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苓一眼肯定这就是绿豆,前世五六岁那会儿,跟着家姐上山摘野菜就摘到过,只不过那会儿绿豆不叫绿豆,叫青小豆。
  “那下午我跟你一块儿去摘?”清苓兴致勃勃地提议。
  恨不能立马飞上山,把向刚说的那一丛豆藤全给拉回来。


第54章 临门一脚被截胡
  盛夏时节有绿豆汤可以喝,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要是有蜂蜜就好了,还能做绿豆糕。
  “不忙。”向刚笑着瞥了她一眼,一说到吃,这丫头似乎就不怕他了,“正午日头毒,我打算四点以后再去,顺便看看陷阱里有没有收获。吃过饭先来你家把鸡舍修好吧。你那两只鸡总不能一直养在你师傅家。被人举报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张家了。
  这段时间农忙,向荣新怕天热有个好歹,就让张有康中午也在卫生院坐堂,这期间午饭由大队提供。
  张奶奶若是一个人,熬锅杂粮粥、就着凉拌黄瓜、冰草,好赖一顿也过去了。
  不过今儿个清苓没上山,向刚上山不到半天又背着俩竹筐回来了,自然不能囫囵对付了事,正儿八经煮了一锅米饭、炒了两个快菜、又在饭锅里蒸了几个咸鸡蛋。
  这蛋不是张家自个儿养的鸡生的,而是清苓送的野鸡蛋。
  绿壳的鸡蛋,腌过之后看上去跟鸭蛋似的,味道也比家养的香。
  筷子一捅,黄灿灿的油就淌出来了。
  在夏日炎炎的正午,单单看着就令人食欲大开。
  “师娘,师傅在大队部的伙食咋样啊?要不我送俩咸鸡蛋过去?”清苓到了后,帮忙把桌子擦干净,总觉得师傅不在,他们这几人有点像吃独食。
  “不用管他,有书记在呢,哪会饿着他!”张奶奶笑着往两人跟前各放了个鸡蛋,“咸蛋我煮了好几个,晚上有他的份。来来来,快坐下吃。刚子今儿累坏了吧?扛了那么多柴禾还有两大筐山芋回来。下回悠着点,别仗着年轻无论多重都往肩头扛。你大爷就是吃足了这样的亏,如今上了年纪,一忽儿这儿痛、一忽儿那儿痛的。”
  向刚点点头,表示听进去了。
  张奶奶又佯装生气地说起清苓:“你这丫头也是,既然没出门,咋不早点过来?要是没让刚子去喊你,是不是就不过来吃饭了?”
  清苓讨好地往师娘碗里送了块地三鲜里的茄子,紫色的茄皮油汪汪的,看着相当诱人:“我这不是难为情嘛。我是徒弟,是小辈,师傅师娘是长辈,哪有做徒弟的一天到晚跑师傅家蹭吃蹭喝的?”
  张奶奶拿筷子没好气地敲了清苓额头一下:“你这是寒碜我跟你师傅哪。咱家这几天吃的,除了菜地里割的,哪样不是你和刚子从山上背来的?这能叫蹭吃蹭喝吗?要这么说,我跟你师傅才要没脸了。”
  “……我错了。师娘莫气、莫气。徒儿保证下次绝不再犯。”
  “还有下次啊?”
  “没了没了!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好不容易把师娘哄高兴,清苓抹了把汗,转而说起向刚说的野绿豆的事:“师娘,要不晚点儿我跟着刚子哥一块儿上山,把成熟的绿豆全给摘回来吧。绿豆用处可大了,能入药,能熬汤,还能做各式各样的点心。您不是正要托人给我大伯捎东西吗?顺便捎些绿豆过去。大热天的,忙碌一天下班回到家,喝碗绿豆汤多神清气爽啊。”
  张奶奶正为托人往省城捎东西的事犯难呢:“这会儿农忙,别说省城了,县城都没几个人去。天热,熏鸡再能放,也放不到冬月、腊月啊。我看要不还是蒸蒸吃得了,你和刚子两个都出了大力气,合该补补。”
  “别!说好的给我大伯他们吃的,哪有收回来的道理?再说了,咱们昨晚不是才吃过肉,又是鱼又是肉的,哪里还需要补了?”
  可天热、放不住也确实是个问题。
  清苓小脸皱成一团,想啊想,半晌,眼睛一亮,目光灼灼地问师娘:“要不我去省城一趟,给大伯送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不行,你胳膊还没好呢,路上有个擦碰咋整?这可不是去县城、来回挤趟渡轮就行了,这是要坐火车的,下了火车还得挤电车,下了电车还得东拐西绕地走。那儿的房子可不像咱们这儿独门独院,站村口一问就知道哪家是哪家。那儿的房子一幢幢长得简直一模一样,一幢里面住好几十户,大的有上百户呢。那里的人态度也怪怪的,还没怎么问就摆出一副‘别问我、我啥也不知道’的冷淡表情,唉……前几年我跟着老头子去了一趟,唉哟,转得我头晕眼花。你一个姑娘家,又是头一遭出远门,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张奶奶一口气说了一通,越说越觉得小徒儿这提议不合适。
  就为送只熏鸡并一些菜干、鸡蛋,特地跑一趟省城?
  算了吧,车钱不是钱啊,这钱拿去供销社,能买不少吃的了。
  清苓还想再争取一下,毕竟没去过省城嘛,趁此机会带着小金见见世面也好啊。等胳膊好全又要按部就班地下地上工了,等下回,不定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
  两人你劝我、我劝你,谁也没劝服谁,向刚轻咳一声,插嘴道:“我再过十来天就回部队了,我可以给大伯捎去。”言外之意,你俩就别争了。
  “对哦!刚子的部队就在省城,那感情好,多放十天半个月坏不了。只是真的顺路吗?”张奶奶忐忑地问。
  都说部队规矩多,要是耽误了他回去,或是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岂不罪过大了?
  “顺路。”向刚点头表示肯定。
  张奶奶放心地笑了:“那成,这几天我把要捎的东西理出来。放心!不会让你多带,就一些简单吃食。”
  向刚摆摆手,忙说没关系,他一个大男人,几百斤的东西都扛过,还怕多背几个包么。
  清苓瞪了他一眼,眼瞅着要把师娘说服了,临门一脚被这家伙截了胡,要说多郁闷就有多郁闷。
  吃过饭,稍歇了一会儿,未免耽搁张奶奶午休,向刚起身说去给清苓家修鸡舍。
  做为主人,清苓自然跟着走了。
  两人和张奶奶道了别,一前一后跨出张家院子。


第55章 她的运气总是很不错
  清苓见男人时不时地拿笑眼睇自己,着恼地冲他道:“笑啥?不就是省城嘛,我将来肯定能去成。哼哼!”
  “咳。”向刚握拳掩唇低笑了两声,“我不是笑这个。”
  “那你在笑什么?”清苓一脸没好气。明明就是在笑她,别以为她看不出来。
  “你不觉得称呼有问题吗?你叫张爷爷师傅、张奶奶师娘,却喊他们儿子大伯。”
  “……”
  清苓认认真真想了想,一本正经地朝向刚点点头:“你说得对,确实是我疏忽了,我该喊他师兄的。”
  “……”这下换向刚噎到了。
  ……
  午后一点,正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哪怕舒家后院靠墙角有棵开枝散叶的玉兰树,鸡舍就建在玉兰树下、一过晌午基本晒不着太阳了,可依然热得很。
  清苓早上晾的白开水,这会儿正好解渴,提着一瓦壶水从屋里出来,见向刚已经热火朝天地干上了。才这么一小会儿,衣服背就已经汗湿了。
  “要不等晚点再修吧,这会儿太热了。”清苓抹了把汗提议。
  向刚却摆摆手:“没事,这点热我还能承受。”
  部队里比这天热的时节也照样训练不误。
  回头瞅了眼清苓:“倒是你,进屋躺会儿吧,晚点不是还要去摘绿豆吗?这里我一个人能搞定。”
  话是这么说,可修的不是别人家的鸡舍,是她家的,清苓哪好意思真的栓上房门回屋睡觉。
  想想修鸡舍帮不上忙,干坐着看他修又难为情,干脆提了桶水,去东屋擦擦抹抹搞卫生了。顺便又把衣箱里爹娘的冬衣厚被拿出来晒了晒。
  向刚一个人在后院修鸡舍,主要是考虑到他一个大小伙儿,出入一个只有姑娘在的家里,被人看到难免说闲话,这才特地挑了大中午过来。见衣服被汗水打湿了,那丫头又不在屋外,干脆脱了汗衫,赤膊上阵。
  哪知,也有手脚勤快、饭后没怎么午睡就扛着农具下地去的村民,从屋后经过,发现这阵子一直都后门紧闭的舒家,今儿个居然有人,而且还是个男人,打着赤膊在院子里修什么东西,不由感到一阵纳闷。
  莫不是舒建强那一家又搬回来了?走近了一瞧,嘿!原来是个年轻的帅小伙儿!
  “这不刚子吗?怎么?帮建军家修鸡舍哪?”来人朝向刚打招呼。
  向刚直起腰,抬手抹了把汗,朝院外的村民打了个招呼,既然被撞见了,他也没打算躲避,明人不做暗事。
  手里继续敲敲打打,嘴上说道:“嗯,我才知道建军叔和明娣婶三年前去了。他俩还在时,一直都对我很照顾,如今我能做的有限,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村民表示理解地点点头:“可不是,建军俩口子都是好的,可惜……那你忙,我下地去了,这天热的不对劲,没准儿要下雨,鸡舍建好了别忘了铺张油纸。建军家要是没有,你上我家拿去,我那还有一张多的。”
  向刚应下了:“谢谢叔。”
  “客气啥!对咯,听社长说你家那屋要修,人找齐了没?没齐算我一个。别的不会,力气有两把。”
  “打算农忙结束就翻修,叔有空欢迎随时过来。”
  “成!那就这么说定了!”
  村民唠了几句就走了。
  向刚接着又忙碌了半小时,总算把废弃三年的鸡舍修好了。扔掉了几片发霉发脆的木头,添了几块削平的竹板上去,又给鸡舍添了四只“脚”——四根竹子稳稳扎入泥地。
  这么一来,鸡舍离地约莫有三十公分,既防潮又符合鸡的生活习性——鸡都喜欢往高处站,何况是剪了翅膀的野鸡,肯定更喜欢。
  鸡舍旁还延伸了一小片,篱笆墙和鸡舍间架了块旧门板,三者无缝衔接,方便鸡们雨天踱步。
  “这么快就修好啦?”清苓给东屋掸了尘,出来换了干净的水,顺便来看看鸡舍修的怎么样了,没想到已经修好了。
  “嗯,回头我找些细长的小竹苗过来,在这儿插上一排,日后长高了也是一道防线,免得鸡飞出篱笆墙去。”向刚指了指旧门板延伸的鸡舍平台。
  “细长的竹枝吗?我见过,就在竹林那边,还是紫色的呢。”清苓想起上回挖竹笋,挖到过一片紫色的竹丛,成竹也就大拇指头那么粗,小竹苗就更细了,很适合栽种在家中庭院里。
  “紫色的?”向刚笑了,怕是紫竹吧?这丫头,运气每次都那么好。
  “那成,一会儿我去竹林找找,你就在我说的地方摘绿豆,别乱跑。不听话就别去。”
  清苓:“……”姑娘我十七了,不是七岁!
  而这家伙也就二十出头,却搞得这么老气横秋,听得她牙都酸倒了。
  牙酸归牙酸,嘴上还是应了。
  在井旁冲了个凉,套上汗湿了又干的汗衫,捧着清苓送上的茶碗一口气喝完凉茶。
  清苓也出了一身汗,赶在向刚冲凉的当口迅速地在房里抹了把澡,不过没换衣服,手不方便啊,还得晚上找师娘搭把手才行。
  两点光景,日头遮阴了,社员们踢踢踏踏地往地里赶,嚷嚷着要下雨什么的。
  清苓两人干脆把院子里晒着的东西全收了,门窗也都关好、锁紧,即便真下雨也不怕,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