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8章 两个小败家
  挤啊挤,终于挤到一处没人的墙根边。
  “在这歇会儿吧。”向刚卸下竹筐,找了两串树枝掸了掸墙角一块大石头,拉着清苓坐下来。
  清苓不解,不过看菜场门口那么多人,也实在鼓不起勇气去挤。横竖要下午才回,不赶时间,等就等会儿呗。
  果然,方才那位大娘预测的没错,坐下没一会儿,人潮就开始散了——因为鱼卖完了。
  抢到鱼的也不全都是真心想抱回家吃的,有几个一看就是想换点别的东西,草绳提着一条将近两尺长的白丝,退到角落开始东张西望。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看到墙根边坐着的向刚和清苓,以及他们身前的大竹筐,猜是乡下来的小俩口,佯装也过来休息,靠近向刚两人后,紧张地搓了搓手小声问:“大兄弟,你看我这白丝,刚抢到的,新鲜着咧……”
  向刚也不装傻充愣,本就是想从别人手上换点江鲜尝尝,开门见山道:“鱼多少一斤我给你钱。另外再给你两张豆腐票、五张工业券。”
  豆腐票哪有鱼票值钱,别说两张,五张都不稀得换。可工业券嘛……
  那人有点犹豫,瞅了眼盖着黑布头的竹筐,本来是想换鸡蛋的,难道他看走眼了?这小俩口不是来城里卖鸡蛋的?
  “我跟你换!”这时,离他们几步远的一个年轻妇女,快步走到清苓跟前,一边左顾右看,一边嘴巴像发射子弹似的一口气说道:“我这条胖头鱼七斤三两,六毛五一斤买的,我付了四块七毛五,你给我四块八毛得了,另外再给我两张豆腐票、五张工业券。”
  她想赶在过年前给自己和丈夫织两件情侣毛衣,带着丈夫回娘家探亲也有面子。可毛线相中了好久,手头的工业券却攒到现在还缺三张。鱼下次有了鱼票可以再抢,工业券错过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二话不说,把提着鱼的草绳塞到清苓手上,大有你不换我也要跟你换的架势。
  这下中年男人急了,扯住向刚的胳膊也说要换:“我这白丝比她的胖头鱼味道鲜多了,而且分量轻,一条才三斤不到,不用你掏那么多钱……”
  向刚抽了一下嘴。他一开始确实相中了这人手里的白丝,可那么大一条胖头鱼也只要这点票,不由犯难了。豆腐票一塌刮子才两张,工业券虽说还有一些,可那是他留着给丫头买日用品的。
  清苓想了想,从小荷包里拿出仅有的一张半斤白糖票,问年轻妇人:“豆腐票没那么多,换白糖票行吗?”
  她现在很少用白糖,因为有更好的野蜂蜜。况且,这票再不用也要到齐了。
  “行行行!”年轻妇人惊喜连连,忙不迭拿到手上,仔细瞧了瞧,确实是白糖票,而且能买半斤,就是限期比较近。好在这东西不像肉——买了就得吃,纸包封牢点儿,藏到过年不成问题。想到回娘家探亲有东西带了,妇女脸上漾起激动的笑。
  中年男人叹了口气,豆腐票和白糖票同时摆在眼前,傻子都知道选哪个。可惜人家说了,白糖票就这一张,而且已经给了人,总不能上去抢吧。黑  市  交  易本就是明令禁止的,闹大了他也落不得好。好在还有五张工业券,多少还算满意。
  于是,交易谈妥。三拨人避开人群,在菜市场外一条僻静的弄堂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清苓和向刚掏出去十张工业券、两张豆腐票、一张白糖票以及六块六毛钱,收获新鲜的江鱼两条,彼此对视一眼,都很高兴,好像捡了大便宜似的。
  只能说这两人心大,对钱不看重。要是张有康老俩口在,绝对反对。花六块六毛钱买两条鱼?这是有多败家啊!
  要知道,县里效益最好的肉联厂,如今的月工资也才涨到二十块,买两条鱼,把近十天的工资花没了,另外还贴出去那么多的券啊票的,这不是败家是什么!!!
  向刚和清苓两个——
  一个收入高,一个月光津贴就有四十八块,出任务有额外补贴,不出任务则在部队大食堂解决一日三餐,因此每个月都有结余,三五年下来不好说了。
  另一个尽管知道钱不好攒,像她卖了一株野山参,才有十多块钱的进项。平时要没别的收益,只能等年底生产队分粮分钱。也就是说,这十多块钱要撑到年底,一下子花出去六块六哪能不割肉。只是想到前世今生加起来,都没吃过正宗江鲜,很想尝一尝的兴奋劲盖过了心疼。六块六毛钱就这么从指缝间溜出去了。
  好在还有一竹筐的草药没卖,卖了又有钱回来了。
  于是,下一步,两人提着鱼,大步朝收购站走。
  收购站其实不是一个独立部门,而是供销社旗下的一个门市,和百货门市、粮油门市一样,都隶属供销社管辖。
  收购门市在朝阳大街上,斜对角就是供销社的百货门市,一个街角、一个街头。粮油门市在隔壁街,不过他们反正也没粮食要买或卖,这趟就不去粮油站逛了。
  收购站的大门很大,一左一右挂着两块牌子——
  一块写着“收购副食品”。
  譬如临近过年,各公社生产队拉到供销社卖的鸡鸭猪羊,首先就得先来这里取条儿,然后把要卖的东西送到供销社后院,在那里接受检疫人员的各类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在鸡鸭猪羊的脚上绑上一块红布片儿,证明“已检”,同时在条子上戳章,凭戳了章的条去收购门市领钱。而这些鸡鸭猪羊,则被拉上大卡车,运往计划的地区。
  另一块是“收购废品”的牌子。废品种类很多,家具、家什、衣物、书籍、酒瓶、鸡鸭毛、橘子皮、牙膏皮、长头发……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卖不掉。
  很多家境贫苦、穿不起新衣的,会来这儿淘换几件合身的二手衣。也有不少孩子,放了学蹲在这里淘喜欢的小人书。


第89章 收购站淘宝
  清苓跟着向刚一路跨进收购站大门,好奇地东张西望。
  这地方连原主也不曾来过,仅有的一点了解,还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
  向刚虽然没来过宁和县的收购站,但别地的收购站他去过,门面大同小异。因此,还算熟门熟路,领着清苓直奔门市柜台。
  一名戴着黑框圆片老花镜、身穿褐色对襟短袖衫的老大爷,站在柜台后噼里啪啦拨算盘,察觉有人进来,眼皮子没抬就问:“卖还是买啊?”
  “卖。”向刚应道,卸下竹筐,先把筐底那些不怎么值钱的草药拿出来,摊放在实木柜面上。
  老大爷这才抬起头来,老花镜挂在鼻梁上,瞅着向刚问:“就这些?”语气里的嫌弃,很难让人忽略。
  “还有。”向刚按住清苓的手,没让她拿装蛇蜕的小布包,“先这些吧,价钱合理,我就拿出来都卖了。”
  言外之意,价钱不合理,他有好东西也不卖。
  大爷乐了:“小伙子,咱们这里可没有喊价一说,那都是资本主义的不良产物。咱这里的东西,收有收的核定价,卖有卖的核定价。你这些草药,我翻给你看啊,不是我不给你高价,是上头定得低,说明货足,暂时不缺。但既然拿来了,咱这边也收。”
  说着,老大爷还真拿出一个账本,翻给向刚看,上头明明白白罗列着几味常见草药的价格,确实不怎么高。
  清苓看了之后,无比庆幸上回那株山参,卖给了师傅,而不是拿来收购站。除非是三五十年以上的老山参,十年份上下的,收购站给的价格都不高。
  大爷只是个出纳,并不懂草药的辨别,走到后门处,从后院喊来一个懂行的男人,看上去五十出头,身形矮矮胖胖,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那人过来后,眼角余光都没施舍清苓他们一个,只看了看草药说:“品相还行,过秤吧!”
  大爷朝向刚两人挤挤眼:“我给你们称平点啊。”
  那人也没说什么,一边看大爷过秤,一边拨着算盘珠,噼里啪啦报价格:“薄荷五斤,六分一斤,合计三角;艾绒两斤,一角五分一斤,合计三角;板蓝根五斤,九分一斤,合计四角五分;干天麻半斤,三元六角一斤,一元八角,总共是二元八角五分,四舍五入算你们二元九角吧。”
  六块六的买鱼钱远远没回来啊。清苓心底的小人儿怨念地对食指。
  “这个价格老公道了。”大爷笑眯眯地说,“咋样?这下总能把揣着的宝贝拿出来了吧?”
  “宝贝?”懂行的老头诧异地看过来,“什么宝贝?”
  向刚示意清苓打开了布包。
  “哟!这是……”老头儿凑近了打量,“蛇蜕吧!这稀罕东西也被你们捡到了?不错不错!这还有蝉蜕、蟾衣呢,好东西!好东西!”
  可即便是好东西,收购站给的价也不会太惊喜——三样东西给了八块钱,说是核定后的最高价了。
  “钱可以少点,能不能给点票?”向刚问。
  “你要啥票?咱们这儿最多的就粮票,听你俩口音是江对岸的,这个时节才刚分粮吧?还能缺粮食?”
  “粮食是不缺,但缺日用品。”
  “那成吧!”小老头儿让出纳大爷数了十张工业券给他们。
  多了十张工业券,少了两块钱。加上前面的草药,一共八块九毛。
  这会儿倒是不小气,凑整给了九块。
  清苓接过钱,唏嘘不已:总算来钱来票了!蛇小弟们功不可没啊!回头赏鸟蛋给它们吃!
  “下回有这样的好东西再来哟!”
  瞧瞧!这会儿的态度,和来时截然两样。
  清苓朝他挥挥手,真是个现实的老头啊!
  这时,又有人进来了,卖的是一摞旧报纸。
  清苓张了张嘴,想起师娘的交代,让她碰到有卖旧报纸的,捎几斤回去,茅房的旧报纸快见底了。
  供销社不是没有草纸卖,可那东西贵啊,又是消耗品,解完大号擦完就扔,能买到便宜的旧报纸,干啥还多花钱去买草纸?
  当然,旧报纸也好、大字报也好,买回家后还得仔细挑拣过,歌功颂德的是要裱墙上的,痛斥批斗的,才是放茅坑的绝佳用品。
  可当着向刚的面,开口买这些真的好吗?
  孰料向刚看懂了她眼底的纠结,主动问伙计:“这些报纸卖吗?”
  “卖!”出纳大爷抽空插了句嘴,“里头的东西都是卖的,你们可以进去看看。放心,咱们这儿都是上头统一核的价,童叟无欺!”
  “那咱们进去转转?”向刚用询问的眼神看清苓。
  清苓欣然点头。她还没逛过收购站呢,都不知道这儿有什么。
  听师傅说,运气好能淘到不少珍贵的书籍和文物,都是破四旧时从各个挨批人士家里搜出来的。由于博物馆、文物局之类的部门也遭到了不大不小的冲击,偌大的县城,居然找不到可以堆放的空间,这才搬到了收购站。
  原则上,这些东西不能随意卖,根据政策,得先经当地文化部门派人鉴定、拣选后再行处理。可文化部门哪有空天天来收购站蹲点啊,最后留了几间屋专门堆放这些东西。
  可革命没结束,三不五时总有东西进来,老这么堆着再大的空间也要没地儿的呀。于是,收购站就对上门淘货的顾客睁只眼闭只眼了。反正对他们来说,能腾空点地方也是好的。
  清苓也没想着一定能淘到啥好宝贝,完全是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态,跟着向刚一圈溜达。
  话说回来,收购站里的东西种类可真不少。最外面是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