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女军医-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的那四所小学,都是重点小学,教学的质量很好。特别是实验二小,那是全省最好的小学,这个学校的名额很紧张,一般人都进不去。不只是需要家里的背景,而且还需要学生自身的优秀。也就是,进入这个小学,是要考试的,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其他几所的地方小学,那也是拔尖的,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地理位置,都还不错。
  从师部去那几所地方小学,十几二十分钟到四五十分钟距离不等,而且跟苏晓上班的战地医院是同个方向的。所以如果去地方小学上学,那么以后接送的问题,也不会那么难。
  还有剩下的就是两所军队的小学,一个是军分区的小学,另一个就是师小学了。
  军分区的小学,离这大概一小时的中途,如果要去上学,平时也就是要住到军区大院去,夫妻两人需要忙活,每天都要去接送,要嘛就让孩子住到童家大院,每周去接送一次。
  师小学最近,就在师部附近,这是为全体的官兵子女准备的。师资倒是一般,但也比地方上的普通小学要好一点。如果想要把孩子送到好的小学,那么师小学无意是不太理想的。
  “还是让孩子在师小学吧,离这近,平时都不用我们接送,孩子可以自己回家。师小学的师资也不错,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苏晓却摇头:“我觉得师小学应该是最后该考虑的学校,其实我比较倾向于实验二小。实验二小离我们这也不远,车程只要半小时,而且平时还有公交车直达这里。哪怕没有我们的接送,孩子自己也能回家。再说这个师资,实验二小是最理想的。”
  “你说的对,但是实验二小,可不是谁都能进的。”
  “正因为不好进,所以才难得。实验二小,有名额还不重要,主要还是得孩子自身的优秀才行。他们在进校之前,是需要考试的,也不知道大米和小米能不能行。”
  童刚点点头,名额这个问题,他们会解决,但是不只是名额问题,如果孩子考试通不过,也是一样进不了这个小学的。
  “除了实验二小,四小也很理想,地理位置也近,只要二十分钟,比实验二小还近。至于一小和三小,虽然师资也好,距离就有些远了,虽然也跟战地医院是同一个方向的,但是毕竟还是有些不方便。主要还是没有直达到这边的公交,万一我们没有时间接送的时候,孩子自己到不了家里。”
  童刚听了连连点头,因为苏晓说的没有错。
  他们要考虑学校,不只是要把师资考虑进去,还有地理与安全问题,都要一一的考虑。
  “至于军区小学,其实说起安全来,军区小学可能最安全。小学是在军区大院旁边,虽然离我们这远,但是离童家大院近啊。到时候孩子可以回军区大院,有咱爸妈照看,也放心。只不过这样一来,我们能见到孩子的机会就少了,平时我们都忙,也没时间去军区大院看孩子,也就只有周末了。所以这一点也要考虑进去。”
  童刚在那思考着,他说:“其实我是比较倾向于军区小学和师小学的。你先别瞪我,先听我把话说完。”
  “你说,我听听。”
  童刚说:“你也知道,我是一名军人,你也是军人。我最希望的其实就是两个孩子都能够当兵。军区小学,是有名额的,上了小学以后能直接进入军区中学,最后就是军校,几乎是预定了的,只要孩子自身成绩不差,军校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苏晓却摇头:“我却并不这么认为。你想啊,孩子要不要上军校,这不是我们给他们决定的,而是他们自己决定的。现在孩子还小,才上小学,我们就需要把他们的路定好吗我却不觉得这样很好,反而觉得这样不好。不管孩子是愿意不愿意去上军校,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做大人的,可以建议,但不要干涉。”
  童刚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却听苏晓又说:“还有,军区小学文化课和军训是同时进行的,就跟以前我们上军校一样。我希望孩子的童年是轻松的,愉快的。我们可以给孩子在暑寒假进行军训,但不是让孩子在小学时就要有这种军队的生活。我们不要强制,好吗?”
  童刚沉默了,半晌也没有说话。
  “所以军区小学和师小学,恰恰是我最后考虑的两所学校。我是最满意实验二小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名额去争取下来,至于考试的事情,我相信我们的孩子能通过。”
  童刚想了很久,也觉得苏晓的话有理,也就不再坚持着要把孩子送到军区小学了。
  苏晓说的没有错,孩子将来走什么路,应该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不是大人给他们选择好。不管走什么路,大人可以建议,但最后的决定还是得回到孩子身上,否则孩子会后悔,大人同样也会后悔。
  只是,进实验二小,实在太难了。
  “爸爸妈妈,我们不怕考试。”大米在听说了小学的学校选择在实验二小的时候,第一个出来说话。
  小米也说:“爸爸妈妈,平时你们都有教我们小学的内容,应付考试应该不成问题的。”
  “那好,就这么决定了,就选择实验二小。我和你们爸爸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名额去争取下来,而你们的任务就是努力通过学校的考试,成为二小的一员。你们有信心吗?”
  大米和小米用力地捏着拳头:“有信心,进二小,以后考大学。”
  苏晓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看到你们这么努力,爸爸妈妈也很欣慰。只要你们能努力,爸爸妈妈会把最好的送到你们面前。”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们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我们是英雄的儿子,自然也不会落在人后。”
  “那好,就这么决定。就选择实验二小,我和你们爸爸争取把这个名额拿下来。”
  实验二小的名额,其实并不好拿。
  关系是一回事,小学里有不少的特供名额,专门是给地方政府或是军队里的。还有需要户口,更需要孩子自己的成绩来敲开二小这扇大门。
  名额很快就办了下来,因为童刚是战斗英雄,苏晓又是战地救护的英雄,所以学校二话不说,就把这个特供的名额给了他们,而且一给就是两个。
  从校长室出来,童刚和苏晓不停地跟校长道谢,“太感谢校长了,把这么珍贵的名额给了我家孩子。”
  校长说:“你们为了国家在浴血奋战,才能有我们安宁的生活,就两个名额的事情,并不难。如果我们连这两个名额都给不了,那才是伤了英雄们的心。”
  尽管如此,苏晓和童刚还是很感谢。校方能为他们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
  要知道,一个名额要拿,两个名额实在是不好拿。也不是他们一方在盯着这个名额,有多少人都在盯着呢。
  “你们让孩子明天就过来考试,只要考试通过了,九月一号就能过来报名了。”
  “实在是太感谢校长了,我们都不知道说什么话了。我们明天就带着孩子过来考试。”
  “到时候,你们还来找我,我会安排考试。”
  回家之后,两人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米和小米,并说:“明天考试,有信心吗?”
  “爸爸妈妈请放心,别说只是入学考试,就算是毕业考都没问题。”
  “又骄傲了不是做事情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别还没有开始做,就在那吹牛。平时是怎么教导你们的”
  被童刚这一训,大米低下了头。
  “好了,孩子们,今天你们就不要在外面玩得太晚,晚上早点睡,把精神养足,应付明天的考试。好了,你们出去玩吧。”
  看着孩子兴奋地跑了出去,苏晓和童刚哑然失笑。
  但是有这么两个调皮孩子在,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大米和小米,从小是被苏晓他们教育着长大的,在他们还只有三岁的时候,苏晓就已经拿着字帖在教他们写字了。到了五岁之后,他们已经能认识很多字,数数更是一到一百很顺就能数下来,也能简单的算数。到了六岁,都已经能背好几首唐诗了。
  所以对于两人的考试,苏晓他们并不是那么的担心。
  孩子成长到这步,与他们的聪慧是分不开的。
  当然,他们的孩子在进步,别人的孩子也不会例外。
  最主要的是,也不知道学校会出什么样的题目,万一出的题目并不是文化课呢
  所以,要说不担心,其实也有点。
  这应该是所有的大人,都会有的一种心情。
  第二天,他们就陪着孩子过去考试了。
  今天陪孩子过来考试,可不只是苏晓过来了,连童刚都请了一天假,过来陪伴。
  孩子的考试很重要,师部正好又没有什么事情,所以他就请假出来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大人的陪伴。在他们人生的第一场考试,有父母陪伴在外面,在他们考完试出来,第一眼就能看到父母,这给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好处的。
  今天过来考试的学生可不少,足足有十多个呢,都是特供名单的孩子。
  孩子在里面紧张的考试,外面大人们也围在一起有说有话,原本陌生的人,也因为这一场考试,而有所熟悉起来。
  “哎呀,你们是双军人家庭”
  因为苏晓和童刚都穿着军装,所以很好辨认。
  那个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打扮得很时髦,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出来的。
  “是的,我们过来陪孩子考试。”
  童刚在外人面前比较冷面,所以这话是苏晓回答他们的。
  “不错,双军人家庭,孩子肯定也优秀。”那人很会说话。
  苏晓笑说:“我们只希望孩子能快乐就行。”
  其他的家长,夫妻两一起陪伴过来的不多,很多要嘛是爸爸陪伴,或是妈妈独自陪伴,大人们都有事,有些不一定能请出假来。像苏晓他们这样夫妻一起过来的,只有三对夫妻。一聊天,很巧,那三对夫妻有两对是在政府部门的,另一对却是下海经商的商人。
  那两对政府部门上班的夫妻,都是男人在政府部门上班,女人在家带孩子。其中一个是商务部的一个科长,另一个却是在武装部的,也是一名转业军人。
  “没想到,我们还是战友。”童刚难得露出一个笑容。
  天下所有从军的军人,不管是现役的还是退伍转业的,都有一个响亮的称呼,那就是战友。
  “是啊,没想到这么巧,我们的孩子都要进入二小。”
  “是啊,考试通过了,他们就是同学了。”童刚看着考试的方向,若有所思。
  这一场考试,考的主要是孩子们的智力和潜力,并不是单一的只是考语文数学那么简单。
  学校有一系列的考核标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试的过程。
  大人们并不知道里面考试的场景,他们一度是认为考的就是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他们既然送了孩子过来考试,自然也是有所准备的,也自信孩子是能够通过考核的。
  在场的家长,哪一个不是人精一样的人物,个个都聪明,家世也都好着呢。能拿到实验二小名额的,家里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特别是特供名额,非富即贵的代表。
  孩子在里面考试,其实大人们很多也在比,比势力比家世比金钱。
  苏晓和童刚相对来说,是难得平静的一个。不管孩子能不能通过考试,对他们的影响都不大。能通过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