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时令水果难得,摘回去给媳妇、闺女润润口也好啊,于是又扩大了采摘范围。
  小李看他这样,嘴角抽搐了一下,也蹲下身来帮忙。
  初夏的山里,野菜、野果发得遍地都是。两个大老爷们摘起小又嫩的山莓,显得有些笨手笨脚,速度自然提不上来。
  关键是,把视线里的山莓、冰草都撸没了,才想起:他们还打算在山里宿一晚呢,这会儿摘了,明天拿回家还能吃吗?
  可摘都摘了,还能接回去?显然不能!
  于是两人也不管了,大不了这些他们自个吃,明儿回来再找些给家里带的。
  耽搁了半个多钟头,赶到昨天那片林子时,已经近晌午了。
  林子里依然一片寂静,和来时经过的竹林、灌丛,完全两个世界,两人愈发肯定有古怪。
  三两口解决福嫂一大早起来蒸的雪菜蘑菇山鸡肉馅的大包子,握着镰刀、短锄,敲敲打打地展开“奇异山林”一日探。
  小金盘踞在林中最高的树梢尖,一阵山风吹过,随着树梢一颠一颠的。
  说实话它好奇死了。这两个人类,到底想在这片林子里找啥?
  不就一片顶顶普通的树林么?要说猎物,为了照顾他们,都被它赶至深山坳了。这里恐怕连条毛毛虫都不定找得到。
  唔,也不能说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
  距他们右前方五丈远,有一株三十年份野山参,守护它成长的蛇小弟恋恋不舍地搬家去深山坳了。倒是便宜了这两个人类!
  再往左走十丈,攀过一块两米高的大青石,有一棵逢春枯木,树干侧面寄生着一朵六十年份的紫灵芝。守护它的毒蟾蜍也一步三回头地蹦往深山坳安家落户了。
  要它说,这么点年份的药材顶啥子用哦,可架不住那妮子喜欢。
  所以金大王好心给他们指了个方向——原本遮着野山参的杂草、灌丛不知何故歪倒一边,露出人参迎风摇曳的鲜嫩叶片和红艳艳的小朱果。
  萧三爷愣了片刻,随即喊:“小李,你来看,这是不是人参?”
  他在部队时,曾见军医显摆过连叶子、带红果的新鲜人参,印象中似乎就是长这样的。
  小李走近看了看,不是很确定,提议:“要不挖出来看看?”
  “对对!挖出来瞧瞧不就知道了。”
  萧三爷手里正握着一柄小锄头,当即刨松周边的土,像拔萝卜似地把这株疑似人参的绿植,从地里轻拽了出来。
  “嘿!还真是!”看清植物根部,萧三爷兴奋地仰天大笑,“没打到猎,却挖到一株野山参,怎么说都是咱们赚了!”
  “就是不知道是几年的,算了,先收起来再说。来来来,小李,你找那边草丛,我找这边,看看还有没有人参。跑这么远不弄点东西回去,心不甘啊。”
  萧三爷欣赏够了人生挖到的第一支人参,喜滋滋地装进箩筐,和小李分起工。
  想当然地以为,既然能找到一株,应该还能找到第二株、第三株。
  隐在暗处的小金见状翻了个白眼。
  愚蠢的人类!
  不知道人参的生长是有地盘性的么。年份越长、地盘越广。想它还是玉冠金蛟时,独占的那棵千年人参,可是汲取了方圆百里的土壤养分。其余只够一些普通的花花草草生长了。
  换支三十年的也一样,只不过地盘小了,最多扩张数里地。当然了,五年内的小参还是有可能找到的。
  果然,萧三爷两人分头寻找后,三十年份的人参是别想了,但三五年的小人参,居然被他们挖到了七八株。
  浅年份的人参制药、泡酒或许没那么好的成效,但可以用炖鸡汤、煲药膳啊。比起一般性补品好多了。
  挖着挖着,不期然地发现了那棵逢春的枯木,以及寄生在枯木干上的漂亮紫灵芝。
  好在萧三爷虽然对药材不熟稔,但在京都时,逢年过节有部下给老爷子送补品,里头偶尔会出现这类高档货。
  老爷子私底下会偷偷塞给他一些,让他拿回家给他媳妇补身体,盼着能再有个孩子,好弥补失女之痛。
  又怕他粗枝大叶的浪费灵芝药效,特地让熟识的军医,给他写了份使用说明。
  因此,对于灵芝,萧三爷自认还算比较了解。
  像手里这朵紫灵芝,绝壁是灵芝中的圣品。
  “亏得咱们又来一趟,要不然,这么好的东西就擦肩而过了。”萧三爷捧着紫灵芝大发感慨。计划的野味没打到,倒是收获了意外的人参、灵芝,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运气还是很不错的。
  “可这么好的东西,卖了岂不是太可惜?”
  “那就不卖,给首长补身体。”小李想了想说,“公家单位不收这些,收购站那边的药材价格压得很低,不划算。”
  “也是。就算要卖,也挑那些常见的。”萧三爷拍板,片刻又萎靡,“可咱们不认识常见草药啊。算了算了,还是打猎吧。”
  珍贵的灵芝和人参装入箩筐,继续扫荡这片在他们看来极为诡异又处处充满福气的林子。
  意外捡了两样罕见的天材地宝,两人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分享,因此没等太阳落山,就决定返程了。
  途中和上次一样,遇上成群结队的山鸡和晕头转向的兔子,一人逮了几只,拴在麻绳上,甚至忘了采冰草和山莓,兴冲冲地下山回家了。
  看到萧三爷拿出来的野山参和紫灵芝,饶是见多识广的老爷子都坐不住了。
  至少长了三十年的人参和老张大夫都摸不准年份的紫灵芝,药效可想而知。
  萧三爷也是这么想的,把人参和灵芝递给老爷子:“老头子,你总嫌我不孝顺,这下够孝顺你了吧?之前你抢夏老的参酒喝,说对膝盖疼有帮助。那这支泡了酒都归你,但愿把身上的旧疾根治了。”
  “臭小子!”老爷子心里开怀,嘴上笑骂,“孝敬你老子就好好说嘛,这么恶声恶气的干什么?希望我一天照三餐骂你才过瘾是吧?”
  上回小孙囡用十五年份的人参泡的药酒,他和老夏喝了都感觉身上各处旧疾都得到了缓解。要是换成三十年份的,效果岂不是更理想?
  不过,“你都给了我,小李呢?不是他和你一起挖的?”
  小李可不敢揽功。毕竟人参也好、灵芝也罢,都是萧三爷发现的,他充其量挖了两支小山参。
  想要解释,却被萧三爷截了话头:“小李回头我补点东西给他,这事老头子你就不要操心了。”
  事后,萧三爷补了一张缝纫机的特供提货券给小李。凭这张券,就能到直接市级百货商店提一台蜜蜂牌缝纫机,不需要再额外付钱、付票。
  小李连忙拒绝:“这太贵重了!三爷使不得!”
  萧三爷一拍他肩膀说:“就当是提前送你的结婚贺礼。你在外混了这么些年,好歹带件像样的彩礼回去啊。”
  小李推脱不过,再三感谢后收了下来。


第577章 泡酒摘菱迎农忙
  至于两人挖来的小参,一支炖鸡汤给大伙儿解夏乏,其余的经盈芳炮制后,用红绸布包着拴在房梁上,随时用随时拿。
  三十年份的野山参和大朵紫灵芝,则按老爷子的喜好泡成了药酒。
  米酒依然找的向二婶。
  去年粮食歉收,向二婶家没酿酒,但她娘家还有一缸前年酿的高粱酒没开封。既然盈芳想要,而且一要还要这么多斤,向二婶就背着盈芳拿来当订金的三十斤细面,抽空跑了趟娘家。
  地下埋了两年的高粱酒,一开封酒香飘数里,把大伙儿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适逢今年早稻产量还可以,尽管不能和前年比,但比起歉收的去年好多了。
  眼瞅着农忙在即,丰收的喜悦近在眉睫,家有汉子的人家索性奢侈一把,提上省吃俭用囤过年的陈米谷子,悄摸摸地来到向二婶娘家换个二两高粱烧给家中壮劳力解乏。
  当众自然不会说是换酒了,而是说早前托向二婶娘家酿的,农忙时壮劳力一天下来的强度非常大,也就晚上能歇歇。
  吃饭时剥几节嫩花生、呷两口小酒,多少能解点乏。完了再好好睡一觉,第二天起来还得生龙活虎接着干。
  这些,盈芳是不知道的,她一拿到酒,就开始配置药材。
  人参、枸杞、熟地黄、土冰糖,这是一组泡酒好搭档。无病常饮,有强身益寿之功效。
  有条件的话,再加一味“不老草”那就更完美了。
  “不老草”学名草苁蓉,是东三省那一带的山区才长的草药。
  盈芳第一次在古医书上看到这份药酒配方时,就有意识地积攒配方所需的几味药材了,因此除了草苁蓉,其余几种副药材家里都有。
  紫灵芝也是保健型药材,长期服用能抗肿瘤、保肝护肝、延缓衰老、扶正固本,对人体有益无害。
  而且紫灵芝泡酒更简单,切片后取五十克放入两斤装的烧酒瓶中,密封泡三天,直到白酒变成红棕色就能喝了。
  萧三爷摘回来的这朵紫灵芝还比较大,炮制后药材净重有一斤出头,切片后泡得药酒二十来斤。
  两斤装的空烧酒瓶家里就找出两个,老爷子说这两瓶回头送夏老。
  其余的就用酒坛密封了。
  担心布塞子密封性不够好,老爷子还亲手和了一坨黄泥,让小李摘来几片青嫩的大竹叶,洗干净晾干盖住酒坛,然后用黄泥把坛口封了起来。
  捣鼓完药酒,萧三爷继续和小李一起探索那片在他看来不同寻常的林子。有一次发现了一摊燃后的灰烬,灰堆旁还散落着几根用过的火柴梗,不禁怀疑有人来过。
  可会是谁呢?农忙期间,没听说谁家的汉子不挣工分反而跑山上打猎来了啊。
  萧三爷和小李相互对看,眼底都有着浓浓的深思。
  回来路上,萧三爷拐了趟群英寨,和女婿说了深林那头有人的痕迹,让他们训练时谨防着点。
  同时,对那片林子也越加好奇,几乎隔天都要去一趟,探索的面积越来越大,林内的安静区域似乎也一直在扩大。
  若说一开始两人是奔着猎物去的,那么到后面纯粹是出于好奇。
  返程时照例打上几头山鸡、野兔,运气好时还能捡到一窝野鸡蛋。
  福嫂看到野鸡蛋,笑呵呵地说:“这下端午不愁没鸡蛋煮茶蛋了。”
  对哦!端午节快到了。
  “这次小向他们怎么训练得这么久?四月初回来了一趟,转眼都五月了。端午总该放他们休息一天吧?”姜心柔坐在屋檐下,缝补着丈夫上山穿的旧衣裳说道。
  “封闭式训练就这样,一个月还不算最长的,长的两个月都有。”萧三爷靠在躺椅上听收音机里的首都新闻,听到媳妇的嘀咕,顺口解释。
  姜心柔撇了一下嘴。
  是啊,身为军嫂,这些不都是应该接受并且支持的么?可说是一回事,毫无怨言地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好在他们和闺女住在一起,闺女只需全心全意地带娃,累了也有人替手。要不然,唉……
  盈芳知道她娘为什么叹气。倘若没和父母相认,向刚也没有调到新基地,她一个人在家属大院带三个娃,还得忙家务,想想就吃不消。
  现在多好,身边有家人帮衬,师娘、向二婶、邓婶子她们,也会时不时地上门走动,有需要帮忙的就搭把手。只能说一切都是缘。
  和师傅结为师徒是缘,和向刚相识相知是缘,和亲生爹娘重聚是缘,诞下三胞胎又何尝不是缘?
  而最大的缘,就是她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