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盈芳有本事,以后饭桌上能多好几样新鲜菜了。”
  “……”
  还没等盈芳说呢,画风一面倒了。
  盈芳心下松了口气,幸亏背了这袋宝贝回来,要不然还真难收场。只是这么一来,养鸭计划只能搁浅了,先把面前这关扛过去再说。
  “正是莲藕、菱角、茨菇,我托城里一个朋友买到的种根。自留地只能用于耕种,但没说一定得是旱地作物吧?”
  书记为她的机智点赞,忙说:“没有规定必须是旱地作物,水生水长的当然可以。就像耕地里,除了种小麦、玉米,不还插秧种水稻呢嘛。”
  大伙儿纷纷表示赞同。大约是想从盈芳这儿讨个一截半株,种到屋前屋后的引水沟里,好给饭桌添道菜。注意力全被盈芳带来的一麻袋东西勾走了,谁还理张红啊。
  张红气得直跺脚,指了指盈芳:“有本事一辈子别养鸭!”吼完扭头挤出人群。
  罪魁祸首都走了,剩下几个唱反调的也没了声响。
  盈芳在向二婶几个的帮忙下,将那一麻袋宝贝种根,一一种到了水塘里。
  春分前后,本就是万物复苏的最佳时机。这时候下种,最容易成活。
  忙完这些,天擦黑了,盈芳邀大伙儿上家里吃饭。
  “吃啥呀!一个生产队的帮点忙算啥子嘛?你难得回趟家,一来就赶上人闹事,够糟心的了。快回去歇歇,有啥事咱们明儿再聊。”向二婶几个连连摆手。
  盈芳见他们执意不肯吃饭,只好说:“那我不留你们了,赶明收获了,送些给婶子们尝尝。”
  “那感情好!”大家说说笑笑地告辞离开。
  晚饭是张奶奶做的,向二婶他们不来,少做了几道菜,师徒仨围着桌子坐下吃饭。
  “里根媳妇心眼小、爱记恨,却没想到连自家亲戚都不放过。”张奶奶叹了口气,“里根娶了她,真叫倒了八辈子血霉。”
  “行了,吃饭就吃饭,提这些不高兴的事干啥。”张有康往老伴儿饭碗里夹了块笋干菜,转头问徒弟,“你种下去的那些,来路正当吗?”
  盈芳顿了顿,低头扒着饭囫囵答:“正当。”
  “那就好。这年头,不怕别的,就怕被人揪住小辫子往死里整。”
  盈芳小鸡啄米似地点了几下头。
  “让我别说不高兴的事,你个老家伙倒好,专挑不高兴的事儿提。”张奶奶佯嗔地打断师徒俩,“闺女,你上回说今年想抱两只鸭仔回来养,那现在还养不?你要想养,我去你房三叔家抓两只。他们家去年养的母鸭没杀,留了抱窝,上个月孵了十几只,瞅着挺健壮。不过他们家兄弟多,几个妯娌分分,不事先讲,哪轮得到外人。我是上个月听说抱窝时就和她讲好的。抓来了我替你看,搭个鸭舍、做个水槽,等鸭子大点了,白天撵河里随它们游去,晚上赶回来。我们家要没你师傅那些草药,肯定养上两只,死老头嫌鸡鸭太臭,还到处乱扑腾,宝贝他那些草药,养鸡都是我坚持再三才养的……”
  “谁说的!”张有康脖子一梗,委屈地辩解,“养鸡给大孙子攒鸡蛋,我本来就同意,哪是你坚持再三才养的……”
  “那鸭子还生鸭蛋呢,你干啥不养?”
  “鸡蛋鸭蛋都是蛋,养一种还不够啊?鸭子嗜水,弄个水槽在家,天一热酸臭酸臭的。那鸭屎稀烂稀烂的,沾到草药咋整?”
  “所以我就讲错伐?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你那些宝贝草药……”
  “……”
  盈芳见二老吃着吃着斗起嘴来,哭笑不得。
  “师娘,那就听你的,抱两只鸭仔回来。”
  “这就对了!别听张红那烂嘴巴胡说八道。水塘种了那些东西,不算改变用途,养两只鸭子怎么了?不算江口埠,光咱们近山坳,今年有一半都说要养鸭子呢。”主要是去年收成好,口粮富足的人家多。要遇到歉收年,人都吃不饱,哪还管鸡鸭。


第272章 蠢萌得不忍直视
  娘俩个达成一致。第二天,去了张奶奶说的房三叔家。
  明面上是白送,但走之前,张奶奶还是塞了一毛钱给房三婶。
  房三婶客气了几句,就收下了,送她们到院门口,直到看不见影儿了,才回屋,对丈夫说:“送你那些嫂子们啊,还不如送没亲没故的陌生人!瞧瞧,两只鸭仔一毛钱,还感恩戴德的。哪像你那帮嫂子,白抱了去,还说风凉话,说什么没她们帮忙,咱们家这么多鸭仔,指定被贴上‘投机倒把’的标签挨批斗,去他娘的!”
  房三叔一脸无奈:“你小点声!被听见,又该不太平了。还有张老太给你钱的事儿,除了咱俩,别告诉任何人。传开了,两家都逃不掉挨批。”
  “我有你那么蠢吗?!明明可以送人做人情,非要自己兄弟圈塞一轮。高兴也就算了,偏还装出一副‘不是她们想养,而是咱们求她们’的姿态。看着吧!要是今年产量没去年高,回头还得问咱们讨口粮,养两只鸭整的像多俩儿子似的,神经病!”
  “……”
  那厢,盈芳和师娘一人抱一只毛茸茸的小黄鸭,避开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的社员,回了家。
  张有康已经帮忙把鸭舍打好了,正坐在板凳上,削水槽。
  别看鸭子还小,但其实已经出生二十多天了,听房三婶说,出生第五天就下过水了,这会儿已经游的像模像样了。
  盈芳把两只鸭仔放进水塘,任其优哉游哉地游着。
  路过的社员纷纷和她打招呼:“盈芳,抱鸭仔了啊?水塘既能种东西,又能养鸭,倒是两全其美。”
  “那也是她家人口少,用不着种那么多菜。换我们家,少那么一块地,菜哪还够吃啊。”
  “那倒也是。”
  “……”
  无论乡亲们说什么,盈芳一律微笑回应。
  拾掇完娘家后院,回到自己家,趁天气不错,把被褥抱出来晒了晒。天暖和起来了,该换薄一点的棉被了。
  老金又跟着小金走地道去山上溜达了。一来近,二来逮到什么野味,叼回来不会被人看到。
  盈芳准备了一下,也打算上山。
  去年养的鸡,办喜酒都杀了。年初抓的鸡仔,远不到下蛋的时候。坛子里的鲜蛋早就见底了,干脆去掏点野鸡蛋回来。答应了李四婶,总不好反悔。鱼票都收进小荷包了。再者,窄巷子里的老大爷一家,帮了她这么大忙,也总该回份像样的礼不是?
  于是,趁社员们下地忙春耕,盈芳背着竹筐上了山。
  她走的是村道,地道方便是方便,可直通山洞,便会错过山脚至山洞之间那发得遍地是的蘑菇、野菜。尤其是小坡林不到的那片林子,晶莹玉润的冰草是她的最爱。
  大人们下地挣工分,岁数小的孩子被家长派出来采蘑菇、耨野菜。不过都集中在山脚,都知道山里有狼,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看到盈芳步履轻松地上山,有个孩子脆生生地出声:“大姐姐,你要上山啊?别去!山里有狼,会吃人的。”
  “这个大姐姐我认识,狗子哥没去学校前,经常去她家玩儿。”
  “我也认识,就住在我家后面。”
  “谁说的?她家明明在矮墩桥后头,离我外婆家很近!”
  “但我真的看到她住在我家后面。”
  “你们都别吵了啦!那是因为她嫁人了!”
  “……”
  盈芳听得莞尔一笑,拍拍背篓对这帮孩子说:“姐姐上去采点药材,马上就下来了。你们别跟哦,山里危险。你们乖乖在这儿采蘑菇,表现好,等姐姐下来,奖励你们好东西!”
  见采采蘑菇就有奖励,孩子们哪有不答应的。
  盈芳挥别他们,三两步转到前往小坡林的山道。
  一丛丛鲜嫩欲滴的冰草长在阴湿的灌丛后背,盈芳找来大大的芋头叶,垫在背篓底,再将采下来的冰草放进去。采满大半篓才停手。
  再往前就是小坡林了,那边只适合砍柴,盈芳掉头,前往陷阱方向。途中,她记得有一处做了记号,那里有一棵极容易发木耳的枯木。
  果不其然,偌大一棵枯木,发满了木耳,只不过颜色深浅不一,有浅银色的白木耳,也有黑褐色的黑木耳。
  离枯木不远的地上,还发现了不少黑黝黝的地木耳。个头比黑木耳小得多,但卖相不错,全部采了去,也能晒个小几两。
  盈芳一路走、一路采。采完木耳采菌菇,采完菌菇耨野菜。野菜种类也不少,蕨菜、苦菜、折耳根。荠菜和马兰头这会儿可嫩了,轻轻一折,就连根起来了,都不需要工具。
  快到山洞时,又在竹林耽搁了一会儿,春笋啊,三月份最当时了,既嫩又不算太嫩,忍不住挖了一堆,后悔没多带个筐上来。
  这时,嗅到她气味的小金,俨然一林中大王似的,昂着脑袋,丝丝地游到她身边。
  随后而至的是老金,背上驮着一个竹筐,甩着尾巴冲盈芳哈了哈舌头。
  哪还有半点军犬之王的雄姿,完全被小伙伴拖下坑、成了跑腿的不二人选了好吗。
  盈芳拿过竹筐,拍拍老金的脑袋,笑着夸了它几句。
  小金傲娇地扭转蛇身,不想看此时蠢萌得不忍直视的某狗。
  有了二金“雪中送炭”的竹筐,不用担心满地的春笋带不回去了。
  盈芳欢快地将春笋捡进筐里。
  等到她拨开草丛想要寻找野鸡蛋时,二金满载着胜利果实回来了——两只山鸡、一头猪獾。
  因为老金最喜欢猪獾肉,而且这是它自己猎到的,尽管也有小金的功劳——没有它的威压,猪獾哪可能乖乖等着老金扑上来。但和以往小金丢到它面前的意义不同,这是它第一次猎到野味,全程叼在嘴上,片刻不曾放下,直到盈芳顺着它毛表扬:“老金真棒!”
  这货才施施然地将咬断颈动脉动的猪獾丢进竹筐。
  小金别过头,已经完全不要看它了,实在是……没眼看了。昔日犬王竟是这副样蠢萌样,说出去谁信哪!


第273章 碧叶白米糕
  有了小金的加入,掏起野鸡蛋来不要太迅速。
  眨眼工夫,就把野鸡下在附近草丛里的蛋捡到自个背篓里了。
  让二金驮着竹筐,从地道回家,盈芳则沿原路回去。答应了山脚那帮孩子给他们奖励的,可不能食言了。
  奖励是一人一枚野鸡蛋和一捧三月泡。也就是刺泡,只不过三月份的最鲜最嫩,颜色有黄有红,看着很喜人。
  孩子们着实惊喜了一把,谢过盈芳后,扛着采满蘑菇野菜的小背篓,飞也似地往家奔——向家长显摆他们今天的收获去了。
  盈芳失笑地摇摇头,提起背篓,又在附近采了些草药,才心满意足地回去。
  路过师傅家,留下草药、十几枚野鸡蛋和能做两碗凉拌菜的冰草,婉拒了师娘留下来吃饭的邀请,回了家。
  一来傍晚就要回学校了,包袱还没收拾。
  二来嘛,家里赤豆、芝麻还有不少,想做些豆沙馅儿和芝麻馅儿的白米糕,带给老大爷家的俩孩子尝尝,中午就在家开火了。
  赤豆昨天就浸下了,今天早上蒸熟后碾成细沙,芝麻焯熟了拿擀面杖碾碎。糯米粉和大米粉是年前磨的。吃了一碗鲜蘑菇和嫩荠菜煮的鸡蛋面疙瘩后,开始着手做点心。
  糯米粉和米粉以一比七的比例混合,加温水揉成面团后盖上干毛巾放一边饧,这边开始拌馅儿。
  豆沙馅简单,碾好的细沙沥掉水分后直接拌白糖就行了。芝麻馅儿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