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里有动静,我带几个人上去看看。你待在屋里别出来,才两点,困就继续睡,不用等我。”
  都这样了她还怎么睡得着。
  “那你小心点,防身的家伙带了吗?”
  “带了。你把门反锁了安心睡。”
  向刚走后,盈芳靠坐在床头,双手合掌不断祈祷。保佑他没事。
  凌晨两三点,正是一夜中最宁谧的时刻。
  四周万籁俱寂,除了遥远的深山,零星传来几声狗吠,再就是盈芳自己的心跳以及床头柜上石英钟滴滴答答的走针声。
  一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基地外围传来男人们的说话声。盈芳估摸着应该是上山的人回来了。
  爬起来去开门。不想小腿肚抽筋,疼得她差点从床上摔下来。
  “媳妇儿,我回来了。”
  向刚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盈芳忍着疼,单脚跳过去开门。
  “脚怎么了?”向刚见她这样,打横抱起她,放到床上。
  “坐久了有点麻。”
  “别告诉我,我走后你就呆坐着没再睡?”男人小惩似地弹了一下她的脑门,“腿抽筋了吧?伸过来,我给按按。”
  “没事,过会儿就好了。”
  盈芳才说完,脚就被男人拉过去了,搁在他大腿上,找到穴位后轻柔地按摩着。
  她舒服地逸出一声喟叹,窝在他怀里享受他贴心的服务。
  “怎么去那么久?人没事吧?”她靠近他胸膛轻轻嗅了嗅。
  “这还能问出来?”男人失笑,“没事,就抓到了几个小毛贼。”
  盈芳眼皮重重一跳,蓦地想到啥,坐起来问:“是不是盗墓贼?”
  “嗯,幸好有小金和橘子看着,没让这几个家伙得逞。橘子还挠伤了其中一个人的脸。我们到现场后,还没动手,金牙就把其余几个吓得投降缴械了。”
  “那怎么这会儿才回来?”盈芳看了眼石英钟,掰掰手指,这都五点了。
  “这几人背来的旅行袋里,满满都是小件的古董和金砖、玉饰不说,袋子上还沾着血。但他们身上却没任何伤。怀疑他们除了盗墓还涉及命案,连夜押送去了县城公安局,协助公安那边做了笔录。”
  向刚见媳妇儿腿不麻也不疼了,调整了个睡姿,搂着她靠在床头,大掌摩挲着她的背继续说:“完笔录回来遇到一大早下地去的荣新叔,和他提了几句。民防队还是得抓起来。这次幸好有小金和橘子守着,否则不仅遗址被盗,这些人还不一定落网。”
  盈芳点点头:“确实要狠抓一把了。记得早些年因为狼的事,民兵队的出工效率可高了。这两年估摸着放松了警惕。今天这么闹一下也好,总比出了事再回过头后悔强。”
  “嗯,荣新叔不是糊涂人,瞧着吧,天一亮保准召集社员开大会。”这就不是他们俩口子该管的事了。
  “今儿没别的事,再睡会儿。”向刚低头看到媳妇儿眼睑下方的黑眼圈,搂着她重又钻回了被窝。


第790章 宫主的藏宝室?
  回笼觉睡醒已经晌午了。
  向刚在床头柜上留了个便条,说是去看新兵蛋子操练,中午回来陪她吃饭。
  盈芳见没事做,洗漱完喝了碗热在小碳炉上的玉米碴子粥,领着金牙上竹林那片溜达了一圈。
  刚要返回基地,在亭子口碰上领着民防队气喘吁吁上山来的向荣新。
  “荣新叔,你这是上哪儿去?”
  “是小芳啊,听刚子说你临时有事回来一趟,事情办完了吗?咋不下山找你婶子玩?哟!这是金牙吧?差点认不出来了!当过军犬就是不一样啊,瞧这气势吓人的,难怪那几个坏蛋被吓得屁滚尿流,搁我我也害怕。”
  嘴上说着害怕,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看金牙就跟看他家出息的大外孙似的。
  继而回答盈芳的问题:“刚子不是抓到了几个小毛贼吗?我不放心,吃过早饭特地跑了趟县城,找局里的熟人打听,原来那帮子坏蛋是流窜作案,已经祸祸了不少地方了,手上还沾着好几条人命。这次多亏刚子警觉,将他们抓住了,否则还不晓得会闹出什么事来。这不,趁这会儿有空,带民防队的上去熟悉熟悉山路。这路铺平以后啊,上下山是方便了,却也容易招来偷鸡摸狗的混球球……”
  盈芳正打算回去,便边走边唠地陪他们走了一段,到基地后门,正要分道扬镳。山上跑下来几个半大孩子,个个面泛红光、激动地跟发现了什么宝藏似的。
  “咋回事?咋回事?你们几个小子不去上学,来这儿干啥?”向荣新老远看到他们就喊道,“上学才有出路,成天想着玩能有啥出息?赶紧给我上学去!”
  “不是的书记,我们没想玩,我们本来是要去上学的,半路听说遗址那进了小偷,就想去布置个陷阱,省的下回再有坏蛋摸进来……结果书记你猜我们发现了啥?”领头的孩子激动地汇报,“我们发现了一个藏宝洞!”
  “……”
  还真有宝藏?
  向荣新几个面面相觑。
  尽管不信,但保险起见,向荣新还是让领头孩子带他们去所谓的藏宝洞瞧瞧。
  盈芳也被书记拉了去。
  谁让她带着金牙呢,关键时刻最好用的就是狗鼻子了。
  盈芳便和基地后门站岗的卫兵说了一声,让他看到向刚转达一下。
  其他孩子都被向荣新全数撵下山上学去了。
  “凑啥子热闹!一个个毛没长齐就想着升官发财!好好上学才是你们的王道知道不?快走快走!再磨唧上课要迟到了!就算挖出和首都石景山一样的宝箱,也不归你我。兴奋个啥子劲呀真是……”
  “书记您别不信,那洞里真有宝箱。”领头的孩子脸涨得红红的,一路和向荣新据理力争。
  “你们这些娃,看到个山洞,洞里扔些破烂箱子,就以为是藏宝洞了。天底下哪有那么多藏宝洞哦。依我说,十有八九是以前逃难时候的人丢在那里的衣箱。”向荣新说。
  “就是,多大的人了,又不是三岁娃子,别随便找到个山洞,就说藏宝洞。”
  “还小嘛,都这样。想你我七八岁那会儿,不也经常挖个地洞学人家当兵的打鬼子?要是发现谁家洗衣板下面还挖着个搁杂物的凹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能兴奋上半天……”
  民防队的人也都不怎么信,还回忆起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迹。
  领头的孩子气得腮帮子鼓鼓的:“不信拉倒!不跟你们说了!”
  盈芳笑着说:“我信你。”
  她是真的信。毕竟整座地宫埋在地下,如果保存完好,起码能挖出好几室宫主积攒的宝贝。
  倒不一定都是金银珠宝,也可能是宫主认为重要的武功秘籍、刀剑暗器。但藏宝室肯定有。
  只是从上部分坍塌迹象来看,完整的石室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恐怕都在百千年间的地壳运动中支离破碎了。
  来到古遗迹外围,盈芳心里就有数了——孩子如果没认错,那个所谓的藏宝洞八九不离十就是宫主积累了半辈子的宝室。
  就是没整明白,整座地宫都还埋在地下,宝室怎么会露出来?
  “就是这里。”那孩子跟个猴子似的一溜烟窜进崖壁道,离围着古遗迹的栅栏还有一段距离时停了下来,绕到一棵舒展开来的大青松后背,指着一处凹陷进去的泥坑说:“我们本来想沿着栅栏挖个陷阱的,挖出来的土没地儿放,就堆到了这个坑里,结果怎么都堆不满,仔细一瞅,坑中央有个洞,泥沙都漏下边去了。我们凑近看过,下边是个山洞,透过光线,隐约能看到几个摞在一起的大箱子,这不是藏宝洞是什么!”
  这下,向荣新几个大人都吃惊了。
  轮流趴在坑边,凑近漏泥沙的小洞往底下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乖乖!还真是哎!瞅着还挺齐整的,不像是天然的山洞。”
  “这么多箱子,也不像是逃难时丢下的。不晓得里头装的是啥!别真的是金银珠宝吧?”
  “难道咱们这儿也是龙脉?”
  “……”
  盈芳也跟着瞅了一眼,下边确实是个封闭的山洞。严格说,是个封闭的石室。倘若是天然山洞,洞壁不会那么平整。七零八落的箱子横倒的地方,好像还有几个台阶。莫非这里真是宫主的宝室?
  她抬起头四下打量。
  地宫遗址在几十米开外。且挖掘至今,所有考古专家都认定,这座城池当初一定遭遇过极大的地壳运动。
  事实也的确如此。
  山崩地裂,再没有比她经历的那次地龙翻身更恐怖的地壳运动了。
  也因此让她始终觉得:地宫被整个儿地埋在了地下。
  以至于忽略了当年那样猛烈的地龙翻身,在过去的几百上千年里,很可能发生过不止一次。甚至导致个别石室被压塌再被翻上来……
  会是这样吗?
  盈芳看看不远处贴了封条的地宫遗址,再低头瞅瞅脚下隔了一层山土的石洞,有些恍神。


第791章 来龙去脉
  向荣新见过考古队抵达现场后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套路,再激动、欣喜,也没有马上拿铁锹挖掘。
  而是像模像样地围着凹陷的土坑画了个圈,又让民防队的削了几根竹条插在圈上,围城一个简易的栅栏。再三叮嘱:“在国家没派人来之前,不许任何人破坏这里。”
  想想还是不放心,干脆让民防队的轮流在这儿值守。他跟着盈芳去向刚办公室打电话。
  钱教授再次接到盈芳的电话,高兴地立马表示:“小舒你留在那儿等我,假不够我帮你再延几天。我这就过来!今晚的火车,明儿就能到你们那……”
  得!就这么,五天的假,延长到了七天。
  钱教授带着两名助手赶到后,饭顾不上吃、觉顾不上睡,在遗址外围支起帐篷、拉上两盏用电池的照明灯,没日没夜地展开了工作。
  盈芳作为他的学生,自然跟随左右。
  原本是她等向刚、等他忙完这一波就回京都的,这下换成了向刚等她。
  瞧这架势,两天远远打不住。
  “不够再请嘛。这么好的实践机会,错过太可惜了!你班主任要是不理解,我去找校长说。”钱教授头也不抬地说。
  盈芳点点头。
  向刚见一个两个都是工作狂,拿他们没辙。只好留了金牙在这保护媳妇儿,他先回京都去了。大兴基地那边有场精英选拔赛,需要他莅临指导。
  盈芳很庆幸跟着钱教授留下了。
  因为两天后跟着钱教授下洞,她在那一摞积满尘土的箱子侧面,看到了一具遗骸,以及一封出自宫主的羊皮手书。
  钱教授看到羊皮手书,激动得老泪盈眶:“我研究古代文明至今,还是头一次见到保存如此完好的文字遗物。”
  这倒是。任何一处古遗迹,挖掘出来能供现代人研究的遗物,不是石器就是陶器。
  木头制品经过岁月的剥蚀腐烂得差不多了。
  石景山龙脉底下挖出来的宝箱另当别论——那箱子经考古专家没日没夜的研究,发现之所以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天,是因为制箱的木料事先经过一种特殊油料的浸润,不容易腐蚀。
  换做天然木料,便是皇室才用得起的上等珍木,也撑不到今天。更何况是不易保存的绢丝纸张。哪怕装在密封性较好的箱子里,不碰瞅着还算完整,一碰,都碎成渣渣粉末了。
  是以,看到这卷完整的羊皮手书,钱教授能不激动嘛!这意味着啥?大大节省考古工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