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娃儿应景地冲她挥着小手、口齿不清地喊了声“嗯娘”。
  对面的大娘乐呵呵地笑了:“女娃儿开口就是早,周岁不到就会喊娘了。我家小孙子,十六个月的时候还只会哼哼唧唧。话说回来,你一个人带着娃儿是去省城探亲?”
  清苓囫囵点了点头。能怎么解释啊?今儿这事,她到现在都还云里雾里的。
  好在娃儿确实挺乖,靠在她怀里不哭不闹的,被火车颠得困了就拱在她怀里睡上一觉。只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睡的时候,小手死死拽着清苓的麻花辫梢,根本让她动弹不了。
  只好等孩子醒了,调整了一下发麻的坐姿,然后起身抱她去厕所间嘘嘘。回来后,见不少乘客啃起了干粮,又听广播报时已经十一点了,便拿出竹筐里的铝饭盒,就着温热的开水,小口小口吃起虽然冷掉但依然很美味的熏兔肉做的肉夹馍。
  火车晚点,到省城肯定得下午了,还是趁这会儿闲着,吃几口垫垫肚子。下了车,起码得俩小时顾不上吃东西。
  对面的大娘光看着都觉得香,忍不住问:“这是家里自己做的酱肉?还是你准备充分啊!可你自个吃上了,娃儿呢?不先喂她喝几口奶吗?”
  真是个爱管闲事的大娘。
  清苓抽了一下嘴。小孩子饿了肯定嚎啊,没嚎肯定不饿嘛。这是她几次上张嫂子家车衣裳、看张嫂子家的牛牛得出的结论。
  但话是这么说,见小娃儿咬着手指。黑琉璃一般晶莹剔透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饭盒里的馍馍瞧,清苓心里禁不住打起鼓,该不会真的饿了吧?那可罪过大了。
  忙搁下手里没吃完的兔肉夹馍,拿出站长塞到竹筐里的麦乳精和小碗、小勺,倒上温开水匀开后,一勺一勺地喂给奶娃儿喝。
  娃儿喝的很香。完全不像车站那会儿、边嚎边打翻富有爱心的女同志辛辛苦苦冲泡的麦乳精。
  大娘登时瞪大眼:“这是麦乳精吧?你喂个奶娃儿喝这么精贵的东西?我滴天!你这闺女也太败家了吧!干啥不喂奶啊?你没奶啊?”
  幸亏没满座,好多位子都空着,要是像上趟那样,过道都挤满人,丢脸丢大发了。
  可正因为人少,大娘一吼,几乎整个车厢的人都听见了,有翘首看过来的、有低头耸肩笑的、更有附和大娘指责清苓败家的。
  艾玛啊,火车咋还没到站啊,她快受不了了!
  终于,火车在大娘几个叽里咕噜的声讨声中,顺利到达省城车站。
  清苓几乎是在火车刚停稳的刹那,背上竹筐、挎上包袱,抱着孩子窜到门边。门一开,逃也似地第一个下车。
  大娘还有些意犹未尽,目送着清苓灵巧的背影,撇了撇嘴总结了一句:“也不知道哪家的,讨了这么个败家媳妇,真够倒霉的!”
  省城火车站,相比宁和县,那是热闹多了。
  清苓抱着孩子左躲右闪地挤出火车站,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咯咯咯……”奶娃儿仰头对着她笑。
  清苓扯了一下嘴角,无奈地自言自语:“说你啥也不懂吧,一路上不哭不闹、不需要哄就很乖;可真说懂事吧,对个陌生人这么黏糊。孩子,我真不是你娘啊……”
  奶娃儿继续冲着她笑。
  “得!就当拖了个油瓶,这两天凑合过吧。”清苓安抚地顺着奶娃儿的背,哄她嘘嘘完后,找到电车站。
  这次挺凑巧,人刚到车站,电车就来了。赶紧上车。买了票之后,竖着耳朵听售票员报站。
  一听“红垦站”到了,赶紧下车。万一不留神坐过头,没邓婶子带路,她可辨不清东南西北。
  红垦站下车倒是认得路,先找百花路,再找水利局宿舍大楼的标志,很快,就看到眼熟的筒子楼了。
  这次来,张岳军一家都不知道,因为是临时决定的。
  这个点,水利局的职工还没下班,筒子楼里一片安静。除了个别有老人在的人家,已在楼道里生起炉子烧起水。
  清苓上楼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老太太,蹲在楼梯口,对着煤炉子扇风,看到清苓,一脸惊奇地打招呼:“你是上个月来小张家做客的闺女吧?原来孩子都这么大了啊?”
  清苓囧。
  “这不是我孩子。对了大娘,我师兄师嫂下班在家了吗?”
  “还没呢,估摸着还得半个钟头。要不上大娘家坐坐?”老太太还挺客气的,热情地邀请道。
  清苓婉言谢绝:“谢谢大娘,不麻烦您了。半个钟头挺快的,我上门口等会儿就行。”
  正说着,楼下蹬蹬蹬跑上来一个人,看到清苓眼睛都亮了:“姑姑!你咋来了?哎呀!好可爱的小宝宝!姑这是谁家的孩子呀?”
  张海燕回来了,清苓顺理成章地婉拒了老太太的邀请,跟着张海燕往楼上走。


第193章 军嫂的难处
  “姑你咋跟楼下那老太太那么熟?”张海燕趴在楼梯扶手上,往楼下瞄了眼,小声问清苓。
  清苓换了个手抱孩子,边说:“你家不是没人在吗,老人家让我上她家坐会儿,等你们回来。”
  “切!八成是看你背了个大箩筐,想占点便宜吧。平时哪里是这么好相与的人。”
  清苓默了几秒:“……不会吧?”
  “哪不会啊。那人就是个势利眼,跟人打交道,不看合拍看利益。有便宜可占点头哈腰,没便宜占就趾高气昂。咱们这个楼的人都看穿她了……”
  清苓抽了抽嘴,还有这样的事。
  “当然有,你忘了上回还有人撬咱家菜橱呢。对了姑,你还没说咋这么突然上省城来了?还抱了个娃……别告诉我这娃是你生的。”张海燕转过头,神色狐疑地看清苓。
  清苓哭笑不得:“你看这娃多大了?我上个月才来过你家,短短一个月,能生出这么大的娃吗?”
  “也是。”张海燕嘿嘿一笑,“那是谁家的呀?这么放心让你抱出门?来,姐姐抱抱!”伸手要抱小娃儿。
  小娃儿头一扭,给张海燕一个背影以及一个翘嘟嘟的小屁股。
  “嘿!这孩子还认人哪!”
  清苓:“……”
  认人?她咋不觉得。对小娃儿而言,她也是个陌生人啊,咋就黏糊上了乜?想不明白!
  到家后,清苓抱着娃儿,腾不出手,便指挥张海燕把竹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
  都大姑娘了,看到熏兔肉,居然激动地跟张海洋一副德行。
  “兔肉兔肉兔肉……”
  “是!兔肉!别抱着了,当心油渍沾到衣服上。”
  “嘿嘿嘿……我激动嘛!”张海燕放下熏兔肉,转而看起其他。
  “肚子饿不?这儿还有个兔肉夹馍。”清苓指指铝饭盒,“不过是冷的,要不去锅里烀一下……”
  话还没说完呢,就见张海燕已经一口咬上去了。
  “唔好吃!好好吃!”边嚼边囫囵道,吃到三分之一时,停下了,恋恋不舍地说,“给爸妈还有海洋也留点儿。”
  清苓好笑地睨她一眼:“你就吃吧,馍馍里头夹着的兔肉,就是熏兔肉炒的。这么喜欢吃,明儿早上让嫂子蒸几个馍馍,给你夹着吃。”
  “嘻嘻,那我就不客气啦!”张海燕吃完冷馍馍,拿出早上罗胜男买的菜,坐在小板凳上择了起来。边和清苓聊天。
  清苓抱着娃儿坐在一旁,给娃儿冲了一杯麦乳精,试了温度后,正要喂娃儿喝。门开了,张岳军俩口子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在楼梯口碰到徐大婶,说咱家来客人了,还是上个月来过的年轻姑娘,我一猜就是你。是不是家里出啥事了?”张岳军进来就问。
  担心小师妹这么突然地上来,是跟二老有关。
  直到进门后见小师妹脸上带着笑,才稍稍放宽心。随即见小师妹怀里坐着着粉嫩的奶娃儿,笑了起来:“哟!还带了个小客人来,这谁家的娃儿啊,长得这么冰雪可爱!”
  罗胜男也稀罕上了,脱掉上班时才穿的外套,换上家里穿的旧罩衫,过来想要抱。
  小娃儿依旧不给面子地扭头赏了个背影。
  清苓抽了一下嘴,边顺着娃儿的背,边把前因后果说了。
  听完,一家仨口都愣了。
  “啥?这孩子是被人扔在你筐里的?”
  “不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
  清苓一脸无奈:“是啊,真不知是我倒霉还是幸运,捡到这么一个可爱的娃儿。”
  “唉……”
  “太过分了!”
  “简直丧心病狂啊!”
  一家子坐在一起,气愤地集体声讨丢孩子的人。
  直到里屋的台式钟“当当”地敲了五下,意即五点了。
  罗胜男才想起晚饭还没做呢,赶紧穿上围裙,喊上闺女下楼做饭。
  “小芳,既然抱来了,那就安心住下,我看她老是揉眼睛,应该是想睡了,你喂她喝点麦乳精,抱她去燕子床上睡吧。床沿记得围一圈椅子,别滚下来了。”
  “哎!”清苓应道,喂娃儿喝了麦乳精,没怎么哄,就伏在她肩上睡着了。
  轻手轻脚地抱她到燕子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把人放到床上。这次总算没再揪着她的辫梢。
  张海洋放学回来时,饭菜已上桌。
  看到清苓,尤其是看到蒜苗炝炒的熏兔肉,兴奋地一蹦三尺高。
  “小点声儿!”罗胜男没好气地拍了他一下,“你姐床上有个娃儿在睡觉呢。别把她吵醒了。让你姑好好吃顿饭。”
  “姑生娃儿了?”张海洋没心没肺地问。
  清苓闹了个大脸红。
  罗胜男噗嗤笑道:“你姑生娃,起码得再等上一年。”
  提到结婚的事,顺嘴问:“不是说腊月前登记吗?没几天了吧?刚子啥时候回来有信吗?”
  清苓回道:“上次来信,只说计划没变,但具体哪天回没说。”
  “部队就是这样。”张岳军接过话茬,“你既愿意做军嫂,只能慢慢适应这样的节奏。以后随了军,突发状况也好、突击任务也罢,都得适应……这就是做军嫂的难处。”
  清苓点点头。这些她都晓得,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第二天,张岳军跟单位请了半天假,领着清苓跑了两个地方——中药门市部和药品采购站。
  清苓手里抱着个娃,除了亮一亮介绍信、偶尔动动嘴皮子,别的活儿都是张岳军挑的梁。
  亏得西药多是小药片,好几种药堆一块儿,只占筐底一小片地儿。往上全是一包包的中药材。好在没啥分量,装满竹筐后,又打了一个大包袱。看着笨重,但一个人还是能扛的。
  再者,她还有小金呢,到时盘在筐底,尾巴尖一顶,轻轻松松就能替她解决掉几乎全部的重量。
  “书记咋派你来采购呢?这么大一堆行头,再抱个娃,咋搬回家啊?”不明真相的张岳军免不了替她抱怨几句。
  清苓笑笑。书记这是提携她呢,没见许丹那双丹凤眼都冒火了。回去指不定又是一堆眼刀子。


第194章 未婚先孕?
  要她说,师傅家晒了那么多草药,何必舍近求远非得跑省城采购药材呢。再不济县城收购站也有啊,当地山农东一茬、西一茬送去换钱的,总能淘到需要的药材。
  可政策它就是这么规定滴——私人不得买卖。要么自用,要么送去收购站,否则就是投机倒把,要挨批的。收购站收到的货品,也不能自由买卖,得按计划统一调拨到各地门市,再由门市出售给公家或者个人。
  跑了一上午,回到张家已是中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