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应该不会吧?”邮递员傻眼了。
  他汗流浃背仔细回忆:“……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是农忙第一天,渡轮只开一班,我因为前一天下班晚了没给自行车打气,早上临出门才打的,这么一耽搁,赶到码头迟了,没顾上看外头的布告就匆匆上了船。
  下船才听说农忙开始了。可来都来了,我就想着把江北片区的信件发了再回,结果没掐准时间,分发到雁栖公社时,返程的船要开了。
  刚巧在三岔路口碰到那位女同志,就问她是不是雁栖公社的,是的话劳烦捎一下社里的包裹单。那女同志没说不是雁栖公社的,还问我谁家的包裹单,我说是矮墩桥头的舒盈芳,她说方便的,我就让她签字领走了……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我当时急着赶班船,没有多想,总以为单凭包裹单是领不了包裹的,哪晓得……对不起!是我工作失职!我愿意接受惩罚……”
  “惩不惩罚是你们邮局内部的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揪出那个冒领的人。”向荣新一脸严肃。
  “没错!要是不追究,有一就会有二,决不能姑息!”社长顶着萧三爷肃杀的目光,汗涔涔地说。
  “乖囡,你找两个人帮忙把包裹搬家里去,你也跟着回去。这里的事有我。”
  萧三爷话音刚落,邮递员和学徒工立马上前,各抬起大包裹的两个角,殷勤地送到了盈芳家。
  “包裹取来了?”
  姜心柔抱着嗷嗷待哺的大宝贝迎出来。
  “嗯,邮局人员顺便给带来了。”盈芳伸手接过大宝贝,抱里屋喂奶。
  姜心柔在外头拆包裹,边问:“包裹单谁领的查出来了吗?”
  “还没呢。”
  “不是找邮递员过来指认了吗?这都没认出来?”
  “兴许不是咱们公社的。”
  “这话怎么说?难不成是别个公社的人冒领?可是为什么呀?咱家貌似没和其他公社的人结仇哇。”
  姜心柔昨晚甚至罗列了几个可能恶意冒领的人选:一个是舒老太、一个是张红、还有就是江口埠的胡家人,这几个多多少少和闺女有过口角之争。哦,还可以加一个——前不久被老萧撵出去的张菊香。
  除此之外,她想不出谁会那么坏心眼,故意领走闺女的包裹单且不知会他们?
  可邮递员既然说代领的人不超过二十五岁,范围就更小了,要么是胡家的人,要么是张菊香的知青儿媳妇蒋美华。
  “蒋美华方才也来了,还主动和我聊天。邮递员没说是她。”盈芳喂饱了大宝贝,任他坐在席子上玩,隔着门帘缝看娘亲在堂屋拆包裹,眼底若有所思,“妈,如果真是隔壁公社的人,我倒是想到一个。”
  “谁?”
  “刘继红。”
  盈芳也是在她娘提到蒋美华时突然想到的。
  既然不是自己公社的人,那么,隔壁两个公社称得上认识自己的就只有刘继红。不仅年纪符合,领了包裹单又不捎给她的缘由似乎也说得通。
  “我和你爸说去。”姜心柔没心思顾包裹了,起身跑到公社,和丈夫咬起耳朵。
  萧三爷听后,打断滔滔不绝在县委干部面前努力刷好感的邮局副局长:“我记得邮递员说是在三岔路口碰到的人,既然雁栖公社找不到,那就去隔壁两个公社看看。说不定人就藏在那两个公社里。”
  “这……会不会太兴师动众啊?”副局长皱皱眉,包裹都送到了,也让邮递员深刻反省并道歉了,当事人却不依不饶地要求挨个公社找,是不是过了点?
  “我觉得这位同志的提议很有道理。出了这样的事,邮局确实有错,需要反省、道歉,以杜绝今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但那个代领的人一样要追查清楚,到底是好心办坏事还是恶意冒领。以此给大伙儿提个醒:包揽了好事那就做到底,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县委干部正愁没机会在老首长家属面前刷好感,对方主动给他递了个台阶,自然不会放过了。
  于是,一行人转战隔壁俩公社。
  因萧三爷心里有明确的目标人物,大伙儿并没走冤枉路,第一站就到了沿江公社的徐建坤家,意即刘继红的夫家。


第600章 睚眦必报萧三爷
  “啥?找我儿媳妇的?她在县里上班还没回来啊。这阵子农忙,她和我儿子住在单位宿舍没回来。”徐母一脸戒备地打量众人,“你们找她啥事儿?还是说她在外头犯了什么错?我就知道,这婆娘不是个安分的!才嫁到咱家几天,蛋还没下呢,就惹事惹到家里来了!我跟你们讲啊,要是这婆娘真在外头惹了事,你们只管去轧棉厂抓她,跟咱家没关系!别想拖累我儿子!”
  “大娘,我们找她问个事儿,既然她人不在,那只好劳烦你找几个她写的字给我看看。”县委干部说道。
  徐母只想早点送走这帮来者不善的人,闻言,二话不说从房里找出一本刘继红常常翻看的书,扉页里有她的名字。
  “对上了!就这个笔迹!”邮递员核对之后激动地嚷道。
  “走!上轧棉厂问个清楚!”县委干部手一挥,带着邮局一帮人赶船回县城。
  临走前,握着萧三爷的手说连番保证:一定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查清楚了有啥用?”姜心柔听丈夫回来一说,气呼呼地道,“刘继红一口咬定忘了,正好又碰上农忙,她和徐建坤住在单位宿舍,回不了江北。拿这个当借口,就算咱们心里都清楚她是故意的,也拿她没辙啊。”
  “但有这么个瑕疵,轧棉厂肯定会撤掉她的中层干部竞选资格。”萧三爷幽幽道。
  姜心柔一愣,继而笑道:“没错,主动答应捎的包裹单都能忘记,可见工作能力着实有待提高。要是连这样的人都能选上干部,那轧棉厂的中层,可就让人太失望咯!”
  萧三爷勾唇浅笑:“明天早起上山,逮些野味去县里看几个朋友。”
  “再拎些海带、虾皮过去。”姜心柔心领神会,“我看了下,海带腌得咸、紫菜虾皮晒得干,尽管闷了几天,但好在没坏,这么大一包,就算分一半给群英寨,咱们也吃不完。”
  “吃不完就慢慢吃,再说不还有亲戚朋友嘛。”这家分半斤、那家送几两,也剩不下多少了。
  “那倒是。上回女婿她二婶喝了碗紫菜虾皮汤,就说代销点要有得卖,她一准买。我明儿送些给她。苔菜的话,听福嫂说,和油炸花生米拌拌吃很香,赶明要不试试?”
  “嗯,你和乖囡看着办吧。”萧三爷说着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催着媳妇儿早点睡:“天热我明儿早点上山,今儿早点睡吧。”
  “成。”姜心柔飞快地叠好明天穿的衣裳,拿大蒲扇掸了掸,放下蚊帐。
  没几分钟——
  “哎呀重死了!不是说早点睡吗?怎么还……”
  “这不就在睡了吗?”
  萧三爷低沉的笑隐没在床板的吱嘎声中。
  “……”
  第二天一早,萧三爷单枪匹马上山了。
  可惜,只撞上过一次成群结队的野牛,之后那片林子又恢复了往昔的宁谧,运气好也只是在返程途中逮些山鸡、野兔。
  不过,倒是在向二叔告诉他的隐蔽水潭里网到了一兜杂鱼,不大,顶多就三根手指宽,拿来煎的话,得五六条才够装一盘。
  但至少也是一道菜。
  回到家,鱼放入水缸,一窝野兔、三只野鸡,塞进竹筐里,背去县城。
  轧棉厂的厂长是他那个小迷弟的大舅子。
  喝完向九和燕子的结婚喜酒,他被迷弟邀去县城喝了一串酒,认识了几个朋友。
  当时小迷弟说什么“但凡有用得着的地方只管找咱们”,他还嗤之以鼻地想:老子谁啊!京城萧三爷!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一天?!
  不料这一天这么快就到来了。老脸略疼。
  萧三爷扛着野味去了县里,姜心柔领着闺女在家分起“果果”——
  “蛏子干、瑶柱、海带、苔菜、紫菜、虾皮……这次寄来的干货,除了蛏子干和瑶柱加起来不到半斤,是点名送咱们尝鲜的,其余是粮票换的,分量不少,一半回头送山上去,给小向他们加餐,剩下的再一分为三,一份咱们自己留着慢慢吃,一份你师傅、师兄还有燕子三家分,再还有一份给你二婶、书记、社长几家,你看还有没有漏下的?”
  盈芳觉得挺合理,就按着她娘说的分装到篮子、背篓里。
  “对了妈,双英嫂子在信里说,虾皮冲汤吃不完的话,晒干透了磨成粉当调味料能提鲜。”
  “咦?这是个好主意!”姜心柔来了兴致,捧出一大把虾皮,铺匀在米筛上,搁太阳底下暴晒。
  半天晒下来比原先又干了不少,拿小石臼碾成粉末,中午炒菜时,撒了点当调料,纯素的炒葫芦,竟然吃出了海鲜味。
  姜心柔和福嫂四眼亮晶晶,赶紧让盈芳记下来:“下回兑海产品的时候,记得虾皮多兑点。”
  “好。”盈芳笑着应下了。
  顺便也教了师傅师娘以及邓婶子、向二婶他们。
  邓婶子惦记嫁到隔壁公社的大闺女和胖外孙,可眼下农忙,白天哪有空去看他们哪。就算挤出了时间,隔壁公社也在热火朝天地抢收,亲家哪有工夫招待她。
  于是收工后顾不上做饭,将盈芳送来的海产品,包括磨做调料的虾皮粉,装在包袱里打了个节,先跑了趟闺女家。
  闲话一句都没唠,只说是托人从海边捎来的吃食,大热天汗出得多容易脱水,拿这个煮汤下饭,既开胃又消暑。说完就匆匆回来了,家里还等着她做饭呢。
  方家人看着匆匆来又匆匆走的亲家母,再看看桌上摊开的包袱,半晌:“这真是吃的?看着咋那么怪。”
  邓婶子的闺女向春桃素来听信她娘的话:“我娘这么说,那一定不会错。而且听上去做法挺简单,水煮开冲汤就可以了,要不晚上试试?娘不是嫌稀粥容易饿,这两天煮的都是红薯杂粮饭吗?正好,这个当配汤。”
  春桃手脚麻利地掰了块紫菜,又抓了把虾皮,放到大碗里,照她娘说的,稍撒了几粒盐,待锅里的水煮开,拿葫芦瓢舀了一勺冲到大碗里。


第601章 老脸略疼
  “啥?找我儿媳妇的?她在县里上班还没回来啊。这阵子农忙,她和我儿子住在单位宿舍没回来。”徐母一脸戒备地打量众人。
  连大门都没让一行人进,口气不善地问:“你们找她啥事儿?还是说她在外头犯了什么错?我就知道,这婆娘不是个安分的!才嫁到咱家几天,蛋还没下呢,就惹事惹到家里来了!我跟你们讲啊,要是这婆娘真在外头惹了事,你们只管去轧棉厂抓她,跟咱家没关系!别想拖累我儿子!”
  “大娘,我们找她问个事儿,既然她人不在,那只好劳烦你找几个她写的字给我看看。”县委干部说道。
  徐母只想早点送走这帮来者不善的人,闻言,二话不说从房里找出一本刘继红常常翻看的书,扉页里有她的名字。
  “对上了!就这个笔迹!”邮递员核对之后激动地嚷道。
  “走!上轧棉厂问个清楚!”县委干部手一挥,带着邮局一帮人赶船回县城。
  临走前,握着萧三爷的手说连番保证:一定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查清楚了有啥用?”姜心柔听丈夫回来一说,气呼呼地道,“刘继红一口咬定忘了,正好又碰上农忙,她和徐建坤住在单位宿舍,回不了江北。拿这个当借口,就算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