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闺秀穿七零-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瑶对这月饼有些印象,是原主吃过,说实话,馅儿特别硬,口感真不怎么样,相比较的话她觉得还是她的板栗饼划算,虽然贵一块多,但是口感好啊。
  营业员看她神色,笑道:“觉得贵啊,这是咱江市食品厂出的,大厂子用料实在,所以比别的点心贵一毛钱。”
  沈瑶看营业员说起江市食品厂挺了不得的样子,好奇问:“江市食品厂很好吗?”
  心说做的饼也不怎么好吃啊。
  营业员却是把江市食品厂夸上了天,说道:“我跟你说,这还是咱供销社主任的儿子是江市食品厂的工人,要不然咱这么个乡镇供销社还真拿不到这么多货。”
  “工人啊。”她爸说的军人、干部和工人,沈瑶心里动了动,凑近些问:“江市食品厂的工人待遇很好吗?”
  那营业员也是闲的,关键还是性子爱八卦,笑着说:“那可不,工人多吃香啊,不用下地,每个月有工资还有各种票,不过这个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这得有招工名额,村里能投票选你乡公社再批准才行。”
  沈瑶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别过那营业员拉着王巧珍买面粉去了,仔细想了想家里都有哪些能用的材料,又买了点糖才急往回走。
  江市食品厂听着很不错的样子,要进工厂的话不一定就得有招工名额推荐的吧,自荐成功的话名额套着她的条件给也不是不行。
  真有名额也轮不着她一个傻了十几年没念过书的,她不想慢慢等机会了,能进城当工人,傻子这名声应该可以不用再背在身上,被人嫌弃这种事情,一次就好,沈瑶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
  而此时,北京前一个小站,贺时坐的那趟列车停在了站台,他背了他自己的包下车,贺真一路送他到车门口,有些不放心的说:“哥,那我回家就跟妈说你半道后悔跑回去了,妈要是打电话找你问,你别把我卖了啊,我怕妈扣我零花钱。”
  贺时撸了一把她的头发,“行,不会卖了你的,还有半个小时到,你自己小心点。”
  他冲贺真挥挥手,进售票厅买了最早一趟回江市的火车票,心急如焚坐在侯车室,希望早些回去小丫头别真生气。


第41章 归来
  沈瑶回家就翻找材料,家里能用来做馅的材料还真不多,只能做红豆沙绿豆沙的,连伍仁的馅料都凑不齐,而且这几种馅都是寻常,供销社卖的基本也是这三种,虽然沈瑶能将口感做得更好,但想要博一份工作,这个还是不够。
  她细细思量,想到了蛋黄月饼,但九月份家里还有咸鸭蛋的人家真不多,记忆里五奶奶家是年年要腌的,只不知道这时候还有没有了,沈瑶她特意往五奶家去了一趟,想着碰一碰运气,要是没有的话中午让她妈帮着各家问一问。
  也是她的运气,老太太今年日子虽不好过,这咸鸭蛋还真腌了一坛,而且她平时紧省,到现在也还剩了小半。
  今天卖鸡蛋的钱还在她口袋里,沈瑶掏钱要买几个,老太太直接从坛子里给捞了六个,钱却是不收的。
  沈瑶笑,说:“那我也不跟五奶奶客气,我是做月饼用,等做好了我给您送几个过来。”
  沈老太太厨上的手艺是很不错的,听着沈瑶做月饼稀奇了:“你还会这个呢,现在会做月饼的小姑娘可不多了。”
  沈瑶笑,说:“就是馋嘴,吃的东西就乐意多琢磨一点,上次做的板栗饼也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您吃着还成吧?月饼我先试两个,不成的话自家吃也不丢人,成的话我就又会了一样。”
  “肯定能成,你上回给的板栗饼比供销社里卖的点心好吃多了,我们瑶瑶是个聪明孩子。”老太太笑得眼都眯上了,夸道:“听你妈说前些日子人清明了,现在都能识字了是不是?”
  沈瑶点头说是,老太太听着就高兴,拉着沈瑶说:“前边十几年都是老太爷给的磨难,先苦后甜,现在苦难过去了,以后就都是享不尽的福气。”
  沈瑶好笑,心说这还真说不好,她上一辈子福气太厚,把好日子过尽了现在才来受苦。
  不过如果单从这一辈子论也说得通,老太太慈和,给她的都是满满的祝福,沈瑶心里只有感谢的。
  跟老太太说回去琢磨着做不过是个说词,月饼这样的东西家里姐妹几个都会,年年中秋节这必要亲手做了孝敬祖父母和爹娘的。这个不假丫鬟厨娘的手,姐妹几个会亲力亲为,会的花样也多,材料齐备的话沈瑶能做出数十种不同口味的来。
  回了家里就着手浸豆子做豆沙,折腾的动静真不小。王巧珍虽然家里地里的活都拿手,清明节做个艾米果,端午节包个粽子的没问题,做月饼还真不会,跟在旁边看稀奇,不大放心的问沈瑶:“你真会做啊?”
  沈瑶照例说不会,笑着说:“试试呗,做什么不都得有第一次啊,多做几回就会了。”
  王巧珍摇头:“我可真羡慕你这没心没肺的样儿,我姑这是多宠着你呀,我在家要敢这么祸祸粮食,我妈会骂死我。”
  沈国忠和王巧珍中午回来就听说沈瑶要做月饼了,夫妻俩第一反应就是闺女又想去黑市,王云芝等侄女儿没在跟前的时候悄悄问沈瑶,沈瑶摇头,说:“不是,另有用处的,我今天在供销社听营业员说起江市食品厂,妈,我想进城里当工人。”
  王云芝先还没反应过来做月饼跟当工人有什么关联,缓了好一会儿脑子转过弯来,觉得闺女也太异想天开了。“就凭会做月饼就能进食品厂?你想得也太简单了,江市食品厂可是国营厂,哪里那么好进,铁饭碗都是一代代往下传的,每年招工的名额非常少,一年就那么一点缺,那也是人家职工内部先推荐人,还有市里、县里,轮到咱乡里村里之前就没了,要不然说进城当工人难呢。”
  沈瑶现在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更多了一些,不过她想着,国情再怎么变,国营厂也好,还是她前世的各大商号也好,归根结底都需要盈利,需要生存的,只要有足够的才干,去争取总会有一线机会。
  她笑着说:“试试呗,往年我也吃过供销社卖的月饼,今天听说是江市食品厂出的,我觉得我做的能比那个好很多,要是成了我就走出农村了,要是不成,也就是浪费几个饼。”
  王云芝听着觉得还挺有道理的样子,嗯,不太对,她闺女怎么把浪费几个饼说得这么轻飘飘呢,多少人家几年没买上一回月饼了,这东西还真是城里人需求大一点,乡下人家能饱肚子就不错了。
  城里人是有工资花不出去,什么都凭票供应,限量供应,拿着票本和钱也不一定买得到东西,所以城里黑市怎么都管不住。乡下人是领了粮食也不敢都自己吃,勒紧了裤腰带宁愿每天少吃点,也要匀出来一部分悄悄背到黑市换几个钱回来花用。
  所以,看着又是面粉又是豆子的,哪里就不心疼了。不过听沈瑶说得也挺像那么回事的,真要能进得了城别说点面粉粮食了,砸锅卖铁也乐意。她一边刷锅炒菜,一边不确定的问沈瑶:“月饼你会做吗?”
  沈瑶还是那一套说辞,自己琢磨琢磨,看着也不难。
  王云芝想想那板栗饼,觉得闺女在这方面可能确实有天赋,也就由得她了。中午休息的时候还把这事跟沈国忠说了,沈国忠想着试试也好,说道:“等她做出来了看看,真行的话我陪她去一趟市里。”
  下午沈瑶睡了午觉起来,看红豆绿豆都泡得差不多了,着手做豆沙馅,王巧珍在边上打下手,看到她又是做糖浆又是往饼模里刷油,还准备了六个咸鸭蛋,心里直打鼓。
  都是精贵东西啊,这做坏了怎么好,提心吊胆看了一下午,直到晚边成品出来了,看到这月饼品相比供销社里的都好,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她问沈瑶:“这就做好了吗?”
  沈瑶心知这还不算完成,得再静置一两天,等月饼返油后口感和色泽才更好。
  但她是打着瞎琢磨着做的幌子的,哪里能表现得那么专业,只能笑笑说:“应该是好了,咱收起来,等晚上大家都回来了一起尝尝。”
  王巧珍叫那香味馋得嘴里分泌口水,但也还有分寸,这样金贵的东西呢,没看瑶瑶自己都没吃嘛,点了头帮着沈瑶一起收拾案台。
  晚上沈国忠回家看了那月饼,叫沈瑶切两块大家尝一尝,沈瑶拿了一块蛋黄馅和红豆沙馅的分切了,沈国忠尝了一小块蛋黄馅的月饼后觉得他闺女可能还真适合端食品厂的饭碗,这口感比供销社里卖的强太多了啊,而且蛋黄做馅他还是头一回见,都不知道她这脑瓜子怎么转的,还能想着这么做月饼。
  王云芝也吃了一小块,还是咸蛋黄,她问沈瑶这哪里来的,沈瑶笑说是到五奶奶家讨的,说着装了四块月饼,蛋黄馅的两块,红绿豆沙馅各一块,给沈老太太端去。
  王云芝听着六个咸鸭蛋,想着七月份的时候看见老太太腌咸鸭蛋来着,当时也就腌了十几个,这是一小半都给了自己家闺女了啊,这可真是,王云芝心里有点感动,这一对不算亲祖孙,也胜似亲祖孙了。
  王巧珍这时候倒没见出声儿,不是她不想说什么,而是被沈瑶这一手给震住了,随便瞎做能做成这样,也太厉害了!!!
  月饼这东西,他们也不是年年都能吃到的,正因为这样,记忆里供销社卖的月饼是难得的美味,可沈瑶做的这个,饼皮更松软,馅也调得好,尤其是蛋黄月饼,味道太好了,王巧珍觉得他活了十八年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她还知道矜持,王晓康和沈刚这两个就不知道什么是矜持了,切的两块月饼吃得一点不剩,沈刚非但没解住馋,反倒更馋得厉害了,尤其是蛋黄月饼,就那么一小块,吃了比没吃更吊人胃口,他等沈瑶一回来就问:“姐,这蛋黄月饼还有不?”
  “没了,一共就六个蛋黄月饼,刚才吃了一个,给五奶奶送了两个,还剩了三个另外有用处的,你要想吃吃红豆馅的。”
  红豆馅的是好吃,可沈刚还是好那一口蛋黄月饼,眼巴巴的馋,跟王云芝说:“妈,咱家明年也腌一坛咸鸭蛋呗,让我姐给我做蛋黄月饼吃,我愿意明年一年不做新衣服。”
  叫王云芝给横了一眼,笑着说:“你倒是会算账,说得好像我明年准备要给你做衣服似的,你的衣服裤子放放袖子和裤脚就能穿的,你拿这个跟我抵啊。”
  “姐~”沈刚不指靠他妈了,他转而去看沈瑶,他姐能赚钱,他姐也比他有话语权。
  沈瑶好笑,应承了下来:“期末考试考得好明年就给你做。”
  翌日一早,沈国忠安排好队里的事,九点不到就带着沈瑶往市里去了,江市食品厂他也不知道在哪里,跟人打听了一番找过去的。
  两个农村来的说想要找厂长,门卫哪会让他们进,沈国忠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一包没拆封的大前门悄悄塞了过去,说着好话请他帮个忙通融一下。
  这时候大前门一包三毛五,在市里也算是中高档香烟了,沈国忠又能说,那门卫看了看那大前门,悄悄的收了塞进自己口袋里,问了一通过来干嘛的,听沈国忠说是有月饼的方子叫厂长看一看,有这么个勉强说得过去的由头,他就不拦着了。
  非但没拦着,亲自领了人过去,路上还跟沈家父女道:“也不白瞎了你那包烟,这食品厂的赵厂长是我家表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