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年后的演习比赛,自己率领的队伍,妥妥又是军区冠军。
  连续三届夺得军区冠军,还怕在总军区领导干部面前刷不了存在感?一旦得到总军区领导的赏识,还怕升不了职?
  可惜啊可惜,就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和这么好的机会擦肩而过了……


第542章 华夏第一支特种兵雏形
  陈平懊恼地想撞墙。
  然而让他更想撞墙的事还在后头。
  等向刚正式调离七一三,又下来了几份红头文件,这次是关于秦益阳、孟柏林、潘新苗、王小虎等四名同志岗位调动的通知函。
  陈平看完简直要吐血。
  潘新苗、王小虎也就罢了,毕竟一个是从炊事员选到通讯连不久的新兵,一个则是军属大院站岗的卫兵。这样的人,抽走就抽走呗,有的是新鲜血液注入。
  可秦益阳、孟柏林怎么回事?这两人可是七一三的台柱,履历虽没有向刚漂亮,却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
  调走向刚一个不够,还把另两个原打算重点培养的苗子也一并给挖走了,这是要亡他七一三吧?
  呸呸呸!
  七一三怎么会亡呢!怎么说也是正儿八经的在编部队,不可能撤的。既如此,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他这里抽调人员?且抽走的不是精英就是潜力股,特么耍他玩呢!
  陈平想了几宿都没想明白,被上头点到名的几位同志,则已包袱款款地找向刚报到去了。
  因家庭关系选择留在七一三奋斗的林大兵和吴奎,请了个假送他们上火车,临别前捶捶秦益阳和孟柏林:“你俩跟着刚子好好干,没准哪天咱们会在哪个演习场碰到。”
  秦益阳嘴角噙着笑,眼神却异常坚定:“放心吧,路是我们俩自己选的,不好好干都对不起我们自己。”
  孟柏林也说:“就是,路是自己选的,好赖都要坚持到底。不过说真的,我相信刚子,倒不是说留在七一三不好,可和刚子搭档,我做什么都特别安心。老大,本来你和铁头一起来该多好。咱们五个强强联手、大杀四方。”
  吴奎和林大兵对看一眼,皆是无奈苦笑。
  家里得知他们的想法,第一反应是为啥要舍弃正规部队、去劳什子山里建设基地?好不容易升营长,才享受几个月的正营级干部待遇,就要从头来过?同意调岗的人是不是傻?
  二话不说来信劝止,还说要是真正在乎家人的看法,那就留在七一三。凭他们的实力,熬上三五年,很可能就是团级干部了。去了山旮旯,谁晓得会怎么样。
  炮轰似地来了无数封信,就差从老家赶来面当面劝了。
  吴奎和林大兵都是家中长子,一直以来都很遵从父母的意见,家里既不支持,他们也只好歇了这个想法。
  秦益阳和孟柏林也去信探了家人的口风,不过他们两个都是家中幺子,虽然结婚了,也有了孩子,但媳妇比较明事理,来信说只要是正道、只要于国有利就行,具体选哪条路她们不是很懂,自己拿主意即可。
  这话说到了两人心坎上,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放手一搏——跟着向刚去宁和建设新基地。
  此时的两人,浑然不知这样一个决定,让他们的大名载入了史册——
  若干年后,华夏第一支特种兵部队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姿态傲世雄起,无数热血男儿争先恐后想要挤进这支队伍。却不知建设初期,这支队伍曾遭受过世人无尽的白眼和鄙夷。
  那是后话了。
  眼下,秦益阳四人,与前来送行的吴奎和林大兵一一握手告辞,转身跳上驶往宁和的列车。
  向刚携家眷早已先他们一步回宁和老家。
  一来是宝宝们的满月酒要准备;其次,夏老接来了南阳山的老教授。老教授面上还是“戴罪之身”,跟着他们坐火车不方便,索性多派了两部车,亲自送他们去宁和。
  想着搬家行李多,单光三个宝贝蛋就需要三双手全程不落地抱着,另外还有摇篮等大件;盈芳又才出月子,天没回暖,不宜吹风,挤火车确实不方便。
  于是,一行人分别坐上夏老派来的两部吉普、一部小型的厢式卡车,连人带行李满满当当的走公路回宁和。
  有了厢式卡车,盈芳小俩口干脆把自己添置的家具、椅子等琐碎家什都搬来了。
  向刚离开了七一三,分给他的家属房理论上也被收回去了。将来还会不会回霞山尚是个未知数,不带走留着干啥呢。都是精挑细选花钱、花票、托人情买的,连走廊上那口水缸都被男人舀干净水扛下来搬上卡车。缸里放米面口粮,倒是没浪费空间。
  萧家退掉了借住的农家院,自己添置的那部分物品,能带的也全都带上了。不方便带的送给了李双英和王玉香。
  老金几只小动物,在行李放好后,鱼贯跳上车厢,乖乖地排排坐。
  即便是最停不下来的金毛,这会儿也乖得很。
  盖因向刚警告过它:要是不乖、在车上东攀西爬,一旦滚下车,他们是不会停下来等它的。到时追不上车,它就成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猴子了。
  金毛习惯了和盈芳一家热热闹闹的合居生活,才不愿回归以前孤零零的日子。更重要的是,舍不下美味的麦乳精。这不除了眼珠子上下转圈,愣是克制自己没乱动。
  该庆幸省城至宁和县通了铁路,公路相对比较空敞。尽管有些路段坑坑洼洼的不怎么好走,但中途没什么停顿,除了简短的下车透气兼方便,几乎一路都在行驶。因此抵达宁和时,比列车到站还要早。
  “哦哟!总算到了,坐得我骨头都酥了。”
  车子到码头前刚挺稳,姜心柔捶着腰呼了一口气。抱着孩子都没法调整坐姿,这么一路下来,真够受罪的。
  “等下还要坐船,到家就好了。”盈芳一手抱着娃,一手帮她娘揉腰。
  “行了,我就说说。你自己也累了,不用管我。等下了车走动走动就好了。倒是福嫂,还难受不?要不要再含一口薄荷膏?”姜心柔换了个手抱孩子,转头问身侧的福嫂。
  男人么还好,三位老爷子平时坐车的频率不低,年轻的身体素质好,因此没人晕车。
  三个宝贝蛋也挺好,坐车上抖抖抖的,就像躺在摇篮里,除了中途喂了一顿,几乎睡了一路。


第543章 来头很大
  反倒是盈芳几位女同志以及金毛反应比较大。
  金毛全程都处于一种惊恐状态,就因为开车没多久,一个颠簸差点把它从车厢里甩出去。
  亏得它机智,爪子牢牢攀住了车壁,这才没掉下去。要不然又要回山里做野猴子了。
  这之后,它正襟危坐在车厢里,冷风呼呼灌进来,吹得它毛发打结都不敢活动一下。
  好在终于到了目的地,金毛哀嚎一声,吧嗒软在粮食袋上,揪着头毛直哼唧:金爷爷以后再不坐这种破车了,好好的车为啥不装个门?不是想冻死它就是想摔死它。一定是的!
  小金潜在车厢壁上,闻言高冷地吐了吐细长的蛇信:金爷爷?嗤!有本大王在,谁敢用“金爷爷”这个称号?
  金橘同样居高临下地睥睨着它。
  金毛打了个哆嗦,不敢再吱声。
  家里两个山大王,还让不让猴子混了……嘤嘤嘤……
  福嫂则从上车不到半小时,就开始晕眩反胃。
  所幸盈芳出门前熬了罐薄荷膏,每部车上放了一个灌满水的热水瓶,再每人一个盐水瓶。盐水瓶有橡皮盖子,灌了水塞紧皮塞能当汤婆子用来暖手。而且口小,喝水不容易溅出来。路况不好的时候闷车上难受,放一勺薄荷膏进去,不时抿一口提神解乏。
  可福嫂晕车的话,喝薄荷茶就不怎么管用了,喝多了还尿频。盈芳便让她挖一勺薄荷膏含在嘴里。
  薄荷味能驱散不少坐车带来的不适。薄荷味淡了就再含一口。就这么一路含着到达了宁和。
  闻言,福嫂摆摆手:“好多了。多亏了乖囡熬的薄荷膏,要没它啊,这一路八成吐不停了。”
  “乖囡的手就是巧,同样是薄荷叶和几样药材,我煮出来的是汤,她就能熬成膏。”姜心柔为有这么能干的闺女而自豪。
  “那是水的比例没调好。”盈芳笑着说。
  “八成是吧。哎呀让我烧个水、煮个饭还成,熬药膏还是算了。回头你爷爷交给我的两盒驴皮胶,也你来熬。我怕熬坏了。”
  正月初一,有人送了老爷子两盒驴皮胶。这玩意儿不是女人家补身子的么?老爷子嫌弃地扔给了小儿媳妇。
  姜心柔想着横竖要搬走了,就不在别人家屋子折腾了,等回了宁和,安顿好了,再熬也不迟。
  盈芳不由笑着道:“行,我来熬。正好家里红枣、芝麻、花生、核桃不缺,熬锅什锦驴皮胶,养颜又养身。”
  说话间,向刚过来给她们开门,顺手接过盈芳怀里的晏晏小宝贝。
  姜心柔手里的暖暖宝贝和福嫂抱着的阳阳宝贝,分别被萧三爷和小李接了过去。
  接下来要坐船。
  大伙儿商量着找码头工作人员接洽,看能不能在末班船之后单独给他们开一趟。
  毕竟那么多行李呢,全部搬上渡轮的话,根本搭不了几个乘客。
  夏老的警卫员拿着夏老的军官证找到码头负责人,没说几句话,就把事情敲定了,并主动提议帮他们卸货、搬货。
  见中午了,老爷子提议先吃饭,吃完让盈芳几位女同志抱着孩子和老教授一起先过江,他们则等末班船结束押着行李回去。
  几只小家伙没下车——金毛瘫软了,老金懒得动,小金牙和喵大爷下来溜达一圈又回到车厢,负责看行李。它们早上出门前饱食了一顿,这会儿还不到喂食的时候。
  “爷爷,要不您和夏老也随我们先走吧?江边风大,吹久了患伤风就不好了。”盈芳劝道。
  “是啊老头子,这儿有咱们几个够了。你腿脚不方便,横竖帮不上忙,跟着乖囡她们先回去。”萧三爷也说。
  老爷子眼一瞪:“谁说老子腿脚不方便?没见我扔掉拐杖都能健步如飞了?”
  萧三爷:“……”你飞给我看。
  “好了,这有啥好争的。”夏老笑眯眯地居中斡旋,“老萧不是说上头给他安排了个住处在县里吗?离末班船开走还要不少时间,不如去看看?坐了半天车,不走走腿脚都僵硬了。屋子大的话,你们一家住这也行啊,省的进个城还要搭船。”
  夏老的提议得到大伙儿一致同意。
  老爷子便让小李跑了趟革委会,拿着他的军官证和元首的亲笔信函,找革委会主任拿房子钥匙。
  大伙儿就在国营饭店等。
  饭店服务员看他们穿着考究,尤其是夏老、向刚还有两名警卫员,都是挺刮的军装,点菜吃饭虽不浪费但也没那股小家子气,再愚笨也知道这波人有来头。热心地收拾出两张方桌让他们坐,还提来茶壶主动给他们倒水。
  “听口音像是北方人,是来咱们县探亲的?亲戚住哪条街?说不定我认识。”服务员抓来一把瓜子,给一行人当中瞅着最好说话的福嫂,好奇地打听。
  福嫂和善地冲她笑笑,没说什么。
  在萧家待了这么多年,在外边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讲她拎得相当清。
  服务员见问不出什么,就讪笑着走开了。倚在开票柜台上磕着瓜子看他们小声聊天。
  小李去了不到半小时就回来了,身后跟着革委会主任,腆着微凸的肚子,笑容满面地迎上来和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