
  眼看着那队伍慢慢地接近了,快要来到村大门了。准备进入第一警戒线了。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镇委会的人终于来了,他们骑着单车,从他们的后面追赶上了他们,围在一起讲了半天,不知道是讲些什么道理。最后,他们又“呵呵……”起来了。
  这时候,我们村这边也派人出去,对田基村的人说:“兄弟,既然来了,就进来吃饭喝酒再回去!”田基村的村长说:“哎呀,本来这次大家带工具来是想来帮忙做工的,不是有个阿叔说他想叫我们去帮他整猪栏吗?想不到我们被镇领导误会了,说我们想进村打架,我们在一起都友好那么多年了,大家和睦相处,谁想打架呢?我们脑子都没有‘打架’二字,刚才领导跟我们说半天,说我们是想打架,还教育我们不要打架,我都活那么大岁数了,都没有跟谁打过架,也没有想打过谁,谁也打不了我。打什么呢?今天就不进去了,改天来坐坐,喝酒!我们回去了,你们也回去吧!回去吧!”他们的村长滔滔不绝,口水多过茶。他带着他的人马回去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昨晚你们村唱的那首歌真的很好听,改天我也学学。”。
  就这样,一场即将发生的械斗就这样在假装糊涂和难得糊涂中撤退了。

  ☆、第三十章葫芦岭仙女的传说

  经过艰苦卓绝的准备,我终于参加高考了,可我考不上,落榜了,回村里了。
  这两天,偶尔听到村里人议论,说葫芦岭有仙女下凡;说葫芦庙显灵了,有人亲眼看到了仙女在葫芦岭读英语,一下就不见了。听了这样的传说,有人想去拜神,拜好了,好让自己的孩子读书有出息,还有人说想把葫芦庙修建起来。过一段时间,村里又传说不见仙女来了,有的人去那里等了好几天,都等不到。
  对于这些言论,我没往心里去,我也不知道人家说的仙女长什么样子,没有去打听。我高考落榜,心情很不好。我现在正处在自责和苦闷之中,这段时间,躲进闺房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很伤心也很傍徨,不知路在何方?
  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我拼死拼活,可到考试时候,我还会有这么多题不会做?这回不仅仅是英语和数学不会做,别的科也欺负我,什么都模棱两可,有很多记不清了,我考得很差。
  由于我们是重灾区,生活很困难,在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我家就供不起我读书,家里巴不得我早点结束学业,回来加入劳动者的队伍,自食其力。就别提说给我钱去补习了。
  我父母在洪水爆发的第二年,就回老村长期居住了。我父亲他不想看到他的预言实现,他们老了,无法再管什么事。我父亲重男轻女,他不相信我有多大的出息,也不希望我有出息,不想我去读书了。他认为女孩子读到高中就万事大吉了。我的哥哥姐姐也长大该成家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事。
  我自己的事情,只好自己解决了。我决定不放弃学业,没有钱去补习,就在家里自学,等明年再考。现在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是继续我的学业。
  我们村在“河南”受灾十年后,终于获得恩准搬迁了,去年从“河南”搬来到了这里,这个地方叫四镇。
  新的村子有一个特色就是在村前有一个山岭叫葫芦岭,葫芦岭并不是传说中的葫芦娃的葫芦,是由两个矮小的山岭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