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到底不是专业的人士,这些各执其职的领导干部们,对考古研究谈不上什么见解。跟着下地宫看了一圈,实在想不通这些颓垣残壁有啥好研究、好开发的。不就是一些烂石头、断椽柱吗?
  于是,逗留了没一会儿,就又原路下山回去了。
  盈芳自然跟着钱教授。
  一方面抱着学习的心态,另一方面,很想借着这机会,弄清楚当年地龙翻身后地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钱教授除了带来了经验丰富的考古队,还背来了很多考古工具。
  有了这些考古工具的帮忙,一行人下到遗址以后,分工做好文字、绘图、照像以及测量等各种记录。
  遇到一些小的标本,就采集到专用箱子里,以便带回去在室内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考古发掘要把埋没在地下的遗迹和遗物揭露出来。
  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对遗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也是盈芳不敢一个人带着小金进行开挖的原因。
  小金的力气是很大,威压一施、尾巴一甩,平整的山谷都能被它搞出条万丈沟壑来。
  可要它把深埋地下数百年的生活遗物翻上来,那就不容易了。难保一动就成灰。
  即便人工开挖,且小心再小心,依然能听到钱教授不断地叮咛:“细致!谨慎!注意脚下力道、注意手上力度。搞不好你现在就踩在‘文化层’上……”
  所谓的“文化层”,是考古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
  人类居住的地点,通常都会通过人类的各种活动,在原来天然形成的“生土”上堆积起一层“熟土”,其中往往夹杂着人类无意或有意遗弃的各种器物及其残余,这就是“文化层”。
  如果后面又有不同时代的人类在此居住生活,在原来的“文化层”上又堆积了另一层“文化层”,久而久之,文化层越来越多。
  考古学家要想井然有序地揭露出这些错综复杂的文化层,必须具有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否则不仅对考古没有进展,还容易张冠李戴,致使历史紊乱。
  因此,考古队上下都极其小心。每挖到一件前朝遗物,都会小心翼翼地标上序号,注明发现地址、时间、温度、湿度以及周围环境的特殊性。
  盈芳其实一眼就能认出来。可她又不能直白地说。
  只好在钱教授分析的时候,适时插一句自己的见解,免得教授走弯路。
  钱教授一听,当下击掌。
  “你读这个专业是读对了!天生吃这碗饭的料!对古遗迹的敏感度,比我强多了。”
  盈芳心下苦笑:哪里啊!这是因为她曾在这里生活过,且因为无聊,整个地宫除了宫主规定的禁地外,都被她逛遍了好嘛。
  连地宫正厅竖着几根梁柱、每根梁柱之间的距离和特点,都能闭着眼睛说出来。
  但要是换个陌生的遗址,保管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好伐。
  “教授,您别给我戴高帽,我只是对前朝的历史比较感兴趣,在学校的时候,常去图书馆借这类书,这才瞎猫碰到死耗子帮到了您。换个朝代,兴许就没您说的敏感度了。”
  “小舒你太谦虚了。”钱教授笑呵呵地摆摆手,“咱们做考古的,首先就得对历史感兴趣。有那份热情和敏感,即便只是对某段历史,那也没关系,咱就针对这段历史研究嘛。”
  盈芳听了心里一动,忍不住问道:“教授,您说这片遗址要是开发出来,真的会在这里设个博物馆或是研究所什么的吗?”
  对于那些个拍脑袋决策,她其实并不怎么相信。但也有些渴望。
  “完全有可能啊。你看咱才往下挖多少?我怀疑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堡,或者是一座比较完善的城池,遭遇了地震或是别的,像泥石流、雪崩之类的大灾难,被整个儿埋在地下了。要是能全部挖掘出来,价值不见得比那些个省级博物馆小。”
  盈芳一想也是。虽说当时的地宫方圆百里没什么人烟,但地宫本身的规模可不小,逛一遍起码得半天。
  大大小小的宫殿、屋宇,加上里头的布置,开挖确实是个大工程。开挖出来也的确能开个博物馆了。
  “所以昨天吃席的时候,那几个兴致勃勃地说要在这里建个省级博物馆分馆,我没说啥。他们要真感兴趣,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无论是对雁栖公社还是宁和县,都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说着,钱教授抬眼看盈芳:“咋地?你毕业后想留在博物馆?不想跟着我全国各地考察祖先留下的遗迹?待在博物馆里能有啥子乐趣呀!”
  “哎哎哎,老钱,你别当我不存在好吗?”馆长忍不住插嘴,“人各有志。谁说待在博物馆里就一定没乐趣了?每天照三餐地欣赏老祖宗留下的各类宝贝也是种别样的享受好嘛!”
  “呵呵……”钱教授皮笑肉不笑地上下打量了老朋友一眼,“你不说我还没注意,确实挺享受的啊,啤酒肚又大一圈。”
  “……扯工作的话题呢,扯我啤酒肚干啥!”馆长没好气地一扭头,对盈芳说,“小舒啊,还是我俩有共同话题。来,咱接着唠博物馆,不理这个固执的家伙!”
  盈芳笑笑说:“馆长,我其实是比较喜欢这里的环境。大自然多美啊,真不希望美丽的山谷,因为遗址的开发遭到破坏。假如这里真的要建一个博物馆或研究所,我是真心希望能留在这儿工作。”
  白高兴一场的馆长:“……”


第768章 我的心在你这儿
  不管怎么说,离毕业还有整三年呢,地宫遗址也还没被开发出来,现在就谈毕业走向的事儿言时过早。
  但盈芳心里的确有了这个意向。
  当晚和向刚依偎在床头聊起白天的事,说道:“首都是咱们国家最大的城市了吧?在首都待了一年,尽管学到了很多东西,但真要说开心,我还是惦念老家这边的生活。”
  这也许就是人常说的“雏鸟情节”。
  盈芳打从穿到这个时空,所待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小山村。中途当然也到过市、出过省,可要说最让她心安的,还是这个地方。
  再一个,地宫遗址就在这里,有种她的娘家在这里的感觉。
  世界很大,她和小金都想出去走走看看没错,但最终的归宿,依然希望是这里。
  向刚搂着她肩,轻轻拍了拍:“你想住在这里,那等你毕业后咱们就回来。到时候把两个院子推倒重建,建成首都四合院那种,来再多客人都不怕住不下。”
  盈芳双臂环上男人的脖子,靠在他胸前蹭了蹭:“这样不会阻挠你的前途吗?听爷爷的分析,你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受到上头器重,把你留在京都。”
  “我心在你这儿呢,留得住我的人、留不住我的心啊。”向刚低笑着打趣。
  他极少说这样的情话。
  俩口子结婚快十年,想当初新婚燕尔那阵,表达爱意往往都是用行动表示,爱来爱去的话说真的很难启齿。哪怕心里叫嚣着要表达,也很少开的了口。没想到十年后拥着媳妇儿脱口而出。
  他自己说完都乐了。
  盈芳听红了脸,见他笑场,拿眼睨他:“哄我的吧?要是我真的选择回老家,到时候咱们两地分居,你真的会高兴?”
  “你怎么肯定咱们一定两地分居?”向刚将脸埋在媳妇儿颈窝,深深吸了一口她清馨的体香,“放心,离你毕业分配起码还得三年,钱教授不是还劝你攻读他的研究生吗?等你想读的都读完了,我陪你回老家安心地守着美丽山谷。”
  “好。”
  ……
  大一的暑假,因参与了地宫遗址的开发项目,盈芳过得充实而忙碌。
  吕姥姥和吕姥爷七月下旬的时候也到了。
  陪同来的吕小舅,生怕给外甥女家添麻烦,原本打算在这待几天,帮爹妈把这儿的生活捋顺了就回煤城,等下个月天凉快些了再来接他们回去。
  结果一来听说雁栖公社的山上发现了一处古遗址,全公社的人都在为这项遗址的开发而热火朝天地搞基建。外甥女一家更是招待了不少京都来的学者、研究员。她自己也忙得像个陀螺。
  吕小舅袖子一捋,往家拍了个电报,干脆留下,跟着外甥女干了起来。
  盈芳担心小舅的身体,毕竟那几年牛棚生活吃足了苦头,劝他别这么辛苦。这些活她应付得来。
  吕小舅眼一瞪:“跟小舅还见外?!你应付得来是你的事,我做是我的事。再说了,小舅想多学点东西不成吗?你别阻挠我这颗想上进的心。”
  盈芳失笑:“好吧好吧,要是觉得累了,马上回来休息,千万别逞强啊。”
  吕姥姥老俩口的到来,让萧老爷子和张老太太有了伴。
  老人们作息规律,早上起来,结伴到江边散步。
  简单而健康的晨练回来,在院子阴凉处喝早茶、吃早餐,完了转至泉水潭钓鱼。
  晌午日头高挂了戴着草帽回家吃午饭、睡午觉。
  午觉起来,萧老爷子拽着吕姥爷去公社卫生院坐坐,陪坐班的老张大夫唠唠闲嗑,没病人上门的时候下下棋。吕姥姥则陪张老太去舒家池塘喂鸡喂鸭摘莲蓬、掰藕节。
  傍晚等所有人收工回家,开启大团圆的热闹晚餐。
  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孤独和疾病。
  好在吕姥姥性格开朗,吕姥爷也不是斤斤计较的人。
  老俩口如今服了盈芳配制的汤药、酿制的药酒,身体不能说棒得跟年轻小伙儿一样吧,基本的生活起居完全没问题。
  加上有了同龄的老伙伴,在盈芳家的日子,可谓笑口常开,胃口都比来之前好了不少。
  “你的胃口现在都没姥姥、姥爷的好。”向刚无奈地瞅着自个媳妇儿轻叹。
  他前不久不是逮来一头野猪吗?野猪肚弄干净之后照着医书上的方法炮制了,每天轮换着给媳妇儿补身。
  “吃了有些天了吧?怎么还是没啥胃口?”
  盈芳失笑:“药膳的效果哪有那么快啊。而且我这又不是胃病引起的,只是天热不开胃而已,等天凉快下来就恢复了。你看我其他地方都好好的。”
  向刚皱着眉摇头:“都瘦成这样了还好好的?不行,必须去医院看看。要不让师傅给你把个脉,要不我送你去县医院。二选一你选一个。”
  盈芳拿他没办法,吃过早饭,任他拉着去卫生院,找她师傅把脉。
  老张大夫把完脉,微微蹙起眉宇。
  向刚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师傅,她身体……”
  “身体没事。”张有康摘下老花镜,拿起笔开方子,“多半是天热引起胃口不开,通常叫‘苦夏’。本来就猫那点食量,再减,人哪有不瘦的。”
  张有康抬头看了盈芳一眼,“照理你的身体底子好,天热不至于厌食成这样,是不是没休息好?”
  一听是这个原因,向刚松了一口气之余,说什么都不让她进山了。
  谢过师傅,扛起她直接回家,不补上俩小时的眠,不许她起来。
  姜心柔得知后,后悔没督促闺女好好休息。
  “八成是五六月份那段时间累狠了,一面跟着她教授工作,一面又要准备期末考。三餐有两餐是在学校解决的,学校的菜哪有家里的营养啊,说她又不听……放假一松懈,疲劳过度的后劲上来了吧。我看要不别让她参与劳什子遗址开挖了。作古的东西,能有自己的身体重要?”
  向刚赞同地点头,他的确也是这么认为的。
  姜心柔见女婿支持,甩开膀子炖适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