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闺秀穿七零-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上不太干净,王云芝拿手臂抹了把眼睛,出门去压水机那头洗了手回灶屋盛出几碗粥来,沈国忠愣了一下,原以为最快得要半个小时才能吃得上,又见到王云芝红着的一双眼。
  就听王云芝说:“瑶瑶把早饭都做好了,难怪脸蹭得花猫一样,从小我就不让她沾灶上的事,怕她碰刀碰火,她第一回自己做就做得这样好,咱瑶瑶,挺聪明的。”
  于沈国忠来说,这天早上这碗粥是他这一辈子吃过最香甜的粥。
  沈瑶从前对农民的接触,一个是偶然一次见到的自家庄子里的庄头夫妇,二个就是书生才子们的诗词。
  庄头夫妇原就是有些体面的,见主家更是精心收拾过一番,而诗词中对农人的描述也只是流于表面,所以,在全村大抢收结束以后,抢种工作开始的第三天,沈瑶看到自己爸妈和弟弟手指脚趾缝里整整烂掉了几层皮,尤其是一双脚,趾缝间烂得都露出桔红色的肉丝了,眼泪掉得那叫一个凶。
  沈国忠有些不知所措,“这,这哭什么呢,年年插秧都得这样。”
  沈瑶不太明白,田地里的事怎么能把皮肤都给弄烂了,沈国忠就给她讲:“刚翻耕的稻田里撒了石灰,施了化肥,田里的泥和水都溶解了农药化肥,带有腐蚀性才会这样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家都一样,等双抢结束后过一段时间也就好了,就是看着吓人一点。”
  他这样的安慰一点作用都没有,沈瑶来的时间不长,但这一家人真是把她捧在手心里疼,就连比她小的沈刚也是从来把自己摆在哥哥的角色里,沈瑶心里已经把他们当成了亲人,看到他们这样哪里接受得了。
  她拉了沈国忠说:“爸,咱不做农民不成吗?不能到城里去吗?农民太苦了。”
  沈国忠摸摸她的头,叹口气,哪那么容易啊。他看看出落得很漂亮的闺女,说:“爸是没什么希望的了,你跟刚子还有机会,等双抢结束好你好好认字儿,人这一辈子啊,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得到什么机遇,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抓住机遇让自己过得更好,远的不说就说我,如果不是能写会看,农事上有一套,队长轮不上我来当,虽然一年只比普通社员多记一个月的工,那也是进项了。”
  又跟沈瑶,包括一边坐着的沈刚道:“你们好好学,人这一辈子投胎不能自己选择,你们投生到这乡下来了,但后边的路可以自己选择,要出这农门就三条路子,一军、二工、三干部,不管是自己做军人、工人、干部也好,或是嫁个军人、工人、干部,无论怎样,努力走出农村吧。”
  趁着今天跟两孩子聊起了这事,他也就仔细给沈刚沈瑶分析起他们的出路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到处都刷着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的口号,可谁又真的甘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无止境的埋头干农活呢,谁又不羡慕城里人的光鲜,沈国忠是D员,可他没有那么多的奉献精神,他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走出农村,能体体面面吃上商品粮。
  沈家人对于手脚被腐蚀不甚在意,沈瑶却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在脑中搜刮了原主记忆,发现这里有一种套鞋,又叫雨鞋,穿着是不进水的。在田地里插秧,穿上这鞋子至少脚是能受到保护的。
  可讽刺的是,这种非常适合农村用的鞋子,村里没几个人买得上。因为这个地方,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布要布票,买鞋要鞋票。乡下的农民,到镇上想买个烧饼也得有一两粮票才行,国家只给农民下发了各种劳动的指标,却并没有发给农民生活所需足够的布票油票和各种票证。
  所以,像沈家村,能买得起套鞋的没几个,因为弄不到票,他们穿布鞋草鞋,小孩子光脚的占了多数,到要下田的时候,没谁舍得糟蹋自己珍贵的布鞋,都是赤脚踩进田地里,当然,就是穿着布鞋下田也没什么用。
  这些票,从前五奶奶家能有一些,如今,沈瑶印象中有各种票证的人只有城里来的知青。
  沈国忠吃过晚饭稍微歇了歇就出去吹口哨通知出夜工了,插秧要效率高,最重要的是提前扯好秧,扯夜秧这活计是另外计工分的,把块状的秧苗扯起来,洗尽根须的泥土,用稻草扎结实就成了一个秧。
  队里人扯秧的积极性很高,乡村的夜晚比白天凉爽得多,秧田里挤挤挨挨都是扯秧洗秧的人,手上功夫到家能双手扯秧的老农扯一晚上夜秧赚的工分不比白天少。
  等家里人都出去,沈瑶在堂屋里来回走了几圈,想一想出了家门往河对岸去了。队里的知青,白天能出工都已经是难得的了,扯夜秧很大可能是不会去的,不管怎样,去碰碰运气问一问。
  知青住的那一排屋子,最外边一间是宋晋诚的,沈瑶想也没想准备先去找宋晋诚,只是准备敲门的手还没落在门板上就被人叫住了。
  “沈瑶,你来这里干什么?”
  沈瑶回头就看到贺时和徐向东拿着饭盒走过来,看来是刚到沈老六家拿了饭回来准备吃饭,夜色中也看不分明他的神色,她对贺时现在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反感,来这一趟本来也是为了找他们,先问贺时还是先问宋晋诚倒是没区别,于是说道:“我过来想问问你们,手上有没有鞋票?如果有的话我想跟你们换几张,用钱或者米。”
  贺时心里松了口气,刚才看到她去敲宋晋诚门的那一刻想起了她曾夜里摸进他的屋里,以为她又犯傻了。
  鞋票他自然不缺的,他看沈瑶一眼,说:“有,不过我不做饭,拿米没什么用。”
  沈瑶只听他说有,眼睛就亮了亮,也听出了贺时话外之音,恐怕对钱和米都没兴趣,问他:“我要三张,你想换什么?不过我们家的情况,能换的东西有限。”
  想了想,咬了咬牙说:“有只鸡可以用来换。”
  乡下人,除了圈里养的猪,鸡就是最宝贝的了,一年就指着鸡下蛋换几个钱或补补营养,贺时都能感觉到她说这话时的肉疼,笑吟吟说:“那倒不用,到时还我几顿饭就成,你等会儿,我去给你拿。”
  说着就越过沈瑶往屋里去了,徐向东也忙跟了上去,一起凑到了贺时屋里,看着贺时从包里翻出鞋票拿了三张又出去了,心里八卦得很。
  沈瑶接过贺时递给她的三张鞋票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她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来问一问的,并没想着能这么顺利。
  贺时把鞋票给了她倒没有马上走,而是低低清了清嗓子和沈瑶说:“以后有事白天过来找人,你是女孩子,晚上在家里呆着好些。”
  说完又觉得自己莫名其妙操了颗老父亲的心,笑了笑:“快回去吧。”
  沈瑶是什么人,只略一想就明白了过来,倒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这人其实还挺正派的,她冲他笑了笑,说:“谢谢你啊,等双抢过了我和刚子捞到鱼请你来吃饭。”
  贺时笑了起来,应声说:“好。”
  等贺时回到屋里,就见徐向东双手抱臂靠在桌边看着他直摇头,他眉目不动,走过去拉条凳子坐下打开自己的饭盒,说:“吃饭,吃了早点休息吧。”
  徐向东也扯条凳子坐下,看着贺时问:“你真没觉得你对那小丫头特别好?”
  贺时筷子顿了顿,说:“是。”
  这是承认他对沈瑶比较好了,徐向东兴奋得啪一声在桌子上轻拍了拍,笑道:“兄弟,我早看出你喜欢沈瑶!”


第14章 简直……
  贺时觉得他对沈瑶确实格外关注一些,但并不认为是徐向东想的那样,他看徐向东一眼,摇了摇头,说:“男女之间的那种喜欢谈不上,以前对她有偏见,后来发现都是误会,小丫头挺可爱的,所以多关注她一些,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他说完扒一口饭,夹了一大筷子菜送进嘴里吃了起来。
  徐向东差点没跳起来,一双眼不自觉溜圆了:“不是,男人和女人之间能有男女之情以外的喜欢?不喜欢你给三张鞋票啊,你后边不买鞋了还是找你妈给你寄?”
  贺时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看他一眼,笑了。“你那不是还有嘛。”
  卧槽,徐向东要被他坑死了,皮鞋、懒汉鞋、暖皮鞋,他也是要形象的好吧,耍帅不得要成本啊,他看了贺时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谁叫他吃贺时用贺时的多呢,贺时要放他的血他敢不主动伸手递刀子啊,咬着后槽牙点头:“行、行,不就是鞋票嘛,我那里给你匀一张。”
  贺时笑笑看他,徐向东苦着脸继续放自己血:“两张,两张。”
  贺时没带多少行李过来,鞋子买得不多,反倒是他,从北京带了不少衣服鞋袜。心痛了,太心痛了,他伸出自己一双手在贺时面前正正反反的给贺时看,哭丧着脸嚎:“哥,你不是想泡人家你别那么大方啊,你看看,看到没,手指缝脱皮了,贼他妈痒,又痛又痒。”
  “小爷我一辈子都没吃过这样的苦头,你要是不喜欢沈瑶你捧着沈国忠干嘛啊?要不是为了给你刷印象分我遭这罪?我明天可就不出工了啊,其它队里有几个知青割完稻子就不下地了,这插秧不是人干的,我这腰晚上都没法仰着睡。”
  他这话说得龇牙咧嘴,每一分表情都在诉说着爷太苦逼了。
  贺时看他手一眼,点了点头:“你随意,明天不出工的话帮我办件事。”
  徐向东听不用出工了精神头都强了,办什么事也比泡在水田里强,头上太阳晒,脚下热水煮,太阳一晒那热气直往上冒,整片大地都像蒸笼,田里泥鳅都烫死不少,可以想见人有多受罪,他能撑着插三天秧真的已经到极限了。
  贺时让徐向东办的事,是到乡食品站去买十斤大米、十斤精面粉、一斤猪肉给送沈瑶的五奶奶家去。
  徐向东简直……了,你不喜欢人家?你这是要给人做上门女婿吗?七大姑八大姨都照应上了,还这么大手笔。“不是,沈瑶五奶奶是哪一家啊?”
  他还想问一句,要送直接给人沈队长家送去啊,这曲线救国也曲得太远了点,
  就听贺时道:“就沈瑶家隔壁,你随便找个人问问,是个烈士家属,儿子去年牺牲了,我回头把钱和票给你。”
  徐向东一听烈士这两个字,脸上嬉笑的神色敛了,他觑一眼贺时,把这事应了下来。
  拔夜秧通常十二点左右才能回,沈瑶回家锁了自己房门先睡下,等第二天外头锣声一响,她起床找王云芝把三张鞋票给了她。
  王云芝愣住了,这打哪来的鞋票啊,还是三张。
  听沈瑶说她跟贺知青换的,还是用几顿饭换的……
  王云芝张口结舌,几顿饭你换了三张鞋票,鞋票什么时候这么不值钱了啊,她看看手上的鞋票,又看看自个闺女,最后得出个结论,她闺女啥都不懂,开了那样的价人家贺知青估计没好意思拒绝,只好跟沈瑶科普了一下各种票证的稀罕程度,叫她闺女晓得这是占人家大便宜了,下回心里有个数,可别再坑人了。
  “鞋票这东西听说城里人一年也没几张,一下给了咱家三张,贺知青自己后头还怎么买鞋?”王云芝觉得这贺知青也太实诚了,想着什么时候给家里做鞋是不是给人做两双送过去,不然这心里愧得慌,想想往后但凡有鱼有肉的,做了好吃的也叫刚子给人贺知青送一份,又说道:“要不然咱给人送两张回去,就按你爸的尺码买一双,这回先给你弟穿着,以后谁下田谁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