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心疼都来不及,哪舍得占用她睡眠时间啊。
  好不容易腾出个长假,结果成了家里最闲的——老爷子都比他忙——忙着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钓鱼。
  闲不下来的向大队长干脆跟着俩小家伙,也来到新家找事儿做。
  孩子们放风筝,老爷子钓鱼,他则把三座单体四合院里里外外修葺了一番,中途开车去了趟南市,搞来了几筐鹅卵石,在一、二进院落间铺砌了一方专给老人锻炼的鹅卵石天井。
  浅色的鹅卵石砌做花蕊,深色的鹅卵石砌做花瓣,其间是黑色鹅卵石铺砌的条纹。
  乍一看,像一朵叠一朵盛放的花朵。
  老爷子赤着脚在这上头走一遍,酸爽得哟,一边喊痛一边又舍不得停下来。
  孩子们撒丫子在上头跑都不觉得疼。
  忙完鹅卵石天井,接着捯饬人工湖、清理湖底淤泥。
  多年未曾打理,人工湖底的淤泥老厚了。
  但向刚并没打算全部清出来。
  芦苇荡那片没管。不论是“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还是“一声横玉西风里、芦花不动鸥飞起”,都是极美的意境。
  最主要的是,想让野鸭继续在这儿安家。
  定居在此的野鸭是绿头鸭,属于最常见的野鸭品种。
  却也是候鸟的一种。每年秋天集体南迁越冬,春暖花开了再经华北至华夏东北,远的还能飞到内蒙、新疆以及苏国等地。
  绿头野鸭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不仅能从陆地飞,还能从水面直接飞起,飞翔较远。
  上回第一次发现,被萧三爷眼明手快地徒手逮到一只纯属运气。
  不过野鸭蛋就好捡多了。因为绿头野鸭非常胆小,一有陌生人、畜、野兽接近,就会发出惊惶的叫声,拼命逃窜、成群远避。或高飞,或钻入芦苇丛,等四周环境平静许久后才敢出来活动。
  野鸭跑了,巢还在啊。
  这不,暖暖、晏晏已经好几次捡着野鸭蛋了。
  野鸭产蛋有季节性——春季三至五月是它们的主要产蛋期,秋季十月、十一月还会再产一批蛋。
  和家养鸡鸭一样,过冷或过热,一般都产不出蛋。
  所以说他们的运气很不错,正好遇上野鸭的产蛋期。
  不过听大人们说:野鸡、野鸭、鸟雀的蛋不能全捡,要给它们留些孵宝宝。否则,以后会见不到鸟雀、听不到鸟叫,更加吃不到喷香、精瘦的野鸡野鸭肉。宝贝蛋们学会捡一半、留一半。知道野鸭蛋营养好,捡回去后非要攒着等阳阳放假回来一起吃。大人们对此喜闻乐见。
  人工湖约莫有十亩,芦苇荡顶多占半亩。
  剩下的湖面,向刚准备按水的深浅分成三片区域。
  湖中心的淤泥清理得最为干净,是以湖水很深,最深达五米,平均有三四米。
  沿着湖堤的一圈,淤泥最厚、湖水最浅,平均水深一米光景,最浅的地方,脚踩下去还不到膝盖。
  这是以防万一孩子贪玩不小心掉下去,生命安全还有层保障。
  尽管三胞胎打小就学会了游泳,且泳技一个比一个好,但谁说溺水的就一定不会游泳?多一重保护多一份安心,不会错的!
  湖边和湖心之间的区域,水域不深不浅,约两三米,适合栽种荷花。
  有句古话叫: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向刚坐在摇橹船上,在湖中心均匀地撒入菱种。外围种荷,莲荷、藕荷都种了一些。沿湖一圈种了些茭白、水芹、蒲草等浅水作物,养了些鱼虾,方便老爷子垂钓。
  原先湖里也有鱼虾蟹,这不清理淤泥的时候,捞起了不少,这几天饭桌上,餐餐不离新鲜鱼虾。吃不完拿点送人,剩下的晒干,清蒸小鱼干蘸醋吃也是一道令人开胃的美食。
  这么一来,就剩下逃到芦苇荡的鱼虾蟹了。向刚等湖底清理好之后,又往里撒了些苗。
  人工湖大,整饬起来超级费工夫,等忙完,假期临近尾声了。
  最后两天,向刚给屋前屋后以及后花园里的花木修剪了一番枝条。以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从而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
  院前院后栽种最多的是海棠、石榴和丁香,这三种花木寓意好——春华秋实、多子多孙多福寿。
  第二多的是桂花树。当年的主人不晓得是真爱桂花,还是特喜欢用桂花做吃食,每个天井,都栽着成双成对的金银丹桂。
  后花园里翠竹成林、蔷薇成团;柿树高大、玉兰洁白。一溜笔挺的银杏树,仿若花园战士,矗立在园子四周,到秋天还有银杏果子吃。
  沿湖有垂柳、长廊有紫藤。不过在孩子们眼里,紫藤花还没老爷子那座院里的紫葡萄来得诱人。
  总之,在这春和景明四月天,姹紫嫣红花开遍。


第736章 说好的二层花园大洋楼呢?
  萧鼎升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京都这片土地。
  他有七、八年没回来了。
  自从母亲被曝出故意谋害小叔的女儿、妹妹也有样学样地坑害夫家侄女,娘俩一个前脚、一个后脚被判处无期徒刑,他恨不得没这些家人。
  他那会儿正是事业上升的关键期,要是家里人争气,何至于被上头罚坐冷板凳。
  一气之下,索性和家里断了联系,咬牙去了大西北。唯有那样,他的军旅生涯才不会受牵连。
  现在,没人敢再嘲笑他了吧?没有萧家,他萧鼎升照样能往上爬,爬得比二叔还要快。
  “阿升,咱家是不是快到了?”挽着他胳膊的娇俏女子,脆生生地打断萧鼎升的回忆。
  这是他在西宁娶的媳妇儿,丈人家是当地城镇居民,媳妇儿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是工人,家里条件还算不错。
  原本他是没有成家的想法的。
  二十来岁的时候心气高,一心想在军部闯出一番成绩。
  加上他母亲要求也高,自己的孩子百样好,托人相看的对象,不是这个不满意,就是那个配不上他。甚至觉得以他的条件,和元首结亲家都未必是高攀。
  以至于家里出事、他自愿申调去大西北守边疆时,还是单身汉一个。相比,比他小半岁的堂弟鼎华,那会儿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他爹屡次给他捎信,问他情况,他一概没回。娶媳妇不得掀家底啊,他娘那副样子、他妹又那副样子,让他如何说得出口。索性一心扑在事业上,倒是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赏识。
  连升两级后,关注他的人就多了。
  得知他三十出头了还没对象,热情地要给他说媒。
  甚至连顶头上司都关心起他的个人问题来了。说是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成了家、有了贤内助,事业上才更有拼劲。要不怎么说,两个人在一起,能给彼此精神鼓励呢。
  上司一席话,说得他有些意动。
  后来,有战友的家属热心肠地给他介绍对象,他就没有拒绝。
  不过婚前和许兰芳坦白了家里的情况,对方表示不介意,便试着谈了一阵子对象,水到渠成地按西宁那边的风俗,下聘、摆酒。事后又去当地民政部门登了记。
  回过头想,没有长辈出马,他不也娶到了贤内助?
  此刻听媳妇儿雀跃地问起家的方向,他微微一怔,回过神说:“哦,就前面那栋。门开着,家里边应该有人。”
  “爷爷他们会喜欢我吗?”许兰芳心里有些忐忑。
  她跟萧鼎升谈对象前,就听说过他家的事了。经媒人撮合后,也听萧鼎升亲口说过。但她不在乎。
  婆婆没了不还有公公吗?公公没本事不是有老爷子罩着嘛。萧家的家世摆在那里,如此出身好、相貌好、前途也好的优秀青年,若不是家里闹出那样的丑闻,也轮不到她呀。
  因此她看得很开,甚至不由庆幸有那样一对拎不清的婆婆和小姑。否则,萧鼎升的生活,哪有她插足的份啊。
  她家的条件搁西宁市算好的,父母是机关干部、兄姐是国营大单位的正式工,以后还能顶替父母的职缺。
  但和萧家一比就差得远了,这点她有自知之明。
  是以,挺担心夫家亲戚会不会瞧不起自己。
  不过转念一想,有那样的婆婆和小姑,除了她,怕是没几个清白姑娘愿意嫁进萧家大房的门。
  这么看来,她还是把萧鼎升从单身汉的苦海里解救出来的大功臣呢。
  “会的。”萧鼎升淡淡地说,“你是我媳妇儿,他们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许兰芳为难地皱皱眉:“那怎么行。我嫁给了你,就是你家的人了,一家人理该和和和睦睦才行,要是除了你大家都不喜欢我,那多憋屈呀,以后住着也不会开心。”
  “放心,单位的房子马上分下来了,这几天忍忍就过去了。”
  “啊?”许兰芳惊讶地瞪大眼,“咱们不住这儿?”
  单位分的公房哪有洋楼住着舒服啊。小不说,楼上楼下都是别人家的,像她娘家住的房子,俩口子吵个嘴,隔壁邻舍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而且这一片的房子,不说面积大小,单说这地理位置,据说没有一定的官职是分不到的。
  再说了,她跟着他不远千里来京都,才不是来住家属房的。家属房在西宁早就住腻了,她想住的是花园大洋楼。
  “阿升,这里是你家,哪有回来了不住家里的道理?”眼瞅着离家越来越近,许兰芳含笑劝道,“单位的房子,咱留着加班加点时住,平时还是家里自在。再说,你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好不容易回来了,怎么都得在爷爷跟前尽尽孝心吧。”
  这回轮到萧鼎升皱眉。
  不过没等他说,以前的老邻居认出了他:“咦?这不老萧的大孙子吗?如今在哪儿工作啊?着实有几个年头没见到你人嘞……哟!这是你媳妇儿?挺漂亮的姑娘!怎么?带媳妇儿来看你二叔啊?你二叔家在前面那条胡同啊,怎么?几年没回来,路都不认得了啊?哈哈!”
  萧鼎升好不尴尬:“我先回家,二叔家一会儿再去。”
  “回家?你家不是早搬了?老萧搬去了八嘎子胡同的四合院,这边的房子早退还国家了。你家搬哪儿了我倒是不清楚,不过你二叔肯定知道,你上他家问问。”
  这时,路过的大娘顺嘴接了话茬:“老蒋你说萧二啊?今儿礼拜天,他们俩口子带着孙子出门了,我买早点回来就看到他们关门落锁走了,多半又去老萧那了。自从萧三一家回了京都,萧二俩口子休息天很少有待在家的。”
  “对哦!看我这记性!”老邻居拍拍额,扭头对萧鼎升说,“那你直接去你爷爷那吧,你二叔、三叔都在那,想必热闹得很。顺便帮我问问老萧,上回那种补酒还能匀几斤给我不?这次让他多匀点给我,两三斤哪够喝啊,一忽儿工夫就见底了……”
  萧鼎升满腹狐疑地找到八嘎子胡同,敲响四合院大门。


第737章 当年多骄傲,如今多失望
  “谁呀?”来开门的是福嫂。
  家里这会儿就她在,老爷子这阵子钓鱼钓上瘾头来了,得空就去后汀那座四合院。跟个玩撒野的孩子似的,有时候中饭都不回来吃,不到日头下山很难喊得回来。
  今儿正逢礼拜天,萧二俩口子带着帅帅也来了,老爷子大掌一挥,领着大大小小又去祸祸人工湖了。
  但毕竟还没正经搬家,那边灶房还没开火,中午即便不回来吃,也要这边送去,因此福嫂没跟着去。
  “请问两位找谁呀?”福嫂有十年没见萧鼎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