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美味人生-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认识啊?”林静好接过来李姨的饭盒,舀了一勺甜的放进铁板里面,浩子可爱吃这个,每天早上都要吃几个才能不闹腾。
  “嗯,城南头的老梁头,也是个可怜人啊。”李姨叹下一口气,这话匣子就直接打开了。
  原来这个老梁头,那是个真正的苦命人,年轻时候家里头不太好,穷得很,三十多岁才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儿子,好不容易养大了,儿子外出务工,找了个媳妇,生了个孙子,日子正要往了好过。
  结果就出了事故,人没了,儿媳妇也跑了,老伴儿被气得直接没了命,只剩下他一个快六十岁的小老头,拉扯着一个半大的孩子。
  偏生自从孩子他娘跑了以后,这孩子就再也不愿开口说话,老梁头也本身就是个闷葫芦,没啥话,一来二去,爷孙俩基本上就没了交流。
  唉,听说那孩子在学校里面也是一句话不说,老师是发脾气也好,哄着也好,就是不说话,也不理人,也不知道那些知识都听进去了没。
  林静好听到这儿,才明白为何昨天老梁头会那么激动,怕是小男孩,也从来没有开口要过什么吧。


第030章 
  这年头; 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网络手机,大家平时的消遣也就是扯皮八卦,李姨说起来就没完,一会儿感慨一番老梁头可怜; 一会儿又心疼人孙子; 连林静好听了也心生几分难过出来; 尤其是想起来老梁头那一瘸一拐的背影,仿佛还清晰可见。
  “得,我不和你说了,浩子还在家等着呢。”见林静好把饭盒递过来; 李姨往怀里一抱,三句一感叹的走了。
  来拿早饭的王大爷听了个尾巴; 当即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似的说了一句:“日子过得不好就算了,心里头的不舒服才是真啊。”
  可不是,那孩子今年八岁了; 都上一年级了,三四年没说话了,也不知道以后……
  张美兰偷偷的抹了一把眼泪,又瞧了瞧自家闺女,心里说不出的酸。
  “妈; 你饿不,给你来几个鸡蛋仔?”林静好看她红了眼睛,伸手捏捏她的胳膊。
  “不饿不饿。你渴不渴; 妈给你去那头买杯豆子水?”张美兰摆摆手,又抹了一把眼角,问林静好。
  “不用了,咱不是带着水呢。”林静好笑,然后趁着没人,和张美兰一块儿把木板子里头收拾整齐,又给竹筒饭加了个热,公交站就陆陆续续的热闹起来了。
  昨儿下午看了一场年度进食大戏的观众,回去跟邻居吹上几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林静好的摊儿已经摆了半年了,吃的花样儿也是变了又变,合着是他们这些平时不坐公交车的人落了伍,那还不赶紧跟上大部队?
  思来想去,第二天还是爬了个大早,就想知道到底有没有那么玄乎,昨儿那母子俩,现在想来,吃的可真是多的吓人。
  咋能吃那么多还能不腻呢?
  还不就是因为,好吃呗。
  林静好也不知道为何今儿大家都来的这么早,生面孔不少,还都是冲着鸡蛋仔来的,五个人最少有四个喊着要甜的,昨儿下午的奶香味在公交车站开始回放,你说要是偶尔来上这么一次,也就是馋一下子。
  但是你说这味儿要是不散,那不就是一直馋了?
  小蛋糕就小蛋糕吧,左右那么多人买,尝一下又没啥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之前不愿意买鸡蛋仔的人站起来了,一毛钱一毛钱的递给张美兰,让张美兰收的都有些手软。
  原先林静好还担心,今儿甜口卖的这么好,不会剩下咸口的吧?不过如今看来,是她多虑了,毕竟觉得不划算的人,还是想尝口新鲜的,都要了咸鸡蛋黄口儿的。
  尝过之后,他们才知道,之前的他们是多么的愚蠢!
  什么小蛋糕啊?
  那能一样吗?你说说那能一样吗?
  咱就不说这味道了,就凭这个模样这个口感,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好不好!
  这新世界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关上,由此我们可以参考选择困难症青年,他爱上了乐此不彼找人交换口味的日子,作为被他盯上的长期换食对象小红,可以说是心里很苦,因为她本来就很喜欢吃甜的啊,换换换有什么好换的!她不要!
  等到人散的差不多的时候,林静好听见公交站那头传来一声小红的穿透性呐喊。
  “南选泽,你能不能不要再抢我的鸡蛋仔了?!”
  对此,林静好只能感慨一句……这名字起得真是,太合适!
  热热闹闹的一早上,林静好的小白桶直接见了底,本来以为今儿也不会有太多人买,她干脆就比平时少做了一些,没想到,竟然意外的受欢迎。
  中午回去匆匆忙忙的吃了饭,张美兰留下来洗洗涮涮,林静好则拎着篮子揣着钱出了门,她昨儿就计划着要多弄几个口味,这会儿赶早去买材料,回来还能做上一些。
  小跑进了市场,林静好弯弯绕绕的转了一圈,手里面大包小包的回了家,到了楼门口,瞧见那卖奶的,又停下来打了一斤奶,才拎着上了楼。
  张美兰正在泡糯米,瞧见她上来,手都顾不上擦一把就先把她手里面的东西接了过去,问:“这都是啥?”
  “今儿我们尝点新鲜的,妈,一会儿你泡完糯米帮我把做鸡蛋仔的铁板拿进来。”林静好边说着便蹲在地上收拾。
  “好,妈这马上就好了。”张美兰洗了把手,又把糯米都细细的洗了一遍,然后泡起来,盖上盖子,抹了一把手,转身就从厨房出去。
  林静好先分别把红豆拿出来,洗干净之后放在锅里面煮上,又拿了一穗玉米儿,把皮拔掉,露出来一个个黄黄的小脑袋,一点儿也不心慈手软的把它们一粒一粒剥下来,然后放在盆里面,细细的一个个洗干净,趁着奶还热着,抓了一大把泡进了奶里。
  张美兰来的及时,她把小锅递给林静好,然后就帮着林静好把鸡蛋打碎,蛋黄和蛋清分开,蛋黄全部阉了起来,剩下的蛋清装进小瓷盆里头,然后按照林静好教她的比例挖了两勺面粉进去。
  林静好把小瓷盆抱过来,先把玉米捞了出来,把泡玉米的奶倒了进去,加了一小勺红糖,又加了两勺白糖,再来一勺酵母,递给张美兰后把沾着奶的玉米找了小碗放起来。
  刚巧红豆熬熟,林静好用筷子戳了戳,已经软了不少,满意的点点头,让张美兰帮着捞出来,又把绿豆拿出来洗干净,放了水,在火上接着熬。
  不过这一次,林静好在锅上面放了一个屉盘,把玉米的小碗放了上去才盖上盖子。
  等她都弄好,张美兰那边已经把甜鸡蛋仔的面糊糊搅拌好,里面冒着一股一股的奶香味儿,闻着就馋的紧。
  鸡蛋仔做起来要比竹筒饭还有枣花酥都简单,除了咸蛋黄口味的需要腌蛋黄之外,甜口的只需要把面糊糊弄好就行,这个并不难,张美兰跟着林静好,只用了一天就学会了。
  玉米香跟着绿豆香一块儿冒出来,林静好关了火,把玉米碗拿下来,绿豆也装了锅,这才跟张美兰说道:“妈,你去洗衣服吧,剩下的我来就行,不然晚上咱又不能早睡了。”
  “嗳,妈就在那头的水房里,你要是忙不过来,叫一声就行。”张美兰擦擦手,又跟林静好嘱咐了一句,才转身离开厨房,去屋子里面抱了一盆衣服出来。
  和林静好摆了半年摊,张美兰也知道这其中的辛苦,晚上睡的晚,早上起得早,又住在吴艳芬这里,她们娘俩肯定是把家务活全包了的,可谓每天都忙得很,一刻不得闲。
  自那次闹了蠢后,她也跟着开了不少窍,学起来也快了不少,尽管开始还有些顾不上,不过日子久了,倒是也得心应手,有啥事也知道先和闺女或者妈商量一下,就算是忙,也是开心的。
  林静好也是一样,尽管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但是还是觉得挺开心,尤其是每天晚上数钱的时候,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她乐呵呵的哼着小曲儿,然后把绿豆和红豆也放进奶里面,在锅上蒸了一分钟,又找来三个小玻璃罐儿,分别把两个捞出来装起来,又把玉米捞出来也装进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红豆和绿豆就算是蒸过也没有也没有玉米那么好入味儿,玉米本来就带着一股甜香味儿,要是放在奶里头蒸,奶本身的鲜味就会被玉米掩盖掉,不过红豆和绿豆不一样,它们的香甜味道没有那么腻,蒸一下反而会给奶里头带着一股豆香味儿。
  都入了罐,林静好把牛奶先收好,然后把做鸡蛋仔的铁锅放在煤气灶上,细细的刷一了一层玉米油,又挖了一勺子面糊糊,浇进去,并没有着急开火。
  她一共刷了十个格子,前三个格子里面她用筷子夹了玉米放在正中间,然后又在其他的格子里面放了红豆和绿豆,最后又加了一个玉米,刚好十个放好,这才开了火,把铁锅合起来。
  这种多种口味混合的一锅,做起来肯定是多多少少会有窜味儿,但是好在都是甜的,她也想试试这味道窜出来有没有很怪异,毕竟要是以后买的人多,她是腾不开手一锅一锅的做的。
  这一锅刚好做二十个,却很少有人能一口气就买二十个,合在一起做,能省下不少时间。
  好在面糊糊的味道是一样的,所以就算是香味儿冒出来,也还是那股子奶香味儿,只不过还夹着一些甜甜的清香,这是红豆和绿豆综合在一起出来的味道,还有就是浓郁的玉米味儿,全部融合在一起,那味道,说起来,是很销魂的。
  总结出来就是四个字:甜而不腻。
  吴艳芬坐在屋里头裁了一块布,合计着在给林静好做一个替换的围裙,这针脚刚上去,门缝儿就飘进来一股子香甜味儿,她感觉口水一下子就充满了口腔。
  忍不住笑话自个儿,怎么年龄大了,还这般嘴馋?肯定又是她那大孙女,在做好吃的。
  别说吴艳芬了,林静好把铁板掀开的时候,一股子热气夹杂着猛烈的香味扑面而来,差点把她给熏倒的同时,她的口水也漏了出来,好在厨房里面没什么人,林静好连忙咽了一口,忍着馋,把鸡蛋仔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放在小碗里头。
  她前脚端着进了屋,后脚前后左右的住户就都开了门,漏出来一个个小脑袋,狠狠地吸了一口楼道里面的香味儿,舔了舔嘴唇,互相说着话。
  “这味儿哪来的?”
  “甜死了,我们家飘得全是这个味!”
  “我家也是,你听听,我家那个混小子还喊着要吃呢。”
  “应该是老吴家的大孙女做吃的呢吧?她不是摆了个摊儿,最近又新出了个啥,我闺女说闻着就一股奶香味,难不成是这个?”
  “不知道啊,我从来没去过她的摊子,小丫头片子能整出啥来啊。”
  “你可别小瞧了小丫头片子,我们家那个死鬼,从来不吃甜的,都每天要去吃上一口呢。”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晚上我也去试试?”
  “冲这个味儿也得去啊。”
  “还不知道是不是她家做的呢。”
  ……
  屋里头的祖孙并不知道外面有多热闹,倒是抱着衣服回来的张美兰也闻见了香,这还没进屋就听见她说:“静丫头,你这做的啥,咋还有股豆香味呢?”
  “妈你快来尝尝,我刚做的,要是好吃,咱晚上带着出摊儿去。”
  这下左邻右舍探脑袋的心里头都肯定了,没错,就是老吴家的那个大孙女做的,她还说晚上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