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随后不久,五家公司纷纷进行了项目开发,短时间内便赔得一塌糊涂!

    几位负责人查出了这些事情,心情简直是难以言喻的。

    和第五家公司的负责人一样,其他几位负责人实在难以相信,从穆氏集团里泄露出来的项目,居然会存在那么严重的漏洞问题,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难道穆氏集团在推行项目期间,从来没有做过漏洞测试吗?

正文 第1598章 意料之外(38)

    自然是不可能。

    按照那个偷偷把项目资料卖给他们的穆氏员工的说法,这些项目在穆氏集团内部是经过严格审查和试运营的,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且,穆氏集团本身也在准备近期内将这些项目推入市场。

    如果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存在漏洞问题,并且一直没解决,穆氏集团把它们投入市场,难道是打算自己坑自己吗?

    再愚蠢的公司负责人都不会做这种事,何况还是在国内名声鼎赫的堂堂穆氏?

    几位负责人都这样想着。

    正是因为穆氏集团在国内的商业市场上太过响亮,从成立到现在,几乎没出过几次决策上的失误,即使有也是关系不大的那种,很容易便可以挽救,对穆氏基本没什么影响。

    这其中固然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商场上常说的那句话,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谁都无法否认穆氏集团在商业决策上的高明和睿智,总是能走在市场的最前沿,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率先占据先机。

    所以才会有媒体调侃戏称,说穆氏集团是国内商场上的投资领头羊。

    在野外生存的羊群,通过优胜劣汰与相互竞争之后,一头体格最健壮、跑得最快、听力最好的羊会脱颖而出,成为羊群的领导者,走在整个羊群的最前端。

    它所前行的方向,所有的羊只都会紧紧跟随,它所作出的选择,其他羊只也会极力模仿,完全信任。

    这就是领头羊的作用。

    而穆氏集团对于国内经济市场的意义,与领头羊的意义几乎没两样。

    凡是穆氏集团愿意投资的行业项目,很快便会成为市场的新宠儿,身价节节攀升,而即使没有真正投资,只是传出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也会引得不少投资者的注目。

    这些投资者与其他公司凭什么这么相信穆氏的选择?是因为他们和穆氏有关系吗?

    不是的。

    是因为他们信任穆氏的判断力。

    而这种信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而是他们亲眼看过了穆氏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决策,慢慢积累下来的信任,最后甚至变得深信不疑。

    这就像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想考出一个好成绩,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最简单的办法,无疑便是观察身边成绩好的优待生,看对方是怎么做的,然后进行模仿。

    对方认真看书,你也认真看书,对方认真听课,你也跟着模范。

    这样做,或许不可能让你考出比对方更好的成绩,但至少可以让你有所进步,然后在这种模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而在商业场上,穆氏集团无疑就是一个全国排行第一的“顶尖优等生”,而其他的公司投资者,便是那些成绩不怎么样的“差生”……

    想要在市场上拿到好成绩,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模仿了,跟着领头者做同样的事,哪怕不能吃上一块肉,多少也能喝上一点残汤。

    总比自己闭着眼睛摸索,最后却一无所获的风险性小得多。

正文 第1599章 意料之外(39)

    穆氏集团在商场上的地位,一向是备受追捧的,跟风模仿的公司也不是一家两家,时间长了,这种信任就渐渐变成了一种固定化的思维模式。

    什么叫固定思维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形容。

    就如同一个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优秀的学生,周围的人都习惯了他每次考试都能拿到第一名,这种想法渐渐的就根深蒂固起来。

    而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每当有新的考试,哪怕成绩还没有公布,所有人也会下意识的觉得第一名肯定是他,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这就是一种固定化的思维。

    这种思维一旦成型后,往往便很难打破,而且会随着时间日渐加深。

    到最后,甚至会变成一种毫无理由的信心,盲目地相信对方肯定可以做到很好。

    这种情况如果套用在商场上,穆氏集团就等于是那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

    因为过去的履历太过辉煌,几乎没有失败过,渐渐的便让其他公司与投资商信任穆氏的选择。

    而他们的这种信任,一开始其实也不是坚定不移的,但随着时间的酝酿,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信任完全没错。

    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的成功积累起来。

    信任便开始发酵,在不知不觉之间,转变成了一种可能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固定思维。

    ——穆氏集团做出的决策肯定是对的!

    ——跟着穆氏做,肯定不会亏!

    ——穆氏推出的新项目肯定能赚大钱!

    类似这般的潜意识想法隐藏在不少商业同行的心里,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但在他们的心底深处,下意识便觉得穆氏做什么事情都能获得成功。

    而他们只要紧紧跟着穆氏的屁股后面,便绝对不会亏本。

    这样的想法说起来似乎有些可笑。

    在尔虞我诈习以为常的商场上,人人都恨不得长出十个八个心眼子,疑心病根深蒂固,别说是对陌生人,便是对自己的合作对象,也总要暗中留一手、处处戒备才觉得放心。

    而穆氏集团,对于绝大多数的商人来说,完全是云端上的大企业,他们连奢望一下都不敢,跟别提是与穆氏有什么关联了。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企业集团,却诡异的获得了许多人的信任,甚至颇有安全感……

    好像只要有穆氏在前面领头,他们这些小人物小公司便是稳赚不赔的,充满了安全感和底气。

    不得不说,这种信任其实是非常盲目,而且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但人的心理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不止那些普通的小公司抱有这样的想法,便是那些大型的上市公司,与穆氏集团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表面上看似不冷不热,一派大佬作风,其实私底下却没少关注穆氏的各种动向。

    每当穆氏有新的投资意向时,最早察觉并采取行动的往往便是这些大公司。

    如果没有他们的联手推动,单凭穆氏一家集团的力量,其实是很难带动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的。

正文 第1600章 意料之外(40)

    正是出于对穆氏集团潜意识里的信任,觉得穆氏做什么都是最好的。

    所以,在得知有人暗中售卖穆氏新研发的项目资料时,那五家公司的负责人心里简直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答应了与对方见面。

    原本以为可以凭借这个项目大赚一笔,狠狠地占些甜头。

    可没想到这些项目居然是有问题的,甜头没占到,反而赔掉了他们不少的钱。

    几位负责人别提有多郁闷了。

    但是郁闷之后,他们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和第五家公司的负责人一样,意识到了这件事的猫腻所在。

    穆氏真正打算推出的项目不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事实。

    如果一个项目有问题,穆氏却视而不见,还打算将其推入市场,那便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穆氏集团总部里的所有人的脑子都被门夹了,要不就是进水了,吃饱撑的没事干,打算自己坑死自己。

    第二种,这个项目是假的,是穆氏别有所图的利用工具。

    很显然,第一种可能性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哪怕穆氏集团的项目组负责人一时间脑抽了,竟然连项目里存在的漏洞问题都没有发现,但总不可能整个集团里的所有人一起脑抽吧?

    只要有一个人发现问题,这个项目就不可能顺利通过检测。

    可事实偏偏就是这么坑爹……

    从几位公司负责人买下项目资料,到正式推出市场,再到项目问题爆发,转过头来重新调查事情的经过,可是谁都没有从穆氏集团内部查出一丁点关于项目存在问题的线索。

    就好像这种情况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如果不是这几位负责人非常肯定,他们买到的项目资料肯定是有问题的,那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竟然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从穆氏集团里的泄露出来的开发项目竟然会存在质量问题??

    这说出去都像是一个笑话。

    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几位负责人想不信都不可能。

    而初时的震惊和匪夷所思之后,摆在眼前的答案,便只剩下第二种可能性。

    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假的!

    穆氏绝对不可能开发出这种坑人的项目,更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将一个明知道有问题的项目投入市场。

    除非是有别的目的。

    而这个所谓的“目的”是什么,答案似乎也是明摆着的。

    和第五家公司的负责人一样,其他几位负责人第一时间便开始怀疑穆氏这样做的动机。

    难道是为了故意设计他们?

    借着这些坑人的项目打压他们的流动资金,然后趁机抢夺市场?

    这样的理由乍一看好像有点道理,仔细一想却是逻辑不通。

    五家公司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又都是规模不小的上市公司,即使是穆氏集团,想要将他们一口吞下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穆氏集团最近这两年的发展态势已经趋于平稳,行事作风也一再收敛锋芒,完全没有大肆扩张的意图,又怎么可能毫无预兆的针对他们?

正文 第1601章 意料之外(41)

    他们几家公司和穆氏旗下的公司虽然存在一些竞争关系,但那不过是正常的商业竞争,你来我往,从未涉及过私人恩怨。

    用简单一点的话说。

    他们和穆氏没仇没怨的,穆氏为什么要设计他们?

    而且还是用着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和穆氏以往的商业作风简直是大相径庭。

    这一点不止第五家公司的负责人想不通,其他几人也同样想不明白。

    人都有好奇心与探究的本能。

    越是不明白的事情,往往就越是抓耳挠腮。

    更何况,这件事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也就罢了,自然也不会挂心,可是偏偏收到了一封告密的邮件,又查到了这些棱模两可的线索。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道有趣的解密题。

    你明明已经解答出了一半的答案,可是另一半却怎么也答不出来,这种被吊在半空不上不下的感觉,实在是难受极了。

    可是再难受又能怎么样呢?

    他们既不能冲到穆氏集团质问一声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不能顺着网线将那个发送告密邮件的神秘人狠狠的揪出来,问清楚他到底知道些什么……

    于是,就只能继续查了。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就算他们成功的揪出了邮件背后的那个人,照样也是没用的。

    因为发送邮件故意告密的第五家公司的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